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or蘇州稻香村,誰才是真正的百年老字號?

2020-12-23 中國食品網

說起糕點,就不得不提到稻香村。作為全國知名的中式糕點品牌,市面上存在著「蘇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兩個主流品牌,很多消費者經常分不清兩個品牌。其實,從歷史起源角度加以分析,便可以將兩個品牌迅速區分開來。

據蘇州稻香村官網顯示,蘇州稻香村自1773年創始於蘇州,是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明清時期,蘇州是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富饒繁華的江南水鄉、精細雅潔的人文環境、巧奪天工的蘇作匠人,締造出了蘇州園林、蘇州刺繡、蘇式糕點和蘇州木作等傳世技藝,蘇州稻香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的。

精緻的蘇式糕點很快名揚天下,各地紛紛出現傍名「稻香村」的糕點鋪子。1926年,蘇州稻香村翻新店面,特意在門面寫上「只此一家,並無分出」,並在《蘇州中報》《蘇州明報》上多次刊載,表明自己的正宗地位。歷經清朝、民國、新中國的時代變遷和民族資本、公私合營、國營、集體改制和股份制等經營體制的變革,蘇州稻香村已經持續傳承了247年,有證可考的技藝傳承人共六代。

而據北京稻香村官網顯示,北京稻香村由金陵人郭玉生於1895年創立,創立初始店名叫做「稻香村南貨店」,後由於多種原因於1926年左右關張。1983年,第五代傳人劉振英重新籌建。然而,據檔案,劉振英,1921年12月生,北京昌平人,曾自報「九歲入學,十六歲在北京東安市場稻香春學徒」,其「第五代傳人」身份存疑,重新籌建的「北京稻香村」與1895年北京的「稻香村」延續關係也有疑點。

諸多疑問在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歷史系教授、國家清史工程項目專家李峰的《老北京「稻香村」諸字號考辨》一文中得到解答,文中,李峰對歷史上老北京多種牌記的「稻香村」以及郭玉生、劉振英等人物事跡進行了考證並得出結論,今日的「北京稻香村」與歷史上北京的「稻香村」老字號沒有任何淵源和延續的、明確的承繼關係,所謂從郭玉生、汪榮清和朱有清等再到劉振英的五代乃至六代傳承譜序也是編造的、錯誤的,完全不能成立。

綜上不難看出,蘇州稻香村是持續傳承247年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而北京稻香村僅是發展不到40年的現代企業。

