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作為企業補償生產經營耗費的資金來源,主要經營成果,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以及現金流入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業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避免盲目生產。本文為2019年榜單系列文章之乳製品篇,共選取21家乳製品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據數說商業統計,21家乳製品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為2637.5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319.48億元,增加318.07億元,同比增長13.71%。平均營收為125.60億元。
▲乳製品上市企業2019年營收排行榜 制表:數說商業
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進入「500億俱樂部」;光明乳業、中國飛鶴、合生元等3家企業進入「百億俱樂部」;三元股份、澳優、新乳業、現代牧業等4家企業營收位於50-100億元之間;雅士利國際、貝因美、中國聖牧、皇氏集團、妙可藍多、天潤乳業、中地乳業、燕塘乳業、原生態牧業等9家企業營收位於10-50億元之間;莊園牧場、科迪乳業、西部牧業等3家企業營收均不足10億元。
TOP1:伊利股份
營收突破900億 奶粉及奶製品銷量增長31.56%
經營模式伊利股份主要從事各類乳製品及健康飲品的加工、製造與銷售活動,旗下擁有液體乳、乳飲料、奶粉、酸奶、冷凍飲品、奶酪、乳脂、包裝飲用水幾大產品系列。
經營模式:按照產品系列及服務劃分,以事業部的形式,構建了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健康飲品、奶酪六大產品業務群。在公司的戰略統籌和專業管理下,事業部於各自業務領域內開展產、供、銷運營活動。
原材料採購模式:通過招標方式,對主要原輔材料進行集中採購,以提高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和議價能力。
原料乳採購供應模式:主要通過資本或技術合作,以嵌入式服務的方式,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與奶源供應商建立利益共同體,穩定並增加奶源供給,滿足乳品生產需求。
生產模式:通過實施「全球織網」計劃布局生產基地,嚴格執行產品質量與安全標準,為國內外市場提供產品服務。
物流配送模式:利用大數據技術,科學規劃物流發運線路和倉儲節點;通過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合作,藉助信息技術平臺和服務,快速、精準響應客戶需求。
銷售模式:採取經銷與直營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實現渠道拓展目標和終端門店業務標準化、規範化管理。
海外業務管控模式:對海外業務實施統籌規劃與運營流程設計。
收入構成液體乳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佔比高達81.95%,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12.31%,毛利率為35.20%,較上年減少0.01個百分點;奶粉及奶製品收入佔比也超過10%,達到11.17%,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24.99%,毛利率為48.12%,較上年減少6.66個百分點。
華北和華南地區收入佔比分別為29.49%和26.35%,2019年營收較上年分別增長11.28%和11.50%,毛利率分別為36.14%和37.67%,其中華北地區較上年減少0.63個百分點,華南地區增加0.74個百分點。
收入增速2015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600億元,2019年突破900億元,為近五年來的新高。除去2016年外,過去五年有四年營收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其中2018年達到16.92%,為近五年來的最高營收增速。
產品銷量液體乳2019年銷量8,709,404噸,較上年同比增長7.77%;奶粉及奶製品2019年銷量143,412噸,較上年同比增長31.56%;冷飲產品2019年銷量405,850噸,較上年同比增長3.25%。
2020年計劃2020年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970億元,利潤總額61億元。積極開拓、發展健康食品領域新業務,加快成人營養品、奶酪、健康飲品等產品創新節奏,帶動業務健康發展;建設海外生產基地,繼續拓展海外市場,通過構建全球品牌運營能力,推動海外業務穩步發展;以「居家消費」模式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新興渠道和新的消費場景,藉助網際網路技術打造全新業務模式;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持續優化運營效率。
TOP3:光明乳業
營收近五年首次下滑 鮮奶銷量同比增長27%
經營模式光明乳業主要從事各類乳製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奶牛的飼養、培育,物流配送等業務。主要生產銷售新鮮牛奶、新鮮酸奶、常溫酸奶、乳酸菌飲品、嬰幼兒及中老年奶粉、奶酪、黃油、冷飲等產品。
牧場管理:採用「千分牧場」評價標準體系,對所有牧場獸醫保健、繁殖育種、飼料飼養、生奶質量、防暑降溫、安全生產等六大版塊進行評分。環保千分制考核機制,有效提升牧場廢棄物的處理能力及利用率,切實推進「美麗牧場」建設。
生產模式:在管理上,實施「千分工廠」審核標準,對乳品生產廠的質量系統、工廠環境、產品控制、工藝控制、員工管理五個版塊進行考核評價管理。
