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菜百態:一飯一傳奇(4)

2020-12-26 三聯生活

潮菜百態:一飯一傳奇(4)

2012-06-13 17:00 作者:殳俏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24期

禮失而求諸野,更何況潮菜本就是在潮汕之外始噪大名的菜系。海外潮人,永遠比在地潮人更在意潮菜之「正統」。對細節的執著,是講究,更是鄉愁。

比起傳統鄉土潮菜式微的香港,新加坡的潮菜,則是另一番風景。

同樣可以援引蔡瀾的見解:「潮菜,可以到南洋去找回原味。華僑們死腦筋,一成不變,傳統潮菜倒是讓他們留了下來,佼佼者有新加坡的『發記』。他們的炊大鷹鯧,一刀片開,插上尖枝,像一張帆。再在魚肚內塞兩支瓷湯匙,這麼一來,那麼厚的魚肉才炊得完美。」

「發記」位於新加坡廈門街的76號,主人李長豪是第二代傳人,同時也是蔡瀾的「發小」。那一道蔡瀾讚不絕口的潮式古法炊鯧魚,每條鯧魚需片3刀,兩面共6刀。一刀在鰭邊,一刀在魚背,一刀則剖尾。瓷湯匙塞入背和尾的縫中之後,還要塞進兩粒浸得軟熟的大個酸梅,鰭面的腹部,則要填入冬菇。魚肚上也要鋪冬菇,為的是怕蒸得過老,因為魚肚部分最為薄。真正開蒸時,魚上還要放紅辣椒絲和茼蒿,鋪上點肥豬肉,出鍋之後,脂肪完全溶入魚肉裡,鯧魚表面看上去閃閃發亮,魚肉吃起來則肥美香甜。

作為固執地保留了最老派潮菜的餐館,「發記」也承接最傳統的「到會」業務。南洋人又叫「辦桌」,意即把餐館的菜搬到家裡來,就連乳豬都可以到家裡烤。蔡瀾在文章中回憶,有一年他母親辦壽宴,李長豪就帶著助手和兩個女侍應,搬了傢伙,浩浩蕩蕩來到蔡瀾母親家。乳豬兩隻,在店裡已去了骨頭,生完火,就支起鐵架,在自家門後面的停車場上烤。

老式潮州的烤乳豬與粵式做法不同,廣東人烤的是芝麻皮,要發細泡;潮式則是光皮,一個泡都不允許出。是以李長豪手執一柄尖細鐵枝,看到有泡將要爆出,就迅速向肉中刺去,以保空氣漏出,光皮回復平坦。

乳豬即將烤好時,豬頭附近接觸不到火位,有點不透,是以要再用一次鐵叉,放在火爐架子的下面,用餘溫將豬頭慢火燻熟到剛剛好。蔡瀾感嘆:「完全是一種藝術。」

禮失而求諸野,更何況潮菜本就是在潮汕之外始噪大名的菜系。海外潮人,永遠比在地潮人更在意潮菜之「正統」。對細節的執著,是講究,更是鄉愁。

家宴大過天

潮汕人在自己家中開筵,那是了不得的事情。所謂的「做桌」,你可以請餐館來家裡大操大辦,若自己有能力,親自下廚更加難能可貴。在潮汕一帶,能夠「做桌」的人,是了不得的。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會成為眾人爭相邀請的焦點。還有所謂的「桌鋪」,也就是做桌的班子,專門承接幫人上門辦家宴,用蔡瀾的話來說,他們是一群「流浪的廚子」,仿佛食界的馬戲班一樣,遊走到哪裡,即把做菜的手藝秀到哪裡。

跟潮汕美食協會副會長張新民約好了,到汕頭,一定要吃到他親手做的家宴。待到約定的那天下午五六點鐘,踏進張新民的家門,立即聞到一股悠揚的肉香味,張太太一邊做十字繡一邊告訴我:「他從清早忙到現在,弄滷大腸,弄魚飯,整個人的精神處於極度亢奮,不做出最美味不罷休。」

