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壺滾燙,沏一盅清雅,觀一杯深淺,聞一縷清香,品四季韻味,得片刻心素清雅、舉止瀟灑。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分: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茶不同,茶韻和茶味就不同。
但各種茶葉的本質區別在於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黃烷醇的氧化程度不同。打個比方,就好像含多酚類物質的蘋果,切開後一段時間就會變色,而不同種茶葉加工就是抑制或者促進多酚類物質的這個過程。
「綠茶 不發酵 講究新鮮」
綠茶的特點是鮮葉採摘後高溫迅速滅掉其中酶類,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幹茶綠,茶湯綠,衝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
另外,綠茶越嫩滋味也就越鮮爽,所以名優綠茶大多採用極嫩的原料製作。對於綠茶,外形比內質重要得多,所以選購綠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看茶葉的嫩度、整碎程度、緊實度以及色澤。
喝法:泡綠茶採用兩種方法衝泡。一是上投法,它適用於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熱水衝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葉後直接倒85度左右的熱水,適合普通綠茶。
正確的泡綠茶飲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來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講究,尤其是水溫。
一般的綠茶衝泡方法及注意事項:
衝泡綠茶時,水溫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衝泡綠茶粉,以40℃~60℃的溫開水衝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綠茶粉配450毫升的白開水。
「白茶 不發酵 製作簡單」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曬青,曬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喝法:白茶在衝泡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衝泡出來的茶湯鮮爽甘醇,濃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葉。
2.溫度的控制,水溫要求在90 到100 。
3.衝泡時間,第一泡時間約5分鐘,經過濾後將茶湯倒入茶盅即可飲用。第二泡只要3分鐘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隨飲隨泡。一般情況一杯白茶可衝泡四五次。
「黃茶 輕發酵 「悶」黃」
黃茶是中國特產。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如溈山毛尖、泉城紅、泉城綠、平陽黃湯、雅安黃茶等均屬黃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則為黃大茶。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於綠茶,其製作過程為:鮮葉殺青揉捻—— 悶黃、乾燥。
黃茶的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均與綠茶製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特點的關鍵,主要做法是將殺青和揉捻後的茶葉用紙包好,或堆積後以溼布蓋之,時間以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熱作用下進行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黃色。
喝法:用玻璃杯或蓋碗,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銀針為最佳,可欣賞茶葉似群筍破土,緩緩升降,堆綠疊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觀。
投茶量:按泡茶具容量置入四分之一茶葉。
水 溫:攝氏八十五度
衝泡時間:
第一泡:三十秒
第二泡:六十秒
第三泡:二分鐘
「青茶 半發酵 特點折中」
青茶,亦稱烏龍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
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
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主要生產地區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喝法:泡烏龍茶選用容易茶水分離的器皿(蓋碗、一壺一杯或者飄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衝泡後要加蓋。注意,每一次衝泡都要將其中的茶湯倒乾淨才不會影響下一泡的滋味。
「紅茶 全發酵 茶湯紅亮」
紅茶,英文為Black tea。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我國紅茶品種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為我國第二大茶類。
紅茶屬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萎凋是紅茶初制的重要工藝,紅茶在初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因其幹茶衝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
中國紅茶品種主要有:日照紅茶、 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2013年湖南東江楚雲仙紅茶喜獲「中茶杯」特等獎。
喝法: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衝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紅茶最好用玻璃杯來衝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然後再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衝泡。最後注意,紅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個月後飲用。
「黑茶 後發酵 茶馬古道」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
黑毛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類為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老黑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著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衝泡喝。
【新茶辨別】
看外觀
新茶一般比較肥壯厚實,葉子裹得較緊,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泡開後湯色嫩綠清澈。
聞香氣
新茶香氣濃鬱,而陳茶香氣低沉。這是因為,茶葉中的芳香物質是易揮發的,不飽和成分會被氧化,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會慢慢鈍化。
嘗味道
新茶給人以新鮮爽口的感覺,味道醇厚鮮爽,飲後心曠神怡、心情舒暢。在貯存過程中茶葉的類酯成分發生水解和氧化,會出現老化味。
辨含水量
新茶一般含水量較低,在正常情況下含水7%以下,茶葉條索疏鬆,質硬而脆,用手指輕輕一捏成粉末狀。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