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每天吃的桂林米粉,隱藏著這些養生功效……

2021-01-16 騰訊網

「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桂林,頂著「山水甲天下」的名號

早在千年前便已成為旅遊屆的第一批「網紅」

而桂林米粉,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坐擁得天獨厚的風光,又具悠久豐厚的歷史

加上物價低,口味大眾的美食

桂林儼然就是一座寶藏城市

在桂林生活久了的人們

很容易形成一種「別無他求」的性格

卻唯獨,對桂林米粉尤為執著

「太上頭了!」

有關米粉的最早傳說

靈渠修通以後,秦始皇來遊靈渠,他有個嗜好,喜歡用鯉魚的魚須和魚肚來送酒,一看靈渠裡的鯉魚多得用手都能抓到,就饕餮般大吃魚須、魚肚,一餐要吃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條鯉魚,這下可急壞了鯉魚王,趕緊用大米制出代替魚須,切粉代替魚肚,於是世上就有了米粉。

在外地看到桂林米粉的吃法,小當家都會亮起警燈:

沒有鍋燒,扣10分

拿乾粉煮的,扣20分

把粉泡在湯裡,扣50分

「老闆,二兩米粉,多點鍋燒,多放點滷水」

真正的桂林米粉店,首先,得要有幹拌粉

先吃粉, 再喝一碗店裡自助的熱湯

酥脆的鍋燒,秘制的滷水,爽口的酸料

其實,桂林米粉還與養生息息相關!

桂林米粉由三部分組成

米粉、滷水和配菜

粉條爽滑、滷水鮮香、肉菜多樣

享受美味的同時,一起來看看其養生功效!

01

米粉:保質期雖短,營養不打折

桂林米粉是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爽滑入味。

米粉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暖胃功效,適於脾氣虛弱的人群食用;米粉內鐵元素含量高,補血益氣、聰耳明目

>>>>桂林米粉的存儲

米粉的貯藏最不方便,且保質期非常短,一般情況下,民間用竹筐盛米粉,同時用溼毛巾覆蓋,在這個能通過竹筐「通風」,而又能用溼毛巾往下釋放微量水分「保溼」的環境下,米粉能保存18~24小時以上。超過時間則短碎,或者幹硬難以下咽。

02

滷水:藥食同源,滷水飄香!

關於桂林米粉的滷水

還有這樣的傳說故事

秦軍郎中採用當地中草藥,煎製成防疫藥湯,讓將士服用,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為了保健,也是由於戰爭緊張,士兵們經常是米粉、藥湯合在一起三口兩口就扒完了,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了桂林米粉滷水的雛形。

桂林地處嶺南山系,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了嶺南的溼熱瘴氣,為了祛溼解毒,抵禦瘴氣侵襲,先明從中草藥中熬製成湯藥,後經歷代賣米粉師傅的改進、加工十幾種美味藥用食材,輔料最終成為風味獨具的桂林米粉滷水。

搭配米粉的滷水很講究,各家米粉店有各家的獨門秘方,滷水看上去隨意且不起眼,但每一個桂林人都懂得滷水即是桂林米粉的靈魂。普遍做法是以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中草藥、香料、調料熬製而成,如桂皮、白芷、生薑木香、山楂、丁香、小茴香、花椒等。

因為涉及配比和火候等因素,每家店熬製出來的滷水都不盡相同,滷水難熬,導致桂林米粉一出了桂林就水土不服。桂林米粉中的滷水,既可調味提香,還具理氣化溼、解表祛風的保健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桂皮:味辛香,在滷水中散發濃鬱的香味賦予食材特殊的香氣,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效。

丁香:性溫辛,在滷水中有透骨香功能,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的功效。

花椒:有「調味之王」的美譽,,《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中品,其藥性辛熱,歸脾、胃、腎經,具有芳香健脾、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解毒、止癢等功效。

