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號始末:阮朝皇帝請封南越,精明的嘉慶皇帝冊封為越南國王

2020-12-19 越南古與今

越南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甚至越南這個國名都是古代中國人所起。屬於百越之一越南,在古代曾有許多國號,從傳說時代時代雄王建立赤鬼國號鴻龐氏,到安陽王建立甌雒國,都是越南的國號。

越南末代王朝皇宮

越南千年內屬中國,多次修改郡縣地名

在秦漢之際趙佗吞併甌雒之後,越南之地成為中國的內屬郡縣,此後千年越南的作為一個地方郡縣只有地名而無國號,南越國時期越南北部屬於象郡,漢武帝滅南越後漢朝將南越國全境改為交州,設立九個郡,交州當時包含了今天的越南北部(設立九真、日南、交趾三郡)和今天廣西和廣東等地,吳國孫權時為奪得交州,將交州分為交廣兩州,縮小後的交州全境均在越南,所以從此後交州成為越南的別稱。

東漢時期日南郡脫幅而去,當地土豪改信印度教,成立後來存在千年的佔婆國。南北朝時期交州地區多叛亂,其中最大的就是李賁,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李賁稱「南越帝」,改元天德,建國號為萬春。萬春國短暫存在幾十年,後被陳霸先消滅,交州重新恢復。隋唐時期交州行政區多有變更,最初交州總管府,唐朝時期改為交州都督府,唐高宗時期固定位安南都護府,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鎮南都護府。《舊唐書·地理志》記載:

調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至德二年九月,改為鎮南都護府。····永泰二年二月)壬辰,鎮南都護依舊為安南都護府。

唐代宗永泰二年(760年),復名安南都護府,從此安南之名成為越南的別稱。

唐代安南

越南自立後兩套並行的國號體系,安南國號使用最久

唐末五代安南土豪成為安南都護兼任靜海軍節度使,越南開始逐漸自立。公元939年,越南利用五代十國大亂之勢終於脫離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而自立,雖然是自立,但是越南仍須向中原王朝貢並視中原王朝為宗主國。這個藩屬關係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法國入侵越南,法國與中國籤訂協議取代清朝宗主國地位。千年藩屬時期,越南實行雙重的國號,對內越南歷朝建立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國,同時也接受中國王朝賜予的「交趾」、「安南」及「越南」等國號。也是因為歷史上越南長期臣服朝貢於中國,所以「安南」、「越南」這兩個國名均與中國王朝都有關。

越南寧平省華閭古城遺址博物館藏「大越國軍城磚」,大越是當時越南國號

宋朝時期將越南稱之為交趾,冊封當時越南丁朝君主為交趾郡王。《宋史·交趾傳》載

開寶八年……降制曰:『……爾部領世為右族,克保遐方;夙慕華風,不忘內附。……可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封交阯郡王。

這是中原王朝首次對越南冊封王爵。對越冊封軍王爵, 表明越南的藩鎮地位得到宋朝認可。宋太宗之後宋朝長期將越南藩鎮治理,一位越南君主一生會被宋朝皇帝冊封為交趾郡王和南平王死後追封南越王,這種冊封越南君主為王的慣例最終使得越南歷史上使用最久的國號誕生。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初,越南李朝君主李天祚遣使入貢,南宋孝宗冊封李朝君主為安南國王,正式給予越南藩屬國的地位,《宋史·孝宗紀》記載:

(淳熙元年正月丙午)以交阯入貢,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

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印」。 李天祚死後宋孝宗直接封越南李高宗為安南國王不再逐級冊封交趾郡王。

《宋史·孝宗紀》記載:

即樂國以肇封既從世襲極真王而錫命何待次升。

直接冊封安南國王的的冊封做法最終確立了安南這個國號,此後到清朝乾隆長達六百多年(1174年至1804年)中原王朝冊封越南君主以安南為號,其中冊封安南李、陳、後黎、西山朝為「安南國王」,明朝封安南莫朝和黎中興朝君主為安南都統使。

越南末代王朝拋棄安南國號,接受越南國號

阮朝皇帝阮福映於19世紀初滅了西山朝,建立越南最後一個王朝阮朝。當時阮福映為標榜自身是開創帝業擁有全越版圖第一人,選擇拋棄歷史長時期使用的安南國號,在建國後使用南越國號。並遣使前往中國求封為南越國王,當時清朝的嘉慶皇帝並沒有立馬答應這個請求。

