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宴席上菜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 品味美食匯

我們有的時候家裡都會有一些喜事,那麼再這個時候幾乎很多人都會請宴席,然後請很多人去吃飯,當然這個時候也會準備很多的好吃的,但是上菜的時候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那么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呢?

一、正確的宴席上整順序是什麼

中國的地方菜系是非常的多的,並且宴席的種類也非常的多,也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地方的宴席上菜順序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在程序上是不會差太遠的。一般來說第一道菜會上一些涼菜或者是一些冷盤,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在上一道開胃湯。然後再過幾分鐘這些菜應該都吃完了。之後就會上第三道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頭菜,它也是這次宴席的代表菜。第四道菜被我們稱作為主菜。

之後還會上一道炒菜,然後之後的菜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要求了,但是上菜的順序基本上就是燒烤菜、素材然後就是魚了。

二、宴席上菜的方式有哪些

宴席的上菜方式也是有很多種的。第一種就是別人使用大盤然後將菜給送到桌上,賓客自己取就可以了。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服務員使用小盤子將菜給端上來,然後將菜給分給食客們來吃,這種上菜方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常見的。

其次,有的地方還可能會用小碗或者是小碟子盛菜,這樣就會給一個人一份,這樣吃起來也是非常的方便衛生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上菜方式,大家也可以花一些時間仔細去了解一下。

通過上面的這些介紹,那麼現在大家知道正確的宴席上菜順序是怎麼樣的了嗎?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以後在吃宴席的時候就可以仔細去觀察一下。其次我們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各個地方在吃宴席的時候有什麼餐桌文化,這種東西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

