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攔飛機,下擒潛艇!蘇聯海軍的全能戰艦——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2020-12-20 和風漫談

前情提要: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是蘇聯紅海軍建造的最後一型大型巡洋艦,肩負著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為艦隊撐起防空大傘,確保反潛行動順利展開,支援登陸部隊、對岸攻擊等任務。紅色泰坦、航母殺手!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它配備了威力驚人的P-500/1000反艦飛彈,成為威震四方的「航母殺手」。但它的能力絕不僅限於此,還裝備了數量眾多的艦空飛彈、反潛武器、電子對抗設備和綜合聲吶系統,能全面勝任反艦、反潛、防空等任務,成為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全能戰艦」。

充滿暴力美學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三、紅色「堡壘」,撐起防空大傘(接上篇序號)

光榮級防空火力齊全,有完善的遠、中、近三層防空體系。遠程是蘇軍引以為傲的,世界上最早的艦載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S-300F「堡壘」(北約代號:SA-N-6雷鳴)。後來又升級成更先進的S-300FM「堡壘M」,出口型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裡夫M」。

S-300FM「堡壘M」垂髮系統

S-300F是蘇聯第三代通用多通道防空飛彈系統的海軍型,由國土防空軍的S-300P發展而來,能打擊超低空到高空,近程到超遠程的全空域目標。1977年首先在卡拉級巡洋艦「亞佐夫」號上測試,1984年服役。

「左輪槍」式發射單元

S-300FM使用獨特的「左輪槍」式發射單元,每個單元有8枚5V55RM艦空飛彈。光榮級在煙囪後方的甲板上裝備了8個單元,總計64枚飛彈儲存在下方巨大的可旋轉彈鼓中,通過旋轉共享一個發射口。基洛夫級上也是這種垂髮裝置,但飛彈數量提升到96枚。

基洛夫級甲板下方的可旋轉彈倉

5V55RM遠程艦空飛彈由艦艉直升機庫上的3R41「波浪(頂罩)」無源相控陣雷達制導。巨大的雷達罩直徑達4米,探測距離150-300千米,可同時跟蹤6個目標,並引導12枚飛彈攻擊。

直徑4米的頂罩火控雷達

其實「堡壘」系統有點可惜,其誕生時美軍還用著落後的MK-26雙臂發射系統。如果能持續升級,極有可能出現一種與MK-41互有高下的垂髮系統,而不是停滯在最初狀態慢慢消亡。不過隨著蘇聯解體,一切都成了昨日黃花。

中、近程防空系統由2套「黃蜂M」(SA-N-4壁虎)艦空飛彈系統、6座AK-630M型近防炮以及1座AK-130型雙聯裝130毫米艦炮組成。

「黃蜂M」 是七、八十年代蘇聯水面艦艇的老朋友了,性能成熟可靠,共裝備了12個級別100多艘艦艇,是上艦數量最多的艦空飛彈之一。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基輔級航母上也是主力近程防空系統。

「黃蜂-M」 (SA-N-4)艦空飛彈系統

光榮級上的「黃蜂M」包括ZIF-122可升降雙臂發射器和9M33M飛彈兩部分,備彈40枚。飛彈長3.2米,重190千克,由艦尾直升機庫兩側的MPZ-301「汽槍群」火控雷達制導,射程1.3-12千米,射高45-6100米,14.5千克高爆戰鬥部可應對各種航空器,甚至是小型艦艇。

9M33M防空飛彈

AK-130型雙聯裝高平兩用艦炮也是中程防空的有力武器,在艦橋頂部的MR-184「鳶鳴B」火控雷達制導下,最大射程29.5千米,最大射高20000米,最大射速達70發/分。

高昂炮管,擊潰一切敵人

最內層就交給6座蘇聯海軍的「傳家寶」——AK-630M型近防炮了,2座在艦炮後方,4座在桅杆兩側。

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多管式近迫防禦系統,6根30毫米炮管最快可發射5000發炮彈/分,撐起一張彈幕為戰艦提供最後的防護。由MP-123「三角旗A(椴木錘)」火控雷達制導,每座制導2部,共備彈 48000發。

