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臘腸地圖,川味,廣式,哪裡的臘腸最好吃

2020-12-11 五美合意

北風起,立冬後,空氣裡細菌一少,便是製作傳統臘腸的時節。

其實,臘腸早已突破了古人追求時節的規律,但冬天依然是各種臘腸的主場。

除了熱騰騰的火鍋,誰能在冬天打敗一碗蒸得油光發亮、香氣四溢的臘腸?

陽光下的臘腸,是最美麗的。

臘腸是年貨屆的無冕之王

1500多年前的某個北魏人,第一次把羊肉切碎塞進羊腸裡,用火烤著、小刀切片享受的時候,肯定沒想到他居然發明了讓無數人心心念念的冬日美食。

每到臘月,人們宰殺掉養尊處優了一整年的牲口,做成一掛一掛的臘腸、臘肉,既是保存鮮肉的絕佳方法,也是對美味的再創造。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聞到淡淡的臘香,看到掛滿院子紅紅火火、醬色喜人的香腸,每個人都深知:年關將近。

《齊民要術》灌腸法記載,北魏人把羊肉切碎,拌上鹽、姜、蔥白、醬油、花椒末,灌進羊腸,直接就可以用火烤著吃。後來的做法並沒有太多變化,把鮮肉或各種下水剁碎,灌入豬、羊等動物的大小腸裡,脫水貯存起來就是臘腸了。

臘腸製作方法大同小異,沒有標準配方,卻是南方曾經家家戶戶必備的傳統手藝。

一條最基礎的原味香腸,用不了什麼稀奇材料,僅肥肉、瘦肉、鹽、酒、糖足矣。

絞肉機做出來的肉雖然均勻,但永遠沒有手工切來得有味道。

肉,最好是自家現殺活豬的新鮮肉,肥瘦也有要求。

有人說:「臘腸的審美,都建立在油滋滋甜膩膩的打情罵俏中,20%的肥肉起,可以多,但不能再少了」;鹽、酒、糖,既給香腸提供甜鹹交融的口味,又增添馥鬱的酒香。

灌腸

其他的變化都以此為基礎,充分體現了各地人民的創造力。

川湘人民要麼苦於山地崎嶇,要麼限於盆地潮溼,臘腸的保質成了首要考量。當地流行用柏樹枝等燻制臘腸,加速臘腸脫水,沒想到意外造就果木香;

