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來,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小編覺得大冷天吃頓餃子,貼點秋膘最合適不過了。水餃是人人都喜愛的傳統麵食,皮薄餡嫩,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食用方便。每到周末我就喜歡給冰箱裡面囤上一些餃子或者餛飩,不想做飯或者時間比較緊張的時候煮上一盤餃子真的很方便。
但是,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明明每次現包的餃子開水下鍋,煮出來的一個個餃子都是完整的白胖子,而一到冰箱裡面的凍餃子,開水下鍋煮,就變成了燴麵片了呢?其實煮餃子還是有很多學問在裡面的,到底是熱水還是冷水煮更好呢?
冷凍水餃 ——適合冷水煮
冷凍的水餃需要一定的解凍時間,如果等水滾才把冷凍水餃丟進去,外面100度,裡面可能零下10幾度,一加熱起來,常常皮熟了,但肉還沒熟,吃到夾生的水餃最為敗興,但如果用冷水煮,等到水開之後,裡面的餃子餡兒也解凍的差不多了,更能保證餡兒熟透,可殺死寄生蟲,吃起來更放心,最後煮出來的餃子和我們平時現包的沒有太大區別。
而且冷水煮更省時省力,熱水煮水餃不但要多花5分鐘等水滾,放水餃時又怕熱水濺起燙到手;而冷水煮水餃相比而言更為省事,水還沒滾就直接丟鍋裡放著不管,10分鐘後盛起飽滿的水餃就可以開吃了。
現包水餃 ——適合沸水煮
與冷凍水餃不同的是,若是現包的水餃用冷水煮,水餃皮會糊掉,而且現包水餃不存在內外溫差大餡兒不易熟的問題,因此建議還是用沸水煮。
煮餃子怎麼不破皮?
我們準備開始煮餃子的時候,先要在鍋裡加入一些水,等過一段時間,水開了之後,不要著急把餃子放進去,要先在水裡放入一些鹽,攪拌均勻,讓鹽全部溶入水裡之後再讓餃子下鍋,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餃子破皮露餡兒的情況。
另外,在煮餃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用勺子在鍋裡攪拌,讓餃子餃子連同水分一起動起來,避免餃子粘在一起,或者粘在鍋上,還有一點,就是煮餃子要少量多次,這樣才能保證煮出來的餃子既好看又好吃。
煮餃子的過程也是很有講究的,我們在煮餃子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開著蓋子或者蓋著蓋子煮,煮餃子是要先讓餃子皮兒熟再讓餃子餡兒熟,我們可以在開始煮餃子的時候開著蓋子煮。讓餃子的皮熟得差不多之後再蓋上蓋子煮,這樣熱量能夠更好地從餃子皮傳遞到餃子餡裡,保證餃子的口感,期間水分蒸發,我們還要不斷地向裡面加入涼水,大概加三次左右。
餃子包得再好,煮出來的不好吃也是白費了,上面這些小技巧你看明白了嗎?我是家味美食記,和大家一起分享與美食有關的事情,歡迎您的關注、收藏、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