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首席快評降準,降息力度到底多大?節前股債雙牛?房地產不再...

2020-12-20 證券時報

央行宣布降準的消息似乎並沒有出乎市場預料,全面降準再次明確了貨幣政策的寬鬆空間。

9月6日晚間,央行宣布將於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小範圍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而此時距離國常會提出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僅過去了2天。

根據券商宏觀研報,本輪全面降準進一步釋放了寬鬆信號,貨幣政策從穩健靈活向穩健略寬鬆方向轉變,判斷降息將跟隨降準到來,通過降低政策利率引導企業融資成本下行。券商中國記者第一時間梳理了十大券商首席的觀點解讀,具體來看: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 回看「穩增長政策的四個想像空間」

央行「全面+定向降準」落地,降準釋放流動性9000億,目的之一為了對衝9月稅期流動性缺口;目的之二是為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從政治局會議(穩增長開啟),到金融委會議(穩增長定調升溫),到國常會(部署專項債、降準),再到金融形勢通報電視電話會議(強調主動擔當作為),政策穩增長線索日益清晰。

我們之前預判的「穩增長政策的四個想像空間」——完善LPR改革並通過MLF利率下行推動融資成本下行、下調準備金率、擴大一輪製造業信貸投、進一步發揮專項債的積極作用——專項債、降準已落地,目前政策空間依然存在,下一步需要觀察信貸走向,以及MLF利率是否擇時下調。

全年第二次進入「經濟退、政策進」的組合是我們理解此輪權益市場的關鍵。中美10月初舉行新一輪經貿磋商,外部環境仍有不確定性;經濟數據仍在偏弱區間;新一輪穩增長基調亦在繼續傳遞;這三點決定了「經濟退、政策進」尚未結束。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全面降準再現,後續還有降息

與今年1月的「全面降準」對比,此次釋放流動性總量雖小,但因不對衝存量到期的MLF,因此力度仍然可比。在我們看來,0.5個百分點的調降幅度雖較2019年1月的1個百分點的力度有所減小,但由於其並不置換存量到期的MLF(1月降準淨釋放約1.5萬億流動性,但並不續作一季度到期的MLF約1.3萬億元),因此從淨投放層面觀察,力度仍然大於1月。

針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央行還將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體現了兩個特點:通過這一定向降準有利於幫助其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前期受部分城商行信用事件影響,部分城農商行已出現縮表狀況,信用擴張乏力,而目前的準備金率下調有助於緩解此類銀行的負債端壓力。

我們認為,此次降準力度總體適宜,0.5個百分點的下調並不制約後續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發力。在央行8月開始推進LPR機制改革後,通過調節MLF利率來調節LPR利率的聯動框架已經激活,而目前正是調整的時機。我們判斷若美聯儲在9月降息,則央行大概率將同步調降公開市場利率,預計MLF利率將下調10-15個BPs至3.15%-3.2%的水平,同時央行有望引導一年期LPR利率較目前水平下降15-20個BPs,幫助降低實體經濟利率,以進一步穩住經濟。

國泰君安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年內或將提前發行專項債

在9月4日的國常會上,政府明確提出「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本次降準落地並不超出市場預期。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的結合,一方面有利於完善當前「三檔兩優」的準備金政策框架,另一方面能更加精準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而根據我們測算,歷史數據看,9-10月稅期將帶來7000多億的流動性衝擊,降準形成對衝,銀行間流動性將保持穩定。

我們預計四季度將提前發行明年專項債額度,或7000-10000億,此次降準正為此提供一定流動性保證。若該額度年內發行使用,且20%用於基建資本金,將大約撬動總體資金量在6400-8000億,最終拉動基建3.5到4.5個點。

後續降息可期。一方面,將會通過下調MLF利率來引導LPR利率下行及貸款利率下行,重要的觀察點是9月9號和9月17號。另外,將加大對製造業支持力度,不排除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利率下降100個基點的可能。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國慶前有望股債雙牛

全面降準實施標誌著穩健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略寬鬆,且本次全面降準並非大水漫灌,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適時對衝9月中旬稅期流動性壓力等舉措幫助資金有序釋放,凸顯貨幣政策穩健取向沒有改變。

國常會定調暗示降準之後還會有降息,未來央行大概率降低MLF利率以引導LPR下行,預計降息空間在15BP。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通過利率市場化兩軌合一軌,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與政策利率掛鈎,提高利率傳導效率,通過降低政策利率引導企業融資成本下行。我們預計在降準降息操作的引導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到2.8%。

