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不幸的事實是,傷病與運動員,總是如影隨形。
甚至可以說,越是頂級的運動員,他所面臨的傷病,很可能就越多。
嗯,今天想說說,「為什麼羽生結弦這麼『愛受傷』」這件事兒。
距離羽生結弦在2018花樣滑冰俄羅斯站上受傷、帶傷奪冠,已經過去幾天了。但,「不出意外」的,他傷後,還是有人搬出了「羽生結弦怎麼這麼愛受傷」這類的論調,質疑他「不會保護自己」。
雖然運動員以實績說話,一句「你行你上」就能diss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但今天雞架還是來客觀分析一下,頂級運動員們和傷病的「愛(並沒有)恨情仇史」。
史上最偉大的古典式摔跤選手——亞歷山大.卡列林
連續三屆奧運會奪得男子130公斤古典式摔跤冠軍,9次世界冠軍以及歐洲錦標賽的12連勝。1999年主辦的20世紀最佳運動員評選中,卡列林與李寧、貝利、喬丹、阿里、施皮茨、歐文斯、劉易斯等25位體壇巨星一起當選。
和卡列林的「輝煌戰績」相對應的,還有他多到令人髮指的「傷病」。他的摔跤生涯中,僅肋骨就骨折了至少8次!
1988年,卡列林在備戰奧運會期間頭部受傷導致嚴重腦震蕩,差點兒被移出奧運大名單,但他卻在漢城奧運會上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塊奧運金牌;1993年,斯德哥爾摩世錦賽,卡列林在首戰比賽中兩根肋骨骨折,結果帶傷一路過關斬將,以全勝戰績奪冠;1996年,布達佩斯歐錦賽,卡列林在比賽中右側胸肌嚴重撕裂,他又是帶傷上陣,用一側沒受傷的手獲得金牌,奪冠後立刻在布達佩斯當地的醫院接受了胸肌縫合手術。但僅僅三個月後,他又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冠軍。
體操王子——李寧
1982年12月22日,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舉行的第6屆世界盃體操比賽中,李寧一人奪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獲單槓、自由體操、跳馬、鞍馬、吊環和全能6項冠軍,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被譽為「體操王子」。1984年獲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體操單項比賽中奪得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3項冠軍,一舉奪得三金兩銀一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但,傷病也始終伴隨著李寧,傷病也最終讓李寧的退役,帶上更多「悲壯」的色彩。1981年世界錦標賽前,李寧的右腳嚴重扭傷,但他依然堅持比賽,並助力中國隊首次獲得團體前三名的成績和奧運會資格。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李寧在肩傷和膝傷未愈的情況下堅持比賽,奪得三金!1987年世界錦標賽,在比賽中右腳嚴重扭傷(是的!李寧的右腳和肩部也是經常傷、陳舊傷),又一次堅持比賽!幫助中國隊奪得團體第二,個人吊環亞軍。而1988年奧運會,帶著非常嚴重的肩傷,李寧參加了漢城奧運會,但從吊環上直接摔下,痛失金牌。那時的國人似乎還沒有真正意識到真正的體育精神,回國後給予李寧的不是迎接,而是冷嘲熱諷。這也讓他心寒後最終退役。
NBA的兩例傳奇傷病克服實例——保羅·喬治/利文斯頓
在籃球界,NBA的巨星保羅喬治和利文斯頓的傷病故事,可謂「傳奇」。
先說保羅喬治的。2014年7月,保羅喬治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男籃迷你訓練營,備戰2014年西班牙籃球世界盃。8月2日,在一場國家隊隊內對抗賽中。保羅·喬治因踩到籃筐底部,右小腿嚴重骨折。
當時骨折的視頻和動圖異常驚人,保羅喬治的右腿小腿呈90度的姿態完全折掉~這次重大傷病導致他的2014-15賽季報銷。
