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中,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適應性很強的魚類。其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高,價格低廉等特點成為我國膳食結構中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立冬以後,正值鯽魚產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正是品嘗鯽魚的好時節。鯽魚燒湯正下最適合大眾的家常菜,冬日平時去飯店都會點一份鯽魚豆腐湯,喝下以後驅寒又保暖,營養還豐富。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飯店裡的鯽魚湯湯色奶白,魚腥味淡,好看又好吃,而自己做的就沒有這麼奶白的湯色了。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把握住關鍵,下面我就把這道湯的奶白的關鍵做法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食材】
鯽魚1條、白蘿蔔1段、胡蘿蔔1段、油、薑片、白胡椒粉、豆腐1塊、紹興黃酒、冰糖2粒、蔥段
【做法】
1. 鯽魚刮去鱗片,剖肚去除內臟,刮去魚肚內側黑色的薄膜(ps:一定要刮乾淨因為這是鯽魚湯腥臭的很重要原因)。用清水清洗乾淨,然後用菜刀左右兩側各切三刀,裝盤備用。
2. 白蘿蔔用菜刀切掉皮,清洗乾淨,切成小段。
3. 胡蘿蔔削皮,清洗乾淨,切成小段。
4. 熱鍋中放入油,油溫上來以後,下鯽魚油煎至兩面金黃。
5. 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燒開以後放入幾片薑片、少許黃酒、冰糖2粒,攪拌均勻。
6. 5分鐘以後依次加入切好的白蘿蔔、胡蘿蔔、豆腐。繼續煮5分鐘左右。
7. 5分鐘後,加入適量的鹽、白胡椒。攪拌均勻,加入少許蔥段,起鍋裝盤。
——烹飪小貼士——
1. 鯽魚過油煎一方面是為了定型,另一方面煎過的鯽魚成湯以後才會奶白。
2. 鯽魚肚子內側壁都有一層薄的黑色膜衣,是魚體中最腥、泥土味較濃的部位,且含有大量的類脂質及粗腰、溶菌酶,所以必須清理乾淨,否則做出來的湯腥味很重,非常影響口感。
3. 記住放入蔬菜以前需要將浮在湯汁表面的浮油用湯勺刮去,這樣做出來的湯才會湯色純淨奶白。
4. 白蘿蔔的皮纖維比較多,所以用菜刀去皮,可以將皮切得厚一點,去掉多餘的纖維,這樣蘿蔔口感更好。
今天的鯽魚蘿蔔湯就分享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關注、留言、轉發,我是逗雞眼說,期待你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