相關焦點

  • 北京和蘇州稻香村,誰才是正宗
    判決責令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等。這兩份乍一看互相衝突的判決究竟有什麼玄妙之處?蘇州北京,到底有幾個「稻香村」?而這種商標衝突的鍋,最終又該誰來背?有幾個稻香村不管北京人是否樂意,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都是源自蘇州。
  • 細數「稻香村」商標註冊:「稻香村」到底屬於誰?
    「稻香村」vs「北京稻香村」2010年,北京稻香村開始申請「北京稻香村」商標,註冊類別為第30大類,包括3006類小類,直到2015年註冊成功,獲得了「北京稻香村」糕點類商標。在蘇州稻香村已有「稻香村」商標的情況下,北京稻香村以「地名+稻香村」註冊成功,是否合理合法?
  • 百年老字號保定稻香村槽子糕防腐劑超標 回應:全部召回
    楚天都市報記者 姚崗提起傳統老字號美食,不少人對其傳承下來的口碑表示認可。然而,老字號美食保定稻香村卻因防腐劑超標上「黑榜」。保定稻香村稱不合格產品已全部召回 此前將商標轉讓給蘇州稻香村記者在保定稻香村官網看到,保定稻香村始創於1917年,持續經營至今已逾百年。
  • 蘇州稻香村
    歷經近兩個半世紀的持續發展以及一代代稻香村人的傳承與創新,已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在蘇州、北京、菏澤、瀋陽、成都等地建有10個現代化加工中心,佔地1500畝,並在江蘇、山東、湖南、雲南等地聯合建有7個原料基地,實現原料的全程可追溯。2020年品牌價值136.55億元,是中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標杆企業。
  • 南北稻香村PK戰再次升級 北京稻香村新店開進機場航站樓
    2016年8月9日訊,北京稻香村專營店開進了T3航站樓,這家老字號加緊在人流密集的機場布局。此前,蘇州稻香村北上擴張,一度佔領北京熱門景區、火車站等遊人眾多的場所。曾經兩地區隔的南稻北稻,因為開店交叉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頻頻產生交集,也一度因商標糾紛法庭相見。記者近日走訪市場,試圖為陷入商標糾紛的老字號發展把一把脈。
  • 「老字號,新形象」 稻香村百年觀前街店換新裝
    ,新形象」 稻香村百年觀前街店換新裝  坐落於蘇州古城中心觀前商業步行街的稻香村門店是目前蘇州生產銷售蘇式糕點歷史悠久、最為著名的茶食糖果店,也是較全面繼承和發展蘇式糕店的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店,因其製作技藝高超,並以兼營蘇式野味而聞名。
  • 稻香村總裁周廣軍與百年老字號掌門人論道「新國潮」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日前,第十七屆中國中華老字號精品博覽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20多個省市的300家老字號齊聚於此,深入交流探討老字號的傳承與發展,為新時代下老字號的未來出謀劃策。蘇州稻香村受邀參加博覽會系列活動。
  • 歷經百年傳承,看蘇州稻香村的工匠精神
    在越來越多傳統國貨逐漸淡出市場的今天,老字號蘇州稻香村卻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被許多年輕消費者接受和喜愛,連年穩坐月餅類市場頭把交椅,成為糕點類市場的標杆品牌!二百多年的歷史積澱,稻香村始終堅持匠心傳承不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不放過任何細節,堅持把最好的品質和服務帶給消費者,最終成就了今時今日屹立不倒的傳奇品牌。
  • 王府井8家稻香村北京稻香村僅一家 到底誰才是正宗北京味兒
    2016年10月18日訊,近日一些外地消費者向本報爆料稱:在京城的核心商業區——王府井金街上,竟有8家稻香村專賣店(櫃檯),讓人搞不清到底哪家是正宗的老北京稻香村糕點。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金街發現,這些店中,蘇州稻香村和另一家名為「京稻」的特產集合店及百貨大樓地下一層的北京稻香村專櫃正在進行「火拼」,經銷商和生產廠家向北青報記者各訴原委。
  • 中華老字號稻香村:源自蘇州 香飄世界
    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稻香村集團」),前身為蘇州稻香村,始創於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蘇州,是中國糕點行業現存歷史悠久的企業之一,國家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馳名中外的「稻香村」品牌創立者、「稻香村」糕點類商標持有人。
  • 蘇州稻香村:傳承創新 復興中式糕點
    蘇州稻香村創始於1773年,是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號,經過246年的傳承,現在已發展成為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蘇州稻香村總裁周廣軍說,200多年來,稻香村以顧客為中心,顧客需要什麼,市場趨勢包括經濟發展需要什麼,它要去適應,這才是對消費者最大的尊重。
  • 蘇州稻香村:中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標杆
    「姑蘇恆久遠,稻香永流傳」,對於源自蘇州的中華老字號「稻香村」來說,傳承與創新是其一直在求索的主題。經過246年的持續經營與創新發展,稻香村已經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也是中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標杆型企業。
  • 「稻香村」究竟是不是咱老北京土生土長的老字號?
    老字號是中國優秀的民族企業,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積澱,但人們卻從不追根溯源,沒有探尋老字號的行程始末。就拿「稻香村」這個有爭議的品牌來說,直到蘇稻與北稻因老字號糾紛等問題多次對簿公堂,人們才開始注意到,原來北稻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特產,蘇稻的歷史遠遠悠久於北稻。
  • 百年稻香村 舌尖泛「稻香」
    百年「稻香」寄鄉愁  1916年,來自河北的點心匠謝自林闖關東來到盛京,掛起「稻香村」招牌,從事點心生意。當時奉天(盛京)方城內,以四平街為中心的經濟帶寸土寸金、商鋪林立。1916~1927年間,方城附近先後開設的「稻香村」有33家之多,最終只有味道好、會經營的謝自林掌柜的「真正稻香村」生存下來,成為瀋陽人揮之不去的「鄉愁」滋味。
  • 蘇州稻香村亮相第十七屆中華老字號博覽會
    中國食品安全報訊 10月16日-18日,第十七屆中國中華老字號精品博覽會在浙江杭州舉辦, 20多個省市的300家老字號齊聚於此,一同探討「新國潮」之下老字號的機遇,其中蘇州稻香村也作為月餅頭部玩家受邀參加,分享創新發展之路。
  • 老字號受追捧 蘇州稻香村領跑中秋月餅銷量榜
    根據北京奧維萬象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商數據監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秋節前的月餅銷售規模超210億元。以蘇州稻香村為代表的中華老字號的線上銷售表現依然穩健。蘇州稻香村線上銷售位居首位不同於往年,老字號企業在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上下足了功夫,重新佔領銷售高地。
  • 中秋節月餅銷售創新高 老字號蘇州稻香村創新突圍
    根據北京奧維萬象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商數據監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秋節前的月餅銷售規模超210億元。以蘇州稻香村為代表的中華老字號的線上銷售表現依然穩健。   蘇州稻香村線上銷售位居首位   不同於往年,老字號企業在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上下足了功夫,重新佔領銷售高地。
  • 蘇州稻香村再上人民日報 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標杆
    歷經近兩個半世紀的持續發展以及一代代稻香村人的傳承與創新,已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在蘇州、北京、菏澤、瀋陽、成都等地建有10個現代化加工中心,佔地1500畝,並在江蘇、山東、湖南、雲南等地聯合建有7個原料基地,實現原料的全程可追溯。2020年品牌價值136.55億元,是中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標杆企業。
  • 北京稻香村是「正宗」北京特產嗎?
    說起糕點特產,毫無疑問首推「稻香村」了,目前市面上較為知名的是「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兩家,北京稻香村宣稱自己是「正宗北京特產」,下面我們就來細說一下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從字號來說,「稻香村」最早源於蘇州,後傳入北京「稻香村」一詞,最早出自《紅樓夢》,賈妃省親遊大觀園,林黛玉代賈寶玉做了「杏簾在望」一詩: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
  • 「關注」南北兩個「稻香村」,「老字號」的新路在哪裡?
    也正因為媒體對這兩場官司的報導,讓一些「吃著稻香村糕點長大」的老北京驚覺,原來稻香村不止一家,北京市場上銷售的稻香村糕點,竟然有蘇州稻香村(下稱蘇稻)和北京稻香村(下稱北稻)之分。作為名享中華的老字號,怎麼會有兩家?難道一家是正宗,另一家是仿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