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索然無味、外賣亂象叢生,越來越多的上班族選擇了自己帶飯。由於早上起不來,大部分「帶飯一族」都習慣將晚餐煮多一點,替自己或家人準備隔天的便當,或是沒吃完就打包起來冰進冰箱。但網絡上總流傳「隔夜菜不能吃」,有致癌的風險,即使放到冰箱裡冷藏亦是,事實真是如此?
亮健好藥君卻不這麼認為,其實隔夜菜其實與「夜」無關,問題的實質是做好的菜在保存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亞硝酸鹽」可能會讓你想到學校的化學課,而隔夜菜是否真的會產生亞硝酸鹽而致癌?還是只要放久就會致癌?
其實都不至於!只要做好低溫冷藏,再適當加熱,隔夜飯菜都是可以吃的。隔夜飯菜放久雖會產生亞硝酸鹽,但吃到人體內可能是產生對人體有幫助的一氧化氮,沒有這麼容易變成致癌物亞硝胺。
另外,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也是可以放心吃的,因為低溫放置不易滋生細菌。還有我們平常前一晚幫自己準備的飯菜,得要在飯菜還熱熱的時候裝進去,並蓋上塑膠蓋,也可以適當留一點縫口,一方面讓便當散熱,另一方面則是防止細菌進入。而玻璃保鮮盒上的塑膠蓋耐熱程度是可以到120度的,所以不用過度擔心塑化劑。會滋生細菌主要原因是溫度,當飯盒拿出冰箱暴露在炎熱的天氣中,才是滋生細菌的主因。
蔬菜本身就具有亞硝酸鹽,它愈不新鮮,亞硝酸鹽含量則愈高。但隔夜的蔬菜只要它們沒有壞,並適當加熱,這與硝酸鹽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蔬菜還是建議吃新鮮,當天食用完最好。若隔天便當還是想帶蔬菜,可以考慮用涼拌的方式,加醋或調味成甜的、鹹的,都可以防止細菌的滋長。
細菌最容易生長的溫度在4°C到60°C之間。食物加熱後必須維持在60°C高溫以防止細菌生長,但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必須立刻冷藏。若是在戶外野餐,溫度超過32°C,食物則不能放超過1小時。
另外,不同的飯菜需要儲放,可以用乾淨的保鮮盒分開保存或在盤子外裹上一層保鮮膜,避免細菌交叉汙染。放冰箱之前,需要等等食物徹底涼透了,不然會易長黴菌。中午從冰箱拿出來後,一定要放微波爐裡高溫加熱,才是最好的殺菌方法。
但是終歸隔夜飯菜是不新鮮的,也不能天天吃,如果你早上起得來,也最好花點時間為自己做一頓美味的熱騰騰的中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