目前經濟增長仍面臨內外部一些不確定性,近期重要會議頻繁釋放「六穩」發力的重要信號,本次降準進一步確認寬鬆利好。我們認為政策未來將著重做好維穩工作,對衝外部不確定性、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國慶前有望迎來一波股債雙牛行情。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對衝貨幣社融降速壓力

雖然降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貨幣乘數的下行壓力,並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但從預測角度,貨幣政策有必要、也有空間進一步放鬆以更有效對衝信貸周期減速對增長的壓力。隨著內外部不確定性上升、國內信貸周期走弱,增長和通脹的下行壓力正在積聚。雖然降準有助於提升貨幣乘數,但我們還需密切關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OMO)投放、以及財政存款增速變化,以綜合評估降準對支撐貨幣供應增長的有效性。

在增長和通脹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有必要及時降低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8月20日LPR定價機制改革後,央行下調OMO利率的時機已然較為成熟。目前看來,在9月20日第二次月度LPR報價之前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可能性較高(包括TMLF利率)。我們維持年內還將降準100個基點、OMO利率下調30個基點的預測不變。時點上看,9月9日和9月17日都是MLF到期續發(並定價)的時間窗口,9月19日美聯儲大概率繼續降息。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不一樣的降準

2018年雖然多次做了降準操作,但要麼有相對的對衝力量回收流動性,比如之前置換MLF,要麼是定向帶有激勵性質的降準,而此次降準選擇在繳稅規模偏低的9月,寬鬆與逆周期調節的力度更強。

降準原因有三:一是釋放中長期資金,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為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做準備;二是穩增長與就業的現實考量;三是給城商行更大的降準幅度,緩解前期因為風險事件造成的中小行縮表壓力。

考慮到通脹和房住不炒的政策訴求,央行貨幣政策未來仍將保持穩健中性,若出現資金利率過低的現象,後續央行大概率會以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回收部分流動性。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重要且明確的政策信號

這次央行執行「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相結合的政策,是對前期貨幣政策的微調。前期貨幣政策的思想是,如果要進行逆周期調節,主要靠公開市場操作即MLF和定向降準。這次執行了全面降準,是更加寬鬆的一個貨幣政策,是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和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增大的一個對衝措施。

本月中國的貨幣政策顯示出更加寬鬆的特點,主要原因是美國方面突然宣布撕毀大阪會議的共識,使得對中美貿易談判能否最終達成的願望顯得遙遙無期,普遍對美國信守承諾的能力感到失望。

如果中美經貿關係一旦持續惡化,甚至會再蔓延到金融和科技領域,經濟下行的壓力會持續地發酵,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失業加大。為了對衝這樣的風險, 「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有力地支持了出口企業,保證了出口方面的就業;LPR改革加快落地則為未來的降息打開了空間;而前兩天的國常會進一步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寬鬆作出了明確的信號,所以我們認為這次降準是一個很重要的、明確的政策信號。

未來隨著外圍經濟體的央行可能在九月份陸續地降息,我們認為中國降息的空間也會打開,且還會下調MLF的利率,進一步對衝中美經濟經貿摩擦持續和經濟下行的風險,從而力保就業、穩定增長。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全面釋放資金,定向「精準滴灌」

下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逆周期調節需加碼。在目的上,降準旨在全面降低金融市場的融資成本,鼓勵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功能上,降準有望拉低同業市場的利率水平,提振名義總需求。時機上,9月中旬實施全面降準,有望對衝稅期造成的貨幣回籠,保證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需要強調的是,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而是穩妥有序的釋放資金,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合理引流,對小微、民營的「精準滴灌」。

央行的全面降準向銀行釋放了更多流動性,銀行可貸資金增多,LPR貸款定價機制的市場功能有望得到更好的發揮。相比於央行直接降息,降準可以降低銀行負債端壓力,也同樣為LPR降低了壓力,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推進獲得更多的資金空間,從而使利率相對真實的反映風險和收益。預計隨著LPR的應用落實,降息窗口期有望加速到來。整體而言,LPR機制與降準都是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整的有效工具。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寬鬆如期而至,政策仍有空間

本次降準是對國常會明確提及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的具體落實。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強化了逆周期調控政策加碼的必要性,預計年底前大概率還有一次降準操作。

結構性通脹不會成為貨幣政策寬鬆的掣肘。當前我國整體物價顯示經濟具有通縮壓力,僅憑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帶來的 CPI 結構性通脹未來不會制約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鬆。

