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

2021-01-12 紅網

桃源縣觀音寺鎮舒溪村富硒皇菊產業基地。

桃源縣牛車河鎮三龍村七星椒產業扶貧基地。

桃源縣沙坪鎮茶農在選茶。

桃源縣觀音寺鎮萬陽山村的貧困戶養蜂致富。

紅網時刻記者 黃剛 桃源報導

地處湘西北的桃源縣,縣域面積大,貧困人口多。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683戶57726人,貧困村66個。近年來,桃源縣委縣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為指導,在精準識別、精準幫扶上使勁發力,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縣已脫貧48825人,66個貧困村已全部退出,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縣。

查底子、找原因,貧困對象區分「三類」

要扶貧,先查底。貧困對象識別工作,是扶貧最為基礎性工作,也是重難點工作。

桃源縣把精準識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環節,用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加以推進。扶貧工作開展之初,桃源縣就按照貧困對象識別辦法和程序,反覆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和精確覆核,每年的動態調整,都要到村到戶實地核查,確保貧困對象底子清。

通過反覆調查摸底,桃源縣把貧困戶劃分為有勞力戶、弱勞力戶和無勞力戶。通過調查摸底,全縣勞動能力較強的有10491戶、34649人,勞動能力較弱的有6157戶、17195人,無勞動能力的有3035戶、5882人。其中因病致貧6689戶、18683人,因學致貧437戶、1539人,因殘致貧1101戶、2832人,缺乏生產經營技能致貧2732戶、8725人,缺少發展資金致貧1900戶、5782人。

壓擔子、尋出路,政策落實注重「三扶」

精準識別後,下一步就是下「方子」,做到精準幫扶。結合「三走訪三籤字」活動和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工作,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充分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發展需求,做到了一手資料詳實、基本情況清楚、幫扶有方向。

桃源縣牢牢把握「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根據區分的三種不同類型戶,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分類制定貧困戶脫貧規劃,全面落實各項扶貧政策。

針對勞動能力較強貧困戶,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重點在發展特色產業和培訓就業上進行幫扶,鼓勵貧困群眾通過自力更生脫貧。針對勞動能力較弱貧困戶,採取就近安排護林員、河道治理員、保潔員、門衛等勞動強度與貧困戶身體相適應的公益性崗位、特殊崗位,參與產業發展分紅等方式給予扶持。對於無勞動能力貧困戶,由縣民政部門負責兜底保障,實行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據統計,去年全縣結對幹部走訪貧困戶均在4次以上,為貧困群眾協調解決具體問題25300多個;全縣建設易地搬遷安置點32個、集中安置5791人,危房改造3105戶,教育支助7602人、發放補貼1400多萬元,無因貧輟學生,安排公益性崗位780個,兜底保障10275人,落實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助5875人、發放補助200多萬元。

想法子、拔窮根,脫貧質量聚焦「兩業」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桃源縣把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構建貧困戶持續增收長效機製作為提高脫貧質量的重中之重,盯緊勞動能力較強且具有強烈脫貧意願的貧困人口,聚焦「兩業」建設(產業發展和就業培訓),精準發力,做到了幫一人脫一戶,興一業帶一片。

桃源縣重點扶持發展富硒稻米、油菜、柑桔、紅薯、皇菊、茶葉等特色產業,大力推廣入股分紅、合作聯營、訂單生產等運作模式,搭建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金橋」。