顏色豔麗的川味臘腸,圖源@四川楊大爺

東北人民則喜吃蒜,加蒜、風乾的鹹鮮口香腸符合大方豪氣的東北人一貫的追求:肉,咬下去幸福感爆滿的肉。

哈肉聯風乾腸

儘管臘腸做法千差萬別,但最終結果往往殊途同歸:上鍋蒸。

氤氳著熱氣的臘腸紅白相間,面若桃花。如果選用的是追求原味鮮香的廣式、金華香腸,滋味則更勝一籌。

腊味合蒸,一定少不了臘腸。

廣式香腸濃鬱醇厚,鹹甜兼備。

受制於嶺南水土,臘腸需要進烘房加速脫水,最傳統的廣式臘腸還會加入靚陳皮改善口感。

廣式腊味店豐富的選擇,圖源@春播

而在吃上永不滿足的廣東人還創造出鴨潤腸、鹹蛋黃臘腸、東莞臘腸等新品種以供嘗鮮。

東莞矮仔祥香腸

金華香腸則甜味稍淡,肉汁豐盈。

地處金衢盆地,金華人只需要控制每日曬香腸的時間,無需再加火烘焙;而在口味上遵循古法的金華人並不喜甜,僅用當地土豬和土燒酒、鹽、少量糖調味,照樣能得到優質臘腸。

金華臘腸形制簡單,只有長條形。圖源@今日金東

相隔十萬八千裡的浙江和廣東,在臘腸的甜鹹口味認同上,其實攜手達成了美好的共識。

煲仔飯是臘腸的最好歸宿

臘腸切片,無論和哪種綠油油的蔬菜如蒜苔、如豆角、如尖椒搭配,混著炒一炒都是一盤家常美味。

生於廣式臘腸區的蔡瀾提供了更誘人的選擇——臘腸蛋炒飯:「最搭的是臘腸,不過都要切粒,不要比米飯大太多,不然就搶去了雞蛋米飯的風頭」。

臘腸炒飯

而對更多廣東人來說,臘腸的最佳搭配一定是「腊味煲仔飯」。光是想著滋滋冒油的臘腸和層次豐富的長粒絲苗米,就已經足夠讓廣東人想過冬天了。

腊味煲仔飯

一般認為,完美的煲仔飯有三重境界。

一是浸透了肉汁、豉油,借足了味道的上層米;二是肉汁不能及、猛火也燒不著、樸素單純的中層米;三是金黃酥脆,略微帶焦的下層米,俗稱「飯焦」。

飯焦是煲仔飯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圖源@Feekr

第二第三層米全看店家選料和廚子對火候的掌控,真正留給食客自行選擇的只有頂層而已。

但對最嚴格的老饕來說,沒有一種食材能像廣式臘腸一樣,仔細地浸潤米飯,撐起一份煲仔飯的豐腴。

頂料葷素搭配,豐儉由人,但腊味是永恆的經典

如果是香港人,對廣式腊味煲仔飯的要求就更加嚴格。

「鴛鴦腸飯」,豐腴鮮美的鴨潤腸和甜鹹適口的傳統臘腸雙腸合璧,不切片,只切段,成為愛腸人的心頭寶。

鴛鴦腸飯,圖源@半島便利店

潤腸,其實是用豬肝、鴨肝代替了部分肥肉製成。粵文化喜潤不喜幹,「潤」有家肥屋潤的好意頭。

吃到後來,直讓人不顧形象,拋棄米飯直接送一整段臘腸入口,體會廣東人說的「爆汁感」。

鴨肝臟肥美,於是潤腸可以少用肥肉、多用瘦肉。尤其是鴨潤腸,吃起來油潤、韌口,口感好到無以復加。

老廣說:「秋風起,食腊味」,在天氣轉涼後做腊味、嘗腊味,並不僅僅是對腊味美味的認可,更是廣東人對「順時而食」的堅持。

從鵝肝、鱔段到龍蝦、膏蟹,煲仔飯的頂料現在已經涵蓋海陸空,「脊背朝天皆可食」了,但如果連最基礎的腊味煲仔飯都做不好,一家煲仔飯店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始創於1979年的廣州民記煲仔飯

中國臘腸地圖

新疆丨馬肉馬腸

風乾三個月的馬肉馬腸,血肉由紅褐色變成了深棕色,而沒有生機的肥肉白則變成了奶酪般的乳黃,原本乾澀、口感較牛肉差的馬肉煥發新生。

或烤或炒或隔水蒸,直接撒上新疆辣味輕、鮮嫩甜香的皮牙子(洋蔥)或做成那仁(手抓馬肉麵),那美味令人髮指。

▲ 那仁

四川丨川味臘腸

川味臘腸,圖源@半島便利店

四川人離不開大紅袍花椒,四川臘腸也是。

除了大紅袍花椒,必不可少的還有辣椒、八角、豆蔻、茴香等料;煙燻這步驟倒是次要,只是因為四川盆地氣候太潮溼,不烘乾容易變質。

川味臘腸以青川縣農戶手作為佳,最重要的是調味,其實並不很精緻。隨便炒點蔬菜,就是四川人最平常也最巴適的下酒菜。

▲ 川味臘腸,圖源@半島便利店

湖南丨湘西臘腸

▲ 湘西臘腸,圖源@健康第一刊

湘西山區喀斯特地貌遍布,地形崎嶇,溝通不暢。在這裡如何保存肉類才是最大的難題。

和川味香腸相比,除了少加甚至不加花椒,湘西臘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燻制。

每逢臘月,湘西土家族的農家都會在堂屋裡挖一個火坑,而臘腸則掛在火坑上面,一邊燒柴做飯,一邊取暖,打打牌,聊聊天,湘西人,簡直擁有全南方最舒服的過冬方式

▲ 湘西燻臘腸,圖源@健康第一刊

浙江丨金華香腸

▲ 金華香腸

金華,一條源自大盤山的婺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也帶來了習習山風與江風。

相比火腿,同樣盡享天時地利、鹹度卻很低的臘腸才是金華人的冬日美味。

虞府手工香腸,

傳統金華香腸需要按照一天氣候規律曬制。五更天,晾到露天「打冷風」;中午日頭猛,又把香腸轉移到陰涼處。曬曬收收,金華香腸慢悠悠地吸納著天地靈氣,散發出油香,金華人稱其為「香腸」。