「傳家寶」AK-630M型近防炮

在完善的遠中近三層防空體系和強大火力下,光榮級可以毫不畏懼的逼近敵方艦艇,出色的瓦解敵空中打擊。當然敵人並不總來自於空中,看似平靜的水面下也處處危機,光榮級同樣具備多層次反潛體系,應對水下的各種威脅。

四、耳聰目明,力戰深海幽靈

光榮級並非大型反潛艦,但反潛戰力一點也不弱。其擁有多層次、多類別反潛武器和各種聲吶,搜索攻擊都應對自如,殘酷環境下的生存力比之前的卡拉級又有了很大提升。

光榮級武器裝備分布圖

直升機在遠程反潛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光榮級裝備了卡-25B「激素」艦載電子偵察直升機,後來又升級成更強的卡-27「蝸牛」艦載反潛直升機。

卡-27PS型反潛直升機

卡-27「蝸牛」的航程遠、裝備全、載彈量大,反潛作戰半徑200千米,續航時間4.5小時。可以用對海搜索雷達、磁異探測儀、深水聲吶浮標、光電探測器等設備搜索潛艇,並隨時用機腹彈艙中的2枚魚雷或4枚深水炸彈展開攻擊,將敵方潛艇消滅在遠距離之外。

中程反潛為2座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藏身於艦體後部的兩舷下方,平時用蓋板遮擋起來。它能發射「暴風雪」(SS-N-15星魚)反潛飛彈、SET-65電動聲自導、53-65K尾流聲自導反潛/反艦兩用魚雷,以及53-68核魚雷等,共備雷20枚。

「暴風雪」(SS-N-15星魚)反潛飛彈

「暴風雪」反潛飛彈長6.5米,射程45.7千米,可攜帶1枚533毫米魚雷戰鬥部或10000-20000噸TNT當量核深水炸彈,惹急眼了什麼潛艇也跑不了啊。

近程反潛有主炮後方的2座RBU- 6000「龍捲風2」 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它已經成為蘇聯海軍的標準近距反潛武器,至今仍在艦艇上廣泛使用。

RBU- 6000 「龍捲風2」 型12管火箭深彈發射器

RBU- 6000裝備144枚火箭深彈,射程350-5500米,下沉速率11.6米/秒,像天女散花一樣覆蓋10-500米深的潛艇,用一連串爆炸收割敵人。

只有武器還不行,還要有強大的搜索發現設備,光榮級恰好具備這一點。它裝備的MGK-335「白金」綜合聲吶系統比以反潛見長的「金雕」家族(1134A、1134B)還要齊全,略遜於80年代建造的1155型「無畏」級大型反潛艦。

「白金」綜合聲吶系統包括MG-335「公牛角」艦殼聲吶、MG--325 「織女星(牝牛尾)」可變深聲吶和MG-335「小公牛皮」拖曳聲吶,從低頻到高頻,從近距到遠距全方位搜索。既能聽見遙遠的潛艇噪聲,也能揪出藏在溫躍層兩側的狡猾潛艇。

五、體積龐大,功能眾多的電子設備

蘇聯電子設備的一貫特色就是大,雖然很體現暴力美學,但其實也是沒有辦法——集成不夠,功率來湊,能不大嗎?光榮級也一樣。

光榮級電子系統分布圖

前2艘軍艦主桅上是迎風招展的MR-710「軍艦鳥М(頂舵)」三坐標對空/對海搜索雷達,第3艘「紅色烏克蘭」號上換成了MR-750「頂板」。

「頂板」雷達精度高,垂直方向上採用相控掃描,水平方向上採用機械掃描。為全艦提供防空警戒,並為「堡壘M」系統輸送目標點跡,探測距離150-300千米。

後桅上是另一部巨大的MR-800「旗幟(頂對)」 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探測距離達500千米,抗幹擾能力很強。兩部遠程雷達配合使用,就能隨時發現來襲目標。

在主桅前支平臺上,一部「前門」火控雷達為P-500/1000遠程反艦飛彈提供引導指令。艦艉直升機庫上,醒目的「頂罩」雷達引導著5V55RM遠程艦空飛彈精確的攔截目標。

