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診斷進展

2020-12-21 丁香園

[摘要] 儘管檢測手段和方法不斷進步,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至今仍是常見而且重要的臨床難題之一。感染仍是導致不明原因發熱的主要病因,但有關風溼類疾病和其他病因導致的不明原因發熱的報導不斷增多。目前,細緻的病史分析和詳盡的體格檢查,輔助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仍是診斷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較好的方法。

[關鍵詞] 不明原因發熱;感染;綜述

[Abstract]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is still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clinical practice despite recent advances in di -agnostic tools and methods. Infection is still considered a major cause of FUO. However, collagen vascular diseases andundiagnosed cas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ported. Careful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s, with essen -tial lab examinations, were the better way to find the causes of FUO.

[Key words]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fection; Review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的病因診斷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難題之一。患者多僅以發熱為其主訴,就診時缺乏典型的症狀和體徵,而引起發熱的病因繁多,因此許多不明原因發熱病例,雖經多種檢查及長期密切觀察,仍難以確診。現就不明原因發熱病因診斷的一些進展做如下介紹:

1.定義

1961年Petersdorf 和Beeson提出把發熱持續3 周以上,體溫超過38.3℃(101℉),且住院1周未能確診者定義為FUO。1992 年Kanzanjian 和Petersdorf 修改原有的診斷標準,去除「住院1周未能確診」這一條。1999 年我國發熱性疾病的研討會將FUO 定義為:發熱持續3 周以上,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者。診斷不明原因發熱必須符合上述標準,同時應與發熱原因待查區別開來,二者不能等同和混淆。

2.病因分類

有學者提出根據潛在病因將FUO 分為4 種亞型:經典型、院內型、免疫缺陷型和HIV 相關型。而臨床最常用的分類為感染性疾病、惡性疾病、結締組織和炎性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4類。

2.1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仍是FUO 的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其中結核菌、病毒感染比例呈明顯上升。馬科等回顧性研究15 年約528 例FUO 病例發現, 感染性疾病約佔FUO 病因的54.9%,其中結核病比例為13.3%~28.6%,已取代普通菌成為主要感染原因。而在診斷結核感染中,腦膜結核、淋巴結核、骨結核等肺外結核感染更為多見。這與國外Aylin 等研究FUO 中感染性疾病佔45.1%,結核感染佔18.3%的結果類似。病毒感染成為另一個導致FUO 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以EB 病毒和巨細胞病毒感染多見,國內甚至有報導FUO 中病毒感染佔33.05%。在普通菌感染病例中,感染性心內膜炎、泌尿系感染成為較常見的原因,診斷不明往往與忽視基本檢查或檢查技術不到位有關。

2.2 惡性疾病

在一般成年人中間, 惡性腫瘤佔FUO 病因比例不斷下降,尤其是實體瘤病例比例下降明顯,血液系統腫瘤,特別是淋巴瘤最為多見,且診斷困難。以FUO 為首發表現的惡性淋巴瘤臨床表現缺乏特徵性,其熱型無規律,而且某些病情進展迅速,與噬血細胞症候群、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常常難以區分,短時間內尚未診斷明確已經死亡。

2.3 結締組織和炎性血管疾病

結締組織和炎性血管疾病所佔比例明顯上升,已經成為FUO 病因的另一個主要病因。國外Bleeker 等研究結果顯示, 結締組織和炎性血管疾病已超過感染性疾病成為FUO的首要原因。國內報導中系統性紅斑狼瘡、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未分化結締組織病等較多見,成人STILL 病亦多見,但其為排他性診斷,診斷所需時間較長。

2.4 其他疾病

藥物熱和功能性發熱。許多藥物均可引起發熱,但抗生素仍是主要原因。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不合理的藥物濫用,尤其是成分不明中藥的使用所導致FUO 病例並不少見。功能性發熱近年來報導屢見不鮮,年輕女性多見,與目前工作、生活壓力有關,無需特殊治療。

3.診斷策略

國內報導的FUO 診斷率為80%~92%, 但有關爭論較多,仍沒有統一可靠的診斷策略。Tolan 等提出幾點建議,應重視常見病的非常規臨床表現,診斷的線索在病史和體檢中會反覆出現,另外,完整的病史和必要的重複至關重要。

3.1 詳細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詳細地和反覆地詢問病史是確定FUO 病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尤其是發熱的規律以及伴隨症狀,對於尋找和確定可能病因非常有幫助。當然,其他如職業特點、生活規律、用藥史、外傷和手術史、家族史等也應詢問。在FUO 病例中,反覆的體格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關鍵因素常在最初檢查中被遺漏或不明顯,隨著時間的延長,某些特殊體徵更容易表現出來,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心瓣膜病理性雜音。

