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期日本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天皇本人做了哪些努力?

2020-12-06 小陽楊隨說歷史

明治時期日本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天皇本人做了哪些努力?

在明治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權利一直都掌握在將軍手裡面,可能有些天皇覺得自己不用管事也不用擔心生活問題,活得還是比較愜意的。但是也有一些有志向有抱負的天皇覺得,自己的國家還是應該自己說了算。不過一個人想法並不怎麼重要,事實就是沒有天皇說話的份。不過突然就有了一個時機,明治就特別的幸運。在以前不論做多麼大的努力,天皇始終很難獲得話語權,這次隨著時間的變化,突然就有了一個機會,很多主張變革的人看上了天皇的作用,想要通過天皇來推翻陳舊的統治,建立新的秩序。

碰巧明治也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就掌握到了權利,他那個時候還很小,當上天皇的時候只有十五歲。這個年紀即便是有很多想法,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和能力來完成這樣的事業。於是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新的知識,很多想要改變現實落後狀態的人,對於他可是報著巨大的希望。先是把宮裡的那些女官和貴族們遷移了出去,他們不想讓小天皇成長在一個陳舊的環境當中,這對於他的成長影響至關重要。

這是很小的一個舉動,但是根據小編看來,確實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看了許多資料之後,小編發現如果一個皇子是跟隨著太監和宮女長大的,那麼他的性格一定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因為這些人給他的影響對他當一個君主完全沒有一點好出,新入宮的那些武士,給了小天皇堅韌剛毅的性格,讓他能夠完成大事。

長大成人後,他像人們希望的那樣,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進程。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個有能力的大臣,他們在實際事務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為不斷改變體制,他們有的管自己叫內卿,有的管自己叫首相,這些人的貢獻是不能被忽視的。

天皇作為一個領導者,他一直支持這些人做事,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這個進程。並且他有一個別人都無法替代的作用,就是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地位,雖然很多年天皇都沒有實際的權利,但是百姓始終認為他是一個神,代表著日本的精神象徵。日本人以前的飲食結構比較獨特,他們糧食產量很少,稻米是最主要的食品,並且由於挨著海的原因,海產品也是餐桌上重要的食品。

正像我們今天吃日本料理,最常見到的壽司那樣。一點米飯配上一些海鮮就是一頓飯,小編總感覺有些吃不飽,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飯量比較大,但是當時日本人確實吃得不多。天皇就首先開始食用牛肉和牛奶,別看這一點小改變,對於常年吃慣了米飯和海鮮的人來講是很困難的。平常不吃肉的人如果突然吃肉會很不習慣,並且牛奶對於亞洲人的口味來說,一開始總是不習慣的。

還有一點獨特的地方,大臣們或許會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所權衡,在國家的權益跟自己能得到的好處之間做一點對比。但是天皇從來不會這麼想,或許他認為國家就是自己的,放在自己的口袋的錢跟給國家花了效果沒有太大不同,如果能對國家更好,他很願意這樣做。在組建海軍的時候,天皇把自己的錢都拿給大臣去購買軍艦了。

