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呼籲:黃鰭金槍魚(Yellowfin Tuna)屬於近危品種(IUCN),繼續惡化下去估計會和藍鰭金槍魚一樣。雖然提倡小魚放生的做法很難實行,但希望你們釣到小的金槍魚,還是建議放生。今年南海金槍魚比往年要少而且越來越小,可見很多黃鰭金槍在長大之前已經被捕撈了,也許有一天它們會悄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其實釣友能釣的金槍能有多少,再看看燈光船拖網船的,真的是微不足道...
捕撈技術進步:福音還是噩耗?
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魚類捕獲量的32%是來自於過度捕撈。多達90%以上的大型海洋魚類,包括金槍魚和馬林魚,可能將在未來半個世紀中捕撈殆盡而滅絕。在過去的50年中,世界人均海產品消費量幾乎翻了一番,從上世紀60年代的人均22磅,增長到如今的人均38磅。隨著需求的增長,過去曾經數量眾多的魚種,如大西洋鱈魚,已所剩不多,而原本就數量不多的品種則接近滅絕。這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度捕撈。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出海捕魚早已不能與過去人工撒網打魚同日而語。如今捕撈技術非常先進,大馬力漁船被廣泛使用,機輪實現了自動化,而且漁船裝備非常現代化,漁船的電子技術高度發達,計算機技術在漁船中的利用越來越普及,漁用超級電腦普遍用於捕撈船。而且,不少國家先後發射了不少不同系列的人造衛星,為漁業、航海等部門服務。
如此現代化的捕撈裝備,是一種技術的進步,但在人類欲望的驅動下,對海洋生物而言卻是一種災難。捕撈技術的進步甚至使漁船所經海域不再有「漏網之魚」,幾乎變為片甲不留的「海中沙漠」。目前,在捕撈方式中,圍網捕撈和拖網捕撈對魚群的「殺傷力」最大。水底拖網捕撈法是最具破壞性和不可持續的捕魚方法。
如今,全球高達80%的主要魚種已處於過度捕撈的境地,或面臨過度捕撈。一些海洋學家認為,與應對氣候變暖相比,禁止過度捕撈是政府層面可行的、保護海洋環境的最便捷途徑。王亞民說,目前國際上通過推廣基於生態系統的漁業管理理念,來克服過度捕撈的問題,以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殺傷力」最大的兩種捕撈方式
拖網捕撈
拖網漁船橫掃所經海域,對海底生態有著致命影響,這片海域幾個世紀可能都難以恢復原貌。對這種方法,有人做了形象的比喻:這就好比捕捉牧場上的牛,人們卻用直升機拖著大網掃過牧場。收進網中的不僅有牛,還有草皮、大樹、馬、拖拉機等,但人們把除牛之外所有東西統統扔掉。這種一網打盡的方法令人憂心。科學家多年來急切呼籲,在海底變成「沙漠」之前,必須停止拖網船的破壞。
圍網捕撈
圍網漁船會放下一艘帶著網的小船至海上,將目標魚群圍起來。當漁網完全關閉時,就可拖起並將漁獲卸在船上。圍網漁船還會使用人工集魚裝置去吸引魚群。這種裝置會製造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以引來目標魚群,但同時也會引來其他非目標的魚類,或是誤捕其他珍貴的品種,因此這種方式可對其他物種造成致命性傷害。有的地方甚至會建造超級圍網漁船。
金槍魚:瀕危魚類的樣本
金槍魚,又稱為吞拿魚,是人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隨著需求的增大,導致全球瘋狂捕撈,金槍魚的生存空間岌岌可危。一些金槍魚種群瀕臨滅絕。如今,除了用來製作金槍魚罐頭的小型青幹金槍魚和黑鰭金槍魚之外,幾乎所有的大型金槍魚種群全線告急。
最近,美國《科學》雜誌上的一篇報告也指出,世界上許多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瀕臨滅絕。根據IUCN所列出的標準,研究人員評估了鯖魚科和旗魚科的61種魚,發現喙魚、白鰭金槍魚為易危物種,而條紋金槍魚則是瀕危物種。這份研究指出,所有的藍鰭金槍魚物種都面臨著滅絕的威脅,儲量嚴重下降,已經幾乎不可能恢復,正處於「極度瀕臨滅絕」狀態。
此外,在世界上的許多海域,黃鰭金槍魚的漁獲平均體重已小於10公斤,這意味著很多金槍魚來不及長大已被捕撈殆盡。大西洋金槍魚保護委員會的傑拉爾德·斯科特估計,現存地中海的金槍魚種群數量只是原有的6%,如果繼續過度捕殺,其數量就永遠得不到恢復。
金槍魚面臨的威脅和現代化的捕撈方式關係密切。王亞民介紹:「在捕撈業中,金槍漁業最具特色,機械化程度和捕撈效率最高。」在上世紀90年代,地中海出現圍網漁船,這種漁船一次能圍攏約3000條金槍魚,相當於傳統捕撈方法一個月的成果。有專家警告,對金槍魚過度的捕撈將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因為金槍魚是「海洋裡的狼、熊、獅、虎」,處於海底食物鏈的最高級,假如滅絕,整個食物鏈將崩垮。
海洋失守 地球或變廢土
就生物多樣性而言,海洋生物其實遠比陸地生物更豐富。動物界共分為33個門,其中,全部種類生活在海洋中的門有15個,既有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又有種類分布在陸地上的門有17個,只有1個門僅在陸地上發現。王亞民表示,海洋生態系統如此龐大豐富,使它成為地球的最後一片緩衝地。「一旦海洋生態系統出現問題,我們人類和生物將失去最後一片樂土。」他同時表示,雖然這個變化時間很長,但是恢復起來很難,所以這種惡化的趨勢必須得到抑制,否則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如果過度捕魚、汙染、氣候變暖等「兇手」繼續「狼狽為奸」,人類不重視對它的保護,「到時候地球將不適合生命的存在,就將成為一片廢土。」
一個由多國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小組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若過度捕撈海產品和海洋汙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全球海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銳減。他們警告說,海洋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可能最終使全球失去重要的生物資源。他們預測,照目前形勢發展下去,全球海洋商業魚類及其他海產品的種類到2048年就會明顯減少。如果不全面有效管理海洋資源,那麼這個世紀將有可能會成為「野生海產的最後一個世紀」。IUCN的高級研究員丹·拉佛雷表示:「全球海洋科學家都為海洋中正在發生的變化的速度和程度深感震驚。海洋面臨的挑戰很大,我們需要立刻採取行動來拯救地球的藍色心臟——海洋。」
----------------
鄭重聲明:
如需轉載我們文章,請在文章明顯處註明:【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深海戰士(ID:ocean-soldier),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是我們轉載的文章,請跟原作者聯繫取得授權,允許轉載後方能轉載,我們歡迎大家轉載我們的原創文章,只要註明好出處,謝謝!再次警告公眾號「釣魚會」每天過來偷視頻偷文章偷標題,還要不要臉的?
--這是分割線,以下是廣告,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