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迅速騰飛,一舉超過上海成為亞洲知名城市,隨著普通民眾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不必再為幾頓飯發愁,人們開始不止滿足於吃得好穿得暖的基本需求,精神世界也要得到滿足。電影作為當時整個世界最流行的精神食糧,開始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隨著大量資本的介入,香港電影市場開始百花齊放種類頗多,鼎盛時期曾一度超過好萊塢成為亞洲觀眾的首選。當然了萬事萬物都是盛極必衰,由於過於工業化流水化加上好萊塢特效的崛起,到了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從巔峰時期一年幾百部縮短到98年一年僅6部。
如今的香港電影幾乎等同於虛設,幾年都產不了幾部純港片,毫不客氣的說純港片已經不存在了。那麼這個號稱「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大時代,從崛起到衰敗再到隕落期間一共有哪些足以載入史冊的代表作呢?本期節目便為大家梳理五部足以排進香港影史的電影,看看都有哪些經典佳作。
第五名:富貴逼人
綜合評分:6.8
上映年份:1987-01-28
經典指數:五星
回味指數:六星
主演:董驃、沈殿霞、姜大衛、曾志偉、李麗珍
上榜理由:香港第一部賀歲片
內地賀歲喜劇相對歐美電影市場來說起步晚了很多年,一直到1997年由馮小剛指導的喜劇電影《甲方乙方》獲得市場上的成功才算正式拉開序幕,而香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賀歲片應該追溯到1987年。
彼時新藝城金牌編劇高志森剛剛指導完三部《開心鬼》系列,他有點心疲力竭準備休息一下,沒想到卻因此和新藝城老闆黃百鳴產生衝突,高志森一氣之下離開了新藝城,在此期間出於無聊練手的目的寫了《富貴逼人》的初稿劇本,幾個月之後高志森想要指導本劇,就拿著劇本四處找人希望可以賣出去,剛開始只有一些小公司很欣賞,但心高氣傲的高志森並不想賣給這些藉藉無名的電影公司,就這麼找了一段時間,一直到德寶電影公司才找到金主。
幾個月之後德寶在新年期間推出《富貴逼人1》,並打出歡喜賀歲全家狂歡的標語,這部電影一經推出迅速火爆全港,與1987年同期推出的商業大片相比,本片是實實在在的充當了一次票房黑馬。能夠排在《龍兄虎弟》、《監獄風雲》、《A計劃2》之後,狂收兩千七百八十萬票房而取得賣座第四名的成績。
這部電影巧妙的選擇將上映日期定為當年的農曆新年,把合家歡的概念貫穿全劇,以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的日常起居作為主線,期間緊抓實事,摻雜著當年流行的移民熱和香港部分群眾恐懼回歸祖國的現象,以笑料的方式展現出來博君一樂。
為了激發觀看欲望,本片以當時香港最火爆的六合彩中獎作為推向故事高潮的引子,迎合了當時正處在經濟騰飛狀態下的香港,人人做著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貪婪夢想,配合以上幾點元素使得觀看影片的觀眾產生共鳴,繼而自主擴散口碑效應,使得觀看這部電影在當年成為一種現象級的潮流。
以上這些電影因素作為《富貴逼人》電影的特點,幾乎貫穿了這部電影的所有衍生劇,甚至為回歸之前的香港賀歲喜劇提供了可借鑑元素。
第四名:陰陽路
綜合評分:7.0
上映年份:1997-05-10
經典指數:五星
回味指數:五星
主演:古天樂、雷宇揚、丁子峻、張達明、黎耀祥
上榜理由:香港史上最長壽鬼片
1996年底,香港電影整體進入低潮期,當時最火爆的電影只有《古惑仔》和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勉強破千萬票房,其他有票房號召力的香港演員例如李連杰、周潤發、成龍等紛紛選擇進軍好萊塢,在哪一年香港本土電影票房收入總計勉強一個億,而且大部分都是周星馳電影。
香港電影圈有個怪現象,每當整體票房不景氣的時候,為了刺激觀眾觀影欲望,製片方開始將目標對準恐怖片,希望可以用恐怖驚悚的故事和好萊塢大片抗衡吸引觀眾進入影院看片,這一策略是學習的70年代的美國好萊塢,為了刺激觀影推出經典恐怖片《大白鯊》,一舉獲得票房冠軍,開闢了好萊塢暑假片大道。
