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平:產業扶貧拔掉「窮根子」消費扶貧鼓足「錢袋子」

2020-12-24 長江網

  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脫貧攻堅也進入了關鍵的衝刺階段。作為金融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業在近年來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障職能的優勢,切實為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太平」)以產業扶貧為核心,配套消費扶貧、智力扶貧等多項舉措,幫助甘肅兩當縣、安徽裕安縣等地實現脫貧「摘帽」、鞏固脫貧成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扶貧開出脫貧「藥方」

  甘肅兩當、安徽裕安是中國太平的定點扶貧地區。其中,兩當縣地處陝甘川交界的秦嶺山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長期的脫貧幫扶實踐中,中國太平通過幫助兩當縣發展花椒園、中藥材園、食用菌園、玫瑰園、中華蜂產業園等「五園」建設,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徹底拔掉「窮根子」。

  中國太平投入1080萬元用於升級當地食用菌和中華蜂產業園生產管理項目、建設中藥材養生產品加工廠扶貧車間、深化鞏固優質花椒種植示範項目、擴大玫瑰園種植並提升其產業加工能力。

  以其中的花椒園為例。中國太平在兩當縣石馬村通過主導建立「黨支部+」發展模式,幫助當地60餘戶村民建起了千畝優質花椒示範園,該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產業發展的受益者。在中國太平派駐當地扶貧幹部的幫助下,返鄉創業青年朱前龍也投身於花椒產業發展中,帶領一眾鄉親融入「黨支部+大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中。「今年花椒長勢很好,提前兩年掛果了。按照今年的市場行情,每斤花椒的收購價在85元至95元,沒有中國太平的幫扶,我們可能還在外務工,村裡也不可能把產業搞得這麼紅火。」提及未來的生活,朱前龍臉上洋溢著笑容。

  產業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兩當縣蘊藏著豐富的蜜粉資源,擁有蜜源植物140多種,得天獨厚的高海拔山區地理環境使當地十分適宜發展中華蜂產業。經前期調研準備,中國太平計劃對當地中華蜂產業進行專項扶持,設立扶持基金,引進物美集團共同投資成立銷售公司,通過冠名、代言等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幫助搭建中華蜂產品產銷一體化鏈條。

  2018年9月,兩當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甘肅首批、隴南首個成功脫貧「摘帽」的貧困縣。中國太平表示,集團將繼續按照中央「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要求,幫助兩當縣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在另一定點扶貧地區安徽裕安縣,中國太平投入530餘萬元持續資助當地太平永裕稻蝦共作基地建設、油茶三年生大苗造林和低產林改造項目。2020年,中國太平還將投入145萬元,開展油茶林撫育和補植共2300畝,項目可帶動233戶貧困戶增收,幫助47戶157名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並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預計五年後,戶均增收可達3000元以上,產業進入穩定回饋期後,將為450餘戶貧困戶千餘名貧困群眾帶來長期穩定收入。

  消費扶貧鞏固扶貧成果

  如何打開市場銷路是很多貧困地區發展致富產業後需要解決的難題。有鑑於此,中國太平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進消費扶貧,讓產業扶貧結出的「好果子」變成貧困群眾口袋裡實實在在的「金豆子」。

