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不要早早進行體育鍛鍊 聽聽寧波家長怎麼說?

2020-12-19 浙江新聞

  上周三,「關於學齡前兒童參加體育培訓班」的報導,引發了不少讀者的熱議。在前期的調查中,記者發現,家長盲目跟風的心態並不少見,作為家長,不顧及孩子個體情況,「硬性」選擇讓孩子報班的,往往也是事倍功半。

  這兩天,記者又對甬城30位學生家長進行了一次小型隨機調查(孩子在六周歲左右),就家長們的觀點與意見進行了梳理與匯總,是否適合提前給孩子報各種體育培訓班,今天就聽聽各位家長怎麼說。記者鄒鑫

  觀點一

  自己很喜歡運動

  也會帶著孩子一起鍛鍊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去年寧波也有家長專門帶孩子前往上海參加親子鐵人三項。不足六周歲的孩子遊泳、自行車、跑步樣樣都不遜色。

  原來,這名孩子的爸爸是寧波遊泳協會成員,平時自己也常常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

  在本次隨機調查中記者發現,因為家長的喜好,帶孩子從小接觸體育運動的就有10位家長,佔到了樣本數據的三分之一。

  在西堤陽光幼兒園讀大班的豆豆從去年夏天開始學習遊泳,至今已經堅持了七個月時間。豆豆的爸爸告訴記者,自己開公司,工作時間有彈性,不忙的時候會經常遊泳鍛鍊。「遊泳讓人很放鬆,而且不會造成運動傷害。我一直都很享受和喜歡這個項目,所以也讓孩子接觸了遊泳運動。」豆豆爸爸說。

  多多目前正在寧波聞裕順幼兒園讀大班,她的媽媽不是很擅長遊泳,但自己比較喜歡,尤其喜歡中國遊泳隊的孫楊、汪順等運動員。多多去年六月份開始遊泳,「中途孩子出現咳嗽、發燒等狀況,我們也曾有過動搖,但還是堅持下來了。」為了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媽媽還會扮演「記者」,採訪未來的「冠軍女兒」多多,「請問你現在是什麼心情?」多多媽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也對這項運動越來越感興趣了。

  觀點二

  在不少家長眼裡

  技能達標才是最重要的

  現如今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學校教育的重視,中考體育抽測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上周,記者留意到慈谿教育部門最近發布了慈谿初中畢業學生升學體育考試選測項目,包括:籃球運球投籃、跳繩、立定跳遠、實心球。包括必測項目1000米(男)或800米(女)。記者採訪過程中,有五位幼兒家長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打算讓自己的孩子練籃球,學跳繩。

  竹福園幼兒園金豆豆班的一位學生家長,目前正在為孩子跳繩成績發愁,作為母親,她也決心好好監督孩子體育鍛鍊。

  據了解,這個班的不少孩子都將進入寧波市實驗學校讀書,而跳繩是一年級孩子體育技能達標的重點內容。

  為了讓孩子們在跳繩方面幼小銜接,幼兒園在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們練習跳繩,並隔一段時間進行測試,因為怕測試成績不好,所以媽媽們開始著急上火。

  還有兩位媽媽也是如此,為了讓孩子提高跳繩成績費盡心思。一位媽媽說:「跳夠50下,買一個玩具。」另外一個則從技能分析入手,「先讓孩子學會踮著腳空跳和手腕甩繩,再配合著跳,第一天連跳10個,第二天升至15個,每天遞增。」

  竹福園幼兒園金豆豆班的老師童春波也表示,讓孩子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技能達標是家長最在乎的。「班上參加藝術培訓的孩子比較多,體育培訓大概5個。孩子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自己主動要求的很少,多是家長的引導。如果是學校有體育技能要求,家長會重視起來。」

  觀點三

  鍛鍊不是為了成績

  而是增強體質

  記者曾和世界遊泳冠軍汪順的媽媽交談過,汪媽媽非常鼓勵孩子們去遊泳,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有一個好身體。

