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民跨國賣菜

2020-12-27 騰訊網

圖一

圖二

1月11日,在雲南省勐海縣打洛鎮,家住曼蚌村的玉坎(圖一右一)在整理購買的蔬菜。

凌晨4點半,距離中緬邊境打洛口岸約一公裡的三岔路口,停滿了大貨車與小三輪,一群戴著頭燈的「跨國菜農」熟練地購買和分揀蔬菜、打包裝車,一派繁忙景象。玉坎便是其中一員,今年是她出國賣菜的第五個年頭。

「與國內相比,緬甸那邊買菜的人多,菜價也相對高一些。」玉坎在自家田地採摘菜心時說,「家裡種的蔬菜品種不多,出國賣菜前還要進些貨,保證蔬菜的種類和數量。」如今,出國賣菜已經成為玉坎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每月能盈利6000多元。

據了解,當地村民去緬甸賣菜已有十餘年,每天約有250輛車出境。為方便邊民互市,打洛口岸開設「陽光早市」綠色通道,每天早上6點半至7點為菜農提供提前通關服務。圖二即為1月11日,打洛海關工作人員對出境貨物進行查驗。

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作者:胡

相關焦點

  • 一天內1萬農民集體淘寶直播賣菜!李佳琦、薇婭等主播勸粉絲去幫忙
    從昨晚到今晨,包括李佳琦、薇婭、還有歌手吉傑在內,淘寶上各路明星、主播都在反覆告訴粉絲:「2月15日會有1萬位農民集體來淘寶直播賣菜,大家都去幫幫農民伯伯。」圖:村播日,淘寶上各路明星、主播都在號召粉絲去農民直播間幫忙每個月的15號都是淘寶直播雷打不動、專門用於幫助農民主播的「村播日」。
  • 農民大叔迎娶妙齡非洲女孩,跨國婚姻是否靠譜
    河南孟津縣一位40歲農民大叔,在非洲援建工作中,與當地一位25歲女孩相戀並結婚。而且農民大叔工作結束後把女孩帶來了中國定居,開始過上了幸福日子,目前兩人已經孕有兩個孩子了。中國的農民大叔和非洲的女孩結婚,屬於跨國式婚姻,那跨國式的婚姻到底靠不靠譜,會不會帶來幸福呢?許多人還是心存擔憂和疑慮的。那分析下以下幾點擔心和疑慮。第一是語言問題,因為語言是兩個人進行溝通,表達情感的溝通渠道,語言不通交流起來無疑是溝通的巨大障礙。
  • 農民朋友注意!賣菜要持這幾個證件,不然罰款3000元,沒得商量
    農民朋友注意!賣菜要持這幾個證件, 不然罰款3000元, 沒得商量談到賣菜小編有感而發了,之前小編也跟大家提過,小編老家住在一個小島上,村民們主要的收入都是靠賣菜為生的,而且都是天蒙蒙亮時,就會有不少的村民去土地摘菜了,越早起就可以佔據好的攤位,不過在小編老家,村民們每天都要坐船去到街上,這艘船隻對本島上的人免費開放,如果有外地人想去的話,是需要付費的。
  • 怎麼解決農民賣菜難,城裡消費菜價高?3管齊下:模式+物流+冷鏈
    怎麼解決一方面農民賣菜難,另一方面城裡消費者卻叫苦菜價高?那我們就要先看看農民賣菜難,城裡菜價高的原因。為什麼農民賣菜難?主要原因:總體上農產品總量供大於求,再加上一擁而上跟風種植,更容易供過於求——去年好賣,今年可能就滯銷。
  • 農村集市賣菜一年掙20萬?聽聽這位賣菜大伯怎麼說!
    有的農民用三輪車載著自家的蔬菜,有的農民載著秋季剛收穫的五穀雜糧、乾果,特意來到集市上擺攤,希望早來搶到一個好攤位,自家的東西能多賣點。小編走到這個菜攤前站住了,面前的這個菜,農三代的我居然不認識,這是啥菜?就是夾在大白菜和青梗菜中間的那個,像萵筍可又不是萵筍的那個菜。
  • 西疇菜市場:偏僻小城民風淳樸物價低,這是雲南幸福指數高的地方
    自駕遊到雲南拜謁麻慄坡烈士陵園後來到相鄰的西疇縣,早上閒逛周圍的菜市場,發現這裡除了物產豐富獨特,民風淳樸,還是物價很低的地方。這是新鮮的竹筍,只賣2元一斤,而在雲南其他地方同樣的竹筍都要賣到5元左右了。
  • 農民超市賣菜不收攤位費 百姓菜價得實惠笑開顏
    可即便這樣,農民也不敢自己進城賣,一是找不著地兒,二是收費太高。  7月以來每個周末,綠菜園合作社都拉兩三車菜進城,都能銷售一空。全部算下來,一斤菜能賣9毛錢,比在地頭批發價格翻了兩三倍。  上午10時左右,滿滿一車近3000公斤蔬菜,銷售一空。  第二站,記者來到西城區月壇街道萬方西單商場超市。聽說這裡請農民進超市賣菜,而且不收攤位費。
  • 跨國淘金,運城5農民緬甸種植香蕉
    隨著業務的擴大,他們發現南方農民種水果的效益不錯,尤其是種香蕉,一個普通的種植戶一年可以賺到幾十萬,於是他們中膽大的,於2006年開始前往雲南、廣西、海南種植香蕉。到2009年2月,他們發現緊靠雲南邊境的緬甸農場土地承包費低於中國,於是王新春投資30萬元,到緬甸克欽邦包地30畝種植香蕉。  記者了解到,該村有5戶村民共在緬甸包地種香蕉470畝。
  • 在農村,賣菜越來越不賺錢,是菜價高還是菜不好吃?聽聽專家咋說
    一般來說,城市裡是沒人種蔬菜的,因為那裡的土地資源較少,寸土寸金的連房子都不好找,更別提種植蔬菜了,所以種菜賣菜這個重擔,自然就落在了農民的肩膀上。而農民對這個行業也是頗為喜愛,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種菜的投資小,第二是賣菜的收益高,因此在家沒事的農民,都喜歡開墾點土地,然後撒上一些菜籽,等到蔬菜成熟了以後,再拿去城裡換取收益。
  • 化妝品直播間成菜市場 一千商家在淘寶直播跨界賣菜
