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泰坦、航母殺手!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2020-12-17 和風漫談

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已經漸漸遠去,但仍然給世界留下許多深刻印記,龐大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就是其中之一。

當1979年7月27日,第一艘「光榮」號從尼古拉耶夫 61個公社社員造船廠船臺下水激起狂瀾巨浪時,北約觀察家們就已經感受到它所蘊藏的巨大力量。直到今天3艘萬噸老兵仍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默默的扛起艦隊大梁。

光榮級2號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

上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經歷了古巴飛彈危機和赫魯雪夫下臺,海軍政策開始發生轉變。高層意識到蘇聯需要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才能在全球自如的展現意志,所以糾正了以往「飛彈、潛艇萬能論」的錯誤思想,為紅海軍的水面艦艇發展打開了大門。

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上將敏銳的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先後建造了克列斯塔I/II級(1134/A)、卡拉級(1134B)、基洛夫級(1144)、光榮級(1164)等一系列大型反潛艦/飛彈巡洋艦,一步步將紅海軍推上巔峰。到70年代末期,紅海軍實力已經空前強大,讓北約集團日夜不安如芒在背。

惹不起的「基洛夫」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在全力推進。1950-60年代核動力技術日新月異,在一片高呼聲中「核動力海軍之父」——海曼裡科弗中將和海軍部長阿利·伯克雄心勃勃的準備打造一支全核艦隊。

1959-1978年,美國先後建造了「長灘」號、「班布裡奇」號、「特魯斯頓」號、加利福尼亞級(2艘)、維吉尼亞級(4艘)等9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

1963年6月「企業」號航母、「長灘」號、「班布裡奇」號核動力巡洋艦還組成第一特遣艦隊,完成了一次無補給環球航行,向世界宣示力量。

全核艦隊無補給環球航行,牛!

蘇聯感受到壓力,也開始研製核動力水面艦艇。1965年第53中央設計局(北方設計局)接到研製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命令,代號1144「海鷹」。後來發展成滿載排水量24000多噸的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成為叱吒風雲的一代霸主。

美國也有類似項目,與基洛夫級對標的是搭載「宙斯盾」系統的「核動力打擊巡洋艦(CSGN)」計劃,滿載排水量同樣高達17000噸。但這種艦艇非常昂貴,單艦造價高達15億美元,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富豪也難以承受。

上為CSGN計劃,下為簡化版的CGN-42

再加上美國當時深陷越南戰爭泥潭,經濟又不景氣,最終1975年在財政部和空軍的強烈反對下取消。海軍無奈,只能用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艦體搭配「宙斯盾」系統,變成服役至今的常青樹——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

紅海軍也同樣為高昂的建造成本和維護費用擔心,再加上早期艦用壓水反應堆一直不夠成熟穩定,所以基洛夫級只建造了4艘。雖然單艦火力無比強大,但無法形成數量優勢,也不能隨意出動。

然而美蘇全球對抗卻日趨激烈,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蘇聯出動96艘艦艇逼退了美國3個航母戰鬥群和2個兩棲打擊編隊,終於報了當年古巴飛彈危機的一箭之仇。

為更靈活的調配戰力,高層決定發展一款使用常規動力、火力接近基洛夫級的小型替代版本,由此誕生了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1972年10月新型巡洋艦在北方設計局開始研製,由經驗豐富的佩爾科夫局長和穆提辛先後擔任總設計師,工程代號1164,綽號「阿特拉斯(Atlas,古希臘神話中泰坦族的擎天巨神)」,因首艦「光榮」號也稱光榮級。

研製工作可謂駕輕就熟,從58型(肯達級)、1134/A(克列斯塔I/II級)、1134B(卡拉級)、1144(基洛夫級)到1164型一脈相承,幾級大型巡洋艦都是北方設計局的傑作。

