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相約2020」畢節七星關區:做好產銷對接 助推農產品...

2020-12-19 天眼新聞

這是我們村第二次賣辣椒了,外地老闆直接來基地收,1.3元一斤的價格很合理,一次就賣出去5噸。7月18日,七星關區林口鎮大地村支書李平接過1萬多元辣椒款,笑得合不攏嘴。

大地村村支書正在採摘新鮮辣椒

其實,大地村早在2018年就發展種植過辣椒,但因銷售渠道不通暢,導致當年辣椒最後只能賣到5毛錢一斤。好在今年七星關區成立了農產品促銷專班,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為全區範圍內的農產品牽線搭橋,尋找買家,這下子直接解決了大地村村民的後顧之憂。看今年辣椒的長勢,預計1畝平均能產5000斤,今年全村種植了120畝,算下來大概能收入70餘萬元,明年會擴大種植面積,豐富種植品種繼續發展產業,鞏固脫貧成效。李平說,產銷銜接好了,不光能幫助村裡把農產品賣出去,更是鼓足村民們發展產業的信心和底氣。

林口鎮大地村出產的辣椒鮮嫩翠綠

七星關區成立農產品促銷專班,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工作要求,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確保該區農產品種得出、賣得好,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具體行動。據了解,在產銷專班的幫助下,今年以來,該區農產品已完成銷售12.74萬噸,銷售金額6.08億元。其中,按訂單模式銷往對口幫扶城市廣州、深圳等地的農產品達1.1萬噸,銷售金額達9064.45萬元。然而,七星關區農產品規模大、產品多、體量大,要保障全區農產品豐產更增收,產銷對接務必做到未雨綢繆、先人一步、持續發力。

林口鎮大地村的辣椒裝車運往貴陽

打通全區農產品產和銷的中間環節,重點針對沒有訂單和農產品可能出現滯銷的農業合作社、產業基地,提前對接銷路,全力保障全區農產品賣得出、銷得好、能增收。七星關區農產品促銷專班成員王洪運介紹,專班成立不到3個月,已經為多個鄉鎮出現銷售困難的白菜、蘿蔔、蓮花白等產業找好了銷路。抓早抓好,精準施策。目前,七星關區在全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式打法,為農產品銷售打通難點,疏通堵點。開展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全區農產品企業、基地、農業合作社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情況;鞏固區內銷售市場,發揮國有龍頭企業優勢,統一冷庫儲存,統一分揀包裝、配送、銷售,鼓勵機關單位、學校、企業購買本地農產品,倡導本地人吃本地菜,同時拓寬區外銷售渠道。

七星關區農產品促銷專班工作人員在辣椒基地對接銷售

目前,七星關區雞蛋已在廣州、深圳市場站住腳跟,將借力逐步擴展其他農產品在廣州、深圳市場的知名度,並做大做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強化區、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規劃快遞路線6條1500餘公裡,設置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點486個、農村電商精準扶貧運營中心114個,讓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下一步,將繼續拓寬銷售渠道,支持和組織更多農特產品企業、基地、合作社『抱團』走出去,參加各類推薦會、展銷會,打響七星關區綠色優質農產品生態牌,以地方特色叩開省外市場大門。」七星關區工信局副局長梁達表示,接下來產銷專班將內外發力,多線作戰,形成點多面廣渠道暢的銷售網絡,確保農產品產得出來、銷得出去、掙得了錢。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夏民

