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土雞特徵

2020-12-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李楠) "無雞不成宴",可見"雞"在人們飲食中佔的重要地位。這些年,人們厭倦了少"雞味"的飼料雞、圈養雞,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濃、營養價值高、無公害的土雞。對此,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研究所專家張莉、陳大偉、張大文和羅林廣和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專家高玉時為大家解讀土雞的特徵以及選用竅門。

  據了解,土雞是地方雞種的通俗叫法,也叫「柴雞」、「笨雞」等,目前已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的地方雞種有107個。地方雞種按照用途主要分為肉用型、蛋用型、蛋肉兼用型,以及藥用型、觀賞型等。

  我國地方雞種是世界家禽品種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雞種外貌特徵具有多樣化特點,成年體重大的達4千克 ,小的只有 0.6 千克左右;雞冠有單冠、玫瑰冠、桑椹冠等;羽毛顏色有黃羽、白羽、黑羽、蘆花、黑麻、黃麻等;雞腿顏色有白、黑、黃、青、灰色;皮膚顏色有黃、白、黑等;蛋殼顏色有白殼、粉殼、青殼、褐殼等。有別於集約化飼養的肉雞,土雞通常放養在山野林間或果園,也有用簡易雞舍或大棚飼養的。

  專家表示,土雞具耐粗飼、抗病力強等優點,大多數地方雞種存在生長速度慢、產蛋少、飼料轉化率低等生產性能低下的缺點。土雞一般要飼養到110天後才能上市,如果蛋肉兼用的土雞,要飼養到300天後才能上市,相對於生長速度快的肉雞來說,由於土雞飼養周期長,生長過程中運動量較大,其積累的營養成份與肉雞相比也有所不同,尤其是肌間脂肪含量、肌苷酸、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對風味有影響的某些胺基酸等的相對含量較高,因此土雞經烹飪後呈現出比肉雞更好的風味。但雞肉中的蛋白質、主要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等營養成份與肉雞差別並不大。

  專家介紹,走地雞,就是自然放養的土雞,在草地或者樹林等空地上生長,食用的一般是穀物、菜葉,或者是農家吃剩的飯菜,還有大自然中的一些小蟲子,由於其經常走動,空氣品質也比較高,因此肌肉質地結實,口感較好。

  「真正意義上的走地雞應該是完全散養,每天在林地裡活動覓食,只吃蟲子、野草等天然食物。因為走地雞吃綠葉菜較多,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黃更大,顏色更深一些。」專家進一步表示,總體來看,走地雞雞蛋中的蛋白質、脂肪(脂肪酸)、礦物質、微量元素和水分五大類營養元素與普通雞蛋差異不大。但因為走地雞產蛋很少,養分積累周期長,因此雞蛋中脂肪含量較高。這也是走地雞雞蛋口感比養殖場的所謂「洋雞蛋」好的原因之一。

  鑑別土雞小竅門,專家們一致認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辨別:

  1、真正的土雞因為都是比較原始的品種,未經過其他品種的雜交,所以成年公雞體重不會超過5斤,母雞不會超過4斤。如果購買的土雞超過這個重量,99%都是仿土雞。仿土雞接近土雞,是國內地方雞與國外肉雞雜交所得,雞爪稍粗、頭稍大。

