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11月8日在市議會提案,稱要與捷克布拉格締結友好城市關係。據臺媒報導,當得知臺北市政府計劃使用「臺灣臺北」(「THE CITY OF TAIPEI, TAIWAN」)名義後,市議員「亂成一團」,讓此案被暫時擱置。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提及,現在如果暫時擱置,此案未來變數很大。
柯文哲(右)與周臺竹(左)參加臺北市議會(圖片來源:臺媒)
此前,捷克布拉格10月曾聲稱將解除與北京的友好城市關係,北京市政府也宣布與布拉格解除友好城市關係。臺灣「東森新聞網」「中央社」等多家媒體11月8日報導提及此事,並稱臺北市、布拉格市預計會締結友好城市關係。
友好城市又稱姊妹城市,指將地域或政治上無關的城鎮或城市「配對」以期增加居民或文化交流的締結行為,締結雙方通常有城市規模類似等特點。臺媒報導提及,因締結友好城市需經臺北市議會同意,臺北市政府秘書長薛春明、發言人周臺竹等人代表8日臺北市政府在臺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提案。
在會中提交提案時,臺北市政府方面稱,希望在臺北市長柯文哲2020年1月12日訪問捷克前完成締結協議。據臺媒報導,原本議員們對此案沒有太多意見,但民進黨籍市議員陳怡君問了一句「臺北以什麼名義籤訂協議?」市政府方面稱以「臺灣臺北」名義籤訂,隨後市議員「亂成一團」「吵翻天」。
其中,國民黨市議員王浩有意見,他說如果用這個名稱成為姐妹市就違背所謂「中華民國憲法」,「如果要籤,就用臺北,加個臺灣,我不接受」。另外,委員會召集人、國民黨市議員應曉薇也說「這個不能開玩笑,茲事體大。」
此外也有人「打圓場」,無黨籍李慶元要求臺北市政府查查過去20年來締結友好城市是怎麼籤,稱按照舊例來籤即可。親民黨市議員林國成稱,「直接籤臺北就好了」。周臺竹則回答稱布拉格市議會通過這份提案文件,如果要再修正,還要再通過一次才可以籤。「聯合新聞網」報導稱,他的言下之意希望議員能通融。
然而,經查證,臺北過去籤訂友好城市協議時名稱沒有「臺灣臺北」,臺北市政府如果按填與布拉格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就是「首開先例」。提案最後被臺北市議會擱置,暫不處理。李慶元、王浩事後戲稱,這場會議交鋒過程有如「提油救火」,越燒越旺。
對此次臺北市議會擱置與布拉格締結友好城市協議提案一事,島內網友也發表看法。有人調侃稱「太好了,感謝臺北市議會的努力」。
還有人諷刺稱,臺灣島內「認同混亂」。
還有人對網上一些攻擊國民黨市議員的人諷刺稱,「綠粉」又要轉移焦點,「抹紅」。
還有人點出臺北締結友好城市該用的名字「中華臺北」。
不過,臺灣「聯合新聞網」引述臺北市政府發言人周臺竹稱,捷克中央政府與布拉格市議會意見不同,如果此次締結友好城市的同意書要修正,還要再通過一次才可以籤,如果此次籤訂被暫時擱置,未來的變數將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