八角:性溫、味辛,香味芳香,具有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祛寒的功效。

小茴香:性溫、味辛,有特異芳香氣味,在滷水中有祛腥異、增香氣解膩味功效。

香葉:味苦、清香,有提味增加滷水香氣功能。

03

配菜:花樣多、養生功效足

最地道的桂林滷菜粉,一定要喊店老闆加鍋燒!自己加料時蔥花、芫荽、蒜末、辣椒、酸筍、酸豆角、炸黃豆、花生米、白醋,一個都不能少!當然,這些配菜不僅構成了美味爽口的桂林米粉,它們,還少不了養生保健功效。

鍋燒:原料為五花肉,豬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炸過的鍋燒酥脆可口、肥瘦相間,是桂林米粉的絕配。

酸筍:酸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洩等作用,所以吃酸筍具有減肥作用。

花生米:可幫助補充鈣質,還有延緩衰老、滋潤皮膚的作用。

芫荽:俗稱香菜,放入桂林米粉中不僅能提鮮,還能開胃、驅寒、通便。

白醋+蒜泥:醋與大蒜的結合具有收斂的作用,不僅可以抑制細菌繁殖,甚至能殺死食物裡的部分細菌。

從90年代的幾毛錢到1塊5,再到現在4塊5,價格雖然一漲再漲,但說起經濟划算、飽腹美味,桂林米粉仍然是當之無愧的。

一碗桂林米粉的計量方式

「一兩、二兩」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兩滷菜」這個情結

估計是所有桂林人的記憶

我們,也讓外地人知道

桂林米粉不僅僅是經濟、美味的代表

它還對人體健康有益!

中國 · 崇華中醫街(桂林)

中國崇華中醫街(桂林)位於廣西桂林中隱西路1號,被譽為「中國中醫藥文化第一街」。這裡以「儒、釋、道、醫」等文化元素為設計,崇華中醫街匯聚了4位國醫大師,一大批名老中醫,壯醫、瑤醫、侗醫等,逐步形成了中醫骨科、中醫脾胃、中醫婦科、失眠調理、中醫減肥調理五大特色品牌。

中國崇華中醫街(桂林)是國家AAA級景區,門票免費,歡迎世界各地的醫學愛好者參觀交流。

地址:中隱西路1號

交通線路:

2路、208路至【養生谷·中醫街】站下車即到。

讓更多人健康、快樂、有尊嚴的活過120歲!

