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訓練不足是跑者肌肉痙攣的根本原因

2020-12-22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10月16日報導:

最新研究發現,缺乏力量訓練或許是遭遇肌肉痙攣的根本原因。當然,補足水分和電解質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長距離跑步中。


《力量與訓練雜誌》(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近期刊登了研究文章。研究人員對98位馬拉松跑者進行研究,比賽前和比賽後分別進行了心肺健康檢查,並收集了血樣和尿樣。88位跑者完成了馬拉松比賽,其中的20位跑者在比賽中途或比賽剛結束時出現了肌肉痙攣。

和其他跑者相比,出現肌肉痙攣的跑者體內的肌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含量都出現了顯著增加,而這則預示著肌肉受損比較嚴重。但是,兩者之間的電解質和水分含量並沒有明顯差別。

該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體育教育和運動專業助教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納瓦羅表示:「研究結果表明,肌肉痙攣並不是缺水或者電解質不足所引起的,所以在跑步中途補水和電解質是無法預防肌肉痙攣的。」

研究發現,當跑者加強力量訓練之後,跑步時出現肌肉痙攣的概率大大降低。納瓦羅表示,這是因為肌肉痙攣和肌肉受損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力量訓練會讓肌肉受損的程度更小,肌肉痙攣出現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雖然研究結果表明肌肉痙攣和缺水以及電解質沒有關係,但並不意味著跑者可以忽視對它們的補給。納瓦羅表示,跑者在跑步時依然要注重補給水分和電解質,因為它們會對身體狀態產生很大影響,決定了最終的成績。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跑者缺鎂易致肌肉痙攣 需多吃豆類堅果
    人體中超過300種生化反應都需要鎂的參與,特別是產生能量、肌肉功能、蛋白質合成和胰島素新陳代謝,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跑者沒有攝入充足的鎂,就會影響跑步表現,導致乳酸堆積,肌肉痙攣,身體恢復緩慢等。具體來講,鎂對跑者主要產生四方面的影響。1、跑步表現。葡萄糖是跑者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而在糖原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中,鎂是至關重要的物質。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跑者課堂丨這塊肌肉力量不夠容易發生膝痛,普通跑者差距就在這裡
    ; 而那些股內側肌不發達的跑者,內側頭位置很高且不清晰。 3、髖關節力量不足 近十年來,大量研究發現,髖關節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外展肌肉力量的不足會引發髕骨運動軌跡異常,這主要是由於髖關節外展力量不足會引發髖關節過度內收內旋
  • 針對提高跑步速度,腿部肌肉力量和身體耐力的三種坡度跑訓練方法
    上坡跑訓練對於關節和連接組織的影響更小:坡度跑對於大腿肌肉的力量刺激時最要的,跑動中,抬腿和落地時的存在一定角度,反而減少了平地上對於關節和韌帶等連接組織的衝擊。培養比平地跑更大的爆發力量:上坡時需要腿部肌肉更強的力量,適當的訓練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纖維力量增長。化身成為跑者特有的力量訓練:不用去健身房舉鐵,地球重力會隨坡度變化自然施加到跑者身上,變成一種特別的力量訓練。
  • 兩個跑者,一個天天跑,一個隔天進行力量訓練,半年後誰厲害?
    愛跑步的兩個人,一個天天只跑步積累跑量,另一個隔天進行力量訓練,你說半年後誰跑得更好?誰更厲害?區別有多大?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你擁有跑步相關經驗和一定的知識後你就會很決絕的選擇後者跑的更好!因為一個合格的跑者深深懂得核心肌群對跑步的重要性。
  • 跑者雙腿沉重像灌鉛 或與這8個原因有關
    高強度力量訓練力量訓練是跑者的必修課,它能讓跑者增加肌肉質量,更好的控制跑姿,提升跑步效率。但是,如果力量訓練過多,或者下肢的力量訓練強度過大,就會導致雙腿感覺沉重。如果在備戰比賽期間,力量訓練每周1-2次即可,休賽期可以適當增加1-2次。忽略跑後拉伸跑步結束之後通過泡沫軸或者動態拉伸,不僅讓身體得到放鬆,還能緩解肌肉酸痛,防止小腿肌肉僵硬。如果忽視這個過程,第二天跑步時可能就會增加腿的沉重感。跑後主要拉伸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背部等主要肌肉。如果不想進行動態拉伸,最好能對雙腿進行10分鐘的靜態拉伸。
  • 抽筋、肌肉痙攣,並非都因缺鈣鉀,這些原因不能忽視
    突然發作肌肉痙攣,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肌肉過度使用:這是很常見的抽筋原因,長時間運動造成肌肉緊繃就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身體脫水:運動員若長時間運動,但沒補充足量水分,很容易肌肉痙攣,尤其是在熱天裡長時間的運動或勞動,像是跑馬拉松的現場不算少見。
  • 透析患者肌肉痙攣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肌肉痙攣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併發症,約佔總數20%-30%左右,較易發生在透析中脫水較多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多數出現在每次透析的中後期。一旦出現應首先尋找誘因,然後根據原因採取處理措施,並在以後的透析中採取措施,預防再次發作。