南越國曾是漢朝的藩屬國,曾統治過越南,也長期被越南陳、黎二朝視為國統之始。但南越國版圖大多數屬於兩廣,如果冊封越南君主為南越國王,那必然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嘉慶皇帝最初拒絕阮福映請求,要求繼續冊封為安南國王。《清仁宗實錄》載:

所請以『南越』二字錫封一節,斷不可行。『南越』之名,所包甚廣,考之前史,今廣東、廣西地界亦在其內。阮福映邊徼小夷,此時即全有安南,亦不過交阯故地,何得蘧稱『南越』。·······又恐阮福映有異心,堅拒之餘,令兩廣海道、邊關嚴加防備: 「阮福映求封『南越』,顯有恃功要請情事,恐其心存叵測。所有廣東、廣西一帶海道、邊關,俱著密飭地方官留心防備,不可稍涉懈弛。

不過對於冊封為安南國王,阮福映一再推遲,不願接收。阮福映派出大臣再次前往清朝交涉,說明請求南越國號是因為祖先阮主使用南越國號久了,不願接收阮朝死敵西山軍使用的安南舊稱。阮朝官修史書《大南實錄》曾有記:

先代闢土炎郊,日以浸廣,奄有越裳、真臘等國,建號『南越』,傳繼二百餘年,今掃清南服,撫有全越,亦復舊號,以正嘉名。

最終與越南交往熟悉的廣西巡撫孫玉庭表示可以對國號進行變通,將南越顛倒過來為越南,這樣兩全其美。《清朝續文獻通考》載:

不可以語言文字之末阻外夷歸化之心」,若因國號問題拒絕接納,人心有失; 因此從實際邦交出發,提出變通之舉: 「且百越之南,本為夷域,彼先有越裳,繼有安南。請賜號『越南』,於肇錫嘉名之中仍其舊域故土之義」,取「百越之南」之義,建議採用「越南」為國號。

最終嘉慶皇帝認同這個方案,正式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頒賜越南國王金印一枚。越南阮朝史書《國朝正編撮要·卷之一》對此有記載:

清帝恐失我國意,遂以越南名國,來書言:『從前撫有越裳,已稱南越。今又得安南全境,循名責寔,自當總前後所闢疆土,肇錫嘉名。其定以越字冠於上,示我國承舊服,而克繼前徽;以南字列於下,表我國拓南交而新膺眷。命名稱正大,字義吉祥。且與內地粵舊稱迥然有別。』