相關焦點

  • 桂林人除了喜歡吃桂林米粉外還喜歡吃這些美食……
    我相信在桂林這個聞名世界級的旅遊城市,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外還特別獨鍾於桂林的特色,沒錯。就是桂林米粉是桂林人最喜歡吃的米粉之一,每天早上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吃米粉。因為每天早上的米粉都是由米粉廠裡新鮮榨出來的第一批鮮榨粉,剛出來的米粉吃起Q彈、有韌性。而且米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鐵、磷、鉀等營養元素,易於消化和吸收,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這也是桂林人為什麼如此喜愛米粉的原因!那麼桂林人除了喜歡吃桂林米粉外還喜歡吃什麼呢?
  • 為什麼桂林人那麼喜歡吃米粉?桂林米粉到底有多好吃?
    歡迎來到百家號(碎石小鎮)我們今天講述的是為什麼桂林人那麼喜歡吃米粉?桂林米粉到底有多好吃?之前網上一直流行這一個段子,早上問桂林人吃什麼,答:吃米粉;中午問桂林人吃什麼,又答:吃米粉。晚上問桂林人吃什麼,再答:吃米粉。
  • 桂林辣椒醬,是桂林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桂林辣椒醬是廣西桂林市的特產之一,有百年左右的歷史。桂林辣椒醬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品種,像蒜蓉辣椒醬,豆豉蒜蓉辣椒醬等。桂林辣椒醬讓性格柔順的桂林人增添了一份爽快乾脆,它看似平常生活中的調味品,其實在桂林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凝聚著桂林人的勤勞智慧。
  • 吃過桂林米粉嗎,教你正確的桂林米粉吃法,味道真的很突出
    接下來小編就教你在哪能吃到最接地氣的桂林米粉?再怎麼吃才是正確的桂林吃法,相信如果你沒有來過桂林的朋友們肯定不知道桂林米粉一個怎麼吃才是最美味的呢?其實很多人都以為都是米粉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大錯特錯了喲!
  • 在外地的老鄉早餐也能吃上桂林米粉啦!
    桂林米粉,桂林人的鄉愁!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家鄉有著不同的味道記憶。但在桂林人心裡,家鄉的味道既執著又單一,那一碗熱騰騰的桂林米粉就是他們味蕾上最深刻的記憶。
  • 喜歡米粉麼,請了解下桂林米粉!
    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桂林一向都是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是會去桂林遊山玩水,而我去過幾次桂林,令我流連忘返的卻是美食米粉。桂林人幾乎每天都會吃,只要有一段時間不吃就會嘴饞,萬分想念。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國年間,可謂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 作為一個桂林人你真的會吃桂林米粉嗎?其實這樣吃味道更好!
    說到桂林米粉怎麼吃才好吃、味道更好呢?那麼你們真的會吃嗎?一碗本地桂林米粉我們常見也是最喜愛的滷菜粉,大多數米粉店的做法都是一樣的,除了滷水各有千秋外就是好吃與不好吃。那麼到底怎麼吃才好吃呢?就我個人而言,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我通常都是二兩米粉、要鍋燒加牛肉,吃米粉一定不放湯要拌著吃才好吃,除了不放湯外,一般就我而言我喜歡放酸豆角、蔥花、香菜。對了,還有油辣椒,一碗米粉裡面放上3、5勺的油辣椒外加熱乎乎的米粉把它一拌,趁著那股熱氣再把哪些蔥花、香菜都蔥香味全部呈現出來,那味道簡直不要太好,當然了,作為一個桂林人我們都是先吃粉,後喝湯。
  • 桂林米粉又漲價了!桂林還有4塊錢二兩的米粉嗎?
    據桂林人論壇網友@彥懿 爆料,10月22日早上起床去嗦米粉,一進店就聽老闆娘跟頭前一個顧客說,少了5毛,讓他補差價。我扭頭一看價格表,果然又變了。今年瘋了啊,一年米粉漲價兩次!日子難過了,工資不漲米粉不停上漲!
  • 桂林米粉也只有在桂林才便宜,地道、好吃,越吃越香
    桂林米粉也只有在桂林才便宜,地道、好吃,走出廣西的桂林米粉都是變異版本的,借了桂林米粉的名氣,做的是醬油湯粉。北京的大部分桂林米粉店是天等人開的,符合北方人的口味,鹹口,重醬,越吃越難吃,不像加滷水的米粉,越吃越香,如果在外地買速食米粉,桂林米粉股份的二子米粉還原度最高,滷水是熬製的,米粉包是溼米粉,在小店裡能吃到的調料,他們都有,強烈推薦這款米粉,能吃出家鄉的味道。據我了解是米粉要鮮榨,不好保存,冰凍或者曬乾味道又不一樣了。
  • 巡禮 | 正宗桂林米粉到底怎麼吃?
    那麼問題來了:桂林米粉到底怎麼吃?這個問題對桂林人來說不算問題,但是於外地的朋友而言,就有點摸不著頭腦,難道桂林米粉還有多種吃法?那是自然,桂林米粉既可以做湯粉,也可以炒著吃、幹拌著吃……吃法多多,然而對於桂林人來說,最經典最美味的吃法是:幹撈。
  • 廣西這些米粉被檢出不合格,桂林人千萬不要再吃了!
    桂林夜屎佬扯板路(ID:guilinyeshilao)>桂林本地最接地氣的生活微信1月5日,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公告,在近期組織的米粉抽檢中,13批次米粉不合格,部分米粉被檢出大腸菌群超標40多倍。