家宴的菜單,則是用鋼筆寫在一張白紙上,是潮菜做桌最傳統的「十二菜桌」,共計12道菜品,既豐盛又吉利的數字。分別是潮式滷大腸、花膠醉竹蓀、小黃花魚飯、魷脯炒菌幹、香煎鳳尾魚、鹹檸檬燉鴨、花椒焗青蟹、豆醬炒麻葉、醃赤心蝦姑、冬菜炒角瓜,加上兩道甜點,光這文字便讓人看得捶胸頓足,恨不能趕快開筵。

汕頭美食家張新民

頭一道是人見人愛的滷大腸。張新民捧著醬色膩人、油光鋥亮的一大盆肥腸上桌,所有人立即都收了聲,將中午飯拋到了九霄雲外。「其實這滷大腸根本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要洗得乾淨點,乾淨點,再乾淨點。滷料要有八角、桂皮、小茴香、花椒、羅漢果、蒜頭、南姜、芫荽。材料雖然多了點,但並不複雜,配好料之後裝進紗布袋,用深鍋放清水,加花雕酒、生抽、老抽,熬半小時就是滷水了。今天我買了5副大腸,洗得很乾淨,飛水之後就放到滷水裡,煮到軟糯,加清油和芫荽再煮片刻,就能撈起,切厚一點的片。如果你還想在大腸下面墊一些豆乾片,那豆乾就先得油炸,另外用滷汁浸到入味。吃的時候,不要忘記蘸點蒜泥醋,這樣比較能中和肥腸的膩感,可以吃很多。」

小黃花魚飯和花膠醉竹蓀同時上桌,前者的魚肉細嫩,質感微微彈牙,後者則清淡雋永,鮮得含蓄而不張揚。但這時,張太太開始點評:「魚飯很好,花膠失水準。」張新民一個尷尬,便躲進了廚房,開始做青蟹。大家笑說:「味道都已經夠讓人驚豔了,看來張太太平時對先生要求很高。」張太太淡然地回答:「我這是為了激勵他把菜做得更好,好的潮菜廚子不需要太多鼓勵,有時候苛責也可以促人成長。」

吃完了魷脯炒菌幹、香煎鳳尾魚這兩道味道相對來說香而重的菜,上來的是鹹檸檬燉鴨,飄著檸檬清香的鮮鴨湯正好給大家蕩滌一下嘴巴裡的濃味,為下一道菜做準備。話說,這一道花椒焗青蟹,是張新民的獨門自創菜,還未上桌,廚房裡已是椒香四溢。「花椒看上去是四川菜裡比較普遍的調味料,其實傳統潮菜裡也用到很多,比如幹炸蝦棗、花椒龍蝦,而且越是古老的配方,花椒的使用量越是多,所以我受到啟發,自創了這道花椒焗青蟹。也許吃著會覺得舌頭髮麻,但絕對是地道的潮汕味。」蟹黃漲得滿滿的青蟹要切塊,先將油燒熱,將蔥段炒香後盛起,再將花椒熱出味之後丟棄。然後才是將蟹塊入鍋,5分鐘後蟹即被焗熟了,此時,是最關鍵的一步,張新民正在廚房裡耐心地將花椒味的蟹汁不斷地澆淋在蟹肉塊上,直至全然入味,這才要把剛才熱好的蔥段倒回鍋裡,翻勻,然後就可以裝盤上桌了。

青蟹肉厚,大口肥實的蟹肉被渲染得花椒香十足,微麻則更多地激發出蟹肉在嘴裡的回甜,吃起來從腦到胃只變成一條直線,只願無意識地吃個不停。硬實的蟹黃則是另一番滋味,濃厚的油脂遇到讓人沁汗的花椒,產生出更讓人無法抵抗的香甜。張新民擦擦額頭上的油汗,微笑著說:「別著急,其實這還不是最精彩的。」

