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的第一個早晨,也是2017年最後一個早晨了。我們從旅館出來又開始一天的美食之旅。出來到大街上,看到有早餐點心店,不少本地人排隊,因為到我們計劃中的阿臣腸粉還有一段路,可可我這個貪嘴的人,就先在這兒排起隊來。雖然汕頭的美食達人異族極限告訴我,這個包道不屬於潮汕本地美食,但是對我這個外省人而言,這個也算廣式點心,有那麼點廣州喝早茶吃點心的意思,所以我還是不想錯過。
廣式點心的流沙包和叉沙包等等都有打包可以買回家,只要蒸一蒸就可以了,也不貴,15元一袋。
這是拇指包,裡面是香菇肉餡的,因為個頭小,所以叫玲瓏拇指包,小小的很萌吧,覺得我能吃10個。
田園韭菜餃,皮真的很薄,看著都眼饞。
這是店裡的招牌產品,幹蒸燒賣,廣式點心勝在一個巧字,小身材大味道,這燒賣裡面沒有糯米,是肉餡,非常好吃。
我們最後選了4號套餐,10元錢包括一杯豆漿,那豆漿真的非常好喝,還有3個玲瓏拇指包,3個玉米蒸餃,2個幹蒸燒麥。非常值吧?
一邊吃著點心,一邊在街上走,看到馬路對面有個菜市場,我們立刻決定去逛逛,一個地方的菜場是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生活色彩的地方。
潮州的苦瓜和我們寧波有所不同,個頭大肉厚實。張新民先生說,苦瓜向來被記載為潮州的七種特異食俗之一。苦瓜又被叫做君子菜,因為和它同煮的菜,都不會染上苦味,它只苦自己。苦瓜排骨湯是潮州的一個特色菜,但是我這次沒有吃到。
這是黃瓜,黃瓜哪兒都有,但是潮州的黃瓜還是與我們那兒不同,皮是光滑的。是潮州本地黃瓜?
哇,我看到魚飯啦!此行我最想見識的東西之一就是魚飯。所謂魚飯,是指不經刮鱗去肚,新鮮打上來的魚直接裝於竹簍內用鹽水煮熟,所以我們看到的魚飯也正是裝在竹簍裡,每一個簍子裡的魚都是不同的。
我們認了幾種:黃花魚,烏魚……其它的我都記不清楚了。魚飯本來是海邊漁民的漁家菜,以前沒有冷凍保鮮的條件,打上來的海產品不想曬成魚乾或醃成鹹魚,就是趁新鮮用鹽水煮熟,能保存幾天不壞,又非常保持魚的原味。如果魚飯吃不完,還可以再曬乾,所以也不會浪費。
最後我們買了一條烏魚嘗嘗味道,汕頭美食達人異族極限後來告訴我,冬天選擇吃烏魚是對的,因為這個季節烏魚最肥美,油脂最多。魚飯又是潮州打冷的主角,「打冷」是潮州人冷盤的意思,通常有滷鵝,魚飯,還有凍蟹。看到很多市民都會買一兩條魚飯,帶回去當菜,自己連煮都不用煮了。
這是賣鮮魚的攤檔,魚看上去都非常新鮮。當然寧波也是多水產的城市,只是每個地方的海鮮都略有不同。
這是賣丸子的攤位,也有賣現包的雲吞和生切牛肉的。
看到滷鵝了,據張新民先生說,在潮州,賣得最貴的是獅頭鵝的頭,一個頭就是好幾百元,我們估計這個不是正宗的獅頭老鵝,因為價格相對低廉。我們還知道獅頭鵝的鵝肝非常好吃,就問有沒有鵝肝賣。
店主答說有的,一個3元錢,切片裝盒遞給我們,吃一口如嚼泥土,我們知道沒有吃到正宗的獅頭鵝的鵝肝,只能淺嘗即止了。
從菜市場出來,我們一人半條魚飯就啃將起來,夠粗放的吧?這條烏魚飯11元,鹹淡乾濕都剛剛好,非常好吃,最大程度顯示了魚的本味。雖然一大早,在沒有米飯的情況下,挖開魚皮魚肚啃魚肉的形象著實不太雅觀,而且沒有米飯的情況下,吃多了也的確有點吃不下。但是吃到正宗潮州打冷的魚飯,還是著實讓我們非常歡欣,這一趟菜市場真是沒有白逛啊!
路邊上又有老人坐在門口,店鋪還沒有開門,老人已經悠閒地喝著早茶。我說過了,潮州人喝茶已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這是我們計劃中潮州早餐必吃的阿臣腸粉,巷子裡的店鋪,簡陋程度還是超過我的想像。
很多人排隊買腸粉吃,有本地人也有像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遊客。阿臣腸粉被網友推薦為潮州最好吃的一家腸粉店,雖然「街邊的阿臣腸粉顯得潦草凌亂,卻更具街邊小吃的靈魂,醬汁濃鬱,內容豐富,好像還有幾分不屑:要吃我的人太多啦!顧不上形象啦!總之好吃就行!」
牛肉腸粉12元,豬肉腸粉是7元,我們選了牛肉的,還是兩個人拼吃一份。
就是這樣一盤醬汁濃鬱,不太顧形象的阿臣腸粉,端上來淋了濃濃的花生醬和滷汁混合而成的醬汁,乍一看醬汁好多,但是因為太好吃了,最後還是被我們全部吃完了。
阿臣腸粉皮薄料足。也許在潮州人心裡,有他們自己認為最好吃的一份腸粉,曾經有人專門盤點和比較出潮州最好吃的十家腸粉店,但對我這樣匆匆路過的遊客,阿臣腸粉還是留給了我美好的印象。
我在潮州的這一頓早餐也是2017年最後一頓早餐,吃得夠豐盛吧?
愛旅行愛美食,純屬個人體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