    一千個商家在淘寶直播跨界賣菜你以為買菜、買水果只能去菜場?那就out了,現在,你還可以在化妝品直播間下單。「沒想到,砂糖橘也能賣到高端化妝品的直播間。「因為一次直播,桂林砂糖橘商家老釋的訂單爆了:一天賣了3萬斤,是平時的20倍。而在此之前,受疫情影響,道路、物流不暢,本該上市的砂糖橘只能爛在倉庫裡。
  • 菜農佔用街道,網友反映應給賣菜人另外規劃攤位?你怎麼看
    (網絡配圖)近日,有澗西區網友反映:長春路居民區居住人口多,商戶多,賣菜的多,管理部門壓力大,任務重,近幾年管理的不錯,市場上馬路邊常常看到他們盡職盡責的身影。只是最近,世紀隆超市門前那一溜,東西一百多米的地方,賣菜的擠進來後,商戶送貨的車,吃飯的人,買東西的人,擠成一團,本來商店門前就放滿了電動車自行車汽車,狹窄擁擠,現在賣菜的又過來,上午那會兒人走都難。建議:賣菜的另外放一個地方。比如山東路臨34街坊,和水果攤位相接。謝謝起早貪黑的城管人。我們居民感謝你們。
  • 雲南大姚紫丘移民新村農民的幸福生活
    (原標題:雲南大姚紫丘移民新村農民的幸福生活)
  • 如何解決菜農豐產卻不豐收,賣菜難菜價低,市民買菜貴的民生問題
    農民豐產卻不豐收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季農忙時節,農民們起早貪黑,日曬雨淋,只為抓住這春耕大好時機。各地蔬菜市場普遍存在一種現象:菜農賣菜難菜價低,市民買菜貴菜價高。菜農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豐產卻不豐收,大量蔬菜積壓在地裡,在賣的時候被壓價,因為蔬菜不能久放,所以經常忍痛賤賣,經常虧本或基本不賺錢!對於這種現象,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 雲南人種了100多年咖啡豆,農民卻開始大量砍樹,出了什麼問題?
    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主要咖啡生產國之一,其中雲南就佔據了全國近99%的咖啡產量,關於雲南人種咖啡的歷史,最早可以從100多年前說起,這些咖啡最早從緬甸和法國引進雲南,因為有適宜的氣候和光照條件,不少當地的農民開始了咖啡種植,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雲南共有34個咖啡生產區縣,其中6個縣的種植面積都超過了10萬畝。
  • 美媒:雀巢在雲南推商業模式 鼓勵農民種植咖啡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福布斯》雜誌5月14日刊文報導,在本世紀之交,由於雀巢(Nestlé)的進入,雲南的南部丘陵地區開始種植咖啡樹,不再單一種植茶樹。這也成功地為當地創造了巨大的新財富,改變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方式。
  • 瘋狂的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農民生計嗎?
    那麼農民作為生產者這些低價農產品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嗎?從短期看,「跳樓價」來自平臺補貼,未必影響農民收入,甚至通過平臺的「虧本賺吆喝」,對應的農產品銷量還可能增長。可從長期看,社區團購到底是真風口還是偽風口的爭議尚無定論,如果巨頭不「燒錢」了、「跳樓價」沒有了,農產品還能賣那麼多、那麼快嗎?
  • 雲南景洪一農民獵殺野牛獲刑三年
    雲南景洪一農民獵殺野牛獲刑三年 2015-10-22 17:53:3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昆明10月22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2日從雲南省景洪市人民法院獲悉,該市一農民扎某某因夥同他人非法獵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牛一隻
  • 定州11個農貿市場設240個免費賣菜攤位,快來!
    定州11個農貿市場設240個免費賣菜攤位,快來! 現在,正是大量農產品上市的季節,為方便廣大農民銷售自家蔬菜
  •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大戰之下3類人被無情碾壓,菜販:咋活?
    一、巨頭爭相賣菜近段時間最火的關鍵詞無疑是「網際網路賣菜」了,目前社區團購大戰已經打響,各大巨頭紛紛加入這場大戰中,消費者也趁機薅羊毛,低至0.99元/斤的土豆、0.69元一棵的大白菜、5.9元/斤的雞腿……這些東西的價格顯然要低於市場價,還源於巨頭們投入了數億的補貼砸錢,從而打價格戰,將菜品以低於成本價賣出去,擊垮其他競爭者
  • 阿里巴巴與雲南咖啡烏龍事件最終「初心一致」,但別「苦」了農民
    除了銷售渠道轉型,文化作品也給雲南咖啡帶來了不小的品牌升級。今年,隨著電影《一點就到家》和綜藝節目《奮鬥吧主播》的播出,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雲南咖啡。有網友感嘆,「喝了這麼多年咖啡,居然不知道雲南也有好喝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