  為了幫助被幫扶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搭建集採商城銷售渠道進行直接採購的同時,中國太平一直在探索能夠推動銷售的其他有效渠道。首先,通過「造血式」消費扶貧,逐步為兩當縣狼牙蜜、六安瓜片茶等特色農產品打響了品牌,擴大了市場。2018年以來,集團工會大力倡導各級工會採購兩地扶貧產品,作為員工節日慰問的福利品,深受員工喜愛;同時,藉助集團系統員工文體活動、公司業務競賽等契機,積極採購扶貧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全系統近三年來直接採購扶貧產品近3000萬元。其中2020年上半年,藉助元旦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採購福利品契機,直接採購金額超過1200萬元。其次,利用太平人壽「太平惠匯」網銷平臺、太平金服網上商城面向全體太平客戶的優勢,將優質扶貧產品引入這兩個平臺幫助銷售,兩年以來累計幫助銷售金額超過200萬元。與此同時,中國太平還利用上述電商平臺幫助企業收集掌握銷售數據,及時向當地政府反饋有關信息,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參考數據,降低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產品滯銷、企業虧損、農戶返貧的風險,進一步推動當地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太平還藉助人民優選、郵政優樂購等外部網上銷售平臺,並多次組織供應商參與各類線上線下展銷活動,進一步拓寬扶貧產品銷售網絡。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使得被幫扶地區的產品面臨滯銷壓力。在此背景下,中國太平通過直播帶貨方式,把被幫扶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帶進了網絡直播間。5月2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扶貧直播正式亮相。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和集團派駐定點扶貧地區的扶貧幹部來到直播間,向網友推介包括兩當金絲皇菊、羊肚菌、太平中華蜜以及裕安瓜片、土雞蛋、黑木耳等在內的中國太平定點扶貧地區農業特色產品,吸引了近30萬人上線觀看,當晚累計幫助銷售農產品88.6萬元。

  此外,中國太平也積極參與被幫扶地區組織開展的消費扶貧相關活動。今年6月,集團代表參加甘肅省扶貧辦牽頭舉辦的「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消費扶貧宣傳推介活動,與兩當縣龍頭企業現場籤署合作協議,進一步鞏固合作關係,加大幫扶支持力度。

  多措並舉織密脫貧「保障網」

  此前召開的全國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提高保險保障水平,完善以「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為核心的保險扶貧體系。在推進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的同時,中國太平積極推動多項扶貧舉措落地,為貧困群眾脫貧全面兜牢「保障網」,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農業是貧困地區群眾的重要收入來源,但農業生產風險較高,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因此,農業保險是提升貧困地區農戶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太平財險通過實地調研,向農戶推出農作物收入保險,一旦因遭遇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病蟲草鼠害或者價格波動導致農戶實際收入低於預期,太平財險將按約定進行賠償,從而有效提升經營結果的穩定性,保障農戶基本收入。

  在貧困地區,因病致貧、返貧是突出現象。從2014年起,太平人壽陸續在廣西的北海、玉林、防城港三地開展大病保險服務,五年來為當地近52萬貧困人口提供大病保障,幫助他們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此外,太平財險向裕安區王橋村200名貧困戶捐贈了總保額達4億元的醫療保險產品。

  中國太平也將教育扶貧視為脫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在幫扶過程中,中國太平將產業扶貧與培訓和就業幫扶結合起來,通過聘請專家到產業園區現場技術指導、集中授課等方式,為210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245名貧困人口開展科學種植與管護等專業技能培訓,帶動1600餘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此外,中國太平還利用各類培訓資源,為定點扶貧地區各級黨政幹部、中小學校長和骨幹教師舉辦短期高質量培訓班;相關子公司和定點扶貧地區所在地分支機構也發揮地域優勢和專業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就業幫扶。

  中國太平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央企,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決做到態度上高度重視,方向上精準到位,工作上扎實有力,落實上保持可持續,在產業發展、保險扶貧、鄉村振興、社會事業等多個方面切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

