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月餅漸成消費市場「新寵」

2020-12-15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都是家家戶戶團圓賞月的好日子。9月6日,雖然還未到中秋,但是在瓊海市長坡鎮長坡敬老院內,29位老人們卻提前過了一個有著特別意義的團圓節。

  「咱們瓊海的月餅好吃,瓊海的孩子們真有心啊!」面對前來慰問的瓊海美欣月餅工作人員代表,長坡敬老院內一位年過九旬的老人豎起大拇指激動地說。

  瓊海月餅味美情意濃。美的不僅是滋味,還有瓊海月餅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作為瓊式月餅的主要產地之一,近年來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漸擴大,口碑不斷提高,瓊海月餅已在海南市場上嶄露頭角,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

  綠色健康

  瓊海月餅走俏市場

  9月8日下午,在瓊海市嘉積鎮和樹金隆酒家辦公室內,負責人李果一邊忙著接電話,一邊和前來洽談的商家籤訂月餅訂單。與此同時,在位於酒店五樓的津可佳月餅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忙著將製作好的月餅進行整理打包。

  「今年的銷售行情不錯,眼下馬上就要到中秋節了,訂單量越來越大,怕人手不夠,我們還特地另外聘請了十多位手藝不錯的麵點師傅和包裝工人。」作為一名在餐飲行業工作多年的「月餅人」,李果對瓊海月餅的發展前景信心十足。

  昌隆、金隆、海星、良昌、老樹、津可佳、獅椰、美欣……在瓊海當地,讓人耳熟能詳的月餅品牌非常多,月餅作坊更是不計其數。雖然競爭激烈,但瓊海月餅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卻不斷提高,市場份額不斷加大。

  「瓊海月餅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海南月餅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瓊海月餅獨特的做法,以及其本身所倡導的健康飲食方式。」瓊海農廚好味負責人陳元柏介紹說。

  有別於其他月餅,自成一派的瓊式月餅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以及地方特色。而瓊海月餅作為瓊式月餅的代表之一,巧妙地運用了瓊式月餅「松、酥、軟」的特點,使得月餅本身層次分明,色澤金黃。

  加上瓊海月餅大多數主打綠色、健康的概念,做法上均是少糖、少油,注重皮與餡的合理搭配,這使得瓊海月餅在注重口感品質的同時,也符合人們對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口味多樣

  廣受消費者青睞

  「雞屎藤月餅味道好,也能代表瓊海的特色,用來送禮最合適不過了。」胡女士是湖南人,每年中秋臨近時,她都會忙著做一件事情,就是給家鄉的親朋好友捎去瓊海本地的月餅,而雞屎藤月餅則是胡女士的最佳首選。

  家住瓊海市中原鎮的吳先生告訴筆者,傳統的五仁和蛋黃蓮蓉口味是家人的最愛,每逢中秋,他都會提前訂好一批給遠在新加坡的親戚們捎去。「我的叔公一家去新加坡已經很多年,但是他們口味卻一直沒有改變,尤其鍾愛咱們瓊海的瓊式月餅。」

  無論是傳統的五仁、蛋黃蓮蓉、椰蓉、綠豆、紅豆口味,還是特色的雞屎藤、板慄、木瓜、斑蘭等口味的月餅,豐富多樣的瓊海月餅種類已經成為眾多消費者日益青睞的伴手禮首選。

  「瓊海月餅不僅口味多樣,口感好,重要的是在餡料上下足了功夫。」海南省烹飪協會執行會長、瓊海昌隆飯店董事長王冠介紹,瓊海月餅餡料用料比較講究,如五仁月餅中的叉燒肉,多選用產自石壁鎮的本地黑豬肉;如蛋黃月餅,多以潭門一帶的海鴨蛋蛋黃為餡。好的餡料,才造就了瓊海月餅的優良品質。

  而雞屎藤作為瓊海人青睞的中藥材,具有祛風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滯、除溼消腫等功效。以雞屎藤為原料製成的雞屎藤粿仔,更是瓊海著名的美食小吃。正因為看中人們對雞屎藤雜糧的鐘愛,以津可佳月餅為代表的眾多瓊海月餅生產企業,瞄準商機,相繼推出雞屎藤月餅,使其成為最具瓊海特色的月餅品種,廣受消費者青睞。

  不僅如此,近年來,在瓊海市政府的引導下,瓊海當地月餅企業加快產品研發步伐,更新生產設備,創新生產技術,以農業+旅遊的模式,助推瓊海月餅擴大銷售市場,讓瓊海月餅隨著旅遊市場的活躍而遠銷島外。