同時,根據貧困戶的發展需求,將缺生產技術或就業技能的貧困戶納入就業扶貧計劃,積極開展「兩後生」、農村致富帶頭人、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培訓,增強致富本領。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奔向好日子
    近年來,郊區舊街鄉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強化組織領導,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創新體制機制,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嚴格落實「六個精準」,開對「藥方子」,拔掉「窮根子」。扶貧政策「紅包雨」精準到戶,為貧困群眾解決了生存難題;扶貧扶智講座、種植養殖培訓等則為他們的精神「充了電」、頭腦「蓄了能」,激發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
  • 日照打造產業扶貧「生力軍」拔掉「窮根子」結出「金豆子」
    怎麼才能拔掉「窮根子」結出「金豆子」?產業扶貧必不可少!為此,日照分公司捐款建設了「電信田園綜合體」,除了園內的珍珠油杏、新梨7號和桃樹,樹間套種的有機富硒貝貝南瓜、蘿蔔、芋頭也受到市場熱捧。去年試種南瓜時,張洪源全過程參與種植,南瓜喜獲豐收後,他又多方聯繫媒體進行宣傳,尋求電信公司和社會各界幫助幫扶推廣,建立有效的社會銷售渠道,當年實現銷售收入8.12萬元。
  • 李子做「藥方」 雲南移動公司幫昭通這個村拔掉「窮根子」
    而本次大賽的主辦方雲南移動公司亦在這場脫貧攻堅戰裡作出貢獻,其中,昭通市綏江縣會儀鎮黃坪村就在雲南移動公司駐村扶貧隊的幫助下,成功脫貧。綏江黃坪村村民過上新生活。作品截圖綏江是個美麗豐饒的地方,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坐落其中的黃坪村亦是如此,但同時,這也是個急需發展的地區。
  • 中國太平:產業扶貧拔掉「窮根子」消費扶貧鼓足「錢袋子」
    在長期的脫貧幫扶實踐中,中國太平通過幫助兩當縣發展花椒園、中藥材園、食用菌園、玫瑰園、中華蜂產業園等「五園」建設,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徹底拔掉「窮根子」。  中國太平投入1080萬元用於升級當地食用菌和中華蜂產業園生產管理項目、建設中藥材養生產品加工廠扶貧車間、深化鞏固優質花椒種植示範項目、擴大玫瑰園種植並提升其產業加工能力。
  • 鈣果種植讓大同南水頭村民由窮變富
    2017年,在渾源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政策感召下,通林公司在南水頭村成立,並陸續流轉了村裡2000畝土地。兩年來,通林公司種植鈣果1000畝,投資達1000多萬元,其中支付田間管理費用130多萬元。這筆費用讓常住人口170人左右的南水頭村村民嘗到了企業發展農業產業的甜頭。 鈣果是一種矮小灌木,為我國特有的果樹,果形似櫻桃、味似李子、酸甜可口、風味獨特刺激。
  • 貴州銅仁如何讓29.33萬人斬斷窮根子
    挪窮窩、斬窮根、奔富路,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下,銅仁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中的重中之重和頭號工程,將貴州西邊五縣部分貧困人口搬遷到銅仁碧江區、萬山區、大龍開發區、銅仁高新區,為西邊五縣騰出更多發展空間,為貴州東邊四縣帶來人口紅利,實現移民群眾快步脫貧、搬出地減負前進和遷入地加速發展三方共贏。
  • 「好故事」300米深的井,200年的夢,村裡拔掉「窮根子」
    雙壩塘村通水了2020年4月13號,在浙江專業打井團隊的努力下,296米深處的山泉水從龍海山山巔噴薄而出!當深泉水從打井機裡噴出的那一刻,村裡沸騰了,村民們奔走相告,口中高喊——「出水了!出水了!」世代尋水之困 脫貧攻堅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貧窮如同村民祖祖輩輩居住的龍海山,橫亙在村子和村民面前,在馬街鎮和泉豐村委會多年的努力下,村莊道路打通了。但窮根子在水,脫貧的出路也在水,卻只能一直尋找!在場的村民又說起了大山深處的村民那些不為人知的找水歷史。
  • 種上辣根 拔掉「窮」根
    種上辣根 拔掉「窮」根——東光縣小侯村靠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本報通訊員 杜九升 孫連科 本報記者 王汝汀8月24日下午,在東光縣龍王李鎮小侯村南一片綠油油的辣根田野,村黨支部書記張春榮正在向下鄉調研的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俺村又擴種了800畝辣根,現在長勢喜人
