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的點心小吃頗有特色,米製品點心種類繁多,如萍鄉米麵、米豆腐、推漿米古、米發糕、硬米麻片、空心麻圓、各式粽子、湯圓、艾米古、麻餈、蔥油米餅、象形水點心等,這與萍鄉地處江南稻米之鄉有關。
所以這些萍鄉這些經典的美食小吃,是不錯的江西味道,那你都品嘗過嗎?
萍鄉風行吃米麵,米麵是萍鄉人早餐的喜愛之食。萍鄉米麵以楊鬍子米麵最為出名,從民國時期傳承至今。
楊鬍子米麵白嫩,爽滑韌筋,湯頭好,下料足,臊子鮮,且臊子、米麵、湯頭視顧客需求而調整,故此萍鄉有一句歇後語:「楊鬍子米麵——臊子清楚」。用來形容人們辦事有頭腦,有條理,反之,則認為「搞臊子不清」。
萍鄉花果:這是風味獨特的一種傳統小吃,既是百餘年歷史的特產,也是萍鄉人智慧的結晶。萍鄉花果類似果脯、蜜餞,但別具一格,花色品種更多。
先人在蔬菜瓜果大量上市時,需要將南瓜、冬瓜、刀豆、辣椒、紅蘿蔔、蓮藕、柚子、梨等,採取切、雕、縷、刻等手法,使之呈現各種花樣,再經過醃、浸、漬、蒸、曬等十餘道工序,成為保存較長時間的花果。
花果既保留了原材料的顏色、味道,又清脆、香甜,既可食用,又是一種不錯的花色多樣的藝術欣賞品。1930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獎,現已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萍鄉花果以老字號「日新德」最為著名。
萍鄉鹽果子:這個也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傳統小吃。先人將豇豆、苦瓜、南瓜、青菜、辣椒、刀豆、姜、紫蘇、紅蘿蔔、白蘿蔔等,切成各種形狀,用熱水焯過後曬乾,保存在陶製壇罐中。
食用時,蒸熟後或拌糖,或拌鹽、或拌辣椒粉,或拌甘草粉、紫蘇粉等。鹽果子吃起來爽牙爽齒,味道綿長。
醬菜:在萍鄉的特色小吃裡面,有幾種特殊的小菜,是下飯的最佳選擇。它們分別是黴豆腐、辣醬、酺辣椒、酺洋姜等,因為民間手工製作工藝中大都採用了醬的手法,姑且統稱為醬菜。
每年冬季,萍鄉家家戶戶自製「黴豆腐」,類似豆腐乳,風味更獨特,回味更綿長。而需要紅椒椒剁碎,做成辣醬。
也可選用新鮮蔬菜,醃製擦菜,烹調「扣肉擦菜」、「擦菜煮魚」、「擦菜炒蛋」、「青椒炒擦菜」、「擦菜肉絲湯」等家常菜。醃洋姜(學名菊芋)做小菜爽脆開胃。
萍鄉麻辣:據說,萍鄉麻辣是湖南的商販到萍鄉來經商時從湖南傳來的。後經萍鄉人民的不斷改良發展,成為現在具有萍鄉特色的傳統小吃。
萍鄉麻辣的主料是豆皮,豆皮、油皮、百片、腐衣、豆腐皮等,配上辣椒、大豆油、蒜茸、鹽、味精、芝麻、八角、孜然、桂皮、香草葉等多種香料。由於麻辣的口味最關鍵是香料的配方,不同生產麻辣的廠家配方都不一樣,口味各有千秋。
你知道嗎?經過萍鄉改良後的麻辣,並不含四川調料裡花椒的「麻」,也不同於湖南那麼幹烈刺激的「辣」。所以這形成了萍鄉麻辣不同於其他麻辣的獨特口味:辣中帶甘,回味飽滿,過癮卻又意猶未盡。
砂鍋粉:之前一直覺得砂鍋粉是貴州的特色,但是萍鄉顛覆了我的認知,其不止在吃辣方面很相似,就連吃粉這一點也一樣。
你說地不地道,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就是:辣!經常有外地人辣得眼淚鼻涕橫飛,這是最辣的砂鍋,沒有之一。所以戰鬥指數低的,請自覺點一碗冰鎮綠豆湯。
米豆腐、豬血、滷蛋、海帶、豆芽、泡豆腐、蘑菇、香菜、白菜、雞爪,都到我砂鍋裡來。
蓮花血鴨:這屬贛菜系萍鄉菜一支,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的一族名菜,因具有:色美味香、鮮嫩可口的特點而被列入十大贛菜之一。2009年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