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澆飯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小吃。屬於西北甘肅地區叫法,東北叫燴飯,廣東叫碟頭飯,還有的地方只是叫咖喱土豆飯,咖喱雞飯,麻婆豆腐飯,以此類推這樣子,其實都是菜和飯放在一個盤子裡吃,菜澆在飯上,由此稱作蓋澆飯。其特點飯菜結合、快而熱。而風俗各別,如今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也不一樣,用料也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
今天一起來學習幾款蓋澆飯吧
韓式魷魚蓋澆飯
材料:
魷魚、胡蘿蔔、黃瓜、白芝麻、清水、蒜末、蔥、韓式辣醬、鹽、海鮮醬油、白糖、魚露、雞精、香油、水澱粉
做法:
將胡蘿蔔、黃瓜洗淨切成約0.5釐米的小粒。
魷魚收拾乾淨,切成0.5釐米見方的粒備用。
鍋中倒入植物油燒熱,下蔥蒜末炒香,然後倒入白芝麻炒香。
倒入韓式辣醬炒勻再倒入魷魚粒和胡蘿蔔粒翻炒均勻。
然後倒入適量清水(約半小碗)。
加入鹽、海鮮醬油、糖、魚露大火煮滾。
煮約1分鐘,將黃瓜粒倒入鍋中攪勻。
加少許雞精調味,然後用水澱粉勾芡,再淋入香油提味即可。
將做好的魷魚菜汁澆在米飯上即可。
小竅門
湯汁要稍微多一些,這樣澆在飯上才好吃;黃瓜粒要最後再放入鍋中,而且不要煮得太久,否則黃瓜的清香味就沒有了;如果用海鮮湯、雞湯或者高湯來製作就更香了。
紅酒燉牛肉飯
材料:
牛肉、胡蘿蔔、洋蔥、西紅柿、白米飯、黃油、蒜末、月桂葉、幹百裡香、乾燥俄勒岡、番茄沙司、黑胡椒粉、麵粉、紅酒、清水、白糖、鹽
做法:
牛肉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胡蘿蔔去皮和洋蔥、西紅柿分別切小塊備用。
黃油放入鍋中,加熱至融化,放入牛肉。
煎至表面呈金黃色,取出備用。
用餘油爆香蒜末和洋蔥,至洋蔥軟化後。
放入月桂葉、百裡香、俄勒岡和黑胡椒粉炒香。
再加入熟麵粉炒散,再倒入紅酒和水大火煮滾。
加入牛肉、胡蘿蔔、番茄沙司,煮滾後轉小火,煮約30分鐘。
加入西紅柿粒,再煮一會,至牛肉軟爛。
加入鹽和糖調味。將米飯盛入碗中,淋上煮好的紅酒燉牛肉,再撒上少許香菜末即可。
香菇豆腐蓋澆飯
材料:
北豆腐、豬肉末、香菇、郫縣豆瓣醬、蠔油、醬油、料酒、白糖、薑末、蔥末
做法:
香菇洗淨切丁、大蔥和老薑分別切末,豆腐切成丁備用。
熱鍋涼油,放入肉末煸炒。
煸炒至肉末變色,烹入料酒炒勻,放入郫縣豆瓣醬、蔥薑末、香菇。
放入輔料後炒出豆瓣醬出紅油,蔥姜香菇炒出香味加入蠔油、醬油、和少許白糖(豆瓣醬本身就比較鹹,食鹽可以選擇不放或少放)。
炒勻後加入切好的豆腐丁。
加入半碗水大火燒沸改中小火燜幾分鐘。
燜至湯汁減少用水澱粉勾芡。
勾芡後湯汁收濃關火澆在米飯上即可。
小竅門
做蓋澆飯,湯汁不要收的太幹,要有些湯汁拌飯才好吃。
番茄牛腩飯
材料:
牛腩、洋蔥、大番茄、土豆、姜、冰糖、番茄醬、料酒、生抽、鹽
做法:
番茄去皮切成小丁,洋蔥切成丁,準備好薑片。
牛腩洗淨切成小塊,用沸水焯一下,撈起備用。
鍋裡加少量的油,將牛腩比較肥的地方入鍋中煸一下。
多餘的油脂煸去後,將餘下的牛腩也倒入,稍炒一下盛起。
再加一些油,先下入薑片、冰糖炒一下,再倒入洋蔥炒出香味,倒入番茄,翻炒,至到番茄大量出水。
將牛腩倒入,再倒入番茄醬,繼續翻炒,放適量的生抽和料酒。
倒入開水,小火慢燉1小時,放入土豆,再放適量的鹽,再燉半小時即可。
小竅門
1、最後開大火,將湯汁稍微收一下,不需要收太多,只感覺湯汁稍有濃稠感即可,將湯汁肉肉和飯飯攪勻即可開吃啦。2、以前做這道菜菜時,我喜歡全部用番茄的汁來燉肉,味道確實也很好,但這樣燉出來,用來拌飯就會感覺湯汁有點少,而我們覺得這道菜的靈魂就是用湯汁拌飯的,所以後來我還是會加水來燉,味道也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