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為何能超過儒家,成為戰國第一門派?一文理清墨子十大思想!

2020-12-17 好玩的國學

在戰國的哲學江湖上,老子、孔子和墨子,是真正稱得上開山立派的大哲學家。

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以「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為價值觀;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提倡「仁者愛人」,強調道德修煉「內聖外王」的價值觀;而墨子則創立了墨家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的人生旨歸。

墨子曾經是儒家弟子,因不滿儒家的禮樂制度和厚葬等理念,離開儒家創立了墨家學派,其影響力在短時間內急劇提升,一躍成為戰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學派,與道家弟子楊朱創立的楊朱學派並駕齊驅,成為當時的顯學。

墨家為何能在諸子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墨子的哲學符合社會底層人們的需求,墨子所描繪的平等友愛的理想社會;他所推崇的「兼君」「兼士」的理想人格,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墨子有雄辯之才,還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是當時的「網紅」哲學家。他甚至將海量的粉絲轉化成為一個具有嚴明紀律性的準政治性組織——墨家學派,墨子是墨家學派的首任「巨子」,是名副其實的「黑老大」,後世的遊俠、替天行道的農民起義,均源於此。

老子做過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孔子在魯國曾任國代理宰相,他們都是上層社會的代言人。而墨子只是一個普通人,有人說他是是被臉上刻字的囚犯,也有人說他是技巧高超的工匠發明家,而根據墨子自己的說法,他是「農與工肆之人」,是農民與手工業者的代表。

墨子的哲學思想具有嚴明的邏輯體系,他的觀點一共有十條,分別是: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兼愛和非攻。這些學說看似十分龐雜,實際上貫穿了一條邏輯主線——利益。墨子是非常現實的功利主義者,他觀察世界的標準是有用,只要有利於天下的就提倡,反之就反對。

第一是兼愛。墨子反對孔子的愛有差等的思想,他主張毫無分別地愛天下每一個人,把別人的親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別人的國家當成自己的國家,平等地不求回報地去愛別人。墨子說,「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愛能夠給人帶來好處,如同別人結婚你隨禮,等你結婚時候你就能加倍收回投資,這就是人類的投桃報李的感恩心理。

那麼如何才能讓人都去愛別人呢?墨子提出了以上率下的「尚同」思想。墨子說,「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天下百姓都要聽天子的話,天子讓我們愛誰我們就愛誰,對天子要絕對服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墨子的尚同與法家沒有區別,都是絕對專制主義思想。

天子的權力也需要監督,否則就沒有了制衡的力量。既然人間百姓要絕對服從天子,那麼誰來制衡天子呢?墨子提出了「尊天」理論。上天是有意志的,可以明辨人間的善惡,上天的善就是「兼相愛「,不善就是「不愛」,人間天子必須服從上天的意志,否則就會受到懲罰。除了上天,墨子還提出了「事鬼」,把鬼神搬出來作為權力的另一種制衡模式。因為「舉頭三尺皆神明」,人們只要相信鬼神的力量,就有有敬畏之心,就不敢做壞事,所以「尊天」與「事鬼」是墨子用來制衡天子、嚇唬貪官汙吏的一種工具罷了。

墨子的節用、節葬、非樂等理論,同樣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色彩。節用就是開源節流,提倡簡樸節約的生活,這有利於社會發展;儒家提倡的厚葬守孝三年的繁雜儀式,不僅浪費金錢,更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守孝三年期間不準有夫妻生活,不利於人口的增長;儒家的禮樂制度,造成財富的巨大浪費。在墨子看來,敲敲打打唱歌跳舞產生不了社會財富,所以也在反對之列。

「非命」是墨子的重要思想。儒家把命運當成一種無可奈何的力量,但墨子認為,人如果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那麼就沒有奮鬥的力量,社會將充斥著懶惰和無所事事的人,這無疑會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墨子的「非命」理論,強調個人的努力,體現了昂揚向上人生觀和積極入世的人生精神。

最後是「非攻」思想。墨子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他為了維護和平,制止不義戰爭,帶領弟子作為死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誓死保衛弱小國家。他的想法很樸素,因為戰爭導致土地荒蕪人口減少,同樣不利於社會發展,因此他強烈反對不義戰爭,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

由此我們可以為墨子龐雜的思想,總結成三個部分,畫出一條主線。三個部分是:以功利為目的的兼愛理想;以尚同為主的專制傾向;以尊天、事鬼為主的宗教意識。而一條主線是「交相利」,兼愛、尚同、尚賢、節用、節葬、非樂與非命等理論,都是為社會人生謀取公利的手段。