當時阮朝君主阮福映也欣然接受越南這個國號,越南自阮福映開始使用大越南國號。

阮朝皇帝的大南天子玉牌

阮福映之子明命帝時期由於越南人常常將大越南國簡稱為大越,明命帝認為此舉是將阮朝和歷史上李陳黎諸朝相比,而明命則認為阮朝高於這些王朝,所以有重新恢復雙重國號制度,在國內使用大南國號或大越南國號,廢除大越國號,使得越南的國號首次出現形式上的統一。此後阮朝末帝保大1945年建立越南帝國,自稱君為民稱號。當年八月胡志明發動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獨立,定國號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爾後數年保大在南方建立越南國,吳廷琰廢除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從此越南國號固定,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以南越為國號,越南對中國皇帝的要求,到底有多大計劃?
    對於越南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越南是我國西南方的鄰國之一,與我國的廣西、雲南接壤。越南這個國號很有特點,因為越南歷史上的好幾個國號,都與我國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越南這個正在使用的國號,是清朝嘉慶皇帝在1804年冊封的。
  • 為什麼越南朝代都叫李朝、阮朝,卻不像中國用國號稱呼叫越朝、南朝
    現在我們稱呼越南歷史上的朝代一般只稱呼姓氏,如越南第一個朝代丁朝和最後一個朝代阮朝,均以皇帝的姓為朝。與中國古代稱呼朝代有所不同,如稱呼明代以國號明為朝代名字而不以君主姓(明代朱姓)為朝代名字。為何越南如此奇怪呢?
  • 安南國請求清王朝改國名,嘉慶皇帝識破阮福映野心,把國名倒過來念
    楚漢爭霸時期,趙佗正式建立南越國,後來南越國臣服於西漢帝國。到了清朝時期,安南朝代更迭,阮福映想要恢復「南越」的國號,為何嘉慶皇帝不同意,讓把國名倒過來寫? 清朝冊立黎氏皇帝為安南國王,鄭主派使者每年朝貢。 安南南方的阮主,同樣派遣使者來到廣東,請求清王朝的冊封,但是清朝沒有同意。在當時的安南統治者看來,有了清朝的支持,自己就能夠取勝。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鄭主和阮主最終都沒有統一安南,西山朝最終消滅了阮主和鄭主,一統安南。
  • 韓國首都改名,不想和我國扯上關係,越南卻用中國皇帝賜名200年
    但事實上,沒有清朝的扶持,韓國能不能夠存在,還是另外一回說,畢竟雖然從宗主國和藩屬國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上,韓國需要向清朝朝拜,甚至還要定期進貢,但我國同樣的也為韓國提供了庇護。清朝古代和很多國家都有宗主國的關係,所以有韓國此例為先,是不是有很多國家都會有這種想法,通過改名字來宣告自己,如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呢?比如說越南。
  • 從祖先到入侵者:越南人眼中的南越
    相信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越南」這個國名的由來。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上書請求嘉慶皇帝同意其「南越」為國號,然而嘉慶皇帝認為歷史上南越包含了今兩廣之地,於是將「南越」兩字顛倒,賜其「越南」為國號,越南人便沿用至今。
  • 介紹越南順化皇城的九鼎:代表阮朝九位先皇帝,其中八人為追封
    2020年6月,越南越通社的新聞中介紹了一個特殊的象徵——越南阮朝的九鼎。越南阮朝的九鼎完好保存在順化市的順化皇城中,它代表阮朝九位先皇帝,其中八人為追封。下面地圖表示了阮朝九鼎的位置。阮朝九鼎在顯林閣對面權廟處,是九口用銅鑄成的大鼎,分別為:高鼎、仁鼎、鄣鼎、英鼎、議鼎、順鼎、宣鼎、諭鼎、玄鼎等。下面就是越南阮朝九鼎的照片。
  • 此國來中國要求改名,皇帝看後下旨:把該國名倒過來寫,用到現在
    這便是越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出大軍攻佔了兩廣(廣西、廣東)與福建,徵服了百越諸族,隨後設立三個群管理這些地方,到秦朝末年,天下紛爭,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帝,建立南越國,到111年,漢代漢武帝滅了南越國。
  • 地圖是野心的最好證明,為何越南地圖要將寮國柬埔寨一起划進來?
    在越南的政史網站上,時常出現將寮國和柬埔寨和越南畫在一起的「越南地圖」,甚至不乏有將我國的兩廣地區一併畫入的情況,那麼,越南為什麼要這樣做?個人認為,要從三方面說起:古代因素越南的古代史,和中國古代史可以用息息相關來形容。越南歷史上,將秦末漢初的南越政權視為越南的「趙朝」,因此在越南人的觀念裡,兩廣對他們來說屬於「自古以來」的土地——這一年早在中國的清代,就被清朝統治者獲悉。
  • 越南版康熙帝,死後尊「聖祖仁皇帝」,曾預言鴉片戰爭清朝必敗
    根據廟法,聖祖這個廟號,只有接近理想的人物才有資格擁有,所以絕大部分聖祖都是追尊的,比如唐朝追封老子李耳為唐聖祖,宋朝追封財神趙公明為宋聖祖,等等。至於仁皇帝這個諡號,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追尊的皇帝都不曾有這個諡號,只有康熙帝是獨一無二的仁皇帝。
  • 在順化皇城看越南的龍:中國周邊唯一的五爪龍,代表越南阮朝皇帝
