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外企工作,英語是繞不過的門檻,能用英語寫郵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的還需要口語流利。很多同學花費不少時間練英語,到了工作,實際上還是不能交流,為什麼呢?因為學到東西過於學術化,跟現實使用的有點差別。
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些外企工作常用英語表達,你就知道差距在哪裡。如果要表達「達不到標準」,我們容易說成can't reach standard,外企常說fall short of standard。
要表達「收貨」,不少過四級的同學會翻譯成collect the goods,當然也對,外企常說take delivery of goods,也會說pick up the goods。
說到「平攤費用」,很多同學沒轍了,只能按照字面翻譯each one pays half,外企常說split the bill 或者go fifty-fifty。
要表達「虧本賣東西」,我們容易說成lose money when selling products,外企常說sell sth at a loss,也會說sell sth at a sacrifice,單詞sacrifice是「犧牲」的含義。
如果要表達「備用金」呢?你會怎麼說?所謂的「備用金」就是額度比較小的錢,用來應急用的。有同學會翻譯成ready money,也有人說成small money,當然都不對。
「備用金」的正確說法是petty money,如果是現金,也可以說成petty cash。單詞petty的含義是「次要的,瑣屑的,小的」。
Give Paul fifteen dollars out of the petty cash.
從小額備用金中拿給保羅15美元。
The accountant said that we can use petty money to buy paper, but cann't buy new printers
會計說我們可以用備用金去買紙,但是不能用它買一個新的印表機。
從以上的分享,你可以看到工作用的英語和在校園時候隨便說的,有不少差別,多少顯得更加正式,簡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