後桅兩側裝備著與卡拉級相同的,用於電子對抗的8座MR-403「古爾祖夫(邊球)」雷達幹擾系統,能360度全向阻塞、欺騙、幹擾敵方雷達信號。

「古爾祖夫」(邊球)雷達幹擾系統

2座PK-2箔條發射器可發射金屬箔條,1座PK-10幹擾發射系統能發射火箭幹擾彈,定向幹擾、欺騙敵方來襲飛彈,為本艦提供掩護,由「三度音」火控雷達提供制導。

此外,主桅上還裝備著「圓環」電子偵察雷達,「薩爾吉爾河U3」導航系統、敵我識別裝置、衛星通訊天線等裝備,滿滿當當的擠在桅杆上。雖然看起來不如西方電子設備精巧,但在蘇聯工程師的出色系統整合下仍然實現了強大功能。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蘇聯海軍對光榮級寄予厚望,原計劃建造8艘對美國航母形成巨大威懾。1976年5月11日,卡拉級最後一艘「塔林」號剛從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2號船臺下水,「光榮」號就迫不及待的鋪下龍骨了。隨後「羅波夫海軍元帥」號(1978.10.5)、「紅色烏克蘭」號(1979.7.31)、「共青團員」號(1984.8.29)也一艘接一艘的開工。

美好的明天向它們招手,蔚藍的大洋敞開懷抱等待。然而「國運即艦運」,一場巨變改變了所有命運。紅色蘇聯轟然倒塌,所有計劃都黯然失色了,8萬噸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都消失了,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又能如何?

於是前3艘已完工的分給俄羅斯,第4艘已完工90%的留給烏克蘭,第5艘完成30%的直接就解體了。從此世間再無新「光榮」,只有3艘老艦躑躅江湖。1995年更名成「莫斯科」號、「烏斯季諾夫元帥」號(1985年更名)和「瓦良格」號。

「共青團員」號

烏克蘭分得那艘「共青團員」號自己用不著,一度想賣給我們,但在美國和北約的搗亂下不了了之,只能孤獨的在港口日曬雨淋中老去。

不過今天我們的萬噸隱身大驅一艘艘下水,裝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口徑冷熱共架通用垂髮系統、112個垂髮單元、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再看當年求之不得的光榮級,也不那麼吸引人了。這其間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奉獻和付出,感謝他們,感謝偉大的祖國!