  她透露,汪順在讀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感冒發燒。最開始支持汪順練遊泳,也是希望他今後能更健康。

  奧運體操冠軍陳一冰最開始練體育也是因為身體弱。陳一冰的父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一冰是個早產兒,出生的時候重量只有4斤多,在暖箱裡呆了一個星期,當時差點沒能活下來。「他小時候身體太弱,一冰比其他小孩都要小一號,當初考慮說送他去練體育,讓他鍛鍊鍛鍊。」

  有了這些體質弱的孩子成為運動健將,甚至世界冠軍的先例,鼓勵著不少爸爸媽媽,把抵抗力差的孩子送上運動場。

  周女士家住環城西路附近,最近打算給孩子報個羽毛球班。「孩子身體弱,人也瘦弱,去年夏天扁桃體炎住院。一直希望參加體育鍛鍊,一是希望他身體好,還有就是男孩子,青春期的時候,能通過體育運動釋放自己。」

  觀點四

  孩子時間是有限的

  不可能樣樣都學

  採訪中有四五位家長沒打算讓孩子在幼兒階段接受體育項目的培訓。

  翁爸爸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他們家的女兒一直在學樂器和畫畫。「孩子的時間終歸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都學,幼兒園每天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早上做操,跳繩,參與各種遊戲,我覺得差不多夠了。」

  雙胞胎糖糖果果去年被選入寧波市遊泳隊訓練,但媽媽並未為此開心。在媽媽看來,體育運動太苦,春夏秋冬無休,還是選擇舞蹈和畫畫這樣相對輕鬆,陶冶情操的培訓班。

  家住太古城的吳女士的女兒下個月五周歲,參加的培訓班包括英語和畫畫。她不打算讓孩子在幼兒階段接受幼兒園之外的體育項目培訓。「如果學校以後有要求,孩子的體育成績又跟不上,我會給她報名,現階段還是覺得太小,萬一有個碰著,傷著,很麻煩。」

  年輕家長健身意識較強

  記者調查的30位學生家長均為80後,有17位家長關注體育培訓或幼兒教育,平日也瀏覽幼兒教育方面的新聞。他們對自己孩子參與幼兒體育項目表示支持。

  這17位家長中,有4位家長覺得自己孩子身體抵抗力不強,希望可以通過體育運動,逐步進行改善。而另外13位家長希望孩子通過體育鍛鍊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但能否長久地堅持,家長都說很難。比如孩子生病、家長工作忙等因素。