  【編輯:王衝】

相關焦點

  • 日照打造產業扶貧「生力軍」拔掉「窮根子」結出「金豆子」
    怎麼才能拔掉「窮根子」結出「金豆子」?產業扶貧必不可少!為此,日照分公司捐款建設了「電信田園綜合體」,除了園內的珍珠油杏、新梨7號和桃樹,樹間套種的有機富硒貝貝南瓜、蘿蔔、芋頭也受到市場熱捧。去年試種南瓜時,張洪源全過程參與種植,南瓜喜獲豐收後,他又多方聯繫媒體進行宣傳,尋求電信公司和社會各界幫助幫扶推廣,建立有效的社會銷售渠道,當年實現銷售收入8.12萬元。
  • 泗縣大莊鎮:消費扶貧讓群眾鼓起「錢袋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以前每到梨子收穫時就會為賣梨犯愁,現在有了縣裡的消費扶貧好政策,村裡也幫忙跑銷路,今年俺們的梨再也不愁賣啦!」手裡捏著一疊鈔票,貧困戶宋雲的臉上笑開了花。泗縣縣委及時出臺了促進扶貧產品消費的優惠政策,號召全縣各基層工會和廣大職工積極購買縣域內農副產品。曙光村大力推介宣傳小宋酥梨,並嘗試直播帶貨,聯合縣郵政局的「郵樂購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 消費扶貧「鼓起」農民錢袋子
    自從中央發出消費扶貧的號召以來,省委駐灌南縣幫扶工作隊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部署,始終把消費幫扶擺在重要位置,打出消費扶貧「三步走」的組合拳,引導幫扶隊員樹立「買貧困地區產品,獻扶貧濟困愛心」理念,鼓勵後方單位、幫扶隊員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拓展灌南縣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當地增收。
  • 李子做「藥方」 雲南移動公司幫昭通這個村拔掉「窮根子」
    而這份產業之所以能帶動黃坪村村民脫貧,正是因為雲南移動公司駐村扶貧隊為他們對症開出的「藥方」。綏江黃坪村村民過上新生活。作品截圖雲南移動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王榮傑告訴記者,黃坪村於5年前開始大面積種植李子,「產量有了,卻沒銷路」,為了化解這個難題,雲南移動公司利用其自己的電商平臺——彩雲優品,將黃坪村的「半邊紅」李子銷售到全國各地。不僅如此,駐村扶貧隊還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全村網絡寬帶的全覆蓋,並引導老百姓使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銷售,「比如我們會教老鄉用淘寶和抖音賣水果。」
  • 大項目穩步推進 產業園帶動增收 產業扶貧,鼓起村民「錢袋子」
    中國江蘇網訊 「每天的工作就是安裝手提袋上的手提繩,按件算工資,一天能掙80元,工廠離家很近,平時也能照顧家庭。」8月13日,記者來到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古西村手提袋廠,38歲的趙麗飛每天早上送完孩子去學校後,就來到手提袋廠做小工。這家工廠是村企共建、推動家門口就業的扶貧項目,日產手提袋4萬個,提供就業崗位50多個。
  • 江門企業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路徑 農戶「錢袋子」鼓了
    消費扶貧有效地解決了產業扶貧的銷售難題,直接增加了貧困人口的收入。其內涵不僅僅是「一買了之」「一幫了之」,而是建立長效機制,既助力按期脫貧,也發揮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期作用。「企業將自身業務與消費扶貧結合起來,可實現產銷對接,良性循環,充滿市場活力,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扶貧模式。」
  • 河北省承德市產業扶貧為47萬農民摘了「窮帽子」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1日電(記者 張濤)河北承德市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以農戶投入為主體,以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扶貧投入機制,打造山溝裡的富民產業,十年來全市已有近47萬人摘掉了「窮帽子」。    承德市地處「環首都貧困帶」,農業特徵明顯。
  • 桃源縣:下對「藥方子」 拔掉「窮根子」
    桃源縣觀音寺鎮舒溪村富硒皇菊產業基地。桃源縣牛車河鎮三龍村七星椒產業扶貧基地。桃源縣沙坪鎮茶農在選茶。桃源縣觀音寺鎮萬陽山村的貧困戶養蜂致富。紅網時刻記者 黃剛 桃源報導地處湘西北的桃源縣,縣域面積大,貧困人口多。
  • 「他留烏骨雞」飛入上海市民餐桌,兩萬多麗江農戶因產業扶貧「拔掉...
    原標題:「他留烏骨雞」飛入上海市民餐桌,兩萬多麗江農戶因產業扶貧「拔掉窮根」  據了解,楊浦區東西部扶貧協作調整至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寧蒗彝族自治縣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後,一年多來,楊浦區組織安排人、財、物支持,將發展當地特色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推進麗江三縣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2018年,援滇項目受益貧困戶達5945戶、23000人。
  • 莆田:消費扶貧「一張網」 產業扶貧「兩頭香」
    搭建扶貧產品展示館、扶貧產品歸集購銷平臺,開拓線上銷售渠道……近年來,閩寧協作扶貧產業持續發展,莆田對口幫扶西吉縣,多措並舉,大力實施消費扶貧,拓展銷售渠道,解決買難賣難,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 本來生活聯合國都證券,走出一條「消費扶貧+產業扶貧」之路
    從2016年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定點扶貧「中國馬鈴薯之鄉」河北承德市圍場縣,到2018、2019年推動全縣重點農副產品上線電商平臺、建立長效銷售渠道等,本來生活和國都證券的精準扶貧工作交出了一份紮實亮眼的成績單