正宗金華土香腸,在豐腴的優質豬肉味上帶著絲絲微甜,回甘又呈現微弱的酒香——這是來自酒精和油脂攜手的美味創造。

如今,金華傳統土香腸流行地區也僅限於金衢盆地,就連過年的餐桌地位也被各式山珍海味替代,日漸式微。

相關焦點

  • 經常會吃到的臘腸,那你知道廣式臘腸和四川臘腸的區別嗎?
    臘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食物生產和肉食保存技術,指將動物的肉絞碎成泥狀,再灌入腸衣製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中國灌腸臘腸不加澱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後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鬱,回味綿長,越嚼越香,遠勝於其他國家的灌腸製品,是中華傳統特色食品之一,享譽海內外。
  • 臘腸界流派多,除了廣味臘腸,川味臘腸,你還能說出幾個?
    據統計,中國腊味肉製品中廣式腊味是腊味市場的「絕對主角」,佔全國腊味市場的50%-60%,在廣東,廣式腊味的市場比例更高達80%左右。 而廣式臘腸的製作也不複雜,將瘦肉粗粗的絞爛後,與切成丁的肥膘相混合,再灌入腸衣進行晾曬烘烤就算大功告成。製作時,一定要加入蔗糖和酒,這樣才會形成廣式臘腸特有的風味。
  • 臘腸,紅腸,粉腸,中國哪裡的香腸最好吃?有你家鄉的嗎?
    製作工藝不同,也出現了不同種類的香腸,臘腸、紅腸、粉腸等等。你們知道中國哪裡的香腸最好吃嗎?翠姨帶你們來看看。提到臘腸,以廣式腊味、四川腊味、湖南腊味最有影響,其中又以廣式腊味是腊味的「絕對主角」。廣式臘腸,色澤紅白相間,紅肉夾著白色脂肪,每一根的粗細長度都差不多,外形規整,光澤鮮香。在天然腸衣或者人造腸衣中灌入瘦肉丁肥肉丁,然後加入較多的蔗糖和酒,再加上廣東高溫高熱的氣候環境,由此形成了廣式臘腸特有的風味。
  • 川味臘腸漢堡的做法
    是不是已經吃膩了各種牛肉漢堡、雞肉漢堡、魚肉漢堡…… 但你肯定沒有嘗試過這道川味臘腸漢堡 麻辣味,夠不夠勁爽!!! 好吃到一個根本停不下來!旋轉,跳舞,我不停歇……By 四郎深夜食堂用料臘腸 1根漢堡麵包胚 1個白洋蔥 1個西紅柿 1個雞蛋 1個原味芝士片 1片生菜 1片沙拉醬 適量做法步驟1、準備好所有食材,包括白洋蔥、西紅柿、漢堡麵包胚、雞蛋、原味芝士片、生菜、沙拉醬以及臘腸。
  • 「廣式臘腸」廣式臘腸怎麼做 廣式臘腸的做法
    摘要:廣式臘腸是將瘦肉經粗絞、肥膘經切丁後,配以輔料, 灌入天然腸衣或人造腸衣再經晾曬烘烤而成;由於廣式臘腸加入較多的蔗糖和酒,加之高熱高溼的環境,使廣式臘腸形成獨特風味。那麼,廣式臘腸怎麼做呢?廣式臘腸的做法是什麼?
  • 舌尖上的腊味兒|中國臘腸哪家強?各家臘腸開始衝業績了!
    臘腸香腸時至今日,全國各地的香腸種類超過了一千多種,除了川味香腸以統治性優勢壓倒了各方香腸勢力之外,這些地方的香腸,相信你沒吃過,也曾經聽說過。在中國的臘界中有兩大巨頭,一個是川味臘腸,另一個就是廣式臘腸。對於兩廣人來說,煲仔飯可以說是廣式臘腸最著名的代言人。不管是滑雞飯、排骨飯、叉燒飯,什麼口味的煲仔飯,必定會搭配幾片臘腸。
  • 廣東四川浙江東北,哪裡的臘腸最好吃?