一道普寧豆醬炒黃麻葉,這才帶出了新興奮點。一盆生醃的赤心蝦姑被端上來,青灰色的殼,你能看見那晶瑩剔透的肉。所謂的「赤心」,即是蝦姑含有豐富膠質的膏黃,金黃璀璨,幾近赤紅。「這種東西,我們潮汕人叫做『毒藥』。」張新民說,「因為會越吃越鮮,越吃越甜,越吃越想吃,是以就上了癮,晚上做夢都還是各種生醃貨。但最近幾年,我們一般都在家自己做,自己吃,因為自家挑選的,一定是肉最飽足的,也一定是即買即吃最新鮮的,並且會洗得很乾淨,醃得很精心。所謂餐館裡的獨門醃料,其實十有八九是噱頭,吃蝦姑只有兩個標準,一是鮮甜彈牙,易於入口,二是總得有好酒搭配著。」

家宴的尾聲,由一鍋好糜畫上圓滿句號。煮潮州白糜,米粒剛爆腰,就要熄火,鍋中餘溫會將糜繼續熟化,最後糜粒下沉,最上方則積聚出一層潔白如凝脂的粥漿。盛糜時,必要既盛進糜粒,也要舀一些粥漿。說來奇怪,明明吃了那麼多好東西,卻仍對白糜心存嚮往,就著張新民拿出來的南姜醃的菜脯,一碗白糜徐徐落肚,只覺妥帖非常。淡定的張太太此時又發話:「我建議你們給今天的這頓家宴打80分,這樣,張新民才會有動力,下一次再請你們來吃100分的飯。」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潮菜百態:一飯一傳奇(3)
    潮菜百態:一飯一傳奇(3) 2012-06-13 17:00 作者:殳俏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24期
  • 漳州鹹飯,做法簡單卻又令人垂涎三尺,同時包含世間百態
    說到閩菜,大多數做法都比較簡單,而說到做法最為簡單之一的,便是漳州鹹飯。米飯作為南方人的主食,家家戶戶皆有所見,但是能將米飯做出各種花樣美味的,最有名的應當是閩南漳州。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鹹飯沒有什麼特別,看起來與遍地開花的炒飯並無分別。實際上口味相差了十萬八千裡,漳州的鹹飯不僅色香味俱全,更是包含了世間百態,這便讓這道美食多了些不一樣的味道。
  • 一菜一傳奇,淮安美食
    淮安皮肚、淮菘、淮安三野、麻油白湯油、淮秋豆、淮山藥、蒲筍、白魚、黃鱔、紫蟹、楚魚、淮韭、文樓湯包、朱橋甲魚、平橋豆腐……每種食材美食看似平常,卻又蘊含各種傳奇故事,濃鬱的人文色彩躍然心頭,恨不得立刻能透過美食與故事裡的風流人物予以神交,方能體會一菜一傳奇的真滋味。
  • 一蟹上桌百味淡——潮菜打冷凍紅蟹做法
    做法也是非常經典,可以說是潮汕打冷做法的代表之作,而且從這道菜,我們還能一窺潮菜走出潮汕後的演變痕跡。其中魚飯之外,還有其他各種「海鮮」飯,也包括了龍蝦飯、凍紅蟹等。而在香港潮菜流派的推動下,也讓凍紅蟹這道潮菜 「打冷」的經典代表之作,變得家喻戶曉。
  • 一飯一菜一湯,我的聖誕節「大餐」
    晚餐這樣安排:一飯一菜一湯,一樣也不能少。一飯營養飯做就做營養米飯,大米一碗,糯米,大黃米,還有麥片都隨意,雜糧的總量約是大米的二分之一,雜糧加工過程簡單,保留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成份,營養價值高。一菜事情忙完之後,匆匆趕到市場,買了幾種青菜,一塊豆腐。今天就做改良版的麻婆豆腐吧。
  • 地道潮州菜酒樓~吃潮菜這裡平價正宗
    吃了很多潮州小吃~但是都感覺沒有沒事記錄片潮菜那種儀式感匠心~上飛機前決定來這家酒樓~真的是來對了~11:00準時開~作為第一桌點了各種招牌潮菜~每個菜都覺得很好吃~尤其是護國羹~真的是看著簡單實際很費廚師功夫~所以這道菜要來的早才可以點到~還有這家的蠔烙煎真的是驚豔~還有記住蟹飯是潮州特色但是不是字面意思的那種~不是蟹和飯一起哈哈~蟹飯沒有飯哈…這一家性價比服務口味都很合格~怪不得本地人都來這裡