相關焦點

  • 墨子也要負責?墨家為何在歷史上徹底消失?
    墨家作為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與儒家齊名的科學幫派,其潛在實力以及技術儲備是遠遠超過當時其他學派的。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次依靠自身實力,以及墨子的出眾口才,制止了多次殺無謂的殺伐。墨子提出的諸多觀點,也更加貼近於底層人民,所以墨家學說,很容易就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紛亂的社會上,招收到死心塌地的以墨家觀念為人生格言的人才。
  • 簡說墨子和墨家思想
    有論者據此認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學派的宣傳其思想形式,這說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實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只是墨子用來救世的手段。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為他能在當時儒、道兩家盛行之時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他也是位大愛無言的聖賢,因為他是整個中國兩千年文明歷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層勞動者和社會弱者的立場上說話的人;他在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因為他與眾多的聖賢一道,展開思想的砥礪和交鋒,共同創造出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他還是位科學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
  • 墨子與墨家思想簡述
    墨子及其弟子們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而且他們之所以過這樣的生活卻與他們的思想信仰有關,他們認為「不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所以,就當時而言,墨家這個團體在生活方式上是大異於常人的。長時期的自苦,導致他們形容憔悴,以至於腓無肱,脛無毛,再加上短衣草鞋,人們常常將他們以刑徒役相看。即使在當時人看來,墨子與他所創的墨家也是一群非常另類的人了。
  • 墨子出身木匠,為何能成為各派思想的代表
    春秋戰國時期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文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此時,出現了以儒、墨、法、道為主的百家爭鳴的學派,這些學派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見解,因此我們都深受這些思想的影響,其中,儒家和墨家最具代表性,但有傳言說墨子是木匠,這真的是真的嗎?
  • 華夏文明史中,墨子與墨家的思想形成
    墨子出身如何,是什麼造就了他的離經叛道,作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的思想主張又來源於何處呢?墨子的家世已經無法考究,但由於他的思想大多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聲,憑此推斷,墨子可能出身於社會中下階層。為此,楚惠王的使者穆賀曾當面說他的學說是「賤人之所為」,荀子也批評他的學說是「役夫之道」,墨子對這些污衊之詞,漠然處之,一直「量腹而食、度身而衣」過著簡樸的生活,這也成為墨家始終遵守的教條。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墨家是怎樣的存在?為何沒有勝出?
    春秋戰國是個激烈碰撞的時代,戰場上金戈鐵馬,儘是刀光劍影;外交上鬥智鬥勇,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思想上,百家爭鳴,氣貫長虹……沒有哪個時代的競爭,能比春秋戰國更加激烈!如果說法家思想勝在了春秋戰國,儒家思想勝在了封建王朝主流時代,道家思想勝了王朝開端,那麼墨家思想則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它盛行的不是某個時期,而是某個領域。墨家思想究竟是怎樣的思想?它和我們熟悉的儒、道、法有什麼不同之處?揭秘帶有神秘色彩的墨家。
  • 為什麼說墨子的人格精神最偉大?墨家學派為何很快衰落?
    在中國哲學史上,墨家學派曾經最為興盛,一度戰勝了儒家學說,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用孟子的話說,當時有兩種社會思潮,一種是墨家,另外一種是楊朱之學。墨家強調人生來就要奉獻,為他人、國家和社會奉獻自己所有力量,必要時包括生命。
  • 墨家和儒家都講仁愛,但是區別卻很大,你認同哪家思想?
    墨翟,姓墨名翟,史稱墨子,是墨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墨家思想學說曾經盛極一時,先秦時期士人學子「非儒即墨」,就是說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不是儒家的門徒就是墨家的門徒,是很有影響力的一家思想學派,與儒家一樣是那個時期的顯學。
  • 先秦諸子百家之墨家墨子的傳奇一生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不同流派的以及各家學派爭鳴鬥豔,也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群星閃爍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文化大家更是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其中的一家很受歡迎的流派大家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宋國人。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到了墨子這一代,他已經是平民。
