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外來淡水物種嚴重破壞英國水生生態環境

2020-12-18 搜狐網

黑色鯰魚也成為了破壞英國淡水環境的外來物種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英國《獨立報》13日報導,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歐洲境內5種危害最大的外來淡水物種正在對英國的水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研究同時還警告稱,在接下來的5年內,這些外來物種還將增加10種。

  報導稱,外來物種不僅殺死了本地物種,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和經濟。在這些外來物種中,大多數來自黑海、裏海。英國科學家還擔心,可能有更多的外來物種已經侵入英國,只是還未被發現。

  報導指出,在這些外來物種中,對英國危害最大的是一種斑紋貽貝。這種軟體動物原生於烏克蘭,現在在英國希思羅機場附近的水庫中已被人發現。2013年,斑紋貽貝被評為英國境內最具威脅性的外來物種。

  據報導,這些貽貝不但影響水質,還會堵塞供水管和水道,造成洪澇災害。英國首相卡梅倫在發現斑紋貽貝後呼籲儘快出臺解決外來物種入侵的法律。

  報導指出,此前,歐洲環境署估計,歐洲國家需要耗費約99億歐元徹底清理外來物種。

  研究人員還指出,今年,已經有至少10種來自黑海的外來物種在荷蘭港口大量繁殖,受到洋流影響,英國的外來物種馬上就要泛濫成災了。這些外來物種包括黑色鯰魚、蝦虎魚。

  在科學家列出的外來物種名單中,還有一種大型蝦。這種蝦除了吃昆蟲幼蟲外,還會吃各種藻類、巖屑和植物,這將導致英國本地的無脊椎動物食物短缺。

  報導還指出,近日的出版的應用生態學雜誌還列出了受外來淡水物種危害最大的四條河流,分別是烏斯河、泰晤士河、塞文河及布羅德蘭河。這些河流因為有很多船隻往來,而船體上會攜帶這些外來生物。

  劍橋大學動物學教授大衛·阿德裡奇博士表示,現在英國的一些水生環境看起來更像是裏海海域。他說,比如在諾福克湖區,現在在這片水域中生活的主要是來自東歐的斑紋貽貝和大型蝦類。

  報導還總結了危害英國淡水水域的幾種外來物種,分別是:

  黑鮰魚:目前還未在英國境內出現。源於人工養殖魚場,會連根啃食植物、攪渾湖水。

  蝦虎魚:源於黑海,幾乎什麼都吃。

  紅色沼澤小龍蝦:已在英國部分淡水水域發現,本身攜帶有殺死本地物種的真菌。

  狐尾藻:從南美流入英國的外來植物。堵塞河道、遮擋陽光、阻礙船舶通行,吸收水中營養,散發惡臭。

  裏海大蝦:靠吃藻類、樹葉和昆蟲幼蟲為生,嚴重破壞原生食物鏈。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10-13/6671364.shtml report 1521 黑色鯰魚也成為了破壞英國淡水環境的外來物種中新網10月13日電據英國《獨立報》13日報導,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歐洲境內5種危害最大的外來淡水物種正

