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這是舌尖上最常見的5種味道,每一種味道都有不同的代表食物。今天要說的大蒜則是辣的代表。大蒜是我們廚房裡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既可以用來調味,也可以用來做菜,對於北方人來說,吃餃子,吃麵條少不了就著大蒜,而南方人吃火鍋的時候,蒜蓉則是必備的一種蘸料。大蒜為我們的舌尖味蕾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每年四五月份是新蒜上市的季節,而到了現在的10月份則是購買幹蒜的時候。近幾年來,大蒜的價格一直都不是很穩定,忽高忽低,我們不妨趁著便宜的時候,多買上一些,保存起來慢慢吃。我們都知道大蒜的外邊都包裹著一層外衣,無法看到內部的蒜瓣,因此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挑選技巧,避免買到品質差的大蒜。我家的鄰居就是專門種植大蒜的,每年都會種,因此對於大蒜他最了解,關於大蒜的挑選他也曾跟我聊起過,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幾個挑選大蒜的技巧:買大蒜,選紫皮還是白皮?蒜農:遇到「這種」別買,膨大劑打多了,一起來看看吧~
你發現沒,現在我們購買的大蒜個頭都非常大。我家的菜園每年也會種一些蒜,但是長出來的大蒜明顯要比買的小好多。鄰居告訴我,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種植大蒜的時候會進行施肥和噴灑藥物,不僅能防止大蒜被蟲害破壞,還能使大蒜長大增加產量。其實大蒜在生長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噴灑膨大劑,在正常的濃度配比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的商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讓大蒜的個頭長得更大,則會增加膨大劑的用量。這種大蒜如果食用過多的話,難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膨大劑用量過度的大蒜該如何分辨呢?正常大蒜的蒜瓣看起來都有一定的弧度,有點類似月牙的形狀,而且生長的時候都是像中間緊緊環抱收攏的,所以一整頭蒜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形狀。而膨大劑噴灑過量的大蒜,由於蒜瓣過度生長,蒜瓣會明顯變大,顯得很圓潤,弧度不明顯,也無法向中間收攏,整頭大蒜看起來像炸開了一樣,並且蒜片會發黃,剝開的蒜瓣上還會有黃色的斑點。
總結下來就是,我們買大蒜要買蒜瓣向中間緊緊收攏的,蒜皮為白色或者紫色的。而不要購買蒜瓣炸開,蒜片發黃的大蒜。
除了要避開膨大劑過量的大蒜以外,我們在挑選大蒜時,還要注意以下3點。
1、看表皮
大蒜是生長在地下的泥土中,收穫的時候通常情況下都是人工挖出來的,因此我們要注意挑選大蒜表皮完好無損的。如果是有破皮的情況一定不要購買,容易發黴和滋生細菌。
2、摸硬度
挑選大蒜時,我們還要用手輕輕地捏一捏,感受一下硬度,新鮮的大蒜摸起來是非常硬實的。如果大蒜明顯摸起來已經變軟了,則說明大蒜已經存放了很長時間,水分流失較多,已經開始乾癟了,那麼這種大蒜不要買,不僅口感不好,營養成分也會大打折扣。
3、看頂部是否發芽
大蒜在保存不當的情況下,是非常容易發芽的。雖然發芽的大蒜依然可以食用,但是發芽的過程中會消耗掉大蒜中較多的養分和水分,而且這樣的大蒜吃起來口感和味道都比較差,而且也不利於買回家繼續保持。因此發芽的大蒜最好不要購買。
總結下來就是我們不要購買表皮破損,摸起來比較軟,並且頂部發芽的大蒜。
紫皮蒜VS白皮蒜
在購買大蒜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紫皮蒜和白皮蒜兩種,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營養價值不同】
紫皮大蒜顧名思義,蒜皮呈現紫色,這主要是源於其中的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就像茄子,紫薯,紫甘藍一樣。
紫皮大蒜中的大蒜素也相比於白皮大蒜要高一些。大蒜素可以幫助抗菌消炎。而白皮大蒜中的硒元素則會更加豐富一些。
【口感不同】
紫皮大蒜中的辛辣味更濃鬱一些,因此更加適合用來調味,蒜香味兒更突出。相比之下,白皮蒜中汁水更足,也就是水分更多一些,辛辣味比較淡,比較適合生吃,或者是醃成糖蒜來食用。
【外觀不同】
紫皮大蒜的蒜皮比較厚一些,有多蒜瓣的,也有獨頭蒜,蒜瓣的大小比較均勻;相比之下,白皮蒜的蒜瓣則相差比較多,有的大有的小。而且白皮蒜的蒜皮也比較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