    冬天是臘腸的主場不論是北方愛囤貨的大姨還是精打細算的南方大媽都愛在年底打響這一戰 那麼問題來了,哪個地方的臘腸最好吃? 最會吃的就是廣東人廣式香腸濃鬱醇厚,可鹽可甜製作時需要進烘房加速脫水為了改善口味還會加入陳皮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 網評各地臘肉排行榜,奇遇廣式臘腸落榜,排名第一的讓你意想不到
    網評各地臘肉排行榜,奇遇廣式臘腸落榜,排名第一的讓你意想不到!臘肉也算是中國的一大特色美食了,醃臘肉製品是中國傳統肉製品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而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前幾天在網上一個各地臘肉的受歡迎程度排行榜,卻引起不少人的熱議。
  • 做臘腸炒荷蘭豆時,甜臘腸和鹹臘腸,哪種臘腸,炒荷蘭豆最好吃?
    做臘腸炒荷蘭豆時,甜臘腸和鹹臘腸,哪種臘腸,炒荷蘭豆最好吃?嗨,大家好,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啦,今天小廚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臘腸炒荷蘭豆的美味做法。在做這道美食的時候,可能又會有很多朋友想表明自己的觀點。
  • 深圳哪裡的廣式臘腸最好吃?百年秘方,零添加,吃貨不知道就虧大啦!!
    我忙推搪說「不用了不用了」,心想這秋風起,老廣的腊味最美味不過了,還寄什麼火腿,臘腸倒是可以來一點(來自不客氣的泡泡捂臉)可能是吃貨心意相通,每幾天還是收到了小夥伴寄來的火腿,另加公明臘腸。臘腸要好吃,跟原材料的品質是分不開的。公明臘腸在選材上就和普通廣式臘腸拉出了差距,精選放養家豬,自然生態養殖、沐陽光浴、保證豬肉質量上乘。
  • 廣式臘腸怎麼炒 沙葛炒臘腸的做法
    廣式臘腸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不僅口感好,也非常的健康。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炒臘腸,今天就教大家做一道好吃的沙葛炒臘腸,用沙葛和臘腸作為主料,加入了豐富的配料,口感好,也很健康。廣式臘腸怎麼炒食材:沙葛200克、臘腸100克 輔料:青椒50克、鹽2勺、大蒜3瓣、小蔥1根、白糖2克、蠔油1勺、雞粉1勺、食用油適量、水澱粉1
  • 經典廣式風味 | 臘腸煲仔飯
    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說著說著都流口水了。正好最近買了臘腸,那就在家做一份好吃的臘腸煲仔飯吧,自己動手做出純正茶餐廳風味!煲仔飯的一大特點就是米比料多,而且米飯需要在砂鍋中用小火慢慢的燜熟,充分釋放米香,做好的米飯應該是粒粒分明,鍋底會有恰到好處的薄薄一層鍋巴。
  • 廣式臘腸流傳至今 溫氏臘腸老廣最正宗
    乾燥的秋天,最適合多吃芋頭,潤澤肌膚。而溫氏臘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養生之效,能曾強人體免疫力。芋頭口感細軟,綿甜香糯,做好以後溫氏腊味肉質鬆化,肉富芋味、芋富肉香,風味別致,具有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特點。
  • 爭論臘腸誰家最好吃
    其中7旬宋婆婆教的是四川臘腸,中年阿姨鄧在嬌教的是湖南湖北臘腸,而95後鮮肉大學生楊勇帆則負責廣式臘腸的教學。7旬婆婆川味手藝被贊正宗,鮮肉大學生教學被質疑宋婆婆今年已經72歲了,前幾天買菜時聽說小區要做這場活動,一直研究川味臘腸手藝的她便自告奮勇申請當教官。