  2、真正的土雞肚子裡面會有黃油,但不會有很多,而且肉緊。

  3、購買土雞不能用皮膚的顏色來斷定是否是真正的土雞,比如較黃的顏色,如果多餵玉米和南瓜皮膚會很黃,所以購買土雞主要有四看:頭要小,毛要亮,腳要細,毛孔小。

相關焦點

  • 記住農家土雞的這些明顯特徵,再買雞時,就不會被雞販忽悠了
    雞的品種有許多,有肉雞、蛋雞、雜交雞和土雞等,而那種農家散養的純土雞,如今在市場上已經很難看見了。因為土雞長得慢,也長不大,用糧食餵來賣錢,估計連糧食錢都賺不回來。但因為土雞的肉質鮮美,還是有許多農家,不計成本的養來自家吃,有時自家吃不完,逢年過節的時候,還會提到集市上去賣,這種時候可遇不可求,被你碰到算你運氣好。在許多人的認知裡,總是認為長得瘦小的就是土雞,於是有些雞販子,就用一些淘汰的小蛋雞,或者是一些半大的雜交雞冒充土雞,往往有許多人上當。不過,只要你記住了土雞特有的體態標誌,雞販子就忽悠不到你了。下面我來說說,農家土雞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 怎麼辨別土雞,土雞有沒有一些很明顯的特徵?
    辨別土雞一是從外形上看,土雞一般小巧玲瓏,身體狹長緊湊。二是從口感嘗肉質,土雞的肉嫩而不柴。要說最正宗的土雞當然是自家母雞孵出來的,現在幾乎看不到了。很多商販為了多賺錢用圈養的飼料雞以次充好,自稱是土雞「掛羊頭賣狗肉」,若不會挑選就虧大了,不僅花了冤枉錢,營養價值和口感也達不到你想要的。那麼怎麼挑選真正的土雞?看外形。首先看雞爪,土雞大多時候都可以「放飛自我」,經常在山林裡飛來跑去,用腳刨土,腳底鍛鍊出了一層厚厚的繭子,雞爪又長又細。
  • 黑爪雞未必是土雞
    黑爪是品種問題,並非土雞的特徵,土雞毛色淡、雞冠薄、腳脖細  □王睿    現在,很多人迷信黑爪子的是土雞,實際上,黑爪、白爪、黃爪只是雞的品種,即便是長著黑爪子的黃羽雞,如果關在籠裡靠飼料「催熟」,一樣不是土雞。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黑豬肉質肥美,生長周期長。
  • 啥叫土雞,不是所有農村養出來的雞都叫土雞
    啥叫土雞逢年過節,無雞不成宴。爆炒、火鍋,油炸、清蒸。從天南到地北,用雞做出來的菜,可能有一百種。可是,真正的土雞,卻只有寥寥數種。土雞,又叫草雞、柴雞、笨雞。三黃雞,麻雞,杏花雞則是土雞裡的貴族。三黃雞雞中皇族,由朱元璋欽賜其名「三黃雞」。顧名思義,喙黃、爪黃、羽毛黃,故稱三黃,體型較小。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從而享譽世界,主產於江西寧都及其周邊地區。
  • 你吃的土雞真的是土雞嗎?老農民告訴你真相
    如果要來土雞的問題,那麼首先要來給「土雞」來個定義,不是說只要是農村來的雞、沒吃飼料的雞都叫土雞,記得十幾年前在農村的時候,過年過節燉只雞,那個香味漂得很遠,周圍鄰居都能聞到,再者雞肉吃起來非常細嫩,膠質重,粘手黏牙。
  • 怎麼識別土豬土雞?
    怎麼識別土豬土雞?什麼是土雞,什麼是土豬?告訴你,可以從豬雞的外觀,拉的糞便和品嘗等地方來區分。也許大城市裡的人就不知道這個,對於我們鄉村出來的人,區分土雞和土豬那只是小kiss。先來說說雞吧!土雞土雞那當然是離不開土了,我們這裡稱土雞為爪子不落水泥地板的雞為土雞,怎麼講呢?我們農村裡散養的土雞主要是靠拋食土裡的蟲子,蚯蚓為主,它的爪子由於天天拋土所以很鋒利,鋒利的同時而且很亮,象被什麼打磨過似的,其實是雞拋土的時候久而久之和泥土磨擦才如此的光亮。