  • 貴州銅仁如何讓29.33萬人斬斷窮根子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劉加瑩)「今年,我們一家人可以在城裡過一個完整的團圓年了。」冉飛興奮地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逢人就誇黨的政策好,是黨的政策讓他一家重新團圓了。據記者了解,貴州省銅仁市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以來,已經有29.33萬人像冉飛一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福利了。
  • 春天種下「扶貧板慄」「扶貧茶」 產業扶貧助力老區群眾「拔窮根」
    金山網訊 人勤春早,產業扶貧是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
  • 旬邑精準扶貧讓貧困群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今年以來,旬邑縣堅持把扶貧攻堅作為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建設關中最美縣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好落實,通過實施發展產業、異地搬遷、就業扶貧、發展教育、就業保障等各項措施,全力推動扶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該縣以產業扶貧為例,按照行成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龍頭,建立一套利益連結機制,扶持一筆資金,培育一套服務體系,「五個一」的模式,堅持長短結合,種養互補,力主當地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發展老玉米、「馬欄紅」品牌蘋果等長效產業和綠色無公害蔬菜、生豬養殖、菸葉等短效特色產業,實現了扶貧工作從「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民營企業讓一些原本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有崗位就業,收入也增加了。」
  • 廣州南沙:打出消費扶貧「組合拳」,助推鄉村振興
    為鞏固拓展攻堅成果,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和群眾穩定增收,近年來,南沙區採取「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新模式,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為接續推進貧困地區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今年以來,通過開展消費扶貧系列行動,南沙區助力蕉嶺縣、平遠縣農特產品銷售累計超過6000多萬元。
  • 消費扶貧周:秀山舉辦特色專場活動助力消費扶貧
    {"title":"消費扶貧周:秀山舉辦特色專場活動助力消費扶貧",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xiushan/xiushanxinwen/2020-11-17/328483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
  • 金融扶貧之農行樣本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鏈扶貧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10月15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前夕,中國農業銀行舉行金融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發布會,農行派駐四川涼山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閔雲忠的在會議上發言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產業幫扶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但如何引產業、扶產業、壯產業,仍是一個重大課題。四川大涼山是中國脫貧攻堅徵程中的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四川省尚未脫貧摘帽的7個縣全在涼山州。
  • 小藜麥撬動扶貧大產業——中國聯通助力河北沽源縣特色產業扶貧
    為全力抓好疫情之下扶貧地區春耕備耕,確保生產發展不誤農時,5月27日,中國聯通定點幫扶縣沽源縣藜麥春耕春播工作正式啟動,全縣5個鄉鎮涉及9個自然村完成機器調試的同時開始播種。經過10天奮戰,如今春播生產已經接近尾聲。中國聯通扶貧工作組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在種植技術培訓、農資籌集、農產品銷售、產業升級等方面主動作為,為沽源縣產業扶貧送上了「大禮包」。
  • 大灣風:消費扶貧,當「山珍」遇上「海味」
    消費扶貧,讓珠海人的餐桌更豐盛,讓怒江群眾的錢袋子沉甸甸。怒江農民種的菜,進入了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雲南怒江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這裡山高谷深、層巒疊翠,風光雄奇壯觀,不僅孕育了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也造就了怒江農產品綠色環保、生態有機的高品質。
  • 消費扶貧打通供需兩端 碧桂園認購消費扶貧額度達1億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消費扶貧打通供需兩端 碧桂園認購消費扶貧額度達1億元9月18日,第八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開幕。遠在甘肅東鄉的土豆致富帶頭人牟奴麼通過碧鄉直播間,看到自家土豆製成的餅乾在慈展會上得到17萬人的圍觀,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