  • 看完流口水的廣式臘腸,香而不膩,過年又多了一道菜!
    看完流口水的廣式臘腸,香而不膩,過年又多了一道菜!又是一年秋風起,全各地曬臘腸。麻辣香腸、廣式臘腸、俄式紅腸,各有風味。各種腊味中,我尤愛廣式臘腸。廣式腊味又是腊味市場上的"絕對主角",佔全國腊味市場的50%-60%,在廣東,廣式腊味的市場比例更高達80%左右。作為香腸死忠粉,廣式香腸已經陪伴了我十五年。一到秋冬時節,腊味就長期佔據著我冰箱的一席之地。廣式臘腸是將瘦肉經粗絞、肥膘經切丁後,配以輔料, 灌入天然腸衣或人造腸衣再經晾曬烘烤而成。
  • 簡單美味,臘腸煲仔飯走起!
    第一次嘗試臘腸煲仔飯 真的太好吃的 我所選用的是川味臘腸 會有些辣味 味道更佳 如果喜歡吃廣式臘腸也可以 但是我本人不太能夠接受廣式臘腸的甜味。By 吉大喜Tiamo用料大米 2碗臘腸 1根青菜 小把蒸魚豉醬汁 3勺做法步驟1、米飯淘洗乾淨 鍋底摸層薄油 放入大米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
  • 愛吃臘腸又怕油?這個廣式臘腸完美解決
    如若顯示「用戶尚未綁定手機」,可先登錄下廚房App-我-設置-帳號管理中,綁定微信即可很多人都是從煲仔飯中認識廣式臘腸的,臘腸和米飯的組合確實是非常經典。有人會疑問:瘦肉比例太高,全瘦臘腸的口感就會變差吧?其實不然。全瘦臘腸保留了一成的油脂比例,已足夠給臘腸帶來軟韌多汁的風味,能品嘗到肉香豐美之餘,卻不會過於肥膩或者口感乾柴,是肥瘦相宜的黃金比例。
  • 東莞臘腸可能是中國最好的臘腸,最強臘腸在哪家?
    本文是資深報人、發行教父、東莞時報總編輯譚軍波發表在博客中的文章,原文標題《莞譚--東莞臘腸知多少》。東莞臘腸一直以來很有名,品種也很多,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有福啦!看完本文,買東莞臘腸什麼的so easy!  臘腸亦叫香腸,以肉類為原料,配以輔料,置入動物腸衣,再經烘乾、燻幹或曬乾而成。  一方水土一方人,各地製作臘腸方式方法有一定差異。我的老家湘西喜歡將辣椒注入臘腸,且以稻草點燃滅明火出煙燻之,味道香辣。  本人根在湖南,生長在廣東,接觸廣式香腸最多。
  • 臘腸炒肉,青椒炒臘腸,這些關於臘腸的美食,你都試過嗎?
    臘腸炒肉,青椒炒臘腸,這些關於臘腸的美食,你都試過嗎?在中國,人們對於美食的熱愛可以說是已經表達的非常充分了,光看我國的八大菜系就知道我國對於美食的是有多麼看重了。但是實際上臘腸之所以被發明出來,就是因為這一種做法可以讓豬肉保存更長時間,而且在臘腸的醃製過程中,自身產生的特殊物質賦予了臘腸另外一種風味,我國的臘腸種類還是比較多的,主要有廣式臘腸、土家族臘腸,以及川味臘腸。他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是,廣式臘腸味道是屬於偏甜一點的。而川味的我們都知道肯定就是辣一點的。
  • 廣式臘腸的最正宗做法
    身居北方的我是沒有辦法在臘月裡做臘腸的,臘月的北方還過著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日子。廣式臘腸之所以好吃,是要在低於15度的氣溫下,經過一番太陽的練歷,比例適宜的調味,微生物的輕微發酵,才有的甜中帶鹹,鹹中有鮮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