  • 尋找一隻土雞
    土雞(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圖)有人花了7年的時間,先是從6萬隻母雞中,嚴格挑選出200隻作第一代原種,經歷6年、至少7代的育種,才挑出最好的幾隻進行培育。有臺灣土雞王之稱的凱馨公司,如此養出了血統純正、抗病性高、換肉率、育成率都高的臺灣土雞,取名桂丁雞。有黃羽毛、紅冠、腳脛短、腿白膚的特徵。當然也要有人像我一樣,為了追蹤這一隻雞,跑了好幾百公裡,嘗試了三次不同的煮法、吃法。我去看的桂丁雞,還是經由特別的方法養殖120天而成。真的是很難得的,我起了一個大早,就是為了要趕早班的高鐵南下。
  • 什麼樣的雞才是正宗的土雞
    那現在問題來了,很多人花高價卻買不到正宗的土雞,什麼樣的雞才算是正宗土雞呢?實物拍照其實土雞他只是一個稱呼,比如說廣西人說三黃雞是土雞,然而有的人說三黃雞是肉雞。要判斷一隻雞是不是正宗的土雞,可以從下面幾個點入手,下面就以我們雲南文山的本地雞為列。
  • 土雞,散養雞的判斷方法,如何買到真正的土雞?體型、嘴部、羽毛
    今天主要是針對很多去購買土雞的人。到了市場很疑惑,到處是活禽攤位,怎麼挑選?店家都說自己貨的是土雞、柴雞、跑山雞,結果買回去一燉就爛。農村土雞因為沒有搭配合理的飼料,營養不足所以需要養殖時間更久,並且放養可以運動,能吃到新鮮牧草。使得風味物質沉澱更多,肌肉更結實,所以更好吃。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
  • 農村土雞「跌落神壇」,為何現在城裡人,對農村土雞沒興趣了?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通過一個文字的圖案,就可以推測出這段時期的社會特徵。甲骨文當中的雞這個字,左側代表的含義是用繩索拴住,由此可以得知,這一時期的古人就已經學會用繩索將野雞拴起來,久而久之野雞就不會飛跑了。
  • 重慶榮昌:林下土雞成就「舌尖上的財富」
    「老鍾,今下午5點以前給我送200隻土雞過來!」「等中午回來,我就送你家的!」這是榮昌縣嵐峰林下養雞場主和四川瀘縣一商販的手機對話。  每天,雙河街道嵐峰社區鍾永財開著他的裝滿土雞的貨車,5點就得出發,先送榮昌縣城的固定商販,再送預定的餐館,最後送鄰省瀘縣。
  • 資訊:甘德本地土雞苗廠家
    土雞苗質量好品種多,近幾年精準扶貧採購土雞苗的重點單位。從事四川土雞苗供應多年,如血毛土雞苗、瑤土雞苗(紅瑤土雞苗、黑瑤土雞苗)、香土雞苗、淮南王土雞苗、固始土雞苗、本地土雞苗、小青腳土雞苗、青腳麻土雞苗、九斤黃土雞苗、【*四川好禽#農業開發&*】四川土雞苗是土雞大類的統稱。
  • 土雞和飼料雞怎麼分辨,農民伯伯教你3個方法,讓你買到正宗土雞
    土雞確實是很受農民喜愛的食物,農民也想盡辦法想要去購買到正宗的土雞,最常購買的途徑就是到商家那裡買雞,有許多農民在商家那裡買土雞,想要買到正宗的土雞卻有些困難,因為他們經常會被別人欺騙,賣了飼料雞回家,飼料雞和土雞的營養價值差別太大了,土雞和飼料雞怎麼分辨,農民伯伯教你3個方法,讓你買到正宗土雞!
  • 想買一隻好的土雞吃,可你知道土雞的挑選嗎、大斐嶺文軍教你