1997年以中國星領銜,彩業娛樂,中大電影創作室多個小電影公司投資製作的恐怖片《陰陽路》橫空出世。這部電影打破了以往恐怖片套路單一、故事陳舊、手法落後的特點,借鑑當時日本流行的「怪談」系列恐怖片三段式結構的敘述方法,講述了三個獨立卻連貫結尾帶有反轉性質的恐怖故事。
這些特點幾乎貫穿了前六部《陰陽路》,成為這部系列電影的招牌式特點。
然而,這種套路一開始還很吃香,到了六部之後,原導演邱禮濤被替換,影片核心演員紛紛更換成更廉價的配角常青樹,影片格式拍攝方法換成DV方式,這種影片也就成了劣質的代名詞,但即使這樣這部電影居然還能堅持拍攝20部,可見製片公司是準備將其剩餘價值榨乾的節奏。
關於這部系列電影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有一次一群香港大學生組織露營,晚上篝火晚會集體講故事,有個學生將所有《陰陽路》的故事重新梳理變成一個大型故事匯,足足講了一晚上還沒講完,可見這部電影對香港觀眾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
第三名:古惑仔
綜合評分:7.5
上映年份:1996-01-25
經典指數:六星
回味指數:六星
主演:陳小春、鄭伊健、莫文蔚、林尚義
上榜理由:香港史上漫改最成功的商業電影
漫畫改編電影的潮流起源於上個世紀的好萊塢,以漫威公司為首拍攝製作了一大批漫改電影並獲得廣泛成功。香港也有漫改電影,其中最早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彼時一家藉藉無名的電影公司拍攝製作了由香港漫畫家王澤同名漫畫《老夫子》改編的電影,在當時李小龍電影稱霸影壇的時代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績。
進入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百花齊放,漫改電影一時間處於低潮時期,直到1992年由香港漫畫家牛佬主編的漫畫《古惑仔》在香港本地掀起了銷量狂潮,之後的幾年時間裡香港電影開始逐漸出現一些漫改電影但大多數不知名,其中以日本漫改為首。
1996年王晶的晶藝電影事業有限公司推出人氣漫畫改編的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這部電影由於改編自人氣漫畫,所以前期宣傳不費太多人力物力,據悉一開始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準備請劉德華演的,但當時劉德華已經厭倦了演江湖片便拒絕了,王晶只好找來當時名氣平平的歌手鄭伊健來擔綱主角。
這部電影可以看做是香港黑幫英雄片的低配版,以往的黑幫英雄片多是將全片放在一個大的格局或時空背景之下,所講的故事也是關乎到整個社會的問題,但是這部電影將社團人員平民化故事小眾化,觀眾所見到的不再是義字當先豪氣幹雲的兄弟情義。反而是一些為了瑣碎事務就可以大打出手,拿著西瓜刀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混,這一點是社會主流人民所不恥的,但底層群眾卻很受底層群眾的青睞,因此即使本片用了不到15天的時間就拍完了,後期剪輯也存在畫面收音上的不足,還是讓其狂瀾了2000多萬票房,而成本只有一兩百萬,這在當時香港電影不景氣的前提條件之下,幾乎是一個刀仔鋸大樹似的奇蹟,甚至衍生了幾部類型跟風作。
這部電影火了之後,以流水化生產的方式,在前作上映兩個月之後又推出了第二部《古惑仔之猛龍過江》並再一次狂瀾千萬票房,然而雖然這部電影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在口碑方面卻受到了電影學院派以及學生家長的批評,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一定的輿論譁然,上映幾個月之後該作兩部作品甚至被劃分為「限制級」只允許成年人觀看,有些電影也緊跟社會主流風氣,拍攝製作了幾部以諷刺手法揭露真實古惑仔群體的反古惑仔類型片,其中以《旺角揸Fit》最有代表性。
為了能讓古惑仔系列第三部順利通過電檢,且平息部分學生家長的怒火,《古惑仔3隻手遮天》於該年6月份橫空出世,這部電影和以往兩部相比加重了故事的悲劇性質,且古惑仔團隊開始劃分為以主角團為首的善良講義氣的好古惑仔陣營,以及以反派為主的兇橫奸詐的壞古惑仔陣營,這些改編雖然削弱了故事的合理性及一些商業片必備的元素,但可以平息社會上一些偏激人士的怒火,果然這麼做是對的,該作票房雖然不如前兩部,但口碑得到了更多人的維護。
從此之後《古惑仔》電影走向了反黑幫英雄片的道路,主題不再是刀光劍影的快意江湖,轉而變成了揭露黑幫無情江湖險惡充滿教育寓意的反諷電影。