  就體育技能測試項目,30位家長都表示會竭盡所能幫助孩子達標,甚至為了提高孩子成績,自己起到示範作用,每天也跟著一起練。

相關焦點

  • 炎炎夏日難擋寧波人運動熱情 高溫天如何鍛鍊聽專家怎麼說
    入伏之後,甬城持續高溫天,但很多熱愛運動的人,依然每天堅持著鍛鍊。  記者日前在海曙一家羽毛球館偶遇一位中年人,她在運動後中暑暈倒。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鏖戰酷暑的運動愛好者還不在少數,有些人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鍛鍊不成人卻中了暑。高溫天,如何正確地運動健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期末考試還有一個半月,小學生要不要刷題?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
    很多家長都會提前給孩子購置不少複習衝刺試卷,讓孩子提前練習。還有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經常搜集其它學校尤其名校的習題,讓孩子反覆練習,以鞏固知識。然而,大多數家長都是在邊刷題邊困惑:小學生,尤其是二年級的小學生,語文的學習到底要不要搞題海戰術?刷題對於提高孩子的成績到底有沒有用?聽聽我們的語文組老師們怎麼說吧!
  • 【微課音頻】陳豪老師:加強體育鍛鍊,拒做「低頭」少年
    為了能夠讓孩子獲得好成績,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考取更好的學校,都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學習,運動自然就成為了浪費時間和體力的元兇。面對這種情況,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我們是要學習好的學生,還是要身心健康的學生」,但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們想要的是學習好,身心又健康的孩子。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廢話嗎?能做到誰都知道!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早教不等於早教班,父母給孩子的陪伴最重要  經常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  我有一個同學,之前聽一個早教班宣傳說可以讓孩子提前學習識字、開發智力、鍛鍊能力等,就花了大價錢給孩子報了一個早教班。  這家早教最大的特點就是課程綜合全面,涵蓋了腦力課、邏輯思維課、音樂課、樂高課、手工創意課等等,家長的選擇餘地非常大,環境和教室布置也相當不錯。
  • 興趣班能帶給孩子什麼?別讓猶豫拖了孩子後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剁手」產品一般都是鞋子、包包、美妝、家居日用等等但已經做父母的小夥伴,千萬不要忘記給孩子「剁一剁」興趣班哦~現在的家長,給娃報興趣班:3個是標配,4-7個是高配,8個以上是土豪專配
  • 寶媽課堂:關於寶寶餐具,聽聽兒童專家怎麼說!
    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希望,尤其對於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長們會將最好的衣食住行都給予孩子。餐具是孩子每日接觸最多的用品,而且每天跟孩子的嘴巴接觸,因此,餐具方面,家長們的選擇往往謹小慎微,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寶寶餐具怎麼選擇才最好。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文|好孕姐前兩天,我姐姐問我要不要代購兒童鈣片,說她一個朋友經常到國外出差,代購的兒童鈣片肯定比國內的好。我是不要,因為孩子並沒有缺鈣表現。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
  • 一周2例體育課猝死!運動要不要戴口罩?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部分家長表示,對於孩子複課後戴口罩上體育課表示擔心。家長陳先生說,運動的時候,人體的耗氧增加,戴這口罩運動就更難受,他說:「我跟孩子說,劇烈運動的時候要脫下口罩。」家長關女士也告訴南都記者,她也叮囑孩子,疫情期間鍛鍊的機會和運動量都減少,複課後,進行體育活動時一定要「佛系」,不要過激。
  • 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聽聽園長怎麼說
    相信不少家長在孩子適應了幼兒園之後,就會開始考慮給孩子選興趣班的事。我家樂樂就是這樣,小班下學期幼兒園裡就開設了各種課後興趣班,家長們紛紛商量要給孩子報哪些。園長似乎也很了解家長的心思,還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會。會上園長說的話也讓慢媽我受益良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
  • 廣州一小學寒假作業新定義:親子每日體育鍛鍊一小時
    學校老師別出心裁,將寒假作業精心設計成綜合實踐活動,加入親子體育鍛鍊元素,倡導家長陪伴和指導孩子每日參加體育鍛鍊一小時。親子體育鍛鍊入假期作業據介紹,過去按照常理,學生放假,教師都會給學生布置的語數英主科的作業。作業時間較長,量較大,很多學生對著名目繁多的寒假作業感到壓力山大。
  • 床墊塑料膜到底要不要撕掉?很多人想法是錯誤的,聽聽專家怎麼說