    龍是儒家文化圈共有的一種傳說生物,本身有高低之分,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代表王公,也被稱之為「蟒」。在中國周邊的國家中,只有越南有五爪龍。五爪龍很多集中在越南中部的順化皇城,它代表的是越南阮朝皇帝。五爪龍在古代僅僅出現在中國、越南兩個國家,是因為只有中越兩國有皇帝,其他國家沒有皇帝。
  • 想吃越南菜不用去越南,在重慶來福士的峴港就能吃到正宗的越南菜
    現在到越南投資、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兩國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不僅越南街頭的中餐館越來越多,國內各大城市也慢慢出現了一些正宗的越南料理,比如這次我們在重慶福士遊玩時就去打卡了一家非常不錯的越南菜館——峴港,它位於來福士的五樓(山城花園下來便可以看到),日本料理本氣家的斜對面。
  • 揭秘越南阮朝歷代皇帝年號中的含義,每一個都是出自漢文典籍
    在帝制時代的越南,年號的訂立與頒行,無不與皇帝的政治意志緊密相連。皇帝正是通過年號這種形式,把帝王意志滲透到國家日常生活中。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學習明清年號制度一元一世定年號,阮朝十三位皇帝,除短暫繼位的恭宗沒有年號外共制定十二個年號,其中協和年號未使用。
  • 越南末代帝後「世紀婚禮」:皇帝穿龍袍舉行冊封禮,皇后美麗端莊
    越南末代帝後一直都是越南最受到關注的帝後,兩人都是留學法國的越南人,在回到越南之後認識,保大在夏都大叻遇見阮有氏蘭後對其一見傾心,不顧皇族成員反對阮有氏蘭天主教背景,說法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執意納阮有氏蘭為後,並冊封阮有氏蘭為南芳皇后。
  • 越南人不喜歡中國人,這是為什麼,看了這歷史你就明白了!
    當初的抗美援越,幫助越南將美帝趕走,中國給予越南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持。但是到後來,越南確忘恩負義,拿著中國的武器反過來打中國人,在南海爭端時,本來是中國和菲律賓的衝突,但是,在社交媒體的新聞上,我們卻經常看到越南民眾抵制中國的新聞中國一次又一次受到越南的冷漠。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越南人對中國的仇恨,還要從歷史上來了解,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越南的歷史教科書。
  • 越南面積不大,為何歷史上卻長期處於南北分治
    所以在宋朝以前,越南一直是南北分裂的。公元968年,越南人丁部領趁中國動亂之際發動叛亂,擊敗越南各路軍閥,建立丁朝,取國號為「大越國」,建立了獨立的封建國家,從此脫離了中國的統治。970年,丁部領得知北宋發兵攻滅南漢,因此主動向中國靠攏。公元973年,丁部領被宋太祖冊封為安南郡王,與中國封建王朝建立「藩屬關係」。
  • 越南的國王為什麼老是自封中國皇帝,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漢人!
    在古代的越南,就有一批人做了奇怪的事情,而且做了1000年之久。有人會說,這些人是精神病吧,我告訴你,他們不是。非但如此,他們的智商還不低,地位還很高。有多高?在越南,沒人地位此他們高。因為他們是越南的國王們。這些國王們,做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呢?還做了一千年之久。他們天天在國內自封中國的皇帝,這是不是有病呢?當然是的。
  • 越南阮朝皇帝不娶異教徒,阮有氏蘭是異教徒,為何被立為皇后
    越南阮朝皇帝不允許娶異教徒為妻子,而且不允許生前封皇后。可為什麼,阮有氏蘭是異教徒,竟然嫁給了阮朝皇帝,而且還的生前被封為皇后呢?沒想到在宴會中,阮有氏蘭遇到了21歲的保大皇帝阮福晪。由於越南已經成了法國殖民地,阮朝皇帝自然也成了傀儡。所以阮福晪在9歲被立為太子後,就被做為質子送到法國讀書,並受到指定的法國人的監管。1925年,啟定皇帝病逝。12歲的阮福晪遵法國政府的命令,回國繼承了皇位,即為保大皇帝。
  • 越南的廣治古城再成亮點:建設於阮朝嘉隆皇帝時期,也是紅色基地
    2020年7月,越南的廣治古城再登新聞,這座古城建設於阮朝嘉隆皇帝時期,已經有了200年的皇朝歷史,它也是輝煌的紅色基地。廣治古城位於越南北中部的廣治省廣治市,廣治省的省會是東河市,並不是廣治市。廣治市在越南地圖上面的位置如下所示。在越南的廣治省,廣治市位於省會東河市的南部,它也是一個內陸的地圖。廣治古城建於1809年,那是越南阮朝嘉隆皇帝時期,呈正方形的廣治古城周長兩千多米,佔地面積近20公頃,並被高牆深壕所環繞。
  • 越南和中國古代的越國有沒有關係?「越」在古代到底指什麼?
    越,現在說到這個字大家可能通常會想到「越南」,越南主體民族是「越族」(其越南官方命名為「京族」,以區分其它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在我國也有少量分布,越南北部少數民族以及我國廣西地區民眾傳統上稱京族為交人(Keo),這個名稱源自歷史上的交趾郡,不過在1958年,我國也將其命名為「京族」)。
  • 越南人口最多的省,專門「出產」皇帝,是南越國時期設立的郡縣
    越南有58省,全越總人口有近1億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之一。越南最為稠密地區是紅河三角洲,而全越人口最多省的是為位於越南中部的清化省,該省人口約400萬。這個南越國時期設立的郡縣是越南歷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還是出產最多越南皇帝最多的地方,歷史後黎朝、阮朝帝王均是清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