  • 墨家創始人墨子,俠肝義膽,出身農民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齊爭鳴,而戰國時期有一句話「非儒即墨」能在百家爭鳴脫穎而出的墨家到底是怎樣的呢,墨家信奉一句話「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墨家在當時是絕對的俠義代表。墨家何以墨為名,這一切都是因為墨家是由墨子創立,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目夷後代因故由貴族被降為平民,小李有幸曾在滕州的墨子紀念館遊覽過一番,雖然都是一同各大紀念館一樣都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不過對他的事跡生平都有詳細的記載。
  • 先祖曾是貴族,後來成為了平民,在列國間遊走,成就墨家巨子
    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段文化思想發展異常輝煌的歷史,眾多的思想流派展示自己的成果,宣揚自己的思想,在這百家爭鳴的時代,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來認可。而在這個時期各個文化思想的互相交融,確立了封建時代的思想基調。而當時墨家便是與儒家平起,被稱為 「非儒即墨」。
  • 墨子與孟子,戰國時期兩大毒舌的隔空對決,誰會笑到最後?
    儒家一個弟子對儒家提倡的「愛有差等」、厚葬、禮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等理論深感不滿,他心懷兼愛天下的理想,毅然離開了儒家學派,靠身體力行的苦修實踐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奔走各國舌戰群儒,終於讓自己的學派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與楊朱建立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極端利己主義學派,共同瓜分了戰國思想市場的份額,這個人就是墨子。他所建立的墨家,是中國思想史上最具愛民情懷,最堅韌的理想主義學派。
  • 老子孔子,諸子百家群星閃耀,春秋戰國為何集中出現思想大爆發?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群星閃耀、百家爭鳴的局面。春秋時期,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孫子為代表的兵法家,橫空出世;戰國時期,更有法家、縱橫家、陰陽家、名家、農家、雜家、方技家、小說家等閃耀登場。
  • 墨家的「兼相愛」與儒家的「仁者愛人」,哪一種是人間大愛?
    墨家學派雖然早已經湮滅在歷史的風塵之中,但他思想的光輝卻從來沒有黯淡過,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我們。在中國哲學派別中,儒家也是愛的哲學。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渴望建立「仁政」、「王道」理想,都建立在愛人的基礎上。儒家的愛遮遮掩掩,但墨家的愛濃鬱熱烈。
  •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名翟(約前468—前376),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居魯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戰爭攻伐、兼併頻仍,人民生活很不安定。墨子懷著「為萬民興利除害,富貧眾寡,安危治亂」的理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奔走於各諸侯國,謀求制止戰爭,反對大國之攻小國。他認為,「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等十論,作為十大政治宣傳綱領。他同時指出,到不同國家,要針對不同國家的特點,分清情況,加以遊說。
  • 千年謎團:墨家在中國為何會消失得這麼徹底?
    如果把先秦的學術界比作一所大學,那麼墨家是諸子百家中唯一的理科專業。其畢業生在一大群文科生中顯得尤其特立獨行。 一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大學中最火的兩個專業,並稱「顯學」。為了爭奪生源,這兩個專業經常掐架。 創辦者的理念差異加劇了專業間的對立。儒家是老牌文科專業,早在春秋時代就由孔子一手創辦。
  •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 先秦時期
    (一)墨子其人與《墨子》其書1.墨子其人墨子名翟,魯國(一說宋國)人,一說墨非其姓,以勤勞瘩黑得號,墨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先秦時期重要思想家之一其生平事跡不詳?大約生於孔子之後,活動於戰國初期。他出身於手工業者,能製造機械,也通曉軍事,曾率同弟子們幫助宋國防禦楚國的進攻。
  • 原來諸子百家裡的法家、墨家和儒家還有這層關係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因為諸國林立思想開放,所以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百家爭鳴的景象。在這諸子百家之中,最具影響力和思想特點的當屬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了。其中法家與墨家還同儒家頗具淵源,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墨學創始,墨家領袖,勞苦大眾的代言人——墨子
    春秋時代,繼儒家而起的另一個重要學派是墨家。儒墨兩家在思想主張上針鋒相對,是我國思想史上出現最早的互相對立的兩大學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中,儒墨兩家一直都處於顯學的地位。墨家的創始人,姓墨名翟,魯國人。也有人說他宋國人。
  • 帶你了解墨子,他是墨家的創始人,思想主張非常有特點
    墨子名翟,乃是墨家的創始人,第一任墨家鉅子,相信大家在《秦時明月》中對墨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墨子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團,《史記》中記載他是宋國的士大夫,而《呂氏春秋》則記載他為魯國人,但也有人拿出所謂的證據說他是楚人,但墨子真正的身份早已經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而無法查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