    大斐嶺土雞土雞,在人們潛意識中,所謂土雞,就是好吃的雞。可經濟時代,土雞也商業化工廠化後,土雞也失去了其本身原有的健康味道!土雞目前市場上分兩大類,籠養和放養,而大家所說的土雞其實是指放養的,可殊不知放養的土雞也分三六九等,就拿最簡單的土雞稱呼,有的地方又叫柴雞,笨雞,跑山雞,走地雞,我就奇怪了,你叫柴雞我能理解,咋還有走地雞呢,難不成雞還會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這就是商業化,咋呼,咋呼
  • 土雞怎麼辨認:賣的土雞都是真貨?滿足三個基本條件才是真
    本章結論就有了:我們目前的土雞,基本都不是純血統了,可以叫做雜交土雞。特徵是同時具有雙親優勢:肉雞個大了,肉質緊湊,不像洋雞那麼鬆軟。蛋雞個也大了,產蛋多了,雞蛋保持有本土風味。順應自然的特徵之一,就是適應天然食物,作物種子、植物、昆蟲和小型動物。只要能捉住吃下去的,都是雞的菜。這樣的廣譜食性,俗稱「耐粗飼料」。像植物的種子,具有先天的自我保護,囫圇個吃進肚很難消化。比方人吃就不行,吃甜瓜西瓜,不小心把瓜籽吃進肚,不僅完全消化不了,反而有催芽作用。
  • 臺灣土雞體型均較大,而且蛋殼厚度可達0.38毫米
    產地與分布:臺灣土雞並不是指一個品種,而是對分布於臺灣各地的雞的總稱。嚴格上講,臺灣並無原種雞,是華南雞種及其他引進雞種混雜交配的後代。外貌特徵:關西地區的土雞為單冠,紅羽;峨眉地區土雞為胡桃冠,棕色羽,眉骨寬,喙鉤厚,腳脛長且體型直立,頭似鬥雞。因關西與峨眉為客家人聚居地區,習俗喜大體型雞,因此體型均較大。竹崎土雞羽色較深,為黑色或深紅色,也有很多雞帶有類似烏骨雞的黑內特徵,其脛、腳較為短細。內門雞體型較小,但脛、腳較長,其羽毛為淺紅黃帶灰藍色。
  • 真土雞難鬥仿土雞
    在勞動路菜場,經驗豐富的暗訪人員一眼就發現,雞販將正宗土雞和仿土雞混養在一起。本來已經說好了每斤12元的價格,可當暗訪人員選擇了那隻正宗土雞時,攤主立刻改了口:「這隻雞要18元一斤。」暗訪人員之一的禽類專家杭州市農科院教授徐章龍說,看了這麼多隻雞,只有那隻才是真正的土雞。
  • 「三黃雞」是土雞還是肉雞?養雞場老闆說出了真相,原來如此
    "三黃雞"是土雞還是肉雞?但是土雞的價格也是很貴的,因為需求量比較大,所以現在市面上賣的都是肉雞,這種雞最大的特點就是飼養周期短,其實這種肉雞最早是由國外引進的白羽雞,一般這種雞40天左右就可以出欄了,相比自家養的土雞是縮短了很長時間。白羽雞生長的速度特別快,肉質非常多,所以白羽雞成了市面上主要售賣的一種類型。
  • 土雞如何變「鳳凰」
    湖南日報記者 張尚武 孟姣燕 周勇軍    六年一瞬間,土雞變「鳳凰」。    在石門縣壺瓶山區,林中散養的土雞,飲山泉、啄昆蟲、食花草……湘佳牧業紮根於此,引領貧困戶養「脫貧雞」、奔小康路。    2014年,禽流感疫情讓市場「聞禽色變」,土雞無人問津。
  • 仿土雞?放山雞?常吃雞肉品種有哪些?
    【圖解】仿土雞?放山雞?常吃雞肉品種有哪些?愛吃雞肉的你,知道自己吃下的是哪一種雞嗎?認識雞的各品種!特徵為豆冠型雞冠,羽毛為黑褐色,頸部則有金黃色羽毛交雜環繞,因直立挺拔的外形猶如皇室貴族,故有皇金雞之稱。黑羽肉雞單冠型雞冠,母雞全身羽毛為黑色,公雞則頭、頸、背部羽毛為白色,其他為黑色,腳脛亦為黑色,一般飼養11~13周,平均約2.4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