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遊戲的本質是遊戲,是應用在體育方面的遊戲,是遊戲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適應兒童心理發展特徵的體育鍛鍊。在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體育遊戲能更加行之有效地對小學生的身體進行鍛鍊,體育遊戲也是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體育遊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能激發小學生上體育的興趣。體育遊戲,對於小學生而言,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鍛鍊思維,培養品德,增長知識,掌握技能,陶冶情操,一舉多得。
一、體育遊戲的特點 體育遊戲一詞可以拆分成體育和遊戲,體育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遊戲的目的在於娛樂身心,體育遊戲完美的融合了體育和遊戲的特徵,讓人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享受快樂。體育遊戲具有獨立性、普及性、趣味性、知識性、娛樂性以及競爭性。體育遊戲可以讓小學生在快樂輕鬆的環境裡體會體育的競爭性,同時在相互競爭的環境下感受快樂,提升學生對體育遊戲的好感度和興奮度。體育遊戲的特質能激發小學生對於體育鍛鍊的熱愛,通過快樂遊戲、快樂鍛鍊的方式提升小學生對體育遊戲的興趣,使小學生對此門課程不會感覺到厭煩和排斥,這樣的教課方式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徵和生理髮育情況。體育遊戲的教學內容基本在課堂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和工具進行授課,開展起來十分方便,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體育遊戲包含了兩種因素,競賽和情節。體育遊戲中的情節因素讓體育遊戲具有生活性、思維性、直觀性。體育遊戲的生活性、思維性和直觀性,對於培養小學生的興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讓小學生感受到體育遊戲並不遙遠,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能夠自然的接受體育遊戲,並且享受其中。體育遊戲對小學生的思維、品質、身體素養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小學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體育遊戲的作用 心理資料顯示,一個人的大腦發育程度與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心理環境尤甚。體育遊戲的開展會應用各種生活情景,讓小學生可以擁有健康的體質,除此,還可以積極促進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讓小學生身心茁壯成長。在體育遊戲課程中,小學生需要自己把握動靜關係,隨著感覺尋找律動,綜合多項技能,翻閱過去的知識與經驗,讓小學生大腦中的神經活動起來,充分開發了小學生的智力潛能,讓小學生的平衡感和靈活性增強。此外,還能讓小學生獲得抽象思維,讓小學生學會多維角度思考問題,這有助於開發右腦,形成有藝術感的思維模式,讓小學生更加聰明機靈,看起來成熟精神。 小學生正處於一個長身體的階段,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還沒有發育完全,需要更多的刺激促進發育。另外,小學生由於沒有發育完全,身體素質較為脆弱,沒辦法承受超負荷的運動量。體育遊戲的存在為小學生的身心發育帶來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體育遊戲,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趣味性,一個有趣的東西自然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當小學生對此感興趣的時候,已經成功一半。在小學生的心理層面,已經對此不排斥,那麼接下來就可以在遊戲中鍛鍊小學生的體魄,由於體育遊戲的開展在校園課堂,所以需要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爬行、跳高、跳遠、拍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運動量並不大,但是對於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來說,正好合適,並且這些運動將以遊戲方式呈現,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參與度。 單論體育,小學生的感興趣程度很低,而且真正的體育鍛鍊是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條件才可完成,就小學生而言,難度無疑增大,興趣大大降低。體育鍛鍊是需要經過不斷的重複練習,機械性的練習才能達到健身目的,這樣的方式無疑會分散小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小學生的興趣程度,最終導致體育課程的訓練效果欠佳。但是,如果把體育和遊戲結合起來,效果將會不一樣。體育遊戲,讓那些重複的、機械的鍛鍊變得生動有趣,而小學生由於身體尚未發育完成,生性好動貪玩,體育遊戲滿足了小學生這一身體發育特徵,以遊戲的形式帶動身體的鍛鍊,寓教於樂,使枯燥的體育鍛鍊不再枯燥,讓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運動,能動的掌握各項體育技能。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時會遇上較為困難的體育項目或肢體動作。如果直接教授學生以較難的體育項目,學生會因為感到困難而退縮,而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會縮水。但是,如果用體育遊戲作為開場和輔助,這種困難局面將被打破。具體來說,假設我們鍛鍊快速跑,如果老師直接拿著秒表,計算學生的快跑速度,學生得知結果後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快跑天賦或者覺得自身體質不適合快跑,這樣的情況將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但是,如果在測試學生快跑速度之前,帶領小學生玩接力遊戲,將班上人分成兩組,相隔30米對立而站,左右兩邊作為起始跑步點進行棍棒傳遞,哪一組先完成,則有獎勵,休息5分鐘,輸的一方可以唱歌跳舞作為懲罰。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鍛鍊小學生的快跑速度,還能在遊戲中感受到體育鍛鍊的快樂,讓學生不再厭倦體育鍛鍊。對於老師而言,也能達到訓練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三、體育遊戲的實際應用
體育遊戲,不能隨意進行,凡是需要按照規定來完成,體育遊戲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任務分配進行授課。低年級的小學生應該以培養興趣為主,做一些簡單的體育遊戲,如「老鷹捉小雞」「123木頭人」等,這將提高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高年級小學生則在引發興趣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以鍛鍊身體素質為主,綜合鍛鍊學生的平衡力、判斷力、團組合作能力等,可以教學打桌球、羽毛球等項目,但是不管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小學生主要以安全為主,教師應該嚴格管控學生危險動作,保證學生人身安全。 除了針對小學生發育程度不同所需要做出不同選擇之外,還需要進行不同的情景設置。情景設置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興趣,減少厭倦。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環境裡進入到體育鍛鍊的狀態,在不知不覺中鍛鍊了自身體質,還感受到遊戲快樂。增強學生對體育遊戲的帶入感,鍛鍊學生快速進入狀態的能力,增強學生適應事務能力,綜合訓練了學生的知識與技能,身體和心理。 小學生的一大特點便是貪玩。體育遊戲的開展滿足了小學生貪玩的心理,用遊戲帶領小學生玩,不僅要玩還要會玩,在玩的過程體驗各種體育技能。但是小學生的注意轉移能力快,對遊戲產生厭倦的速度快,一些體育遊戲如果經常進行,將不再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所以體育遊戲不能單一,遊戲內容要經常更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展示一定的創造力,能經常更新體育遊戲教學內容,經常給小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小學生對體育遊戲產生長久的興趣,讓體育遊戲課程綻放持久魅力。
四、結語 體育遊戲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甚至佔據主導地位。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按照教學大綱,合理科學的安排體育遊戲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育鍛鍊的興趣與愛好,並且要時時創新體育遊戲的內容,不能讓體育遊戲呈現單一效果,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遊戲將極大地提高小學生興趣,還能在體育鍛鍊過程中感受快樂,學習到各種體育技能,增強自身體質。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研究體育遊戲的豐富內涵,讓體育遊戲發揮它的內在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