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營養高、好吸收,做法多樣而且簡單,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廉價食材。而在挑選雞蛋的時候,很多朋友有自己的「竅門」,比如雞蛋皮表面光滑、顏色發紅的蛋黃就更黃,蛋殼有斑點的雞蛋不好,或者挑選沾有雞屎的雞蛋更新鮮等等。
雞蛋的殼一般是白色、紅棕色的,也有青色殼。雞蛋在母雞的肚子裡是從裡到外生長的,先形成蛋黃,然後形成蛋清,再有一層膜包裹住蛋黃和蛋清,最後碳酸鈣、碳酸鎂等物質沉積在蛋白膜上形成硬化的蛋殼。
而蛋殼的顏色主要取決於原卟啉和膽綠素兩種物質。這兩種物質比例不同,蛋殼就會呈現不同顏色。其中,原卟啉產生黃色、紅色和褐色,膽綠素產生藍紫色和綠色。膽綠素主要是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衰老的紅細胞在肝臟被破壞的時候產生的,而原卟啉則主要由雞的輸卵管細胞合成。
所以,色素分泌的不同是讓雞蛋呈現不同顏色的真正原因,而與蛋皮的顏色與蛋黃的顏色沒什麼關係。而且,事實上有很多實驗已經證明了蛋黃顏色不同的雞蛋營養成分差別並不大。
蛋黃的顏色,其實來源於葉黃素。葉黃素確實有維持人眼部功能的作用,但是胡蘿蔔、南瓜等蔬菜中也含有非常多的葉黃素,靠吃雞蛋補充的葉黃素不會對身體產生什麼特殊的效果。
有了這樣的需求以後,很多農戶抓住這種「蛋黃越黃越有營養」的心理,在養雞時添加一些黃玉米、胡蘿蔔、南瓜、橘子皮等,就可以產生出蛋黃更黃的雞蛋,賣出更高的價錢。
而蛋殼上的斑點在蛋殼形成的末期產生的。輸卵管裡的一些細胞分泌色素,給蛋殼塗上顏色。有時會有顏色很深的色素,這些色素在最後才會附著在蛋殼表面,就形成了斑點,同樣與雞蛋的營養和新鮮度沒有任何關係,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購買雞蛋的時候最應該注意的是商家是否正規,如果是打著農村家養的噱頭,卻沒有賣雞蛋的經營資質,就可能沒有嚴格的生產環節就進行售賣,沒有質量保證,更容易受到細菌汙染,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各位朋友,你認為紅皮雞蛋好還是白皮雞蛋好?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