  • 每當人們提起螺螄粉,桂林米粉就要酸一次|原創
    雲南一處考古遺址中,發現了3000年前人們吃剩的螺螄殼,可見西南一帶吃螺螄的歷史也極其漫長。/ 資料圖片桂林的焦慮和柳州的破圈,都在這碗粉裡體現得淋漓盡致。沉浸在一碗米粉裡當B站推出《後浪》之後,年齡討論不絕於耳。
  • 廣西的14種米粉之桂林米粉
    桂林要數廣西最有名的一個市,因「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聞名世界,很多詩人學者都留下描寫桂林山水的詩句和篇章,陳毅在《遊桂林》中寫道「不願做神仙,願做桂林人」,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也喜歡上了桂林的這道小吃——桂林米粉,來到桂林沒有吃過桂林米粉等於白來,所以一定要嘗嘗桂林米粉。
  • 螺螄粉會在桂林擊敗米粉嗎?
    但最近發帖子與桂林網友交流時發現,桂林人對桂林米粉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可以說達到了無米粉不歡的地步。柳州螺螄粉早已開始進攻桂林,滿大街也隨處可見螺螄粉的店鋪,但桂林人似乎不是很買帳(即便你贏得了全國,也必定在桂林折戟)但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呢?桂林能否堅守住最後的陣地?
  • 從張藝謀那一碗打包的桂林米粉說起
    工作到中午,問他想吃什麼,他說只想吃桂林米粉。還說起他以前到桂林一個小店吃了一碗桂林米粉,被老闆拍了下來,把他的照片掛在店裡,小店名氣大漲,小店也由原來的一層樓蓋到了二層樓。做一個名人,出街吃碗米粉著實不便,於是公司專門派人打包了一碗米粉,在面對灕江山水的「隱真亭」,張導吃了一碗讓他心念念的桂林米粉。後來給水印留下了他的作品《回到我》。
  • 桂林這家開了近20年的米粉店,一年365天都在營業,天天爆滿
    這是一家隱藏在小巷子裡的米粉店,名叫四眼擔子米粉。桂林最早賣米粉就是用擔子挑著賣的,所以一般叫擔子米粉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年份的老店,這家店也一樣,開了近20年了。很多外出的桂林人會在過年時候回到家鄉,但過年期間恰好各種米粉館子也歇業休息,對很多桂林人來說,回到家鄉嗦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是件天大的事,正是有像這家店一樣的粉店,才得以讓他們從來沒有失望過。
  • 桂林米粉與螺螄粉是不是一個味道啊
    沒有認識廣西人之前,從沒有吃過螺螄粉,也沒有吃過正宗的桂林米粉。認識廣西人之後,就對這些味道上了癮,可惜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味道純正的廣西米粉,總覺得不夠味。偶爾一次進入一家小吃店,聞到酸爽的臭味,立刻就問老闆:「是不是有螺螄粉?」
  • 在南寧,這家桂林米粉店,每天中午排長隊,附近中學學生都吃過
    而在眾多的廣西米粉中,桂林米粉跟其秀美的山水風光一樣,最先為大家所知,由此在我國很多城市,都會有桂林米粉的身影。這家小店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悅賓路3號琅東村12組2號,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都要排隊等餐。聊天中知道老闆是桂林人,店鋪在這開了10多年了,滷水和配料都是自製的,真的算得上是很地道的桂林米粉了。
  • 傳承千年的桂林米粉的製作和傳承意義
    到現在「桂林米粉」早已享譽海內外,成為中國最響亮的飲食品牌之一。在桂林人的成長過程中,米粉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桂林人都說,自己的早餐是從一碗桂林米粉開始的,這個有著大大小小几百家桂林米粉的城市,每天要消耗近百萬份的米粉,切好的新鮮的叉燒,鍋燒等配菜,現添加上炸得香脆的黃豆,和切好的蔥花,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煮而成的滷水,在桂林人心目中,米粉是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一碗桂林米粉從製作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兩分鐘時間 ,但其背後卻有很深的門道。
  • 你吃的「桂林米粉」真的有桂林味嗎?
    米粉即便沒吃過也一定聽說過桂林米粉,比起後起之秀螺螄粉,桂林米粉早就紅遍了大江南北。鯉魚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漿製成了魚須(米粉)、魚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絕,從此桂林米粉就問世了。走到巷子裡,吆喝,想吃的帶著碗出來,現冒,上滷水上佐料,弄好後客人端回家吃。想想那個場景還是挺好玩的。桂林還有一種米粉叫馬肉米粉,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少見。據說馬肉米粉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馬肉現殺,一天一匹馬,不留過夜。殺好的馬掛在店廳裡,隨用隨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