1983年剛剛服役的首艦「光榮」號

光榮級全長186.4米,寬20.8米,吃水8.4米,標準排水量9380噸,滿載排水量11490噸,可以看作卡拉級的放大版。

艦體採用長艏樓線型,長寬比較小(8.9:1),水線面寬,有利於適航性、穩性和布置裝備。艏柱向前大幅傾斜,飛剪艏可以很好地抑制甲板上浪,不懼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惡劣海況。三段舭龍骨和兩個減搖鰭使航行更加穩定。

飛剪艏、減搖鰭、舭龍骨

全艦武器錯落有致,從前向後分布著1座AK-130型雙管130毫米艦炮、6座AK-630型近防炮、2座6聯裝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器、16枚P-500/1000反艦飛彈、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座8單元S-300F/M「堡壘M」遠程艦空飛彈系統、以及2座「黃蜂MA」近程防空飛彈等。

由於體型巨大的P-500反艦飛彈分置艦橋兩邊,上層建築不得不向裡收縮,顯得狹窄細長。艦橋後方是高聳的金字塔桅和高細柱型後桅,桅杆上密布著各種雷達、電子對抗設備和導航、通訊天線。

光榮級武器裝備分布圖

後桅後面有2座並排的煙囪和燃氣輪機進氣道,中間藏著一臺可伸縮的重型多用途吊臂,可吊裝各種武器彈藥、食品和物質補給。

艦艉是1座半沉降式機庫和直升機平臺,搭載1架卡-25B「激素」或卡-27「蝸牛」直升機遠程反潛,並為P-500反艦飛彈提供中繼制導。

卡-25艦載偵察直升機

艦體中14道橫壁將全艦分成15個水密隔艙,任意3個相鄰隔艙進水也不會沉沒,生存能力很強。其中12號隔艙裡裝著蘇軍頗引以為豪的「堡壘M」垂直飛彈發射系統。

寬大艦體為官兵提供了良好居住環境,艦上有多個圖書館和娛樂室,舒適程度僅次於「基洛夫賓館」。

一、強大動力

強大又可靠的動力是一艘戰艦完成任務的基礎,絕不能輕視,光榮級也不例外。它是遠洋艦隊核心,既要快速到達戰場又要持久續航,所以設計師為其準備了已在卡拉級巡洋艦上驗證過的燃氣輪機,並與廢氣循環鍋爐組成一套別具特色的M21燃-蒸聯合循環系統。

燃氣輪機

M21系統包括2臺M-70巡航燃氣輪機、4臺MK8F加速燃氣輪機和2臺直流式廢氣循環鍋爐,總功率110000軸馬力(80.9兆瓦)。通過2根軸系驅動2具四葉定距螺旋槳,最高航速達32.5節,最大續航力7500海裡/18節。

燃氣輪機油耗高,所以燃燒產生的高溫廢氣也不能浪費。設計師將2臺M-70巡航燃氣輪機的高溫廢氣引入廢氣循環鍋爐,可額外輸出1100-2200千瓦電能供全艦使用,燃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航母殺手

光榮級肩負著重要使命,任務目標繁多,包括: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編隊,在遠離岸基航空兵的大洋中為艦隊提供防空掩護,確保反潛搜索開展,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炮擊沿岸目標等,所以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它裝備著大量武器彈藥,能勝任反艦、防空、反潛、對陸支援等各種任務,是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全能戰艦」和「航母殺手」。

P-500反艦飛彈系統

16枚巨大的P-500「玄武巖」重型反艦飛彈分布在艦橋兩側,與水平甲板呈20°夾角高高昂起,構成光榮級最顯著的外部特徵。

海軍航空兵一直是蘇聯的弱項,就算基輔級航母服役後也達不到美軍那樣的打擊力度。只能靠飽和攻擊威懾敵軍,所以威力強大的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必須是蘇軍王牌。

P-500「玄武巖」系統中的4K80反艦飛彈

P-500「玄武巖」(北約:SS-N-12沙箱)由P-35「進步」反艦飛彈(SS-N-3B沙道克)發展而來。CM-248發射箱中的4K80飛彈加長到11.7米,彈徑0.88米,重4.8噸。2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和1臺KP-17-300渦噴發動機推動其最大速度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550千米,基本達到美國航母編隊防空圈的邊緣。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飛彈彈體由鈦合金材料打造,可攜帶950公斤半穿甲高爆彈頭或3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由於射程極遠,巡洋艦自身已無法引導,所以飛行中段由K-25B艦載直升機、Tu-95RT電子偵察機或衛星提供中繼制導,從高空快速接近目標,到末端啟動主/被動雷達俯衝攻擊。