  產業帶動

  幫助農民實現增收

  「每年中秋節前過來兼職做月餅,一天能多賺200元。」9月9日,在嘉積鎮愛華東路獅椰美食樓月餅生產車間,前來應聘兼職做月餅的李師傅說道。

  「兼職的人員以瓊海本地人為主,既能幫助鄉親們增加收入,也能共同切磋探討,力爭把咱們瓊海的月餅發揚光大。」獅椰美食樓餐飲主管吳健川介紹,到了月餅生產旺季,除了本店的的員工以外,還會另外聘請麵點師傅、包裝工、運輸工等。

  如今,每年中秋月餅的生產旺季,隨著瓊海月餅的口碑不斷提高,銷量不斷增大,瓊海月餅生產企業便會吸引許多當地人加入月餅生產隊伍。

  不僅如此,雞屎藤月餅、斑蘭月餅、木瓜月餅、香芋月餅等特色口味月餅的日益暢銷,也有力拉動了以雞屎藤、斑蘭、芋頭等為主的農產品種植規模,從而實現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除了斑蘭月餅以外,我們還有斑蘭蛋糕,斑蘭曲奇餅,斑蘭麵包等產品。下一步我們將爭取和當地種植斑蘭的多家農戶達成合作意向,用斑蘭研發出更多具有瓊海風味的特色美食,有效帶動咱們瓊海當地的農民實現增收。」瓊海美欣蛋糕負責人陳賢童介紹,目前以斑蘭為代表的特色月餅,已經成為「網紅」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本版策劃 徐一豪 容朝虹

