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從立冬到小雪,南方暖陽融融。
但畢竟是正式入冬了,葉子落了,白晝短了,寒風起了。
菊黃,楓丹,露白,霜濃。
沉靜的白晝,無盡的黃昏,無由就讓人感到沉悶。
曾經,李易安在南渡之後還感慨過,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時令更換,季節流轉,作息與飲食上要及時調整。
不然,容易病氣入體,影響到個人狀態。
隨著早晚氣溫下降,要少食生冷。
不久之前,身邊剛有位朋友在喝了一瓶冰鎮過的冷飲後,突發腸胃不適。
可見,冷風乍起的時令,著實更注重身體的保養。
天冷了,漫漫長冬,少不了熱茶相伴。
不過一直都有茶友在問,對胃不太好的人來說,到底該喝哪種茶比較好?
究竟是紅茶,還是老白茶,老黑茶?
林林總總,下文就來好好細說。
《2》
胃不好的人喝紅茶,要選對品質。
發酵程度高的紅茶,性味溫和,對胃的刺激小。
同時在相關學術研究上,紅茶還有改善腸道菌群,調節消化吸收,保護腸胃黏膜等積極效果。
這些內容都有相關論文可以查證,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資料。
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從「實驗對照」中得出來的理論未必適合所有人。
所以對胃不好的朋友來說,為了喝茶不傷胃,重點是看自己的切實感受。
盡信書,不如不書。
不管怎麼說,對腸胃較弱的朋友而言,當你想繼續喝茶時,紅茶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在選紅茶時,要選對品質。
滋味清甜鮮爽,茶香不膩,清新淡雅的好茶,對身體更有裨益。
至於那些沸水一泡就發酸的紅茶,則要多加警惕。
沸水衝泡會發酸,並非是泡茶水溫的問題,而是紅茶本身品質有缺陷。
如果說一款紅茶用85℃左右的溫水衝泡不發酸,而沸水衝泡則有酸味,那只能說明沸水衝泡再次揭開了一款劣質茶的偽裝。
發酸的紅茶要麼是工藝不當,發酵過頭,生出酸味。
要麼就是保存不當,存茶時進了水,受了潮,好茶徹底變質變味。
總之,聞起來/喝起來有酸味,氣味發悶,茶湯不醇,滋味不鮮醇的紅茶,品質有問題。
常言道,寧咬鮮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
對胃不好的人來說,遇上這樣的紅茶,自然是敬而遠之為好。
《3》
綠茶,胃不好要少喝。
市面上常見的茶葉裡,綠茶仍舊是主流。
但對胃不好的人而言,不推薦飲用綠茶。
這得從綠茶的加工特點看,綠茶是六大茶類裡唯一的不發酵茶。
和經過充分發酵,茶多酚大量轉化為茶紅素、茶黃素,以及其它物質的紅茶不同, 綠茶半點也沒有發酵。
製作綠茶時,在茶青鮮葉採下後,通過及時的殺青,阻斷茶多酚的轉化。
於是,綠茶內部大量的茶多酚等物質,被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
並且在後期存茶的過程中,茶多酚不會轉化,含量不會減少。
這就決定了滋味清新,喝茶追求及時嘗鮮的綠茶,一來不適合長期儲存(它沒有後期轉化的空間,只會越存越不「鮮」,風味走下坡路)。
二來胃不好的人,不宜飲用。
這是因為,綠茶內部大量保留下來的茶多酚,不僅滋味澀,還容易刺激腸胃黏膜收縮。
腸胃較弱的人,容易在喝綠茶之後,遇到胃痛或胃部不適等問題。
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建議胃不好的人少喝綠茶。
要喝就儘量選擇性味溫和的紅茶、老白茶、黑茶等,更加妥當。
如果你實在難以割愛龍井、碧螺春等清香清爽風味,那麼在喝綠茶時也要注意方法。