通訊員 牟慧松編輯 劉娟編審 施昱凌 楊儀

相關焦點

  •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厚植教育沃土 築牢民生之本
    現在,教室寬敞明亮,而且都用上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說起教育事業的發展,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畢節五小三年級學生家長趙紅霞感慨萬千。  「十三五」以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著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全力保障教育公平,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 七星關區 壩區產業發展旺 群眾致富後勁足
    小吉場鎮大球蓋菇壩區 今年以來,七星關區以500畝以上壩區為突破口,聚焦重點產業和優勢品種,加快形成「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產業結構調整格局。經過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和夏秋決戰,如今,七星關區500畝以上壩區瓜香菜綠美如畫,千畝良田喜豐收的願景逐步成為現實。找準產業   拓寬「生財路」產業興,百姓富。實施農村產業革命,就是要找準產業發展的特色和優勢,實現農業增收,百姓致富。為了讓蔬菜、辣椒、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產業落地生金,七星關區各級各部門同心協力,選準產業路子,做好後勤保障。
  • 高鐵帶上貴州畢節綠色農產品「搶灘」重慶市場
    當天,在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政府、貴州省商務廳共同舉辦的2019年貴州·畢節綠色農產品重慶產銷對接洽談推介活動上也傳來喜訊,畢節農產品「搶灘」重慶市場,僅蔬菜採購金額達4.17億元。 為推進「渝黔合作·黔菜進渝·農產扶貧」,來自貴州畢節的31家龍頭企業組織了全市98家優強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310個農產品品類,在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參加了展示洽談。
  • 畢節七星關區:發展特色蔬菜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近日,在畢節七星關區朱昌鎮青槓村,一片片綠油油的菜地閃耀著豐收的喜悅,菜農們正抓緊搶收、裝袋和運輸蔬菜,以滿足春節市場供應。 收割整理蔬菜 文杰 攝 在七星關區,和種植戶羅忠發一樣享受著「短、平、快」高山冷涼蔬菜產業帶來福澤的群眾還有很多,有的從普通種植戶變成了種植大戶
  • ...發現……|交房|畢節|商品房買賣合同|東城印象|七星關區|畢節城區
    眼看合同上的交房日期臨近,工地上卻連房子都看不到,也沒有工人施工......最近一段時間,多名在七星關區東城印象買房的市民很「鬧心」。市民楊女士是其中一位購房者,平時在貴陽做生意。2018年6月,為了給居住在畢節的父母買房,她到位於畢節城區學院路與翰林路交匯處的東城印象售樓部看房。
  • 創新驅動發展 引領美好未來——七星關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為確保投資項目審批改革穩步推進,七星關區成立了投資項目審批改革領導小組,全面學習和貫徹落實《政府投資條例》《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貴州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辦法》,出臺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畢節市七星關區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對七星關區投資項目審批程序進行了規範。
  • 七星關區掛牌督戰全力衝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
    組建七星奢府茶葉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七星太極古茶開發有限公司進行茶葉生產加工;引進貴州蘇峰白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畢節市七星關區輝煌種養殖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在何官屯、楊家灣、青場等8個鄉鎮種植茶葉5.5萬畝,並進行生產加工。
  • 畢節七星關區復興百年砂鍋文化 文化軟實力助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畢節七星關區復興百年砂鍋文化 文化軟實力助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2017-04-19 22:46:00來源:人民網
  • 唱響豐產增收「四季歌」 從黔貨出山看貴州農產品產銷對接
    唱響豐產增收「四季歌」——從黔貨出山看貴州農產品產銷對接  丹桂飄香的「雙節」長假,赫章縣5728名幫扶幹部卻無暇休閒賞秋。  近年來,貴州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了裂變式發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捷報頻傳,優質農產品泉湧出山暢銷國內外,農業產業唱響增收「四季歌」,從春天「開門紅」到夏秋「步步高」,得益於交通路網與冷鏈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產銷對接的不斷深入。
  • 【動態•信息】花溪區三聚焦發揮供銷優勢助推農產品產銷對接
    依託貴陽供銷馬車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頭企業,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農產品市場需求變化為引導,發揮貴州多緯度、海拔梯度長、小氣候差異化大的特點,通過高低海拔交替和技術控制的辦法,科學規劃設計,種植綠色生態反季節果蔬。
  • 大方豆製品、織金竹蓀等畢節農產品以後在貴陽這裡就能買