降準不會顯著增大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從基本面來看,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處於高位、美元長周期牛熊的切換都會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但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再度進一步惡化,不排除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的可能。

降準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有限。在逆周期調控政策逐漸加碼的同時,去槓桿防風險並未出現放鬆。往後看,房地產市場嚴調控仍將延續,並且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也會穩步推進,房地產價格難以出現大幅上漲。

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LPR與MLF利率有望下調

本次降完之後我國大型和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分別為13%和11%,已比較接近美國和歐洲的水平(12%),考慮到11月15日還有一次定向降準生效,我們預計接下來降準最快也要到今年底明年初。

考慮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已是硬要求、央行強調「堅決打破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現行LPR與MLF利率尚有95BPs空間、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步入降息通道等多重因素,預計9月至12月四次LPR報價中有望下調2-3次(預計共降20-35BPS),MLF利率也有望至少下調10-15BP(當前為3.3%),但房貸利率不會下調。當然,本次貨幣寬鬆的真正效果,還是要看寬貨幣能否傳至寬信用。

以2008年以來五次全面降準為例(2019年1月分兩次執行的算做一次),總體看降準後股債均好、但股好於債。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穩增長仍是硬要求,政策將延續寬鬆、逆周期調節力度將加大,主基調是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並舉,可能打出「寬財政+松貨幣+擴消費+促產業+改制度+穩就業」的組合拳,其中密切關注地方政府積極性是否回升;寬財政是主要發力點,基建有望企穩回升;繼續跟蹤國企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土地改革等制度性紅利,區域新政方面可更多關注海南自貿港等。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相關焦點