這一系列作品所取得的票房上的成功,使其成為香港影史上漫改最成功的商業電影,總票房成績和社會影響力是後來產出的香港漫改電影所望塵莫及的。
第二名:賭神2
綜合評分:7.8
上映年份:1994-12-15
經典指數:六星
回味指數:七星
主演:周潤發、梁家輝、謝苗、邱淑貞
上榜理由:香港影史票房最高的賭片
在香港電影鼎盛時期電影類型百花齊放,其中有三種代表類型都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績並在當時掀起了眾多的跟風作,分別是以李修賢為主的警匪片,和以林正英為主的殭屍片,以及以周潤發為主的賭片。
《賭神》是周潤發的電影代表作,也是王晶的商業片代表作,這部電影在當時掀起了票房狂潮,成為現象級電影,引得當時新藝城、寰亞、邵氏等多個大公司很是眼紅,紛紛走上跟風拍攝之路。
當然作為IP的締造者,王晶拍攝了眾多的衍生劇集,其中以《賭俠》、《賭聖》為主,講述的都是和《賭神》同一個時空背景的番外故事,真正講述賭神高進的續作,直到該系列產生的賭片潮流處於低谷時期的1994年才推出。
1994年王晶推出了《賭神2》,講述了賭神高進退出賭壇後發生的故事,本片套路單一虎頭蛇尾,甚至有多處為了喜劇效果不惜諷刺抹黑一些事實真相,最大賣點就是其優秀前作積攢的情懷和口碑。
由於片中某些血腥重口味的場面,這部電影被劃分為二級B未成年兒童不推薦觀看,但即使如此本片還是取得了五千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超過前作《賭神1》兩倍多的票房,是至今為止票房最高的賭片,也是香港影史唯一一部續集票房超過前作兩倍的電影,這一傲人的票房成績一直到周星馳在千禧年推出的特效喜劇大作《少林足球》才被打破。
也因為這部電影取得的票房成績,令王晶再一次殺回賭片領域,拍攝了很多多元化的賭片,且合作的演員多是當年的大咖,只可惜所有票房加一塊還不如《賭神2》的一半,實在是狗尾續貂接不住前作的重擔。
第一名:無間道
綜合評分:9.2
上映年份:2002-12-12
經典指數:九星
回味指數:九星
主演:梁朝偉、劉德華、曾志偉、黃秋生、
上榜理由:香港史上最經典的警匪片
21世紀是香港電影的衰敗期,縱使有一些票房過千萬的電影,也始終無法挽救整體市場。世紀初還因為幾個重大事件,搞得香港民眾人心惶惶。
到了2002年,那一年由廣東開始爆發了非典病毒,香港因為離著很近也受到病毒的威脅,那一年香港整體經濟下滑嚴重,電影界也是進入了空窗期幾乎沒有公司在推出新片,整個香港由上至下仿佛瀰漫著走向滅亡的悲劇氣息。
為了振奮人心給市民打氣,那年年尾推出了警匪片《無間道》,這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是現象級的,一經推出迅速火爆兩岸三地,更是狂瀾金像、金馬多項大獎,受到好萊塢、日本的重視,買下翻牌版權,也因此意外增加了香港的國際知名度,成為香港市民引以為傲的資本。
這部電影的劇本早在九十年代麥兆輝便已寫完初稿,原本只是警察打入黑幫單線索敘事,後來受到吳宇森經典作品《變臉》的啟發,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將單一主角變成雙雄模式,並首次加入黑幫成員臥底警界的荒誕劇情,並以佛教命理「無間地獄」來形容兩位主角的遭遇,上升到站在宗教的角度審視眾生的高度。
據導演王晶爆料這部電影最初是準備找他投資開拍的,只可惜當時王晶並不看這部電影的前景,而且加上當時正在指導《黑白森林》分身乏術於是拒絕了,且表示這部《黑白森林》是奔著衝向奧斯卡拍的,豈是《無間道》可以比的,麥莊二人無奈只能找到當時處於低谷期惡寰亞投資。
誰能想到這部電影上映之後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票房口碑都遠超《黑白森林》,這讓王晶差點沒把腸子悔青了,三部《無間道》完結之後,只能以惡搞的方式拍攝製作了《精裝追女仔2004》,想著藉助熱潮撈波金。
因其跌宕起伏的故事編排,各路影帝的精彩演出,演職人員的全身心投入,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使得本片成為21世紀之後截止目前為止,全世界最經典的電影之一,足以載入香港影史第一。
(喜歡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哦,謝謝啦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