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生豬價格波動頻繁,帶動肉價的漲跌,也因此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豬價在經歷了9月、10月兩個多月的下跌4塊多錢之後,進入11月份並沒有如期反彈,而是進入一種震蕩的行情當中。也因此引起了市場關於方向選擇的討論,接下來到底是漲是跌?春節時肉價能達到多少錢一斤?成了大家廣泛關注的熱點。
目前市場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目前正處冬季,本身就是豬肉消費的旺季,再加上南方的兩湖、兩廣、四川重慶等一些地區醃製臘肉,北方地區宰殺年豬等剛性消費,豬價會因此出現一波上漲。下面是11月18日各地豬價,漲跌省份數量差不多,8漲9跌,震蕩行情明顯。
另一種聲音則認為,目前生豬產能在快速恢復,並且育肥豬、適重出欄豬所佔比重也在上升,再加上進口豬肉的大幅增長,市場豬肉供給持續上升,會導致豬價、肉價出現一些回落。
可以說這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如果「選邊站」的話,個人更傾向於後者,認為接下來的豬價、肉價出現大漲、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最有可能的則是一種「震蕩偏弱、小幅回落」的走勢。主要是因為:不利於豬價的兩大利空因素,與消費增加相比,作用會更大一些。
一個是生豬產能每個月恢復1000萬頭的速比較大,大家都會算這個帳,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是3.4億頭,9月末時生豬存欄是3.7億頭,每個月淨增1000萬頭,到12月份時應該接近4.0億頭,按照這個算法,豬價、肉價肯定會多少回落一些。
另一個是進口豬肉數量龐大,海關數據:僅1-9月份,進口豬肉就達到328.6萬噸,同比增長132.2%。估計第四季度進口量依然會保持高位增長態勢,這樣對豬肉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平復作用。
從當前的豬肉價格來看,也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據了解,農業農村部11月17日14時,全國豬肉平均價格19.615元/斤,比前一日下跌1.1%。各地豬肉主流零售價仍然在22-26元之間,比如廣東、廣西、四川等地豬肉價基本上都在22元一斤以上;
豬肉低價區零售價16-18元左右,據了些自媒體消息稱,11月17日北京新發地,排骨18-19元一斤,肘子16.5元/斤,大骨頭10元一斤,五花肉18元一斤(20斤以上15一斤);瀋陽前腿肉16.5元一斤,五花18元一斤;黑龍江綏稜前腿肉18元一斤,排骨22元一斤,五花肉19元一斤。下面是11月18日部分地區豬肉價格:
綜合上面的分析,以及一些地區的豬肉價格表現,估計到過年時豬肉價格還會有小幅的回落空間,預計北方地區豬肉價格降到15-22元,南方地區豬肉價格降到20-25元一斤還是完全有可能的。總之一句話,豬肉價格會越來越便宜,降到15元,或者15元以下是遲早的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
以上為個人看法,僅供參考。(文/三農廣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