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媽媽教你包客家灰水粽,沒有太多的配料,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粽子很多朋友應該都是有所了解,粽子是中國傳統美食之一,到了每年的端午節,在很多地方人們都是會包粽子吃。當然有時候不需要到端午節才可以知道,在現在這個時候也是已經有不少人會包粽子來吃,對於粽子不同地區的包法不同,對於粽子的配料也是有著很大的區別,不知道你家鄉的粽子是什麼樣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不同地區的粽子有所不同,那麼你可有吃過客家地區人們最喜歡的灰水粽呢?灰水粽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它是用了灰水做出來的粽子,那麼對於它真正的做法是如何,今天就讓農村媽媽來告訴你,看看這客家灰水粽都是如何做出來,和很多地方的粽子不一樣,這灰水粽不需要太多的配料,這才叫做原汁原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汁原味的客家灰水粽,讓農村媽媽來教教你,既然是要包粽子,那麼粽葉自然是不會少的。農村媽媽的女兒一大早就帶著籃子去到野外竹林採摘粽葉,採摘滿滿一籃子粽葉回家用水清洗乾淨,粽葉都清洗乾淨就可以開始包粽子。桌子上大盆那有些淡黃色的糯米,就是用了灰水泡了幾個小時的糯米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用灰水泡過的糯米直接用粽葉來包,取出兩片粽葉用雙手一掰圍成錐形,將灰水泡過的糯米舀些再進去,一個粽子差不多就是兩勺滿滿的糯米,糯米已經裝進粽葉,將粽葉一包做成四角的粽子,用專門用來綁粽子的葉條綁緊。一次性將所有的糯米都全部包完,接下來就是煮的過程了,燒一鍋水放進去粽子。
為了讓煮出來的粽子更香,在這農村地區人們會用黃姜葉來煮一下,再將粽子放進去煮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由於糯米比較難熟,而且還讓糯米吃起來軟爛,就需要將這粽子煮得久一些。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水煮,鍋裡粽子都可以出鍋,粽子一出鍋母女倆就迫不及待品嘗,黃澄澄的粽子吃起來很軟糯可口,太香了,這才是原汁原味的客家灰水粽,不知道你吃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