  • 日本一媽媽的烹飪走紅「朋友圈」:一飯一粥,一菜一湯
    憑藉烹飪走紅,一飯一粥,一菜一湯,盡顯食之精細。能夠好好吃飯的人,才是最懂得這個人間滋味的人,比起那些無謂的煩惱,你更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胃。你瞧,眼前的一日三餐,一粥一飯,就是你的人生。放下焦慮,清空那些被物慾控制的不良情緒,靜下心來想一想,我的胃現在想吃什麼。然後利用現有的食材,採用極簡的生活方式,烹飪出食物本來的味道,一飯一粥,一菜一湯,遠不需要花費太多錢,就能實現的精緻生活。
  • 三菜一飯每天期待吃便當
    作家梅村月說,三菜一飯,善用常備菜!串燒雞便當【主菜與副菜〡雞肉串、糯米椒串、鵪鶉蛋串】材料:雞腿肉1副、大蔥10公分、糯米椒8~10條、鵪鶉蛋8顆、酒2大匙、油少許。醬料:醬油、味醂各2大匙、糖1小匙、山椒粉或黑胡椒粉隨意。
  • 日本主婦的「高級料理」:一菜一飯,吃得精緻
    打開今天的文章,被日本一位主婦岡崎女士的廚藝圈粉了,她製作的一菜一飯,堪稱吃得精緻。如圖所示,所謂的「一菜一飯」,指的就是米飯再加一小菜,組合而成的一頓飯。避免食材浪費,也咋最小限度內,把食之精細開發到了極致,成就了如今「一菜一飯」的美食料理。
  • 《雅舍談吃》:一飯一菜,皆是思念,都是鄉情
    如果說被稱之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傳奇人物的唐魯孫先生寫的《中國吃》,通篇使用地道的北平話,演繹出一整套「舌尖上的民國」,將民國時期地道精緻的美食一一羅列,猶如大部頭的世界名著一般,那麼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則是更加具有人間煙火氣兒,將一道道地道濃鬱的菜品有條不紊的端上來,將一個個與這些菜品有關的故事娓娓道來,伴隨著親情,友情,鄉情,一字一句皆是情,讓人不知不覺間進入那個讓人回味無窮的民國
  • 《雅舍談吃》:一飯一菜,皆是思念,都是鄉情
    如果說被稱之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傳奇人物的唐魯孫先生寫的《中國吃》,通篇使用地道的北平話,演繹出一整套「舌尖上的民國」,將民國時期地道精緻的美食一一羅列,猶如大部頭的世界名著一般,那麼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則是更加具有人間煙火氣兒,將一道道地道濃鬱的菜品有條不紊的端上來,將一個個與這些菜品有關的故事娓娓道來,伴隨著親情,友情,鄉情,一字一句皆是情,讓人不知不覺間進入那個讓人回味無窮的民國
  • 一道傳統潮菜「沙茶鴨」,家家戶戶都會做,學會了飯都能吃多兩碗
    而潮菜如今也很受人們的喜歡,在外地也是能看到潮菜館的,以肥而不膩、淡而有味、注重原汁原味而聞名,不知道你們有吃過嗎?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而潮汕菜的種類也非常多
  • 潮菜「掌大勺」「烹」出致富路
    從南粵潮菜餐飲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展的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進修歸來後,林芝圻很快拓展生意,新開了一家主打潮汕滷味的快餐店,增加的滷鵝、鵝肉飯等新品種,廣受食客歡迎,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粵菜師傅工程是省委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的一項民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汕頭市一批批潮菜烹調技能人才「新鮮出爐」,他們用美味潮菜徵服著「吃貨」們的味蕾,也圓了脫貧致富的夢想。