相關焦點

  • 農村宴席為什麼先上菜,不上碗筷子?
    說到了農村的宴席,昨天跑了幾十裡地吃宴席,十幾年沒有吃宴席的我,對於昨天的宴席又有新的感受,十幾年前的宴席真的是不能相比。下面我來說一說我吃宴席的感受。上菜順序農村的宴席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然後再配合一些水碟,或許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特點,在我們這裡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調羹然後就是上菜,沒有說先上菜再上筷子的,或許是在其他的一些地方風俗是這樣的,但是我在南北方都吃過,基本上都是先上筷子。
  • 辦一次農村宴席,需要做哪些準備?這些「姿勢」你要學起來
    一般來說很多地方的農村宴席如果是個人舉辦的宴席的話,對於規模來說並沒有什麼硬性要求,而是視個人的經濟能力來決定,不過對於菜單和一定要請的人則大部分都有規定。所以有錢的當然可以辦很大的規模,而如果是經濟條件不是那麼好的,則只要按照菜單和邀請人員的最低標準來辦就好,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靈活的。
  • 年末宴席增多,這些經驗,能助你提高上菜速度!
    但是,宴席價位不同,菜餚烹製時會略有一點差異。比如「飛黃騰達波龍集會」,根據菜單價格的不同,我們在加工時會添加不同的配料。比如增加大量芝士,就是「大展鴻圖芝士龍蝦」;增加適量松露,就是「情深似海松露龍蝦」。
  • 中餐上菜順序內涵大起底
    中餐的宴席餐桌禮儀更是禮儀秩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從入座到上餐再到進食,每一個環節都十分的講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平時最不容易注意到的上菜順序以及它背後包含的文化內涵。現在的中餐上菜順序是經過五千年的時間洗禮之後而形成的,講究先上涼菜,再上熱菜;先上炒菜,後上燒菜,味道較其清淡的先上,味道較重的後上;最後上魚和水果。
  • 農村宴席的講究,俗話說「雞打頭,魚打尾」,最後是一道滾蛋湯
    農村裡當家裡頭有什麼喜事自然少不了宴席了,邀請來親朋好友一起來聚聚。這最令人印象深刻,不同於其他的地方,有著十足的人情味,吃得飽同時要吃得好。農村上面的菜都是用大盤子大碗裝著,雖然並不是多麼精緻,誕生在味道好,分量足,也顯示出來農村特有的淳樸。
  • 年末宴席多,這些能提高上菜速度的經驗,你一定要看看!
    但是,宴席價位不同,菜餚烹製時會略有一點差異。比如「飛黃騰達波龍集會」,根據菜單價格的不同,我們在加工時會添加不同的配料。比如增加大量芝士,就是「大展鴻圖芝士龍蝦」;增加適量松露,就是「情深似海松露龍蝦」。
  • 農村宴席上為什麼都是先上菜,而不是先上碗筷
    以前人吃酒席,座次順序,吃菜讓酒等都有禮制規矩,就連喝口酒都要用大袖子遮臉,生怕別人看到自己的饕餮大嘴。現在行嗎?農村人辦個酒席,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酒席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以前的老規矩傳承下來的不多了,除了上八位的座次不亂套之外,其他很難再有規矩可言了。
  • 上菜196道超滿漢全席!中國古代宴席典範!
    孔子嫡孫有世襲罔替的爵位和豐厚的收入,由於孔府接待上起皇帝、王公大臣,下至地方官員和親朋貴戚,外加各種迎來送往、喜慶、祭典等等,形成了家宴、喜宴、壽宴、便宴、如意宴等多種宴席。如招待皇帝和欽差大臣的「聖府滿漢宴」,屬於清代的國宴規格,宴會常設於府內前上房,用餐具404件,上菜196道,多為燕窩、魚翅、熊掌等珍品。可能是由於乾隆皇帝的「滿漢姻緣」,又是賜更高規格的餐具,加之宴席上充實以滿族的「全羊帶燒烤」等,因而菜餚更豐盛之故,而形成了「滿漢宴」。宴會上並伴有鐘鼓禮樂,以顯示「聖人之家」的氣派。此外,孔府宴席的餐具十分考究。
  • 上菜196道超滿漢全席!中國古代宴席典範!
    孔府是我國歷史已久的貴族世家,宴席名目繁多。孔子嫡孫有世襲罔替的爵位和豐厚的收入,由於孔府接待上起皇帝、王公大臣,下至地方官員和親朋貴戚,外加各種迎來送往、喜慶、祭典等等,形成了家宴、喜宴、壽宴、便宴、如意宴等多種宴席。
  • 農村宴席總是菜上齊之後再上碗筷,這是為什麼
    雖說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擺酒席還喜歡在農村操辦,比起飯店那是一點都不差,但是在宴席上,上菜的順序、菜品的數目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講究,就好比在農村宴席上為什麼先上菜而不是上碗筷子,這其中又有哪些說法,我來集合我們當地及個人觀點,為大家說下其原因。
  • 農村的宴席有道菜叫「滾蛋湯」
    農村宴席的風俗很多,有句話叫「風俗不一樣,十裡改規矩」,這規矩最多的大多跟吃喝都有關係。有次在河南許昌出差,要去一個很偏僻的村莊,去騁請一位農村的農藝師傅,去了以後人家很是熱情,那天早上被叫去他們家吃早飯,吃就吃唄,盛情難卻。
  • 潮汕人對於宴席的講究,從這些上桌的菜式就能看得出!
    潮汕人用「旁派」這個詞來形容菜式的豐盛,民間有句俗語叫「食十二菜桌過旁派」,宴會的菜式講究的是雙數(白事桌是單數),一般都是十二道菜,還有的是十六道或者十八道,甚至奢侈的三十六道都有,不過對於正常家庭來說,每桌十二道菜已經是夠豐盛了,而十二道菜也成了潮汕宴席的標配。那麼潮汕宴席的這十二菜桌有什麼獨特的地方特色呢?
  • 河南的年夜飯有講究,上菜都要有順序,亂了的話是要被笑話的
    說起河南的年夜飯,李主任告訴我說,河南的年夜飯大有講究。上菜都是要有順序的。亂來的話,行家看了是要笑話的。我不僅感到奇怪,就問李主任,過年上菜都要有順序,具體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李主任說,大致的安排是這樣的,簡單一點的,涼菜是四拼八樣,取事事如意,四平八穩之意。
  • 包辦宴席,如何提高上菜速度?這些經驗你一定要看看!
    年底,很多宴席接踵而至,讓廚師們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因此,如何順利並快速地完成整個宴席,是不少後廚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天,幾位精通此道的師傅,就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大家可以看看,是否有值得借鑑之處。
  • 上潮汕人辦喜事的宴席,領略不一樣的文化風貌,細節之處見特色
    潮汕人辦筵席是有講究的,宴席如何擺,幾道菜,上菜順序都有規定,潮汕人講究發事成雙,所以菜宴都是以雙數為主,喜宴時,上菜的基本都是家裡未婚的年輕小夥,主人的兒子,或者自己的侄子這些,也寓意著,長大了,得上人前讓人見見,以後娶親才不會害羞而且潮汕地區上菜也是一件一件慢慢上,第一是菜餚太多放不下,一般最少都有十幾道菜,最多是三十幾道菜
  • 農村宴席最後一道送客菜,你還記得嗎?
    眼看還有十來天就要過年 ,一般進入了臘月,在咱們農村隔三岔五就能夠碰到吃酒席的時候,這主要還是因為,臘月農村地裡面沒有活,出去打工的人一般臘月也會回到家準備過年,家裡面的人多,熱鬧,這時候誰家嫁閨女娶媳婦,大家都是一個村子裡面住著,誰家有喜事當然要去捧場,再加上親戚朋友家的喜宴,因此整個冬天的酒席就特別多
  • 帶你品嘗舌尖上的潮汕:潮汕宴席,我們一起食桌去
    潮菜的風味世界裡最隆重(有逼格)的莫過於 潮汕宴席了,在潮汕,「做桌」和「食桌」,是潮汕地區的一種傳統習俗。而會吃的潮汕人,吃宴席就像茂名人吃年例,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 那叫一個有氣場啊!!!
  • 四川農村花300元辦的壩壩宴,比城市1000元一桌的宴席還好
    壽宴總是少不了宴席。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人嫌麻煩或者為了顯擺闊氣,總會在城市酒樓裡花大錢辦宴席。以前是800元一桌,現在早已上漲到1000多元一桌。這次回家遇到親戚辦酒席,300元一桌的壩壩宴,比城市1000元一桌的宴席還好。分量十足,菜品豐富還好吃。壩壩宴,也叫流水席,是四川、重慶常見的宴席形式。
  • 湘菜大師鄭強生廚藝交流會:湘菜宴席,傳承很重要
    2019年6月20日,就在新長福中欣店,一場2019鄭氏有味兄弟廚藝交流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湘菜大師鄭強生說道,此次交流會舉辦的靈感來自於他前段時間赴湘潭所參加的一次宴席之上,他意識到如今的年輕一代,似乎對宴席並不是特別清楚和了解,有必要好好坐下來一起探討一二。
  • 農村宴席有俗語,「壽九婚八喪食七」,不懂就擺宴席,讓人笑
    現在農村在城市發展的帶動下,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就有了飛速的發展,而農村雖然在快速發展,但也依然保留了不少傳統的農村文化,這其中最常見的,最常說的就是農村的俗語了。不管是黃口孩童,還是耄耋老者,都能隨口說一兩句俗語,而這些俗語也是老輩人對生活的總結,看似難懂,解釋清楚後就知道裡面蘊含的道理了。我們知道在農村最重要的宴席有三類:婚事宴席,老人壽宴,以及白事喪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