相關焦點

  • 黃石國家公園正受到「外來物種入侵」的威脅
    黃石國家公園面臨被破壞的危險,因為遊客將外來生物引入公園,破壞了生態系統。位於懷俄明州的國家公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狼、野牛、熊和山貓等動物的家園,但處於食物鏈最底層的動物才是最危險的。
  •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苯酚...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我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苯酚》(2020年版)(公告2020年70號)。該基準由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依據《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制定技術指南》(HJ 831—2017)起草。
  • 「佛教徒」放生外來物種破壞生態 含2千克臭蟲
    而專業級別的@博物雜誌更是直接指出,其實放臭蟲還並不是這位「放生愛好者」幹出的最令人噁心的事情,她真正的罪惡,是將很多根本不屬於雲南的外來物種,一股腦地都「扔」在了雲南本地【特有的生態系統】中,這會嚴重的破壞雲南當地生物的多樣性,令很多當地獨有的珍惜物種被外來物種所滅絕,最終毀掉雲南的生態!
  • 我國首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 日前, 生態環境部發布發布了我國首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公告2020年11號)及其技術報告。鑑於鎘的淡水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較多,基礎數據相對充足、能夠滿足基準制定數據要求,生態環境部決定從研製《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入手,通過實踐了解影響生態環境基準制定的關鍵環節,逐步推動國家環境基準管理體系走向成熟。鎘具有高毒性、易解離、易殘留等特點,達到一定濃度後會對水生生物及生態系統產生有害影響。
  •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廣東省是我國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許多外來水生生物在江河中均有分布,其中以福壽螺、巴西龜和羅非魚的分布最為廣泛。防範外來水生生物入侵,是確保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至關重要的工作。為此,廣東省積極開展防治工作。
  • 外來水生生物,羅非魚,您別誤解了
    羅非魚生長和繁殖速度快、環境適應性強等一系列適合養殖的特徵也促進了其在自然水域的擴散和入侵,使得成為了「典型的入侵種」。目前,中國、美國、南美、中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南亞等全球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受到了羅非魚入侵的威脅,羅非魚也和鯉魚一起成為了全球分布最廣泛的兩種外來魚類。
  • 多種外來生物定居黃河下遊河道 引發生態憂思
    按照農業部2013年公益性農業科研專項漁業項目實施方案,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在黃河山東段設置了7個站位,開展黃河山東段及河口魚類種類組成、資源量和產卵場調查。調查結果的公布,引起人們的憂思。在各類外來水生生物中,龜鱉類的出現對黃河水生生態系統的威脅最大。黃河中下遊河段天然形成的江心沙洲和濱岸水生植被,為龜鱉類生長繁殖提供了大量的棲息空間。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曾上榜入侵物種名錄!但……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延伸閱讀: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
  • 外來物種威脅英國本土松鼠生存
    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近來在英國再度引起關注,因為外來的灰松鼠業已成災,嚴重威脅英國本土紅松鼠的生存,並每年給英國林業造成巨大損失。     灰松鼠於19世紀70年代引入英國,其後迅速繁殖。與本土的紅松鼠相比,灰松鼠體型更大,適應環境能力更強。而且對紅松鼠來說更可怕的是,這種外來同類身上攜有能令它們喪命的松鼠痘病毒。
  • 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10月7日,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愛放生的你長點心,並不是什麼魚都適合放生,尤其是一些外來物種
    如果只是單純的放生一些鯽魚鯉魚草魚,或者泥鰍等常見淡水魚種也沒什麼,可是有的人卻是在盲目放生,因為有些水生物種並不屬於土生土長的,如果盲目的將它們放生,很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顯然就違背了我們提倡發生的初衷。
  • 美國「後院起火」了,重點湖泊被外來物種入侵,當地漁夫苦不堪言
    不過雖然如此,但人類在經濟發展中,對於河流水域的破壞依舊難以制止,近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導致了很多河流出現了汙染的情況,比較典型的例子有英國的泰晤士河,印度的恆河等河流,就因為工業汙水和生活廢水的緣故,出現了大量的汙染,其次如今全球化的發展,同樣也給河流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它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因為這個因素,很多國家的河流水域都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生態問題
  • ...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氨氮》(2020年版)及其技術報告
    日前, 生態環境部發布我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氨氮》(2020年版)(公告2020年24號),這是繼我國首個生態環境基準—《淡水水生生物水質基準—鎘》(2020年版)(公告2020年11號)發布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生態環境基準。
  •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英媒:英科學家在淡水蝦體內發現古柯鹼成分 2019-05-02 14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與薩福克大學(University of Suffolk)合作,在薩福克郡的15個不同地點進行測試。  報告中提到,在所有淡水蝦的樣本中都發現古柯鹼。其它違禁毒品例如氯胺酮,都在大部份淡水蝦樣本中找到。  研究人員稱這個是一個「令人意外」的發現。  薩福克大學教授尼克•貝利(Prof.
  • 羅非魚,最成功的外來物種,口中孵卵,6個月成年,卻少人問津
    羅非魚身份非常特殊,雖然它們屬於外來物種,但是可以說羅非魚屬於最成功的引進外來物種。 外來物種無非是兩種狀況,一類是熟悉了當地的自然生存環境,從而給養殖戶帶來了收入,比如大龍貓。第二類呢,就是非常適應環境,嚴重壓縮本地的物種的生存條件,形成了入侵物種,比如亞洲大黃蜂,清道夫,雀鱷鱔等,而羅非魚卻尷尬的處於這兩種情況之間。
  • 章江再現「淡水魚殺手」雀鱔 江西正在剷除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與雀鱔相比,我省有一些外來入侵物種,無論是從分布範圍還是危害程度來看,其有害性都要嚴重得多。記者從省農業環境監測站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但在我省,發生面積較大、危害程度深、影響農業生產的外來入侵生物主要有十餘種。南昌市因水系眾多,是水葫蘆和水花生較多的地區,南昌市幸福渠曾經被水葫蘆覆蓋。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博斯騰湖扁吻魚滅絕啟示:被外來物種破壞生態,結局還不夠慘痛?
    博斯騰湖地處內陸,屬於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全年低溫的時間長,不利於水生生物的生長,因此博斯騰湖的生態系統結構較為簡單。  可是,新疆大頭魚確實就這樣在博斯騰湖絕跡,宣告了這個億萬年形成的水生生態環境徹底改變。  新疆大頭魚產卵較晚,魚苗進入博斯騰湖中的時候,正是五道黑幼魚急需大量餌料之時,新疆大頭魚的小魚苗自然成了人家成長的養料。  歷史重複?
  • 海洋局:不主張人工放流外來物種美國紅魚
    大量放流是否影響當地的漁業物種和生態環境?針對網友關注的這些問題,8月1日上午,新華網《第一回應》欄目記者獨家專訪了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膠南市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兩部門明確表示,放流紅魚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因此不主張人工放流行為。紅魚放生是否會影響當地的漁業物種和生態環境?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到了中國後卻被吃到差點滅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新聞報紙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有關外來物種入侵,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報導,而且不僅如此,這些外來物種還造成了本土動植物的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