他甚至還支持皇后把首飾賣掉,去買軍艦擴充武裝。雖然這位日本軍事主義開了不好的頭,但是正是明治在位的時候,日本快速發展,這離不開他本人做的這些努力。

相關焦點

  • 日本憑什麼戰勝中國?去看看明治天皇的餐桌吧
    日本海軍發出了「一定要打勝『定遠」」的呼喊,當時日本街頭兒童最流行的遊戲,也是扮演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進行海戰。   二   「長崎事件」發生時的日本,由明治天皇掌握大權。   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生於1852年11月3日,於1867年2月13日繼位。
  • 上色老照片 明治時期日本人的商店 各種各樣的木屐
    明治時期從1868年延續到1912年7月30日。這是日本帝國上半葉時期,社會由孤立的封建制度迅速演變為現代社會形態,經濟發展帶動了商品經濟的豐富。成衣店。明治時期,日本社會結構、經濟、內部政治、對外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也是幾個世紀以來日本首次向遊客和西方貿易開放的時期。紙張店鋪。明治時代見證了日本工業革命的到來。
  • 日本進入明治時期後,飲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進入明治時代飲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距今約150年明治時代的人在吃什麼呢?正好在明治維新,文明開化的大潮中,飲食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我想在這裡關於那個食物展開!進入明治時代,飲食發生了變化,明治時代,由於文明開化,西洋文化變得積極地被收割,西洋的飲食,一點點進入日本中,最還是這個牛鍋!據說,牛肉火鍋的起源是明治天皇為了增強營養,食用牛肉對社會一般人有很大的影響。牛肉開始被廣泛食用,也是從明治時代開始,作為文明開化的象徵性食材。以前日本人好像不怎麼吃肉,但是在社會上普遍認為「文明人應該吃牛肉」。
  • 明治天皇:在世間,神是不舒服的
    在某些統治者身上,這種試圖復歸普通狀態的努力會變得很糟糕,可能導致濫用權力,而較好的情況也只是,統治者由此收穫一堆怪癖,折射出人性的乾癟或虛無。   神仙下凡這種事,在東方傳說中是最常見的題材,通常都是悲劇。   明治天皇「惟一的朋友」藤波言忠後來始終對他們的「友誼」守口如瓶,這樣做惟一的解釋只能是出於維護皇家威嚴。
  • 日本人眼中最偉大的天皇,卻不是明治天皇,這位天皇是誰?
    明治天皇是近代日本實現富強的代名詞,如果沒有明治天皇,日本已經像近代中國一樣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按照日本當時的國家情況,可能都不會有翻身的機會,所以明治天皇對日本人來說無疑是偉大的,這一點不得不承認。
  • 推動日本明治維新,執掌日本45年的明治天皇,竟是個冒牌貨?
    如果要從日本歷史中選出一位最出色的天皇的話,那麼明治天皇顯然是上榜的熱門人選。在他執掌大寶的45年間,日本在社會、經濟以及軍事方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推動的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蛻變成為了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並使日本國力大大增強。可是這樣一位對近代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天皇,卻被包括日本歷史學家在內的很多人質疑是一個冒充者,而真正的明治天皇早就被暗殺身亡。
  • 古代日本最厲害的天皇,滅了幕府將軍,還開創盛世,不是明治天皇
    日本菊花王朝至今已經傳承了126代天皇,較為人熟知的是近代的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以及現代的平成天皇等幾代天皇。其中,明治天皇是公認是最厲害的天皇,首先滅了德川幕府,奪回政治實權,然後實行明治維新,菊花王朝從此崛起,最終日本躋身世界強國。
  • 日本舉行明治天皇百年祭典
    據共同社7月30日報導,30日是明治天皇逝世100周年祭日,皇宮內的皇靈殿和明治天皇的陵墓伏見桃山陵(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當天舉行了「明治天皇百年祭典」。供奉著歷代天皇靈位的皇靈殿內的「皇靈殿儀式」不對外公開。
  • BBC:日本明治天皇玄外孫因持有大麻獲刑6個月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明治天皇第六個女兒嫁給了竹田恆昭的曾祖父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 今年7月在東京六本木馬路上被查獲持有大麻而被警方逮捕起訴的明治天皇玄外孫被判刑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8日報導,被判刑的是現年36歲的竹田恆昭,目前無業,檢察官以違反日本《大麻取締法》起訴他,並且具體求處判刑8個月。承審法官長池健司在作出判決的時候,告諭竹田恆昭說「你的家長和自己本人都有良好的環境、教育和知識,希望你要自覺,日後切記不可再犯」。
  • 日本明治神宮博物館探秘:館藏竟有天皇和皇后曾用過的私人用品!
    明治神宮明治神宮(日語:明治神宮、Meiji Jingū,英語:Meiji Shrine)是一所專門供奉明治天皇(Emperor Meiji)和昭憲皇太后(Empress Shoken,明治天皇皇后)的神社。
  • 日本明治天皇曾下令禁止男女共浴,為何屢禁不止?