  • 降準利好A股開門紅可期 2020年有望迎股債雙牛
    從歷次降準後股市的表現看,降準通常會利好股市,此次降準大概率助力A股實現2020年開門紅,但是短線樂觀預期不宜過高;債市預計大概率會繼續走牛;樓市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很難有大的改觀;匯市受多重因素影響,預計本次降準的直接作用有限。
  • 華泰證券李超:降準確認寬鬆利好 國慶前有望股債雙牛
    對此,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李超表示,全面降準實施,標誌著穩健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略寬鬆。首先,9月4日國常會強調要壓實責任,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求多措並舉穩就業,並明確表示要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 「股債」可能迎雙牛 利空理財市場
    「股債」可能迎雙牛 利空理財市場   時隔半年後,上周五晚央行降準如期而至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此次是央行2019年內第三次降準,也是第二次全面降準。面對央行的大規模降準,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是否會讓資金流向樓市再推「樓市小陽春」?引發業內熱議。
  • 股債雙牛預期升溫!增量資金正趕來 更多利好在路上
    真是千金難買牛回頭嗎?不過,從今天早盤信息來看,A股大盤高開0.81%之後,明顯有衝高回落跡象。而在債券市場,則由於前期普遍預期降準降息,10年期國債期貨低開0.08%,陷入震蕩行情。儘管短期市場信息錯綜複雜,但是券商研究人員對於後期市場仍然保持樂觀情緒。
  • 太平洋證券:「股債雙牛」或「股牛債平」是極高概率事件
    證券認為,三季度「股債雙牛」或「股牛債平」是極高概率事件。外圍環境為美國經濟溫和下行之下美聯儲降息有利風險資產,內部環境為降息預期大概率證偽,但為打破信用緊縮局面
  • 議市廳丨重磅利好雲集,央行降準+標普納A,外資排隊掃貨A股!利好...
    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據分析本次降準,扣除財政庫款回收、MLF回收,實際釋放約1400億,談不上大水漫灌。不過降準力度、節奏超預期,是四年來首次「普降"+「定向」。
  • 更多利好在路上 A股有望迎牛二
    股債雙牛預期升溫!增量資金正趕來,更多利好在路上!A股有望迎'牛二'普大喜奔,奔走相告!隨著央行直接宣布降準,券商等一眾機構們一躍而起,對'金九行情'的樂觀預期大幅升溫,在整個周末和周一時間密集推送利好,從股市、債市、匯率乃至豬肉、核心資產。
  • 降準利好債市 股債「雙牛」格局有望延續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包興安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對部分城商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合計約釋放長期資金9000億元。專家認為,降準利好債市。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降準不存在置換MLF,釋放的流動性要大於前幾次,相對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帶動短端利率和長端利率下行,利好債市。收益率下行空間打開也會對外資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但外資配置中國債市的進度和幅度,還需要綜合考慮全球資產的波動、匯率波動以及金融市場的開放進度等因素。
  • 華泰證券:大資金必買大金融 降息是引爆點
    針對周六央行的降息,華泰證券研究所周日上午舉行電話會議進行點評。金融首席分析師羅毅表示,雖然現在銀行基本面有一點點利空,但不用擔心,大跌大買的邏輯是正確的。非銀分析師陳福表示,非銀經過2個月盤整,反彈條件逐漸成熟,這次降息是引爆點。
  • 定向降準實施、MLF利率再降20個基點,如何影響股市...
    「央行今日投放MLF的1000億元資金,相對於之前3.15%的利率下降了20個基點,是真正意義上的降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現在的降息形式已改變,不再是調整貸款基準利率,而是通過市場報價的LPR來傳導利率。4月20日將迎來新的一輪LPR報價,目前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
  • 萬得財經周刊:降準落地,股債匯歷史走勢匯總
    央行降準釋放1.5萬億流動性,以史為鑑把握股債匯走勢》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十大金牌券商展望2019》從目前各機構對2019年股市的預測報告看,絕大多數結構性看好2019年股市的表現。
  • 雷根基金:全球進入「降息潮」 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
    來源:新浪基金雷根基金:央行降準、全球進入「降息潮」可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ü 國內央行政策央行宣布於3月16日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具體來看,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
  • 十大券商4月金股推薦 4月股票推薦及推薦理由
    十大券商已開始陸續推薦4月金股,整體而言,4月薦股核心邏輯是避險+「基建」。其中,貴州茅臺獲多家券商聯合推薦;山東黃金、赤峰黃金等具有明顯避險屬性的黃金股也獲多家券商推薦;  基建方面,則「新、老基建」板塊均有包涵。老基建方面,海螺水泥、三一重工等著名基建股獲多家券商推薦;新基建方面,中興通訊、匯川技術等知名個股上榜。
  • 操盤必讀|降準降息在路上!A股機會在哪兒?這些上市公司迎來重磅...
    降準降息在路上!股市機會在哪兒?昨日A股走勢絲毫沒有受到美股前日暴跌影響,早盤券商股和銀行股大漲。午後隨著港股大漲,A股也跟著走強,截至收盤滬指漲近1%。4日國常會提出,堅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並適時預調微調,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措施,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工具。對此,有機構預測,9月份降準概率較高。從歷史數據來看,降準消息公布後股市上漲的概率更大,因此如果真的降準,短期來看對股市算是一則利好消息。光大證券認為, 經歷了8月份的持續調整,市場對「紅9月」預期高漲。
  • 「關注」盤和林:央行降準不等於房地產在資本市場上的「暴殄天物」
    這裡需要澄清的兩點是,首先,雖然央行放水不可避免會給樓市帶來一定利好,但是此次降準目標是穩定經濟,而非刺激房地產行業。此次降息是普準加定向的降準,影響的是整體實體經濟基本面的寬鬆和銀行資金成本的下降,同時,國家加強了對影子銀行、貸款資金流向的限制,貸款利率也成功換錨跟緊LPR,這一系列措施都將意味著此次放水即使利好房地產,也將會只是「小恩小惠」。
  • 剛剛,央行再次降息!土豆醬速評
    我們在此前的文章分析中,也提到過:本輪央行降息的模式,通常都是從公開市場的OmO逆回購利率下調開始,隨後是MLF,再到LPR。本輪貨幣寬鬆,降息幅度從5-10個基點,到最新的20個基點,力度有所加大。但對比2015年的連續幾次的25個基點的降息,力度仍然較為克制。
  • 盤和林:貨幣面雙利好到位 股市反彈基本確立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盤和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今天貨幣面雙利好到位:一個是4月初確定的降準政策實施,這是之前預定好的,降準分別在4月15日和5月15日實施
  • 央行降息降準開發商減負:樓市提振或現邊際效用遞減
    央行降息降準開發商減負:樓市提振或現邊際效用遞減 中金在線
  • 美國宣布降息!告訴我們9大信息
    2、今年5月底,關鍵美債收益率進一步倒掛,3個月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利差達到-8.404個基點。  三、本次美聯儲降息空間有多大?   本次降息將是美聯儲新一輪降息周期的開始,從過往經驗上看,美聯儲降息持續月份短的是6個月,長的是37個月,每輪降息的幅度多在5%以上,以往每次降息時聯邦基金利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可以為應對重大經濟危機留出貨幣政策空間,但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只有2.5%,意味著美聯儲接下來可降息的次數極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