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稱呼越南歷史上的朝代一般只稱呼姓氏,如越南第一個朝代丁朝和最後一個朝代阮朝,均以皇帝的姓為朝。與中國古代稱呼朝代有所不同,如稱呼明代以國號明為朝代名字而不以君主姓(明代朱姓)為朝代名字。為何越南如此奇怪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提起越南的國號,國號即國家之稱號,過往歷史上有一姓的國號、有一朝代的國號。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朝代直接以中國為國號,但中國一直作為國家的通稱。所以一般為區分不同時期的中國歷史我們都以皇帝命名的國號做為朝代稱呼如稱呼漢朝時期而不是稱呼劉朝時期。而在越南這恰好是不一樣的,並非每次改朝換代都要更換國號。越南自宋初自立成為外藩以後大多數都是以越做為國號,如第一個國號是丁朝的大瞿越,其實也就是大越的。在追溯在前一些雜越南這塊地土地上起義建立政權的也是以越為國號,如李賁的大越。
大越國號命名越南歷史書籍
越南第一個國號大瞿越之後陸續出現不同的國號,李朝李聖宗於1054年(龍瑞太平元年)改國號大瞿越為「大越」。1225年陳氏篡李建立陳朝沿襲「大越」國號。明永樂年間陳朝重臣胡季犛篡位(1400年任皇帝,1401─1407年任太上皇)建立胡朝,自稱中國虞舜之後,將大越國號改為「大虞」,這個胡朝的改國號之舉也成為永樂伐越的藉口,後明永樂帝滅了胡朝將越南併入中國版圖。
廣南阮主時期自稱大越國王的阮主
1428年(順天元年),黎利推翻明朝在越南的政權而稱帝,是為後黎太祖,重新恢復國號「大越」。16世紀以後越南經歷了幾百年混戰,其間經歷了莫朝,南北朝,鄭阮紛爭和西山朝,但是都沿襲大越這個國號。
以大南國號為名的越南末代王朝阮朝的官修實錄
到19世紀初阮朝統一越南後,阮朝創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張將國號改為「南越」,但當時大清帝國政府認為歷史上的南越國涵括了華南地區,字面含義與阮氏政權統治範圍不符,經交涉最後決定將國號改為「越南」,而阮福映亦被清嘉慶帝正式冊封為「越南國王」。後來阮朝明命帝於1839年一度將國號改為「大南」,但到20世紀又恢復了「越南」國號,並使用至今。
更改國號為大南的越南明命帝
依照司馬遷的說法,國號產生于姓氏之後,先有姓氏,然後才有國號。國號與姓氏息息相關。姓氏與國號連用,早已成為慣例。例如:贏秦,劉漢,李唐,趙宋,朱明等等。國號的代表者,乃是某一姓氏的人,這樣代表了家天下的情況。而在越南國號變動並不大的情況下就不會出現這個情況,都是帝姓加大越國號如丁越朝、李越朝(只有有短暫的胡虞朝和末代王朝阮福南朝),所以為了區分越南的朝代唯有以姓氏做為朝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