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這螃蟹真大!」
「長這麼大,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螃蟹。」
從唐朝詩人杜牧、宋朝詩人蘇軾,到2012年湖州湖蟹亮相《舌尖上的中國》,一直以來,湖州湖蟹都是太湖湖鮮中的上品。今天上午,第二屆湖州湖蟹文化節暨第十一屆長興漾蕩河蟹節啟動儀式舉行,該活動也是湖州農事節慶「月月農」系列活動。一場激動人心的湖蟹「比武」正式打響。副市長夏堅定等領導出席。
此次,三縣兩區共20家湖蟹養殖主體參加了這場「擂臺」賽。在長興縣洪橋鎮漾蕩河蟹專業合作社會議室裡,評委們正在進行評分。記者看到一個個白色的箱子裡裝著一隻只個大肥美的湖蟹,有的個頭超過了手掌。工作人員正在給他們「擦身」去掉多餘的水分,在它們中間將產生「蟹王蟹後」。
據了解,參評單位提供4對參賽湖蟹,雌蟹3.5兩以上,雄蟹5.0兩以上,其體質健壯,行動敏捷,活力強,其中,選擇體重最大的1對河蟹參評「蟹王」「蟹後」,其餘3對河蟹參評「金蟹獎」(最佳品質獎)。
如何才能成為一隻湖蟹屆的「榮耀王者」?評委告訴記者,一般通過形態、外觀、活力三方面去評價,也就是說除了「顏值」要高,內部也要實在:雄蟹腹臍頂部、母蟹腹臍基部越紅越好;母蟹要選「翹屁股」。腹部朝天的湖蟹翻身快不快,就能檢測出活力,這也決定了它的肉質是否「Q彈」。
經過緊張的評比,參賽養殖戶帶著最滿意的一對湖蟹上臺「打擂」。此時,舞臺下已經人潮湧動,拭目以待。「蟹王」「蟹後」評定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精度為0.1克的電子天平測定個體重量,由河蟹專家在活動現場稱重後公布成績,重量最高的雄蟹、雌蟹,分獲「蟹王」「蟹後」稱號。
最終,洪橋富煒家庭農場胡永富養殖的雌蟹以449克重量奪得「蟹後」稱號。洪橋張氏家庭農場張靜江養的雄蟹以529.3克的重量奪得「蟹王」稱號。當記者問到怎麼養出這麼大的湖蟹時,胡永富很實在,他說:「靠的是多年的養殖經驗積累和勤奮。」
「金蟹獎」評定按平均體重、變異係數和形態標準評比三部分組成,根據總分從高到低的原則,評出「金蟹獎」。最終吳興金森家庭農場、長興洪橋瑩傑家庭農場、吳興龔叔螃蟹養殖場、吳興幻通家庭農場、長興洪橋秀巖家庭農場、湖州吳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長興和平蟹園家庭農場獲得「金蟹獎」。
活動中還啟動了「湖州湖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啟用。
近年來,湖州深入推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其中湖州湖蟹作為特色優勢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湖州現有湖蟹養殖面積4萬畝,年產量4700餘噸,年產值4.8億元,畝均效益5000元以上,計劃到2025年年產值突破10億元。現有湖州湖蟹規模養殖主體100餘家,產業農合聯2家,註冊商標20餘個。今年4月,「湖州湖蟹」成功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全省第二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淡水產品。
(來源:南太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