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也是最基本的食材,做法多種多樣,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大人小孩都也喜愛它。雞蛋的外皮有哪些顏色呢?白皮和紅皮是最常見的,還有一種比較少見,就是綠皮雞蛋。很多人可能會問:「雞蛋還有綠皮的啊,不是鴨蛋才有綠皮的嗎」?其實,這個也不奇怪,畢竟綠皮的雞蛋確實比較少見,一般市面上賣的都是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就這兩種雞蛋,價格上也存在著區別,賣家通常會說「紅皮的是洋雞蛋,白皮的是土雞蛋」。
所謂的洋雞蛋,也就是餵飼料的雞生的蛋,而土雞蛋則是散養在山間林地吃雜草、蟲子、穀子等這些食物的雞生的蛋。要是說它們的營養價值的話,各有優劣,並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說白皮雞蛋比紅皮雞蛋更營養,這個不太準確。但是,味道上確實有差別,買回來的白皮雞蛋,蛋黃顏色更深,而紅皮雞蛋蛋黃顏色偏淺,白皮雞蛋的味道相比紅皮雞蛋更加細嫩一點。從這一點上來看,白皮雞蛋價格高於紅皮雞蛋,也並不為過。
綠皮雞蛋,是烏雞生的蛋,當然不是那種呆頭呆腦頭上頂著一撮毛的白毛烏雞,這種雞隻適合吃,它是那種黑毛黑肉的烏雞生的雞蛋,這種烏雞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品種,真正的土雞。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家裡一直都養著這種雞,不過,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見過,有一年母親特意從表哥家裡弄了一窩綠殼蛋,讓家裡的母雞孵了一窩黑毛黑爪的小雞,從那以後,家裡的烏雞也就沒有斷過,綠殼雞蛋我也沒少吃。
至於雞蛋的味道嗎,因為都是家中飼養的土雞,所以三種顏色的雞蛋,我並沒有吃出
有多少差別,不過,土雞蛋的鮮美是洋雞蛋不能比的。農村裡的老人說,烏雞是補的,烏雞蛋自然也是補的。當時我也是將信將疑,只是覺得家裡雞蛋好吃,並不放在心上。
後來,人們總是拿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作比較,說的人多了我也糾結於這個問題,這期間我也翻閱了不少相關資料。總的來說三種顏色的雞蛋,在能量和胺基酸上區別不是很大,但綠殼雞蛋的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要比紅皮和白皮的高出很多,而且綠殼雞蛋的膽固醇含量要比白皮和紅皮的低得多。這種雞蛋在乾隆時期是作為「貢蛋」,有「蛋中人參」之稱。市面上的綠皮雞蛋,比白皮雞蛋和紅皮雞蛋價格要高出不少,但是,物有所值,所以看到這種雞蛋不要錯過。白皮雞蛋和紅皮雞蛋哪種更營養?都不是,這種綠皮雞蛋,它才是雞蛋中的最有營養的。
雞蛋好吃又營養,但吃雞蛋也要注意方式:
1、水煮蛋營養價值最好,而且這也是最便捷的方式,雞蛋加熱時間太長的話,維生素E的損失就越大,一般情況下,水開以後煮一兩分鐘就行,我每次都是把雞蛋洗乾淨直接扔進熱水壺裡,水開了雞蛋也就熟了。
2、平時炒雞蛋時不要添加味精、雞精、生抽這一類的調味品,雞蛋中本身就含有穀氨酸鈉,加入這類東西反而會破壞雞蛋原有的鮮味。
3、雞蛋一次不要吃太多,太多了,人體也吸收不了,反而造成浪費。對於心血管不太好的人群來說,儘量選擇綠殼雞蛋,當然什麼食物都要適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雞蛋不只有紅皮和白皮的,綠皮雞蛋才是最好的雞蛋,看見有賣這種雞蛋就不要錯過它,論營養和味道它才是雞蛋中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