1.投茶量放少一點,避免喝太濃太苦的茶味;
2.一次性喝茶不要太多,淺嘗輒止;
3.避免空腹喝茶。
總之,胃不太好的人在茶葉如何選,如何泡茶喝茶這件事上,注意事項還真不能少。
《4》
胃不好的人,選有年份的白茶更好。
白茶是近幾年的茶界新起之秀,備受不少茶友喜愛。
和綠茶不同,沒有殺青,工藝簡單的白茶,在幹度達標、品質正常、存放得當的前提下,可以長期儲存。
按存茶年份的不同,白茶可以分為三類: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
新白茶的存放時間在一周年以內,老白茶的儲存年份不低於三年,而陳白茶則介於兩者之間,屬於過渡階段。
對胃不好的人來說,不推薦喝新白茶,而是選有年份的陳白茶,老白茶更好。
這是因為新白茶的風味以清新、鮮爽為主,內部的茶味物質還沒經過明顯轉化。
而對上了年份的白茶而言,隨著儲存年份的遞增,茶葉內部的滋味物質不斷陳化。其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逐漸減少,而漸漸生成其它新的物質。
由此白茶的茶湯風味,方才能愈加溫和,甘香,醇厚,更不易刺激胃部。
不過這並非意味著在選白茶時,直接選年份越高越好。
因為白茶的年份高,並非與品質好直接畫等號。
要是遇上工藝操作不當,儲存過程出現失誤,茶葉內在物質受損嚴重的白茶, 年份再高也不能彌補。
喝好茶,選茶的標準大致不變,認準茶葉的品質才是關鍵。
當茶友們在喝老白茶時,不要偏執的選擇年份老,更不能偏聽偏信,認為白茶沒有存滿十年不能喝。
不然,一門心思扎在白茶的年份高上,容易踩坑上當,遇到做舊老白茶的圈套。
從穩妥起見,選存茶年份在3-5年範圍的,年份真實,原料工藝儲存出色的好茶,更加切實可行。
《5》
黑茶,帶有怪味道的統統不要喝
六大茶類的範圍體系裡,黑茶是後發酵茶。
黑茶的加工製作過程,加入了特定的菌。
伴隨著漫長的後期存茶時光,黑茶內部的風味物質不斷的轉變。
在特殊菌類的推動下,促進茶味自身的轉化。
後發酵的黑茶,包括有熟普, 六堡茶,青磚,茯磚等,它們內部含有的茶多酚數量有限。
對胃不好的朋友而言,擔心喝茶會刺激胃部,導致不適時, 同樣可以考慮適當喝黑茶。
不過在選擇黑茶前,有不少細節需要留意。
和老白茶那樣,黑茶的年份選擇同樣並非是越老越好。
時光不可倒流,歲月不能再生。
年份越高的老茶,自然存量越高。
若非有足夠的分辨能力時,盲目入手年份特別高的老茶,風險太大。
之前還有茶友給我們分享,她在外面遇到的「三十年老熟茶」,打開看發現餅紙內布滿蟲子網,聞起來還有明顯的悶味。
對於這樣的茶,即便是年份保真,也不敢讓人放心喝。
黑茶醇厚,溫和,這點不假。
但從穩妥起見,在選擇黑茶時,建議是帶有怪味道的黑茶統統不要喝。
不論是渥堆味,倉味,悶味,酸味,還是黴臭味,氣味雜亂的茶葉泡開來,將茶湯喝進去,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
一杯好茶,要乾乾淨淨。
茶香清爽,茶味純正,才能讓人喝得放心。
《6》
秋冬季節,天氣轉冷。
受到寒冷氣溫的影響,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有所減弱,抵抗力略有下降。
自古來,就有秋收冬藏的講究。
天氣冷了,要更加注重身體的保養。
多喝好茶,多喝熱茶,暖身暖心。
對胃不好的人來說,為了更舒心愉悅的享受一杯好茶,要先選對適合自己的茶。
選性味溫和的茶,選有年份的茶,選苦澀感輕的茶,選刺激性弱的茶
並且在喝茶時,講究喝茶的實際和方法。
那麼自然能夠在兼顧飲茶樂趣的同時,不會傷到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