2015年4月6日,保羅·喬治復出,在步行者主場戰勝熱火的比賽中替補出場,12投5中,貢獻13分。
而利文斯頓的傷情和復健,要更殘酷和漫長一些。2006年2月與山貓隊的比賽中左腿受傷,因當時他受傷的視頻是在太過殘忍,NBA官方不得不出面刪除了油管上傳播的這段視頻,但僅看圖片,也能看到膝蓋完全走形的慘狀。
利文斯頓的膝蓋骨完全錯位了,膝蓋的四根主要韌帶中,有三根——前後十字韌帶,還有內側副韌帶——都撕裂了,兩塊半月板也沒能倖免於難。因為懷疑是否傷到動脈,醫生甚至在最初做出了「可能截肢」的可能。
經過了無比漫長又痛苦的復健,2008年利文斯頓復出後,輾轉於熱火、雷霆、奇才、山貓、雄鹿和騎士等多支球隊。2013年,利文斯頓和籃網籤訂了一份底薪合同。2014年,肖恩·利文斯頓3年1600萬籤約勇士。後來,作為勇士隊的一員,肖恩·利文斯頓隨著勇士隊獲得2014-15賽季NBA總冠軍 。
在花滑領域裡,傷病、克服傷病,也圍繞在羽生結弦的前輩們身邊,是越頂級的skater越要伴隨的問題。亞古丁,花樣滑冰的一代奇才,戰績赫赫。但也總是被傷病所擾。
2001年世錦賽,賽前他右腳嚴重扭傷,在他本人2002年冬奧參賽資格基本保證的情況下,為了俄羅斯的第三個參賽名額,他不顧傷痛困擾決定出賽。 在短節目前陸續打了五針封閉堅持上場,演繹了一曲激情澎湃的《革命》。自由滑他再次靠著六針封閉出戰,發揮雖有失誤,但憑藉超群的鬥志、毅力和熱情徹底徵服了觀眾,克服資格賽失常的劣勢,摘得了2001年世錦賽的銀牌。奧運賽季結束不久,亞古丁就被確診患有先天髖關節缺陷,這困擾他已久的嚴重傷病最終導致他不得不提前結束競技生涯。2002年10月的國際滑聯大獎賽美國站,他在短節目排名第一的情況下,自由滑因傷被迫棄權(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這次在俄羅斯站,看到羽生結弦帶傷出站自由滑,亞古丁會那麼激動,是真的感同身受)。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業餘大賽。2003年10月,亞古丁正式宣布退役, 當時他只有23歲。
普魯申科,從升入成人組後算起,職業生涯近19年,因傷接受了12次大大小小手術。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從頭到腳」。
……
這些,真的只是更多運動領域中,與傷病搏鬥的運動員們的小小縮影。回答那個話題上去,為什麼越是頂級的運動員,越容易受傷?因為訓練強度大、比賽強度大,以及他們總是要挑戰更高、更快、更強的勇者無畏的運動精神所致。
科學運動、規範運動、保護自身,這當然是任何一項運動在開始時所必要遵循的條件,但人的肌體畢竟不是機械(機械也需要好好保養也有磨損的),而人的精神意志,又往往會高於肌體。所以我們當然更希望所有的運動員們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但也真的、由衷的為他們拼上一切的體育精神而感動!
重大傷病後,能夠有能力、有心力重返賽場的運動員,更值得鼓掌!因為他們的傷後復健,除了要面對身體上的重塑、重建(修養期大量的掉肌肉、丟狀態、失去技術能力,這些都太常見了)之外,精神上的重塑更重要也更需要勇氣。無論是利文斯頓還是保羅喬治都說過,當腿傷愈後初返球場之時,他們最怕的卻是起跳「我這樣跳下去還會不會摔成那樣」「我這個角度怎麼和上一次那麼像」……來自內心的對傷痛的恐懼最原始,也最難以克服。
「我努力的奔跑,就是為了追趕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利文斯頓在傷愈後說的這句話,似乎能代表所有帶著傷病、迎來傷病、克服傷病,最終回到賽場上的運動員們的心聲。
而對於羽生結弦來說,他一次次的不畏傷病的跳躍,不也正是為了超過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他自己麼!
凡不能毀滅我的,將使我更強大。凡偉大的運動員,都擁有浴火重生的超能力!我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