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村第二次賣辣椒了,外地老闆直接來基地收,1.3元一斤的價格很合理,一次就賣出去5噸。7月18日,七星關區林口鎮大地村支書李平接過1萬多元辣椒款,笑得合不攏嘴。
大地村村支書正在採摘新鮮辣椒
其實,大地村早在2018年就發展種植過辣椒,但因銷售渠道不通暢,導致當年辣椒最後只能賣到5毛錢一斤。好在今年七星關區成立了農產品促銷專班,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為全區範圍內的農產品牽線搭橋,尋找買家,這下子直接解決了大地村村民的後顧之憂。看今年辣椒的長勢,預計1畝平均能產5000斤,今年全村種植了120畝,算下來大概能收入70餘萬元,明年會擴大種植面積,豐富種植品種繼續發展產業,鞏固脫貧成效。李平說,產銷銜接好了,不光能幫助村裡把農產品賣出去,更是鼓足村民們發展產業的信心和底氣。
林口鎮大地村出產的辣椒鮮嫩翠綠
七星關區成立農產品促銷專班,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的工作要求,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確保該區農產品種得出、賣得好,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具體行動。據了解,在產銷專班的幫助下,今年以來,該區農產品已完成銷售12.74萬噸,銷售金額6.08億元。其中,按訂單模式銷往對口幫扶城市廣州、深圳等地的農產品達1.1萬噸,銷售金額達9064.45萬元。然而,七星關區農產品規模大、產品多、體量大,要保障全區農產品豐產更增收,產銷對接務必做到未雨綢繆、先人一步、持續發力。
林口鎮大地村的辣椒裝車運往貴陽
打通全區農產品產和銷的中間環節,重點針對沒有訂單和農產品可能出現滯銷的農業合作社、產業基地,提前對接銷路,全力保障全區農產品賣得出、銷得好、能增收。七星關區農產品促銷專班成員王洪運介紹,專班成立不到3個月,已經為多個鄉鎮出現銷售困難的白菜、蘿蔔、蓮花白等產業找好了銷路。抓早抓好,精準施策。目前,七星關區在全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式打法,為農產品銷售打通難點,疏通堵點。開展摸底調查,全面了解全區農產品企業、基地、農業合作社的生產能力和銷售情況;鞏固區內銷售市場,發揮國有龍頭企業優勢,統一冷庫儲存,統一分揀包裝、配送、銷售,鼓勵機關單位、學校、企業購買本地農產品,倡導本地人吃本地菜,同時拓寬區外銷售渠道。
七星關區農產品促銷專班工作人員在辣椒基地對接銷售
目前,七星關區雞蛋已在廣州、深圳市場站住腳跟,將借力逐步擴展其他農產品在廣州、深圳市場的知名度,並做大做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強化區、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體系,規劃快遞路線6條1500餘公裡,設置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點486個、農村電商精準扶貧運營中心114個,讓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下一步,將繼續拓寬銷售渠道,支持和組織更多農特產品企業、基地、合作社『抱團』走出去,參加各類推薦會、展銷會,打響七星關區綠色優質農產品生態牌,以地方特色叩開省外市場大門。」七星關區工信局副局長梁達表示,接下來產銷專班將內外發力,多線作戰,形成點多面廣渠道暢的銷售網絡,確保農產品產得出來、銷得出去、掙得了錢。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夏民
通訊員 牟慧松編輯 劉娟編審 施昱凌 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