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和螃蟹可謂是金秋時節現代年輕人的最愛了 ,但小龍蝦如何養殖,可能年輕人大都不知道。說到小龍蝦和螃蟹很多人會想到江蘇盱眙、湖北潛江,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江西省吉水縣,他們的蝦蟹產業也做得風生水起呢。現在我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吉水有水田面積65.34萬畝,庫區水庫面積12萬畝,且贛江、烏江、瀧江、住岐水等水系豐富,發展「稻蝦合作」「稻蟹共棲」等生態水產優勢得天獨厚,在2019年吉水縣獲評「中國清水龍蝦之鄉」的稱號。
先來說說吉水的小龍蝦吧。吉水龍蝦之所以在眾多龍蝦中,脫穎而出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養殖方式:清水養殖、稻蝦共作,稻蝦共作」即在水稻田周圍挖養蝦環鉤,種一季水稻,養兩季小龍蝦周期短、見效快、不施農藥化肥。
農閒時節,吉水的稻蝦田直接引入贛江水將水位抬高,整塊田都成為小龍蝦的地盤;春夏季開始插秧前,就排乾稻田中央的水,喜溼不耐幹的小龍蝦會自動遷移到蝦溝裡去;水稻收割完後,再度抬高水位……如此周而復始,一塊水田便能實現水稻和小龍蝦雙份收益。
那這樣的收益到底有多大呢?目前吉水小龍蝦畝產平均可達80公斤以上,而再加上每畝400公斤以上的水稻產量,每畝稻蝦田綜合純收益可達3000多元。稻蝦共作除了有雙重經濟效益,還有綠色環保的好處。小龍蝦的排洩物可以肥田,而稻田裡的浮遊生物、雜草、秸稈,都可以成為小龍蝦的食物,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互補系統。目前,吉水建立稻蝦綜合種養基地92個,總面積達到3.6萬畝;吉水還建立了小龍蝦交易市場,含蝦苗和成品蝦在內,全縣每天有近10萬斤龍蝦上市。
再說說螃蟹吧。近年來,江西省吉水縣圍繞「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的定位,在盤谷鎮同江灣建立大型生態水產養殖基地,探索養殖螃蟹等生態水產,發展特色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農民增收致富。下圖為10月14日,正是金秋蟹肥時,江西省吉水縣盤谷鎮萬畝稻漁生態養殖基地,養殖戶正在捕撈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