如今,紅色老兵們已服役了近40年,垂垂老矣,但仍在俄軍中扛起大梁。2013年它們進行了改造升級,然後將作為一個時代印記慢慢走進歷史,留在人們記憶中。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光榮級2號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上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經歷了古巴飛彈危機和赫魯雪夫下臺,海軍政策開始發生轉變。高層意識到蘇聯需要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才能在全球自如的展現意志,所以糾正了以往「飛彈、潛艇萬能論」的錯誤思想,為紅海軍的水面艦艇發展打開了大門。
  • 傳說背後的真相,中國當初為何不引進光榮級巡洋艦?壓根沒看上
    說到中國海軍的軍艦進口歷史,一定要提到的就是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和最終沒有被進口的光榮級巡洋艦,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中國極度缺乏艦隊區域防空艦,而臺海危機又迫在眉睫。▲俄軍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共青團員號光榮級巡洋艦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已經建造完成了90%,但是烏克蘭政府卻沒有獨立完成這艘戰艦的能力,所以就如同當年的瓦良格一樣,烏克蘭政府也在尋找能夠接收這艘戰艦的國家。
  • 中國海軍為何不買光榮級戰艦防空能力遠落後052C艦
    簡介;052C飛彈驅逐艦防空作戰能力遠超光榮級,所以中國海軍對烏克蘭號巡洋艦沒有興趣052C飛彈驅逐艦防空能力遠超光榮級巡洋艦,可以看到它採用了四塊相控陣天線等待解體的烏克蘭號巡洋艦3月26日,烏克蘭總統下令將烏克蘭號巡洋艦作「非軍事化」處理,意味著這艘光榮級巡洋艦將會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一樣,在船臺灰飛煙滅。
  • 光榮級巡洋艦改裝成難題,專家:中國可以幫助解決
    去年年底,俄羅斯海軍宣布對現有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進行升級改裝,今年年初,光榮級「莫斯科」號巡洋艦進塢準備接收改裝。然而,近日有俄羅斯媒體報導稱,關於如何改裝光榮級巡洋艦,成了讓俄軍頭疼的問題。光榮級巡洋艦,俄文: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64,是前蘇聯海軍最具戰鬥力的水面艦艇之一。在冷戰期間,為對抗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的威脅,蘇聯開發了一系列大型飛彈巡洋艦,其中最強大的當屬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該艦裝備重型遠程反艦飛彈,足以對美國航母發動遠程打擊。
  • 下水40年的「航母殺手」一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
    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是俄海軍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首艦。該艦是根據前蘇聯海軍"1164計劃"於1976年開工建造的,於1979年07月27日在445號船塢下水,並以"光榮號"為名在1983年進入當時的蘇聯海軍服役。
  • 俄版055大驅計劃擱淺:裝備近200枚飛彈,作戰實力超055型驅逐艦
    蘇聯海軍在冷戰末期達到巔峰,這種巔峰跟隨著蘇聯解體,猶如曇花一現瞬間垮塌。目前,俄羅斯海軍依靠著蘇聯紅海軍留下老舊艦艇獨自撐起門面。雖然,俄羅斯海軍服役著艦艇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核動力巡洋艦和飛彈驅逐艦,只是大中型水面艦艇逐漸走入暮年。
  • 一張圖,英國海軍全部家當,主力水面戰艦和潛艇一覽
    英國海軍現役水面戰艦和潛艇一覽但直到二戰結束時,英國海軍仍擁有4800餘艘各型艦隻,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大艦隊21世紀的歐洲各國海軍,規模都不是太大,強調少而精幹,英國海軍雖規模不大,在歐洲仍是數一數二,在世界上也是最先進海軍之一。英國海軍規模不大,但五臟俱全,該有的艦種基本都有,沒有偏科。
  • 不空前但絕後,「共產國際」號巡洋艦,繼承了蘇聯海軍的傳統
    說起二戰中的蘇聯海軍,很多人的印象中估計只有大名鼎鼎的憤怒級驅逐艦以及一票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潛艇。二戰期間,蘇聯艦隊的大型艦船被德國空軍死死地按在港口裡難以出擊,知名度不高也是非常正常的。博加特裡級是沙俄海軍中的最後一級舊式大型防護巡洋艦,排水量高達6000噸。博加特裡級之後的防護巡洋艦基本上都是3000噸級的小型巡洋艦、萬噸以上的裝甲巡洋艦以及次時代的輕巡洋艦。可以說,博加特裡級曾經是沙俄艦隊中的典範戰艦。
  • 為何不叫巡洋艦?055驅逐艦滿載排水量比提康德羅加巡洋艦還大!
    摘要:2017年6月28日中國055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首艦正式下水,這型萬噸級的飛彈驅逐艦的出現將使中國海軍的實力實現質的飛躍。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這麼一型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大型戰艦,如果要按照綜合性能來匹配的話應該叫巡洋艦更合適啊,但為什麼中國還是叫055驅逐艦呢?
  • 世界最致命戰艦,不是航母卻有核動力,500枚飛彈秒殺任何敵人
