我國的農村水溝、河道裡,河蝦、土鯽魚、泥鰍等,是最受歡迎的幾種水產。
然而長江君發現,近兩年來一種「外形醜陋」的大嘴怪魚,正在成為農村河裡「明星魚」——甚至有老鄉稱其「發財魚」.....
所謂「發財魚」原是外來物種
其實,這種所謂的「發財魚」,就是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筍殼魚」,學名沙塘鱧,是一種外來物種。
「......這個魚就是這兩年多起來,吃河蝦、吃泥鰍都厲害的很,但是它本身比較貴,不愁賣.....」
湖南的一位老鄉羅師傅介紹說,近兩年,這種魚在當地的水塘、河溝裡越來越常見——其肉質鮮美無刺,在魚市上也是迅速受到歡迎。
而長江君了解到,在湖南、四川的一些農村裡,有老鄉會專門捕這種「筍殼魚」售賣——一般至少二三十元一斤,但往往瞬間就賣光,受歡迎程度遠超過本土的鯽魚、河蝦等水產。
而一些熟悉社交網絡的老鄉,通過網絡更是能賣出幾十元一斤的高價......
(老鄉捕魚時會將它們篩選出來,高價賣出)
因為鮮美肉質和經濟價值,筍殼魚可能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外來物種」。
但另一方面,令人好奇的是,在短時間內,筍殼魚是怎麼從「名貴養殖水產」忽然擴散到各地自然水系,以至變身農村水溝「發財魚」的?
養殖業的發展加上大洪水,將它們衝到各地江河
根據長江君觀察,筍殼魚在我國多地入侵的背後,是其本身高經濟價值推動下的養殖業發展,加上大洪水裹挾下的綜合影響。
捕到筍殼魚越來越常見——尤其今年的南方特大洪水後,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江河裡,筍殼魚的數量如雨後春筍一般瞬間多了起來.....
而筍殼魚本身生存能力強、沒有明顯天敵,一旦它們在本土自然江河裡出現,往往就會成為優勢魚種,會迅速「生根發芽」。
因此,如果不考慮人為捕撈,這種魚可能會像羅非魚在廣西、廣東的的入侵軌跡一樣,種群迅速爆發以及泛濫起來.......
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導致其無法「泛濫」
不過,筍殼魚的命運,同羅非魚、清道夫的外來物種完全迥異——它們雖然出現的勢頭很猛,但暫時還沒有聽說哪裡有「筍殼魚泛濫成災」的消息。
這也並不難理解,筍殼魚鮮嫩的肉質加上極高的經濟價值,導致其一出現,就會招來大量釣魚愛好者和捕魚的老鄉.......
——甚至許多地方已經有專門針對其的漁捕,類似於幾年前的「捕龍蝦」熱潮......
不過,長江君也是要提醒,筍殼魚本身是一種以吞食其他小型魚蝦為主的雜食性魚種,較為兇猛。
其潛在的生態危害也不可忽視。
本身是一種生長迅速的肉食魚
而隨著我禁捕工作的開展,以及大眾生態保護意識的提高,各大江河水系的垂釣、捕撈活動或都將進一步減少。
在未來,擁有更優良生態環境的背景下,這些筍殼魚會不會乘勢而起,那就有待時間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