    大方豆製品、織金竹蓀等畢節農產品以後在貴陽這裡就能買 2020-06-09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鎮雄以勒至貴州畢節七星關林口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12月18日,雲南鎮雄以勒至貴州畢節七星關林口高速公路(簡稱鎮七高速)開工儀式在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火草村舉行。路線起於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火草村,與宜畢高速公路相接,途經鎮雄縣以勒鎮、坡頭鎮堰塘村,貴州境內七星關區大銀鎮場壩村,止於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連接G76夏蓉高速。全線採用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裡、路基寬度25.5米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線全長32.15公裡,雲南境內長23.72公裡,貴州境內長8.43公裡,總投資58.74億元。項目建設工期3年,計劃2022年底建成通車。
  • 畢節合法民辦高中教育學校名單出爐
    時間:2020/06/28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武淑)記者從畢節市教育局獲悉,為保障廣大家長、學生、學校的合法權益,維護全市教育秩序和諧穩定,畢節公示26所合法民辦高中教育學校名單。
  • 孫志剛深入畢節市大方縣、七星關區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1月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深入畢節市大方縣、七星關區調研脫貧攻堅工作,走訪慰問貧困群眾和基層幹部。圖為孫志剛在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幼兒園同工作人員親切交流。貴州陽光食品有限公司是廣州·畢節扶貧協作參與企業,孫志剛詳細詢問與廣東粵秀集團合作情況,要求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進一步擴大規模、開拓市場,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1月6日,孫志剛在大方縣鳳山鄉銀川村走訪慰問老黨員譚志武。杜朋城攝恆大集團幫扶畢節,創造了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溫暖每一位村民丨七星關區碧海街道平橋社區...
    我叫江景怡,2016年,被組織選派到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碧海街道平橋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四年來,我已經和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並成功帶領大家發展了許多產業,如今的平橋社區徹底撕下了貧困標籤。  說起第一次駐村的經歷,我感慨萬千。
  • 「天眼述評」唱響豐產增收「四季歌」!從黔貨出山看貴州農產品產銷...
    正在建設的都勻至安順高速公路項目——惠水樞紐近年來,貴州農村產業革命縱深推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了裂變式發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捷報頻傳,優質農產品泉湧出山暢銷國內外,農業產業唱響增收「四季歌」,從春天「開門紅」到夏秋「步步高」,得益於交通路網與冷鏈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產銷對接的不斷深入。
  • 畢節七星關區復興百年砂鍋文化 助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人民網畢節4月18日電 砂鍋,流傳千年,原味與本真的集大成者,一直以來傳承古老而經典的味道。時下,越來越多的城市人來到鄉村探尋「養生秘訣」,沉醉於砂鍋寨的養生文化,探尋長壽七星關的奧妙。  「賣砂鍋嘍!」幾十年前,村民們走村串寨叫賣,砂鍋寨的砂鍋風行雲貴川的場景再現。4月18日,中國·七星關首屆砂鍋旅遊文化藝術節在碧海街道砂鍋寨村舉行。
  • 生態貴椒 香辣天下——貴州做好產銷對接讓辣椒賣得好賣出好價錢
    加強產銷對接,貴州一頭瞄著「田間地頭」,一頭瞄著「市場端頭」,頻放大招。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主攻省內外三大市場、聚力壯大三個銷售主力,貴州千方百計做好產銷對接,把貴州「生態貴椒」賣出去、賣出好價錢。上半年,貴州辣椒產銷兩旺。中國辣椒城交易量達10萬噸,交易額達20億元人民幣,進出口貿易涉及20多個國家地區。辣椒出口額1.1億元,產加銷規模均位列全國第一。
  • 後續|貴州畢節查獲的2噸多臭豬肉,都拉去了這裡
    貴州畢節查獲的2噸多臭豬肉,都拉去了這裡  11月15日  貴陽網報導  貴州警方查獲2噸多臭豬肉  引起了市民的強烈反應  大家紛紛留言  擔心這些豬肉進入市場  流向市民的餐桌  為了保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11月16日上午,畢節七星關區市場監管局、七星關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區農業農村局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趕赴七星關海子街鎮熱水田社區,對購買這批邊角料的七星關區怡寶飼料油加工廠進行現場檢查。
  • 貴州畢節七星關:水果蘿蔔助農增收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19日電(石小傑)「質脆、汁多、味甜、無辛辣味。」說起地裡即將成熟的白蘿蔔,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青槓村村民晏孝琴笑著說,村裡的白蘿蔔賽過水果,好吃的很。  青槓村海拔1500米左右,空氣溫涼溼潤,青槓村屬於高寒冷涼山區,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外出打工曾經是很多村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