  撰文/容朝虹

相關焦點

  • 瓊海月餅口味多樣 漸成消費市場「新寵」
    斑蘭口味月餅。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都是家家戶戶團圓賞月的好日子。9月6日,雖然還未到中秋,但是在瓊海市長坡鎮長坡敬老院內,29位老人們卻提前過了一個有著特別意義的團圓節。  「咱們瓊海的月餅好吃,瓊海的孩子們真有心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州明月寄相思 瓊海月餅憶鄉愁
    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月餅,是千家萬戶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中秋時節走親訪友的重要禮物。  中秋臨近,各地月餅企業生產如火如荼,市場爭奪戰已到白熱化階段。蘇式、廣式、瓊式……各種風格和口味的月餅琳琅滿目,讓消費者挑花了眼。近年來,海南傳統「瓊式月餅」強勢崛起,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 海南日報數字報-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當清香的班蘭葉,遇上中秋月餅,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農特產品聲名鵲起
    除了雞屎藤粽,瓊海五色粽、靈芝雞粽、黑豬肉粽等名優農特產品也通過持續創新產品,不斷更新產品載體,在海南乃至全國的農特產品市場上聲名鵲起。  A  持續創新 產業添活力  出生於瓊海的李會革是海口馨藝飲食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他最先探索將雞屎藤這一海南常見植物融入海南粽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歌碧歐」
    瓊海人何麟書也是第一個將橡膠引種中國的,而當時引種咖啡,僅僅是因為橡膠從種植到開割需要8—10年,兼種更為快速見效的咖啡,在當時或許是權宜之計,不經意間卻又創下了另一個歷史。  這是有記載的我國首次大批引進咖啡種植成功。從那時起,瓊海人便喝咖啡成習慣,成為中國最早從咖啡中尋找到快樂的那一群時尚人士。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月餅「瓊式」味美更健康
    昌隆、金隆、海星、良昌、老樹、津可佳……說起瓊海的月餅品牌,海南省烹飪協會執行會長、瓊海昌隆飯店董事長王冠如數家珍
  • 海南周刊 | 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瓊海這家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當清香的班蘭葉,遇上中秋月餅,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今年中秋節前,瓊海市昌隆酒店新推出一款班蘭月餅,成為當地月餅市場上的爆款,8月份生產的首批5000盒班蘭月餅,在短時間內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歡樂時節田園唱牧歌
    讓我們直奔田園城市瓊海,享受田園的悠閒與愜意!  看不完的田園美景、遊不完的休閒綠道、吃不盡的各色美食,歡樂遍布在這座田園城市中。  有人說,與瓊海的美麗邂逅,讓我們發現海南不僅有陽光、海水和沙灘,還有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田園風光,以及世外桃源般的美麗村莊。這裡有自然田園之美、南洋風情之美、時尚現代之美……這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來了還想再來的美麗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雙溝溪的水「活」了
    順著彤彤手指的方向,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在雙溝溪裡,有幾條長約三十釐米的羅非魚來回遊動,魚脊不時在水面上劃出一道道波紋。在彤彤驚訝的叫聲中,幾條大魚慢慢沉入溪底。  「變化真大,已經很久沒有在雙溝溪見到這麼大的魚了。」家住瓊海市嘉積城區的市民呂佳也感嘆,她說,「以前雙溝溪汙染嚴重,水體又黑又臭,從附近路過,大家都捂著鼻子。因為汙染嚴重,這條小溪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本上看不到魚。」
  • 瓊式月餅新口味闖出新市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9月25日訊(記者陳超)受經濟下行壓力,今秋島內月餅市場較往年慢熱,市場銷售總量或受影響。而以瓊式月餅為代表的省內月餅生產企業變壓力為動力,大力發掘島外市場,在保持月餅主要產品競爭力同時,積極利用海南獨特熱帶水果資源優勢研發餅餡新品,佔據市場新高地。   「海口今年沒有設月餅銷售一條街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有一種味道,叫瓊海
    在剛剛結束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上,瓊海清補涼、八卦陣雞屎藤、芒果腸粉等瓊海美食深受食客們的青睞,每天食客爆滿。中秋小長假即將來臨之際,瓊海再次向遊客發出邀請——請到瓊海遊玩,品嘗原汁原味的瓊海味道。  田園溫泉鵝  肉質鮮美  溫泉鵝近年來異軍突起,熱度和口碑不亞於嘉積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忠銳生態大米銷量登頂
    本報海口6月16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周靜泊)6月16日下午,海南愛心扶貧網第32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式月餅迎來「第二春」
    9月20日,在海口富椰香餅屋食品有限公司工廠,海南日報記者看到,晌午的太陽下,小貨車正一輛輛的從工廠一旁的通道裡取貨、發車,工人們臉上掛滿了鬥大的汗珠,這裡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月餅季」。  公司負責人、瓊式月餅製作技藝傳承人符志仁指著正在進行外盒包裝的瓊式月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眼下,瓊式月餅成為不少海南消費者的首選,特色十足的瓊式月餅經歷了一番「跌宕起伏」的歷程後,正在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目前,我國的月餅流派可以大致分為廣式、蘇式、京式、滇式、潮式、晉式、瓊式、臺式、哈式以及其他類這十大類。要想突出重圍,就要有所特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天漸涼,來杯咖啡暖暖身
    ■ 本報記者 趙優  蟬聲漸遠,炎熱逐漸退去,帶著絲絲涼意的風卷落泛黃的樹葉,落日也愈發匆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田園城市勁奏農業交響曲
    萬畝田洋環繞著一個個美麗的村莊,一個個村莊點綴著廣闊的田洋,這是瓊海的田野。來這裡看看吧,歌聲裡的希望就在這片田野上。一畦畦農田、一片片檳榔,將鄉野渲染成綠色的海洋;一條條棧道、一道道河流,在綠色的海洋裡蜿蜒。一片片果林中,檸檬花飄香,番石榴掛果。一個個村莊裡,新房屋成行,石板路縱橫……田園城市奏響的農業交響曲,給人們呈現出如詩的畫卷,讓農村展現出全新的精神風貌。
  • 用雞屎藤、班蘭葉製作月餅 瓊海這家老字號試水新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當清香的班蘭葉,遇上中秋月餅,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今年中秋節前,瓊海市昌隆酒店新推出一款班蘭月餅,成為當地月餅市場上的爆款,8月份生產的首批5000盒班蘭月餅,在短時間內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班蘭,俗稱班丹或班蘭葉,印尼話叫Pandan,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常被用來製作食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方鳳梨香香甜甜,成舌尖「新寵」
    在我省東方市所盛產的青蜜鳳梨,比起傳統的菠蘿品種,因口感更佳,味道更清甜,吃起來方便省時,而日漸成為人們舌尖上的「新寵」。  獨特環境 孕育市場消費「新寵」  眼下正是鳳梨採摘上市的季節。東方市各大鳳梨種植基地均迎來了豐收期,到處可見基地的工人們收摘、打包、裝運鳳梨的忙碌景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瓊海玩一把海南式小清新
    ■ 本報記者 蔡倩  觀賞罷海南熱帶島嶼激情魅力,是否還想體驗有休閒和文化特色的海南式小清新生活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觀論壇風雲 品瓊海味道
    又是一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與瓊海這座田園城市的相遇,猶如春日裡最美妙的一場邂逅。瓊海,這塊千百年來秉承美麗從容的萬泉河水潤澤的地方,因充滿傳奇的紅色娘子軍、殊驚世界的博鰲亞洲論壇、捍衛南海主權的潭門漁民,彰顯著與眾不同的品質;而如今,瓊海又以多姿多彩的風情小鎮、如詩如畫的美麗田園、有滋有味的瓊海小吃散發著別樣的風採。
  • 女性成海口商業消費主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
    百貨業女性消費超六成  今年「三八」節期間,我省不少商家均推出了「三八」特惠酬賓等相關活動,並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海口東方廣場等商家節日期間的銷售額比平時增長了30%。海口東方廣場總經理羅火霖表示,商家對三八節的重視,折射出女性消費的日益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