3.2 一般的實驗室檢查

血、尿常規、血生化、血沉、胸片、B 超等基本檢查是必要的,對於明確可能的發熱原因以及指導進一步檢查非常有幫助。Efstathiou 等研究認為,C 反應蛋白>60 mg/L、嗜酸粒細胞<40 mm3、鐵蛋白<500 mg/L,與FUO 中感染性疾病的診斷獨立相關,三項指標至少符合兩項,其診斷感染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和負性預測價值分別為91.4%、92.3%、86.5%、95.2%。國內學者研究報導降鈣素原結合超敏C反應蛋白對於FUO 中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敏感度為95%。邢繼成等對於FUO 病例血清蛋白變化及蛋白電泳分析後認為, 感染性疾病多以ALB(清蛋白)減低和α2和β 球蛋白升高為主,α1球蛋白無明顯變化;腫瘤性疾病多以ALB 減低和α1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升高為主; 血管結締組織病多以ALB減低和α2球蛋白升高,α1和β 球蛋白升高為主。

3.3 特殊檢查和病例活檢

當其他檢查均不能明確FUO 病因時, 國內外研究者均認為FDG-PET 是可供臨床選擇的可靠方法之一, 趙葵等報導應用FDG-PET 其預測值95.5%, 陰性預測值100.0%,準確性96.3%。Balink 等的研究結果為陽性預測值93.0%,陰性預測值100.0%。但FDG-PET 價格比較昂貴,使其目前不能廣泛使用。

骨髓、淋巴結或肝脾等穿刺活檢,是目前FUO 有創檢查中較為常用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惡性血液病的診斷中尤為重要,甚至需要多次、反覆進行。骨髓穿刺活檢在排除血液病的意義大於確診意義,對於某些特殊感染的診斷亦有幫助。

3.4 診斷性治療

診斷性治療是FUO 常用的方法, 應該在不影響進一步查明病因的前提下,結合現有資料,對於可能性較大的病因進行特異的、足量的、足夠長的治療。對於不典型結核病的診斷性治療是應用最多的,診斷性抗結核治療依舊是目前診斷肺外結核的主要方法,如無特殊禁忌,療程以4~6 周為宜,高度懷疑者可至8 周。對高度懷疑為風溼性疾病患者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治療也具有診斷意義。

4.小結

FUO 病因多樣,且病因譜隨實驗室檢測技術和影像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抗生素廣泛應用於臨床而不斷變化,但以完整病史和體格檢查為基礎,輔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或其他檢查,全面並有重點的檢查仍是目前診斷FUO 的主要策略。


