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仿土雞?放山雞?常吃雞肉品種有哪些?愛吃雞肉的你,知道自己吃下的是哪一種雞嗎?
認識雞的各品種!
白肉雞
又稱童子雞、春雞,羽毛為白色。約飼養3538天、2公斤大,因未性成熟即宰殺,加上少運動,肉質鬆軟、不耐烹煮,多適用於速食店做炸雞、雞排等使用。
古早雞
鮮紅色單冠型雞冠,黃褐、棕褐色羽毛。活動力大、體型小,平均約2.2公斤重,但脂肪少、肉質佳,土雞城多使用古早雞。
鬥雞
黃色嘴喙長而略彎曲,腳脛為明顯的黃色,公鬥雞羽毛為紅褐色與金黃色交雜、母鬥雞羽毛為淺褐色或深褐色。通常養約23~24周才上市,重約2.5~3.5公斤,體型直立挺拔、攻擊性強,多野放飼養,肉質結實有彈性。
皇金雞
黑羽肉雞與紅羽肉雞交配出來的品種,體型較放山雞大,一般飼養11~13周,約4公斤重。特徵為豆冠型雞冠,羽毛為黑褐色,頸部則有金黃色羽毛交雜環繞,因直立挺拔的外形猶如皇室貴族,故有皇金雞之稱。
黑羽肉雞
單冠型雞冠,母雞全身羽毛為黑色,公雞則頭、頸、背部羽毛為白色,其他為黑色,腳脛亦為黑色,一般飼養11~13周,平均約2.4公斤重。因較為好動,故多野放飼養,也是俗稱的放山雞或跑山雞,因運動量大、肉質結實,故體型小。
紅羽肉雞
俗稱的仿土雞、仿仔雞,肉質介於白肉雞的軟嫩與黑羽肉雞的結實之間,特徵為雞冠大、體型大,羽毛為白棕色、褐色交雜。嫩雞約8周宰殺,重量僅1~1.2公斤,多用於餐廳湯甕類料理,如人參雞,成雞則養至1415周,平均約3.4公斤重。常見如黑羽肉雞、紅羽肉雞等有色肉雞,也是俗稱的土雞,北方並沒有真正純本土種的土雞,加上現多經過雜交,而之所以有「土雞」之名。
火雞
常見的有白羽、黑羽2種。需飼養約20周、重約15~17公斤,因體型大、肉質硬,在中國因偏好度不高、經濟效益低,故養殖的量不多,常見料理為火雞肉飯。
裸頸雞
雞冠與肉髯為小片狀,眼睛小而圓,但體型渾圓,黃色腳脛、淺褐色至紅褐色羽毛,最大特徵為頸部裸露沒有羽毛。市場上又俗稱珍珠雞、玉米雞,口感皮薄肉嫩,多以白斬雞料理。
烏骨雞
可分為白毛、黑毛和斑毛等品種,臺灣以白毛烏骨雞最常見,羽毛細如絲、腳黑而小,為黑皮、黑肉、黑骨。肉質鮮嫩,也因傳統「見黑就補」的觀念,多作為養生料理之用,尤其為免骨髓流失,常見為全雞燉補。
蛋雞也要認識!
白殼蛋雞
紅殼蛋雞
專門養殖用來下蛋的雞,通稱為蛋雞,因只有母雞才會下蛋,所以小雞時即會做性別鑑定,母雞約養至1718周即會排卵,也就是我們吃的雞蛋。因沒有受精,所以一般食用的雞蛋並不會孵小雞,經交配受孕才會孵出小雞,也因每隻母雞能下蛋的周數達52~80周,待不會生蛋後肉質已變老,也不可能食用,最多只做加工用。
雞蛋因雞的品種不同,也有不同的顏色,常見為白殼蛋、紅殼蛋,另有綠殼蛋、藍殼蛋等,不管是什麼顏色的蛋,營養都一樣,之所以有價格落差,在於物以稀為貴,如白殼蛋雞1年可產約300顆蛋、紅殼蛋雞隻能產約280顆。
PLUS!爆紅川普雞
有著金黃色冠羽的紅腹錦雞,又俗稱金雞,多養做觀賞用,但也因「髮型」與美國總統川普相似,近期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