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剩飯有時候真的不可避免。不論是平時煮飯還是逢年過節大炒,飯菜做多了在所難免。這個時候,面對剩菜剩飯總是比較頭疼,倒掉太可惜,隔夜的飯菜又可能產生對身體不好的物質。即便是放在冰箱裡,許多病菌在低溫下照樣可以繁殖。
說實話,最早的時候剛聽到吃剩菜剩飯致癌這個消息,還真的有點嚇人。想想老一輩,哪一家沒有吃過剩菜剩飯。那個年代哪裡會捨得丟掉剩飯剩菜?其實最早提出剩飯剩菜致癌這個言論,原因就在於亞硝酸鹽。
首先對於亞硝酸鹽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亞硝酸鹽本身不會致癌,只有和大量的蛋白代謝中間產物胺結合生成亞硝胺,才具有致癌性。
了解之後,就感覺除了儘量的少做點,好像別無他法。其實,對於剩菜剩飯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合理冷藏,巧用保鮮膜,徹底加熱也是一種合理的儲存方法。
但是一般需要遵循一個原則:寧剩葷菜不剩素菜。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儘量現買、現炒、現吃,不要剩。隔夜的蔬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涼拌菜更是容易受到細菌的汙染,蔬菜儘量一頓吃完。如果真的有剩下,為了健康,就直接倒掉。
另外,像海鮮類的食品,也不建議隔夜。這是因為海鮮類的食品,在貯存的過程中更容易滋生細菌,留下健康隱患。
相對比於蔬菜和海鮮類食品,肉類食品來說是可以短暫保留的。肉類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的少於蔬菜,而且因為肉類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相對穩定,可以經受住反覆加熱。而剩菜剩飯不僅要加熱,還一定要熟透才能吃。如果受熱不均勻,殺菌不完全,吃了對身體健康也不好。
除了了解哪些食物可以隔夜儲存之外,儲存方式也很重要。並不是只是一味地把剩菜剩飯放在冰箱裡就可以,要用對方法:合理冷藏,巧用保鮮膜,密閉的保鮮盒,這些保護措施也是要有的。
吃不完放在冰箱裡的剩菜剩飯,也不能儲存很長時間,儘量將吃的時間縮短到5至6小時以內,肉類的儲存時間可以稍長一點。比如:早飯剩下的中午吃,中午剩下的晚上吃,晚上剩下的當宵夜吃。
雖然,有些剩菜剩飯可以放冰箱儲存一小段時間。但還是建議大家在買菜做飯的時候控制好用量,儘量現買、現做、現吃,避免剩菜剩飯,才是對身體健康的負責。
是不是突然有點驚訝:原來推行的光碟行動,不止能培養節約意識,還能如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