P-500飛彈發射瞬間

4K80飛彈非常先進,彈上的4B89「蜜蜂」主動幹擾系統能干擾敵方攔截飛彈導引頭。多枚飛彈之間還能通過數據鏈互傳信息,自主分配目標,並優先攻擊航母。這樣的牛叉飛彈一枚就已經極難防禦,更何況光榮級能一次齊射8枚,累計發射16枚!

如果再加上其他水面艦艇、巡航飛彈核潛艇一起攻擊,就算美軍航母編隊有宙斯盾系統也接不下來。最後的結果無非是我用飛彈摧毀你,你用飛機消滅我,大家誰先出手都一樣是兩敗俱傷,這種玩命打法著實讓美國人頭疼。

體型更小,射程更遠的的P-1000反艦飛彈

1989年第3艘「紅色烏克蘭」號服役時,換裝了升級版的P-1000「火山」反艦飛彈系統,重量更輕,射程增大到700-1000公裡。2000年時「光榮/莫斯科」號、「羅波夫海軍元帥/烏斯季諾夫元帥」號(1995年更名成後者)也陸續換裝,光榮級的牙齒更鋒利了。

在蘇軍作戰規劃中,光榮級的戰場經常是孤立無援的。它要在大洋中為航母編隊和打擊艦隊撐起防空大傘,又要在全力一擊後頂著敵人瘋狂反攻抽身而退。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防空體系和反潛力量,所以光榮級還裝備了大量防空飛彈、反潛武器、聲吶和電子對抗設備,面對任何情況也能從容應對。由於篇幅所限,我們將在下一章中講述這些令人驚嘆的武器裝備,敬請關注。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蘇聯海軍的全能戰艦——光榮級飛彈巡洋艦
    前情提要:光榮級飛彈巡洋艦是蘇聯紅海軍建造的最後一型大型巡洋艦,肩負著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為艦隊撐起防空大傘,確保反潛行動順利展開,支援登陸部隊、對岸攻擊等任務。紅色泰坦、航母殺手!蘇聯海軍的巔峰絕唱——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它配備了威力驚人的P-500/1000反艦飛彈,成為威震四方的「航母殺手」。但它的能力絕不僅限於此,還裝備了數量眾多的艦空飛彈、反潛武器、電子對抗設備和綜合聲吶系統,能全面勝任反艦、反潛、防空等任務,成為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全能戰艦」。
  • 光榮級巡洋艦改裝成難題,專家:中國可以幫助解決
    去年年底,俄羅斯海軍宣布對現有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進行升級改裝,今年年初,光榮級「莫斯科」號巡洋艦進塢準備接收改裝。然而,近日有俄羅斯媒體報導稱,關於如何改裝光榮級巡洋艦,成了讓俄軍頭疼的問題。光榮級巡洋艦,俄文:Крейсера проекта 1164,是前蘇聯海軍最具戰鬥力的水面艦艇之一。在冷戰期間,為對抗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的威脅,蘇聯開發了一系列大型飛彈巡洋艦,其中最強大的當屬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該艦裝備重型遠程反艦飛彈,足以對美國航母發動遠程打擊。
  • 下水40年的「航母殺手」一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
    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是俄海軍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的首艦。該艦是根據前蘇聯海軍"1164計劃"於1976年開工建造的,於1979年07月27日在445號船塢下水,並以"光榮號"為名在1983年進入當時的蘇聯海軍服役。
  • 中國海軍為何不買光榮級戰艦防空能力遠落後052C艦
    簡介;052C飛彈驅逐艦防空作戰能力遠超光榮級,所以中國海軍對烏克蘭號巡洋艦沒有興趣052C飛彈驅逐艦防空能力遠超光榮級巡洋艦,可以看到它採用了四塊相控陣天線等待解體的烏克蘭號巡洋艦3月26日,烏克蘭總統下令將烏克蘭號巡洋艦作「非軍事化」處理,意味著這艘光榮級巡洋艦將會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一樣,在船臺灰飛煙滅。
  • 俄羅斯也有055巡洋艦!但比中國055落後不止十年,性能屬第二梯隊
    俄羅斯海軍的055巡洋艦屬於蘇聯時期建造的光榮級巡洋艦,滿載排水量約11500噸級,是俄海軍噸位僅次於基洛夫核巡洋艦的水面戰鬥艦艇,而055"烏斯季諾夫元帥"號是目前三艘光榮級巡洋艦中保養狀態最好的一艘,也是三艘巡洋艦中唯一完成了現代化航電升級的巡洋艦。
  • 傳說背後的真相,中國當初為何不引進光榮級巡洋艦?壓根沒看上