相關焦點

  • 經典病例:這樣的不明原因發熱你一定沒見過
    當一名不明原因發熱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下圖這些皮疹時,你能辨別出這些皮疹是什麼嗎?你是如何診斷不明原因發熱(PUO)?其鑑別診斷包括哪些?
  • 李亞磊專家講解:不明原因造成的肝損傷該怎麼辦
    不明原因造成的肝損傷該怎麼辦? 首先肝臟損傷以後,要先把損傷阻斷下來,比如轉氨酶的升高,肝臟B超顯示肝臟回聲增粗,像這些都說明肝臟已經受到了傷害,不管什麼原因,先把轉氨酶控制好,保肝護肝,阻斷肝臟持續損傷的同時,找到引起肝損傷的原因,不能等到非要查清病因,我才能接受治療,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
  • 高鈉血症的病因表現及診斷
    病因 濃縮性高鈉血症是由於水分丟失過多,失水多於失鈉所致,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高滲性失水,是引起高鈉血症的主要原因。瀦留性高鈉血症包括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不同原因的皮質醇增多症,攝入鈉過多,輸入含鈉藥物過多,腦外傷、腦血管意外、垂體腫瘤等腦部病變所致的鈉瀦留等。
  • 反覆發熱、肺炎不好,原因竟然是……
    但如果能結合發熱、皮疹、肺炎的臨床表現,或許會有突破。我們不妨以發熱為切入點分析一下。 患兒發熱持續或間歇超過3周,體溫多次超過38.3℃,曾住院,1周經體格檢查及常規輔助檢查仍無法明確診斷——符合《諸福棠兒科學》關於兒童不明原因發熱(FUO)的診斷標準。
  • 體溫一高就緊張,發熱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就是發熱的原因有非常非常多,新冠病毒所導致的肺炎僅僅是發熱原因其中之一。而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裡面,很多是無症狀的,感染了新冠病毒卻沒有發熱,或者一些重症患者,由於集體免疫力已經全面潰敗,也會沒有發熱,所以我們並不能夠以沒有發熱,作為排除新冠的依據。新冠的診斷需要結合接觸史、流行病學史、特異性高的核酸、抗體檢測、影像學檢查、化驗指標等綜合判斷。
  • 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 是什麼病因導致的
    您知道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病因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知識。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的病因其實頸部出現淺表性淋巴結腫大有的人是因為疾病引起的,但是有的人是因為感染的,並且患上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有良性的,惡性的,所以具體的看下原因是什麼吧。
  • 低鉀低鎂、室速病因不明,這個30歲小夥怎麼了……
    、關節痛、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常規抗生素和抗炎治療後發熱持續不緩解。 入院查體提示心影大、右房壓升高、上肢關節腫脹、皮疹、下肢水腫,實驗室檢查提示白細胞總數升高明顯,影像學檢查提示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心包壓力顯著升高,心包積液進展迅速。
  • 5月大男嬰發熱4個月,病因竟與喝水有關?
    1.那麼,從上述資料,你認為福寶低熱的原因是( )A.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熱的原因通常為感染性,特別是細菌性;B.如果沒有明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狀,要考慮泌尿道感染;C.小嬰兒感染性發熱,通常來說以高熱多見,較少表現為低熱;D.長期不明原因發熱,感染性病因最為常見
  • 發熱不會燒壞腦子,但這些危險信號要小心……
    :發熱時間≤7天; 2.短期發熱:發熱時間≤2周; 3.不明原因發熱(FUO):發熱時間≥1周,經徹底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初步實驗室檢查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 4.慢性發熱:發熱時間超過1個月。
  • 專家:炎症性腸炎發病率快速增長 不明腹痛腹瀉應儘早就醫
    炎症性腸病曾被稱做「西方病」,此前在內地非常少見,該病多始發於青少年,具有復發性、進展性及致殘性等特徵,不僅累及消化道,它會累及其它器官和系統,還可繼發消化道內外感染、腫瘤等併發症,是一種涉及臨床多學科的系統性疾病。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一年多,住院7次做了20多次CT,她終於被確診
    去年3月,愛人突然開始發熱,39℃的高溫,持續四五天才好轉,但一周後,高燒捲土重來,如此反反覆覆。跑了很多家醫院,沈女士覺得她把別人一輩子的檢查都做了。但反覆高熱卻未有絲毫好轉,高燒為何不退?為何查不出原因?恐懼將家人深深包圍,抱著一絲希望,她來到上海瑞金醫院。
  • 不明原因反覆發熱 千萬警惕這種病!|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
    如果不明原因地反覆發熱,您會想到什麼?感冒?肺炎?很少有人會想到是心臟出了問題!最近,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連收治了好幾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初起症狀都是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熱,伴有或不伴有心跳快、氣促等症狀,在反覆治療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最終查出是感染性心內膜炎。「今年我們科收治的這類患者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 神經科臨床思維養成:一網打儘快速進展性昏迷病因
    因昏迷而入急診室就診的患者並不少見,而昏迷的病因也很多,如何通過患者症狀、體徵和臨床檢查結果快速準確地判斷病因對於臨床醫生來說至關重要。
  • 什麼是發熱,哪些疾病可以導致發熱?附:發熱待查的13種可能
    這些發熱,往往有相應疾病的一些其他的臨床表現,比如血液系統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等;結締組織病如風溼性關節炎、皮肌炎、動脈炎等;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出血、腦幹損傷等等。綜上原因中,感染、腫瘤和結締組織病是發熱最為常見的原因。
  • 反覆發熱,伴劇烈乾咳,這般快速進展的肺部感染是為何?
    病例介紹患者,女,29歲,既往體健,BMI 28.5,因「發熱伴全身肌肉酸痛6天」於2015-12-29入院。患者入院前6天出現畏寒發熱,約38℃,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無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狀。5天前查血常規+CRP:WBC 4.34×109/L,N 82.5%,L 0.52×109/L,CRP 1.9mg/L,考慮「上呼吸道感染」,予酚麻美敏、頭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治療,仍反覆發熱,並出現劇烈乾咳。2天前複查血常規+CRP:WBC 3.98×109/L,N 70.6%,L 1.0×109/L,CRP 11.0mg/L。
  • 湖南一女子出現不明原因高熱 與這道美食有關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例與美食有關的發熱病例。 患者艾女士,32歲,來自永州道縣,最近半月來出現反覆高熱,伴全身肌肉疼痛,眼瞼水腫。在當地縣,市醫院已輾轉就診,病因不明,症狀未見好轉。焦慮,痛苦的艾女士經朋友介紹來到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尋求進一步診治。 主管艾女士的醫生是急診科主任醫師陳飛林。
  • 武漢不明原因肺炎死者為61歲男性,常年在海鮮市場採購
    今早7:04,武漢市衛生健康委發表關於不明原因肺炎的情況通報。全文內容如下:在「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之後,國家、省市專家組立即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監測等方案進行修訂完善。武漢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對現有患者標本進行了檢測,截至2020年1月10日24時,已完成病原核酸檢測。
  • 四月慎防六種病 不明原因發熱、頭痛應及時就診
    不明原因發熱、頭痛應及時就診  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病菌進入腦脊液後,使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狀。由於流腦臨床類型較多,不易引起重視,因此,在該病流行期間,如果發現有不明原因的發熱、頭痛、咽喉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 西安一名患兒「發熱半月」仍未治癒 醫生:病因與生鮮羊奶有關
    日前西安市兒童醫院感染二科收治了一名患兒,該患兒因「發熱半月」在當地醫院治療已1周,仍反覆發熱,病因不明,以「發熱原因待查」收治住院。醫生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了孩子發熱的線索:患兒1月前有喝生鮮羊奶。
  • 乾貨丨一文教你心包積液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心包積液是一種較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心包疾病的重要體徵之一,可由多種病因造成。心包積液在心臟壓塞症狀之前,單憑體檢確診很困難,有時也易於其他疾病相混淆。就此話題,在2020年長城會心肌與心包疾病論壇中,江蘇省人民醫院周蕾教授對心包積液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進行了詳細解讀,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