    但是在對世界戰艦的排名中,無論美國和中國近年來服役了多少大型戰艦,俄羅斯有一艘老舊軍艦卻始終霸佔在排行榜頭名的位置。是什麼讓偏見很大的西方國家都不得不對俄羅斯這艘軍艦折服呢?它就是彼得大帝號巡航艦,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核動力巡洋艦。
  • 昔日亞洲第一巨艦——印尼海軍「伊裡安」號巡洋艦
    訪英期間,赫魯雪夫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講,闡述了他對飛彈時代海軍的看法:「英國支配世界海洋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飛彈的出現,海軍的武器體系和作戰任務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戰列艦和巡洋艦已經成為了漂浮在海上的棺材。雖然我們這次來訪乘坐的是最先進的巡洋艦,但是不得不說,它搭載的武器和技術也已經落後於時代了。在不久的將來,海軍的主要武器將是潛艇和飛彈。」
  • 我國的055型驅逐艦為什麼不直接叫飛彈巡洋艦呢?
    正如這兩年網絡上有消息說我國有專家推薦搞全能艦,這實際上是新一代巡洋艦。這是最好的,也是最強的。海洋+旗艦=巡洋艦。無法遠洋或無法成為旗艦那就不算是巡洋艦。那就是巡洋艦現在衰落的原因。由於巡洋艦編隊很強,也不可能沒有航母編隊。各大國都大力發展航空母艦。一個沒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既然發展巡洋艦不行,那就發展航空母艦吧。
  • 與蘇聯時期相比,俄羅斯海軍正倒退一步!俄網友:應找中國買軍艦
    昔日,二戰前蘇俄海軍的攻擊型潛艇數量,據統計,非核動力攻擊潛艇數量在300艘上下,二戰後更是逼近400艘。攻擊核潛艇數量也有近百艘。而今俄羅斯海軍現役裝備中,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1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僅24艘。當然不排除舊艦退役所以數量減少,但也證明這麼多年間,俄羅斯軍事建造速度趕不上蘇聯時期艦艇退役速度。這是縱向對比。
  • 俄羅斯也有055巡洋艦!但比中國055落後不止十年,性能屬第二梯隊
    俄羅斯海軍的055巡洋艦屬於蘇聯時期建造的光榮級巡洋艦,滿載排水量約11500噸級,是俄海軍噸位僅次於基洛夫核巡洋艦的水面戰鬥艦艇,而055"烏斯季諾夫元帥"號是目前三艘光榮級巡洋艦中保養狀態最好的一艘,也是三艘巡洋艦中唯一完成了現代化航電升級的巡洋艦。
  • 北洋海軍竟有航空兵:為湊錢留洋學飛機賣了一艘巡洋艦
    一百年前中國在技術上大幅度落後世界發達國家,但那時候還不存在西方國家因為恐懼中國崛起而實施的對華技術封鎖。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發動的潛艇戰令協約國海軍頭疼不已,海軍的飛機也開始廣泛用於海上作戰用於作戰,西方國家海軍開始大力發展航空兵,這引起了中國軍界和輿論界的強烈興趣,他們認為飛機和潛艇這兩種新興的武器是未來海上作戰利器,也是強國禦侮之道。
  • 著名油畫:西沙漁女遙望外國巡洋艦,網友:換成萬噸大驅更帥
    不過,遠處那艘匯有「165」舷號的軍艦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165」號飛彈驅逐艦——「湛江」號。也並非是我軍的戰艦,而是一艘帶有明顯1134.2型「卡拉」級飛彈巡洋艦特徵的蘇聯戰艦。只是畫家充滿了對現代化海軍的憧憬,因此在這艘蘇聯巡洋艦的艦艏畫了一個比例並不協調的主炮和反潛火箭發射器,並加了一個代表南海艦隊驅逐艦的舷號「165」。這或許是畫家心中的現代化軍艦。
  • 蘇聯最強戰艦「復活」!攜帶400餘枚飛彈,號稱可硬撼航母戰鬥群
    撰文:考拉編輯:米高曾經的古巴飛彈危機讓世界意識到,即使擁有了再多的潛艇和飛彈,如果不發展大型水面艦艇也是行不通的。但得益於蘇聯,俄羅斯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俄羅斯獲得蘇聯軍事遺產,蘇聯最強戰艦"復活"據人民諮詢網報導,俄羅斯海軍近日下水了一艘核巨艦,這是一個蘇聯遺留下的近20多年的軍事遺產,叫做"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該艦艇是蘇聯海軍最大,最強大的艦艇之一。
  • 美海軍再次進行「戰斧」飛彈潛艇發射試驗(圖)
    美海軍再次進行「戰斧」飛彈潛艇發射試驗(圖)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2003年10月22日,本周美海軍洛杉磯級潛艇「匹茲堡」號(SSN720)在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試驗區成功發射了「戰斧」巡航飛彈。
  • 微信濃厚的傳奇色彩,蘇聯戰後第一型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
    戰爭結束後蘇聯紅海軍幾乎是白手起家,而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是二次大戰後蘇聯建造的第一批大型水面艦艇,也是戰後建造數量僅次於美國提康德羅加級的巡洋艦,在蘇聯紅海軍的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役的火炮巡洋艦,斯維爾德洛夫級的設計和建造還要追溯到衛國戰爭以前的蘇聯紅海軍巡洋艦。
  • 曾經的伏龍芝——拉扎耶夫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屬於是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一艘,標準排水量1925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最高航速30節 ,是20世紀80年代首屈一指的現代裝有電子作戰系統的巡洋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