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性與產地
石斑魚又稱鱠魚、錚魚、青斑、花紋輪等。該魚口中等大,稍傾斜,眼中隔前方中央有個小凹陷,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體呈橢圓形,被細櫛鱗。側線與背緣平行,背褐色,頭和體側均散布黃色小斑點,其顏色會隨環境而改變。
石斑魚屬暖水性魚類,生活在島嶼與巖礁附近,不好成群遊動,活動範圍較小,一般生活在30 – 80米深的海洋之中。石斑魚屬雌雄同體魚,二齡性成熟。如果首次性成熟為雌魚,次年會變換成雄魚,是性轉變的魚種。
石斑魚屬肉食性魚類,獵取食物時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以魚類、小頭足類為主要食料。小的蝦、蟹、魚是主要餌料。
在我國東海、南海島嶼和島岸線均為石斑魚棲息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珊瑚礁叢生,餌料豐富,適宜於石斑魚的棲息和繁殖。在我國海域的石斑魚有31種魚種。常見的有赤點石斑魚、青石斑魚、鮭點石斑魚、網紋石斑魚、寶石石斑魚等。還有巨型石斑魚,體長最大的可達2米左右。分布在我國東海、南海上的4000多個島嶼都是釣石斑魚的好釣場,最好的釣期是6-9月。
二、釣具與釣法由於石斑魚有31個種屬,大小差異較大。小的1-2千克,大的40-50千克。所以其釣具和釣法是不同的。
釣小型的石斑魚,要選用竿腰堅硬,能經得起較大拉力的3-4.5米長的投竿,配以中型的繞線輪。釣線要用0.5毫米尼龍線,魚鉤要用鉤條粗、鉤尖向內彎的巖礁釣鉤,用吊鐘型墜子。因為是沉底鉤,墜子需要重些,也可採用天平釣組。釣餌因釣期不同也要有些區別,如6 -12月,多用活蝦、蝦蛄、沙蟹,3-5月多用活的泥鰍。但都要整條作餌。
巖礁釣要在海灣和海島周圍的海磯、陸磯上進行,在30米以上的淺海區,只能釣小型的石斑魚。釣者把餌鉤甩人海中,按一般釣魚的要領就可以了。
釣大型的石斑魚就有講究了。雲紋石斑魚體長1.5米,體重50千克左右,在海中遊動之強有力是十分驚人的,曾經有過連人帶竿被它拉人海中的情況。所以,釣大型石斑魚除釣具需有特殊的裝備外,釣手還應具有巖礁的經驗。釣線要用1.5毫米,斷裂強度為40多千克的多股尼龍繩,長100米以上,卷在一隻圓形的木框上。在釣線的末端拴一條長1米、粗0.2毫米的鋼絲作為拴鉤線。釣鉤也要用鉤條粗大,專鉤大海魚的圓背海魚鉤,用鉛或鐵製成的吊鐘型墜子。釣餌必須鮮活,以活蝦、活蟹、活烏賊、活泥鰍及鰺魚、鰹魚、鯖魚為好,掛鈎時,鉤尖要露在外邊。
釣大型石斑魚要選擇水深30- 40米的深水海區,由於雲紋石斑魚體大兇猛,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先將釣竿在巖石上固定,防止魚竿被魚拉走。當魚上鉤後,一定要站穩腳跟,將竿6底部頂在腹部,利用竿梢的彈性一張一弛與魚周旋,直到把它遛乏再拖上岸來。釣雲紋石斑魚是一場人與魚的搏鬥,有一定的危險性.要有同伴,互相照應,不可單獨行動。而且要有安全準備,要將安全繩系在腰間並拴在礁石上,防止連人帶竿被拉進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