  • 為你介紹5部古玩收藏類電視劇,盡顯世間百態
    為你介紹5部古玩收藏類電視劇,盡顯世間百態 1,《正陽門下》,一部京味古玩收藏大戲,講述了老百姓依靠自己的努力誠信,靠古玩發家致富的故事。2,《猴票》,講述了圍繞一套絕版的生肖郵票「庚申猴」展開的故事,描述了工人翦衛國和北京大妞兒王美麗遭遇世間百態的故事。
  • 老公開車4小時,帶回一袋老家「土特產」,簡單一燜,是菜也是飯
    在蠶豆鮮嫩的時候,摘回來和殼一塊燉臘肉吃,亦或和糯米蒸成蠶豆飯。等到蠶豆老了,去去殼和酸菜一燜或是一煮,別提多下飯,多帶勁兒了。小時候,家裡很少吃肉,但是像蠶豆這樣的時令蔬菜總是不能或缺的,做法簡單,卻總能讓人吃得津津有味。
  • 一頓午飯,看出南京職場人的人生百態!
    一來二去,一開始以衛生為目標的自帶午餐便當,逐漸演化成為此類女性們曬曬小確幸的炫耀戰場。午飯時間一到,大姑娘、小媳婦,齊齊到達冰箱集結完畢,依次拿出早上放進去的飯盒,排隊在微波爐前等待加熱。熱完了也不散,聚在一起找個會議室,邊吃午飯邊你一言我一語地比拼起幸福指數。
  • 傳統閩菜新融合,一菜一湯一飯,簡單健康美好生活
    好久沒有遇到這麼讓人眼前一亮的餐廳了,這次分享的餐廳是位於航空古地石廣場二樓的私廈裡,店內裝修典雅大氣,將閩南古風雅韻與現代奢適相融合,清新脫俗。包廂的命名也很有意境暗香,霞蔚,微韻,聽松,茗香給人一種非常傳統思維感覺。
  • 鄉野小院,一人一餐,一菜一飯,輕鬆安逸
    極簡生活,一人一餐,八種蔬菜一碗飯,吃得滿口香兒子和爺爺吃飯去了,剩我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的日子照舊不能含糊,蔬菜雞蛋麵食一樣不少,做飯也不是什麼難事,邊做邊玩半小時就可以下肚。燴麵燴菜先泡發木耳,和好面,然後去院子找蔬菜 ,一根絲瓜,一個土豆,一塊南瓜 一把香菇,一個洋蔥,六根韭菜,一個青椒加上木耳八種蔬菜。
  • 粵菜精美甲天下,潮菜精美甲粵菜
    而在廣東大地上,又流傳著「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的民間諺語。這種說法的形成,既有風土人情和歷史方面的因素,也是因為潮州菜是粵菜當中最為精美誘人的。潮汕人的嘴刁,造就了精細的潮菜。首開於廈門東坪山路的潮鄉繪,專注於傳承潮菜的精細。而藏在機場附近翔雲一路凱利之星樓上的潮鄉繪·凱利之悅,則多了幾分高端大氣。
  • 私廈裡,從一菜一湯一飯邂逅高端福建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廈門菜就是海鮮醬油水和沙茶麵,而此次在私廈裡見到了帶著國際範顏值和口感驚豔的廈門菜……私廈燜鮑薑母鴨:薑母鴨是廈門特色菜,也是餐廳招牌菜之一,把傳統菜創新吃出了驚豔感真為之喝彩加分端上桌時服務員專門提醒大家特色吃法,一姜二鮑三品鴨。餐廳特選一年黃姜甘辛香濃酥脆,精選三年六頭南日鮑,肉質肥美甘甜q彈,龍巖山地九十天散養紅面正番鴨,滿滿一份香氣濃鬱迫人。相比於傳統廈門薑母鴨,私廈裡特取薑絲代薑片,調入海皇小磨芝麻油,薑絲與鮑魚和鴨肉碰撞,入口香醇,讓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