  • 肌肉力量、大塊頭:不同的訓練思路
    肌節對肌肉的收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肌節體積增大時,人的力量就更大,不過肌節體積增大是有限的,就算到達人類的極限,也不太可能達到健美運動員的那樣肌肉體積。日常生活當中 ,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看起來並不是特別的強壯,但是力量卻很大,其原因就是肌節的質量較高。
  • 力量訓練好處不止增肌 四個動作減腋下贅肉
    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進行2次力量訓練的人,在18個月後,認知功能明顯改善。研究人員表示,力量訓練會使大腦中一部分在早期阿爾茨海默病中經常受到影響的灰質變厚。3.減少跌倒風險。跌倒是65歲以上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半身力量,尤其是腿部力量薄弱是主要危險因素。
  • 減肥需要力量訓練?2個原因,增加肌肉有利於減肥
    減肥需要力量訓練?2個原因,增加肌肉有利於減肥對於剛剛接觸減肥的朋友們來說,經常有一點讓他們困惑,即減肥時到底要不要增加力量訓練?只是控制飲食是否可以?但是對於力量訓練這部分說得很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力量訓練在減肥當中的作用。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力量訓練的作用和目的。通常來說,力量訓練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擼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鍛鍊我們的肌肉。
  • 跑步總是跑不快,可能是雙腿力量不足,不妨試著這樣練
    導語:跑步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經典運動形式,它不僅能夠幫助訓練者減脂瘦身,因為它是全身運動的標杆,通過跑步可以提高全身的運動水平,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跑步的知識到了痴迷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話題。
  • 常侵襲跑者的髖部疼痛 多由6種原因所致
    這在跑者群體中比較常見,因為跑步過程中髖關節一直處在工作狀態,腿的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都需要髖關節的參與。引起髖關節疼痛通常有以下6種原因。肌肉拉傷和肌腱病變在跑者所有的引起髖部疼痛的原因中,這種情況大約佔據了其中的1/3。髖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和肌腱組織,像膕繩肌、髂腰肌、內收肌、股直肌等。
  • 為什麼跑步的你,一定要進行足踝穩定性和力量訓練?
    不過,大部分跑者的力量訓練主要集中在核心、臀部、大腿和小腿等部位,很少會訓練小肌肉群,比如足踝附近的小肌肉群,導致足踝力量不足,從而引起一些跑步傷病。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被很多跑友忽視的:足踝穩定性和力量訓練。 提高足踝穩定性和力量,對跑者來說有多重要?
  • 兵哥哥與健身者的肌肉有什麼不一樣?究竟誰的肌肉更有力量呢
    一:訓練方式,兵哥哥的肌肉都是通過每天的艱苦訓練從而一點一滴的積累出來的,因為兵哥哥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訓練,比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者長跑等,日復一日的訓練讓他們的身體素質非常強;而那些健身者的肌肉通常是通過一些器械鍛鍊出來的,而且鍛鍊過程中還會有充足的休息和一些健身餐來專門的促進肌肉發展。
  • 資深跑者必看,這5種關鍵電解質,你補充夠了嗎?
    鈉、氯、鉀、鈣、鎂等電解質,對於跑者來說雖然需求量比較小,但是如果它們缺乏的話,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對訓練和身體都是不利的。資深跑者都懂,電解質飲料什麼的,除非長距離或者馬拉松,基本都不太需要。所以今天咚妞要給的建議就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來補充這些關鍵電解質~ 1 缺乏電解質 會帶來哪些困擾?
  • 增長肌肉不只靠力量訓練 這10種食物也可以
    網易體育4月26日報導:跑者增加肌肉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強壯,提升跑步效率,降低受傷風險。除了力量訓練有助於塑造肌肉外,通過飲食也是增加肌肉的一個重要手段。那麼,哪些食物有助於跑者增加更多肌肉呢?
  • 力量訓練是增加肌肉質量和壽命的有效「藥物」
    你可能會聽到很多有關飲食健康和進行有氧運動以最大程度延長壽命的信息,那麼力量訓練的效果如何呢?這篇文章就帶你了解力量訓練對肌肉質量和壽命的影響。肌肉質量和死亡率擁有更多肌肉可能會延長壽命的觀點得到了科學的支持。
  • 探秘:力量訓練者是否需要大量補充蛋白質?
    運動員跑完全程馬拉松只需消耗20克胺基酸,我們從這個事實可以知道,對力量訓練者來說,在進行規律訓練的情況下無須補充大量蛋白質 。在普遍大量補充蛋白質的健美、舉重、大力士比賽或健身領域,莫不如是。
  • 提防蛋白質攝入不足 跑者要注意5個信號
    網易體育12月8日報導:跑者和其他人相比,平時的飲食中需要攝入更多的蛋白質,因為需要它修復和塑造肌肉,保持免疫系統健康,補充能量等。那麼,如何觀察到自己缺乏蛋白質呢?跑者一定要注意以下5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