    而日本是少數的既走向現代化又保持傳統的國家。日本和我國同屬亞洲,同受東方文化的薰陶,日本人卻把性與肉體分開來看待。男女共浴的社會風俗在日本源遠流長,也體現了日本人對肉體的認識與中國人完全不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明治天皇統治時期。明治初期,天皇的起居生活迅速西洋化。
  • 皇軍的「黑歷史」,明治初年的日本陸軍才不效忠天皇
    但是,明治初年,日本陸軍不服從天皇的例子比比皆是。這種直接向天皇提要求的叛亂,特別是明治政府的直屬部隊的叛亂,在後來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就算是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也是以「尊皇討奸」、「清君側」的名號發動的。但是在日本陸軍剛剛建立的明治初年,不服從天皇,在士兵們看來沒什麼大不了。服從天皇,甚至把天皇尊為神,是日本近代建立起的觀念。
  • 明治天皇為何變法?日本近代化不簡單
    德川幕府的創始人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創立基礎,豐臣秀吉推向高峰,最終德川家康成就百年大業。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266年的時間,這是日本經歷戰國亂世以後,出現大一統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日本與周圍國家都保持著比較穩定和平的關係。
  • 明治時代的日本發生了什麼?
    今人比當時的中國官僚們更了解明治時代的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嗎?宗澤亞所著的《清日戰爭》一書,也許足以打破這種歷史後來者的自負。在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推行國民教育,全國男女平均識字率達73%,其中男子識字率約93%,女子約50%。相比之下,清代中國人雖然有科舉的動力,但識字率只有20%左右。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食用牛肉,讓日本民族拔高20釐米
    日本飲食習慣的改變,不僅改變了世界的飲食文化,更改變了日本國民的體質,對日本的崛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明治維新的數十年間,日本全國上下,在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隨著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在飲食方面,日本也逐漸開始學習西方,與西方美食發生了融合和創新。 福澤諭吉年輕時曾遊歷歐美,對歐洲和美國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 明治天皇有多硬派?為打造一流海軍每年自掏30萬,每天僅吃一頓飯
    文/紀布古今中外,縱觀世界各國史,在封建時期無論哪個國家,但凡是出現輝煌一時的王朝,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最高統治者一定是一個明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的傑出統治者,可以說他改變了日本的命運,他就是明治天皇,日本史上最硬派的一位天皇。
  • 日本明治時期文壇宗師:保衛國家權益,唯一的審判機關「打」!
    所謂的日本明治時期的愛國情懷:尊皇愛國沒錯,讀過這本小說的人應該有這個印象,那個時候,日本的許多國民都有高尚的愛國情懷,這種高尚比較極端,殊不知是以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換取的!但這篇小說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只有國家利益才高於一切,在任何時代都不為過。
  • 1894年明治天皇即位後,為侵略中國做了哪些準備?
    日本,一個活躍在世界東方的江洋大盜。說起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中日甲午戰爭。那你們知道日本在正式侵略中國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嗎?早在1894年,明治天皇即位的時候,日本就明確了要徵服朝鮮、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大陸政策」。明治天皇在「天皇御筆信」中還宣布了:日本要「開拓萬裡波濤」,將「國威布於四方」。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日本在1894年7月23日,發兵侵略朝鮮,拘禁了當時朝鮮的國王李熙。
  • 日本明治天皇15個孩子11個夭折,原因竟在皇室基因!
    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他的爺爺是明治天皇,聽說過明治維新的人都知道,日本因為明治天皇樹立了天皇權威,改變了政治體制,實現了國家發展。明治天皇但他的孩子身體都不好,有人說是因為遺傳基因有缺陷,他與5個皇妃生了15個孩子,11個都夭折了。
  • 日本明治時代的上色老照片:看看和同時期的晚清相比如何
    日本走入近代後徹底拐了一個彎,不止超越了同時期的大清帝國,並且還實現了近代亞洲霸主的地位。而讓日本實現拐彎超車的事件便是明治維新,當日本走入明治天皇時代時,整個日本迎來了崛起時代。在明治天皇時期,日本通過對內改革實現經濟、軍事的崛起,進而在多次對外擴張的入侵中獲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