    說到中國海軍的軍艦進口歷史,一定要提到的就是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四艘現代級驅逐艦和最終沒有被進口的光榮級巡洋艦,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中國極度缺乏艦隊區域防空艦,而臺海危機又迫在眉睫。▲俄軍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共青團員號光榮級巡洋艦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已經建造完成了90%,但是烏克蘭政府卻沒有獨立完成這艘戰艦的能力,所以就如同當年的瓦良格一樣,烏克蘭政府也在尋找能夠接收這艘戰艦的國家。
  • 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1144型重型核動力巡洋艦,讓美國都忌憚
    隨著驅逐艦在海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巡洋艦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如今,海軍中比較普遍使用的軍艦為驅逐艦和護衛艦,因為它們的性能更加突出,在海洋中能夠發揮出更加突出的作用。但在此前,有一款巡洋艦非常著名。它源於前蘇聯時期,是一艘以核能源驅動航行的軍艦,被稱作世界上唯一一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的巡洋艦。它就是1144型巡洋艦。其也被稱作基洛夫級巡洋艦,該巡洋艦的主要作用也是為航母提供保護作用,但在進行研製期間,蘇聯逐漸開始想要研製出一款體型極大的巡洋艦,而且為了配合核反應堆,蘇聯也進一步擴大了這款巡洋艦的體量,最終研製出一款足足有2.5萬噸的巡洋艦。而這艘巡洋艦也被譽為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
  • 俄版055大驅計劃擱淺:裝備近200枚飛彈,作戰實力超055型驅逐艦
    蘇聯海軍在冷戰末期達到巔峰,這種巔峰跟隨著蘇聯解體,猶如曇花一現瞬間垮塌。目前,俄羅斯海軍依靠著蘇聯紅海軍留下老舊艦艇獨自撐起門面。雖然,俄羅斯海軍服役著艦艇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核動力巡洋艦和飛彈驅逐艦,只是大中型水面艦艇逐漸走入暮年。
  • 15年前,烏克蘭拒絕出售光榮級巡洋艦,15年後,055大驅已經8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艘被定位為航空母艦「殺手」的巡洋艦實際上從未完工,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出售,其後期恐怕還要有不菲的花費。據了解,"烏克蘭"號巡洋艦噸位為1.4萬噸,長186.4米。其型號為蘇軍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但是烏克蘭獨立,由於烏克蘭沒有資金和技術能力來完成這艘巡洋艦的建造,這艘巡洋艦被徹底放棄。
  • 庫艦的先輩,超日王的原型,終極基輔1143.42型載機巡洋艦
    如果對世界航母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那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與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的割裂感非常明顯,雖說兩者均擁有大量的防空反艦反潛飛彈,但是庫茲涅佐夫號還可以叫成重火力航母,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就只能叫做擁有斜角甲板的光榮了。
  • 我國055型驅逐艦為什麼不直接叫飛彈巡洋艦?和幾個因素分不開
    它的排水量可達12000噸以上,這個噸位放在當今世界上,除了航母、兩棲攻擊艦等載機軍艦之外,它排名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在055大型驅逐艦之後,則是排水量10500噸的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和10000噸的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 我國的055型驅逐艦為什麼不直接叫飛彈巡洋艦呢?
    遊艇一定要做領航員,當然如果艦隊中有航母的話,它也可以降為領航員,仍然是領航員。護衛艦不能獨自出航,而是要在旗艦周圍部署,作為護衛艦來保護自己。為何把055驅逐艦叫作刀兵衛兵?正是這一點。他們將與航母並駕齊驅,以保護航母。不要讓敵人的飛彈,魚雷,飛機,潛艇靠近航母。