物流配送:採用 WMS、DPS、TMS、車載系統 GPS 及北鬥衛星監控系統等現代化信息系統,對物流運作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銷售模式:主要採用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遍布全國主要省市。
採購模式:按採購物料的類型,使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單一來源及緊急採購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採購,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海外業務:下屬子公司紐西蘭新萊特主要從事工業奶粉、嬰兒奶粉生產和銷售,產品
遠銷世界各地。
收入構成液態奶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佔比高達61.17%,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11.03%,毛利率為41.25%,較上年減少3.81個百分點;其他乳製品收入佔比為27.86%,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15.39%,毛利率為14.51%,較上年減少3.08個百分點。
上海地區收入佔比為26.17%,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11.66%,毛利率為40.82%,較上年減少1.27個百分點;外地收入佔比51.18%,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0.80%,毛利率為32.73%,較上年減少1.73個百分點。
收入增速公司2018年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元,2019年營收出現近五年來的首次下滑,過去五年裡有四年營收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產品銷量鮮奶2019年銷量為318,590噸,較上年增長27%;酸奶2019年銷量為669,577噸,較上年下滑3%;奶粉2019年銷量為177,647噸,較上年增長4%;原奶2019年銷量為418,657噸,較上年下滑5%。
2020年計劃2020年爭取實現營業總收入240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06億,淨資產收益率7%。2020 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 11.42 億。開展「從牧場到餐桌」全產業鏈「領鮮戰略」升級,不斷完善光明乳業覆蓋全產業鏈的「5C」(Core competence 核心競爭力)領鮮標準;推進以雲計算為載體的數位化轉型項目,通過大數據驅動賦能,實現公司全產業鏈的數位化管理系統搭建;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建設,激活振興老字號品牌發展。
TOP6:三元股份
營收近五年新高 固態奶同比增長15.43%
經營模式三元股份主要業務涉及加工乳製品、冷食冷飲、飲料、食品;旗下擁有液體乳、發酵乳、乳飲料、奶粉、奶酪、冰淇淋、植物塗抹醬等幾大產品系列。
經營模式:根據產品品類與區域、以事業部加控股子公司的模式,構建了常溫奶、低溫奶、奶粉、特殊渠道、送奶到戶和電商六大事業部及核心控股子公司。
生產模式:冰淇淋業務由控股子公司艾萊發喜生產經營,植物塗抹醬業務由控股子公司 StHubert 生產經營,高端有機奶業務由控股子公司加拿大 Avalon 生產經營。截至 2019年 12 月底,公司綜合產能為69萬噸/年。
物流配送模式:通過與優質的第三方物流合作,確保公司所屬各加工廠的新鮮產品安全、及時、準確到達客戶端;尤其是佔公司產品結構中很大部分的低溫冷藏產品,保證從工廠到客戶各流通環節低溫冷鏈配送。利用車輛溫度監控等現代化信息設備,對物流管理及質量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銷售模式:主要採用直營、經銷商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銷售渠道遍布全國各省市。
採購模式:採用大宗物料集中採購模式,並使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等方式強化管理。
海外業務:境外公司以股東會、董事會的公司治理結構為主,由股東委派董事進行監督,日常管理以當地管理團隊為核心,並約定權利義務以及職責權限。
收入構成液態奶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佔比高達55.93%,2019年營收較上年同比增長13.88%,毛利率為29.02%,較上年減少0.70個百分點;冰淇淋和固態奶收入佔比分別為14.23%和12.77%。
北京地區收入佔比為49.15%,2019年營收較上年增長12.99%,毛利率為36.41%,增加1.09 個百分點。
收入增速過去五年營收最低為2015年的55.23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81.51億元,2018年營收增速達到21.80%,為近五年營收最高增速。
產品銷量液態奶2019年銷量為548,788.88噸,較上年增長10.32%;固態奶2019年銷量為44,507.99噸,較上年增長15.43%;冰淇淋2019年銷量為121,725.17噸,較上年增長6.95%。
2020年計劃2020年新收入準則預算營業收入83億元。積極尋找外延投資增量,藉助股權投資、併購重組等手段,通過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併購的雙輪驅動,推動產業的快速成長和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銷售及供應鏈兩大管理平臺,提升運營效能。
2019年營收排行榜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