  • 奮進這5年 精彩看湖南|桃源縣富硒品牌風採錄
    桃源縣金虹茶油有限公司富硒油茶基地。湖南燕老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富硒臘肉。桃源縣龍山特種雞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富硒產品。桃源縣義哥清真牛肉食品廠生產的富硒手撕風乾牛肉。桃花源萃源擂茶食品廠生產的富硒野蒿粽葉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黑龍江佳木斯樺川縣:拔掉窮根 送走窮神
    不難發現,有些貧困村、貧困戶扶不起、窮依舊,就像長了窮根一樣,實際上不是他們不能致富,而是缺乏一種脫貧致富的勇氣,缺乏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黑龍江佳木斯市樺川縣在脫貧攻堅實踐中,堅持走脫貧攻堅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之路,創新扶志扶智「思想扶貧」載體,激活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拔掉思想上的窮根,送走精神上的窮神,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生活。
  • 湖南桃源縣維吾爾人聚居地:民族團結的樣板
    (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吐魯番日報記者 文志輝湖南省桃源縣是「維吾爾族的第二故鄉」,有近萬名維吾爾族群眾。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就是桃源維吾爾人。維吾爾人是怎樣來到桃源縣的?現在生活得怎樣?利用來湖南日報跟班學習的機會,10月底記者專程探訪了該縣兩個維吾爾人聚居地——楓樹維吾爾族回族鄉、青林回族維吾爾族鄉。百聞不如一見。
  • 桃源縣第十中學:「星光守護」公益活動進校園
    嚴嚴冬日,桃源縣第十中學的校園裡卻洋溢著融融暖意。11月27日,中國人壽財險常德市中心支公司聯合桃源縣教育局、交通局在桃源縣第十中學隆重舉行了「星光守護」愛心助學捐贈儀式。桃源縣教育局副局長潘定軍、桃源縣交警隊宣傳股翦真珍、中國人壽財險常德中支副總唐琳、桃源支公司經理彭濤、學校校長龍濤出席了此次捐贈儀式。
  • 高州街坊:趁根子圩,不只是吃豆餅角,還有這些!
    說起高州根子鎮,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根子有浮山嶺,有歷史名人潘茂名,還被評為「廣東省森林小鎮」,特別是根子的荔枝歷史悠久,名揚天下。當然,這個季節去根子是見不到令人垂涎三尺的荔枝的。但美食還是有的。「你去根子趁圩,記得嘗嘗那裡的豆餅角。」在去根子圩之前,一位朋友這樣告訴記者。
  • 常德市臺辦主任雷斌全調研桃源縣對臺工作
    常德市臺辦主任雷斌全調研桃源縣對臺工作 2013年07月16日 09: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常德消息 日前,常德市臺辦主任雷斌全到桃源縣考察調研對臺工作。
  • 常德市桃源縣漳江創業園引資逾6億
    11月19日常德網訊(記者 胡秋菊 通訊員  劉新明)11月17日,記者從桃源縣政府獲悉,該縣漳江創業園於今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已有3家投資上億的企業落戶,總投資逾6億元。     漳江創業園位於桃源縣城北區,規劃佔地面積2.3平方公裡,可建成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該園區是集科研與開發、生產與製造、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工業項目區。
  • 超市出售神秘「有根子問」 真身原來就是空心菜
    超市售貨員給空心菜取了個綽號叫「有根子問」。 網友「湖南jiejielong」供圖  紅網長沙縣站7月18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陳登輝 見習記者 劉思源)「有根子問」,看到這個四字詞語,大部分人都會摸不到頭腦,而最近它卻出現在了星沙步步高超市的貨架上。近日,新浪微博網友「湖南jiejielong」@星沙時報官方微博,詢問這種神一樣名字的菜,究竟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