    床墊塑料膜到底要不要撕掉?很多人想法是錯誤的,聽聽專家怎麼說大家都知道,新買來的家具肯定有存在有一些不好的毒素。因為家具在生產的過程中有的時候需要塗漆,有的時候製造的材料本身就帶有一些有害物質。所以說,購買家具的時候,有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家具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並且在買來家具以後也需要定期的通風透氣。讓家具上的有害物質學空氣消散掉,這樣就會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床墊塑料膜到底要不要撕掉?很多人想法是錯誤的,聽聽專家怎麼說。比如說我們在家裡購買衣櫃或者是床墊的時候,床墊上面都包著一層塑料膜。很多人覺得包著塑料膜可能是為了保護床墊兒,防止床墊兒被弄髒。
  • 中考體育引關注,動因體育建議孩子需要長期保持運動習慣
    近日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一方面,教育部門將更加重視孩子體能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中考體育成績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將目光轉向體育補習班。
  • 家長鼓勵子女參與體育鍛鍊 大腦需要"多巴胺"
    周末,和其他三個孩子一起練羽毛球,「上小學後,胖了,身體也要管理好。」Jason爸爸因此想著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運動。最初Jason跟到球館看爸爸練羽毛球。「我問他要不要學,然後他就開始學打球了。」羽毛球每次的訓練費是150元,還要負擔場地費。「有一次,他哭了,累哭的。」Jason爸爸說,兩個孩子跟著教練打了兩個小時,體力有些負擔不了。但問他要不要放棄,Jason搖頭。
  • 孩子放寒假最重要的5件事:作業、閱讀、日記、練字、鍛鍊!
    ●回顧練字成果 在孩子練字後,家長要及時對他們的書寫進行評改,拿出之前的字做對比,看看進步大不大,及時指出問題,孩子才能及時改正。 在上學期間,學校還會通過體育課、課間操等方式,確保孩子每天的鍛鍊時間。 但是到了假期,不少孩子整天宅在家裡,不是看電視、玩手機,就是睡懶覺,再加上假期零食多,餐桌也豐富,這很容易影響健康。 因此,在寒假期間,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進行適當地鍛鍊。
  • 孩子發燒額頭燙,到底該冷敷還是熱敷?來聽聽大夫怎麼說
    孩子發燒額頭燙,到底該冷敷還是熱敷?來聽聽大夫怎麼說孩子半夜裡忽然發燒了是寶媽們最擔心的事情。我兒子已經一歲多了,有一天,我半夜醒來去看看孩子睡得怎麼樣。我摸了摸孩子的頭,發現他已經大汗淋漓,然後摸了下孩子的一隻手,感覺它又冷又冰。
  • 體育要重視了!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鍊你校達標嗎?以什麼方式鍛鍊?
    12月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幹預,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不僅僅只是近視率逐年上升,一些成人才易患的疾病正在年齡小化趨勢。
  • 孩子為啥反覆咳嗽,還老生病?聽聽中醫專家怎麼說
    其實,在最近一段時間,因孩子反覆咳嗽情況頭疼的家長不在少數。那麼,孩子為啥一吃藥就不咳嗽,一停藥就繼續咳嗽?如此反覆的咳嗽究竟是誰引起的呢?面對這種咳嗽症狀,家長就需要給寶寶用一些除治療感冒類的藥物之外,輔助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她特別指出,不管如何,在給孩子用藥前,家長需要明白應該先找準病因,才能對症治療。「4歲以上的孩子,建議參加體育鍛鍊來增強體質,增加免疫力。」王秀芳說道。
  • 媽媽們不用擔心,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媽媽們不用擔心,聽聽專家怎麼說吧。一方面,頭髮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存在著個體差異,寶寶頭髮的多少、色澤、曲直與父母遺傳有一定關係。父母的頭髮好,孩子的頭髮也會較好,父母的頭髮差,孩子的頭髮也會相對差一些。另一方面,寶寶出生時頭髮的稀疏和長大後頭髮的稀疏無關。嬰兒頭髮的生長和身高增長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大部分孩子的頭髮,會隨著身體的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
  • 在浙江寧波人的身體最棒 阿拉是怎麼鍛鍊的?
    日前,浙江省體育局發布《2014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和《2014年浙江省國民體質監測公報》。其中,寧波人的體質合格率高達95.7%,位居全省第一!調查數據表明,2014年,浙江省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到35.8%(含在校學生);在浙江參加人數最多體育鍛鍊項目是健身走;選擇最多的體育鍛鍊的場所是健身路徑和公共體育場地;全省人均體育消費達到1464元,購買運動服裝的人數比例高達90.8%;就近就便鍛鍊和「花錢買健康」的理念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 聽聽專家怎麼說!
    對於孩子咬手指這個小動作,可能在10個小孩子中,就有8個有這樣的習慣,通常看到孩子在吃手的時候,相信有很多家長們的第一反應,那就是立馬阻止,但是可能孩子這時候不咬手指了,但過一會兒之後,孩子的手指又重新塞到了嘴巴中,並且還吃的「嘖嘖」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