  • 載機巡洋艦的巔峰之作,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為何註定以悲劇收場
    烏裡揚諾夫斯克作為蘇聯最為強大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高達八萬噸,林立的飛彈與航空作戰能力不再是此消彼長而是齊頭共進,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的制空能力已經於美國航母屬於同一級別!
  • 俄飛彈巡洋艦完成升級,莫斯科號重出江湖,絕對實力全面提升!
    眾所周知,在二戰結束後,蘇聯憑藉強大的整體實力而成為美國的唯一對手,為此兩國展開了激烈的外部較量,由此將整個世界帶入兩級發展格局。在軍事領域,蘇聯不僅打造了以自身為核心的華約組織,而且還持續拓展外部勢力範圍,發動了對美國的攻勢。
  • 核潛艇跟蹤目標,護衛艦發射飛彈:「鋯石」成新一代「航母殺手」
    冷戰時代,蘇聯海軍並不具備與強大的美國海軍進行正面決戰的能力,其發展的主要反航母武器是各類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可以從水面戰艦、飛機和潛艇上發射,儘管這些威力強大的飛彈很多都被冠以「航母殺手」的名號,但實際上,要想擊沉一艘美國航母是十分困難的:
  • 世界最致命戰艦,不是航母卻有核動力,500枚飛彈秒殺任何敵人
    它就是彼得大帝號巡航艦,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艘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蘇聯留給俄羅斯的「冷戰怪物」之一。它是蘇聯1144型巡洋艦的4號艦,1989年下水,但正式服役則要等到1998年,可見其建造的艱辛程度。
  • 28000噸巡洋艦重新服役,發射9倍音速反艦飛彈,中國055迎來對手
    冷戰期間,蘇聯海軍為了能夠對抗美國海軍建造了一支數量龐大且技術先進的「核艦隊」,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和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如果說面對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美軍可以用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來抗衡,那麼基洛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則可能只有尼米茲級航母去應付了。
  • 我國曾買下明斯克號,為何沒成為真正的航母?而瓦格良號卻可以?
    為了完成航母夢,其實在遼寧艦之前,我國也成買下了三艘航母。這三艘航母分別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以及俄羅斯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不過我國並沒有對這三艘航母進行改進,更沒有讓它們交付中國海軍繼續使用。其中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進行了拆解,而"基輔"號和"明斯克"號航母則當成了主題公園。
  • 為何055排水量超過光榮級,依舊稱為驅逐艦,而不是巡洋艦
    055大驅的排水量超過了12500噸,這個數字要比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和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都要大,為何055不能稱為巡洋艦呢?在驅逐艦大型化,巡洋艦化、護衛艦越來越驅逐艦化的今天,水面主力作戰艦艇的概念定位已經很模糊了,現代的驅逐艦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滿足巡洋艦的那樣的獨立作戰,甚至能做得更好,更全面。我國將055稱為驅逐艦,主要一個原因是為了不刺激其他國家海軍吧!
  • 遼寧號為何拆除反艦飛彈發射井?無從獲取花崗巖,航母定位不同
    中國海軍遼寧艦是我國的第1艘航空母艦,而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是庫茲涅佐夫級載機巡洋艦二號艦,庫茲涅佐夫級載機巡洋艦的艦首裝備了整整12發花崗巖反艦飛彈,一發花崗巖反艦飛彈,就能擊沉一艘萬噸級別的大型水面艦艇!或者讓美國的那些動輒八萬噸以上的航空母艦失去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