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紅軍長徵創造奇蹟的精神支柱

2020-12-19 紅網

  偉大的長徵,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和中華民族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而且紅軍指戰員在長徵中用血與火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給黨、國家和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固原將臺堡參觀紅軍長徵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紅軍長徵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蹟。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徵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徵精神。

  長徵精神,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它集中體現了黨和紅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革命理想高於天」,即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既是長徵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長徵精神其它內容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統帥和貫穿長徵精神其它內容的靈魂,可以說是長徵精神的核心。

  一、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廣大指戰員在長徵中忠於黨,顧全大局,維護黨和紅軍團結的政治基礎

  長徵初期,由於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領導者的錯誤戰略指導,中央紅軍仍處於繼續被動挨打的境地。在突破國民黨軍隊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之戰時,為了黨中央的安全,為了保衛「馬背上的共和國」,紅軍廣大指戰員高舉著軍旗,高喊著「一切為了蘇維埃新中國」的口號,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殊死的決戰。湘江之戰後,中央紅軍由長徵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多人。在黨和紅軍面臨險境絕路的情況下,紅軍廣大指戰員並沒有因為革命遭到巨大挫折而失去對黨的信任和喪失對革命的信心,而是始終抱定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和隨時為黨的事業獻身的決心,始終保持理想不移,信念不滅,對黨的耿耿忠心不變,跟著黨英勇地鏖戰在長徵的萬裡徵途上。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黨內又出現了張國燾反對北上、堅持南下,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行徑。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一面嚴肅地指出張國燾的嚴重錯誤,一面果斷地帶領黨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脫離險境。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在朱德、劉伯承等的積極爭取下,認清張國燾的錯誤,堅決擁護黨中央北上方針,與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於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在如此複雜、險惡的環境下,正是由於全黨和全體紅軍指戰員有著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有黨的堅強領導,才能克服張國燾的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和統一,勝利地完成了偉大的長徵。

  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廣大指戰員在長徵中不怕流血犧牲,浴血奮戰,無堅不摧,一往無前,戰勝強大敵人的精神動力

  在紅軍長徵途中,國民黨蔣介石調集上百萬軍隊進行圍追堵截,企圖置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於死地。紅軍處於無根據地作戰的困境,面臨天上飛機偵察轟炸,地下敵人重兵圍追堵截。

  在軍事鬥爭失利、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指戰員並沒有被徵服、嚇倒,他們以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斬關奪隘,搶險飛渡,血戰湘江、強渡烏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攻佔臘子口、鏖戰獨樹鎮、伏擊袁家溝口、激戰嘉陵江、苦戰百丈關、轉戰烏蒙山,搶渡普渡河,突破了國民黨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

  紅軍縱橫馳騁於湘鄂川黔滇等14個省,長驅6.5萬裡,進行重要戰役戰鬥600次,表現了紅軍不怕犧牲、無堅不摧、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取得了長徵的偉大勝利。

  長徵的勝利是無數紅軍將士流血犧牲換來的。成千成萬的紅軍將士犧牲在槍林彈雨的長徵路上,長眠於皚皚雪山、茫茫草地上,有些還大義凜然、英勇就義於敵人的刑場上,他們用鮮血與生命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他們的英雄事跡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據統計,長徵中犧牲的營以上幹部430多名,其中軍以上幹部就有方志敏、劉疇西、尋淮洲、鄧萍、吳煥先、曾中生、錢壯飛、羅南輝等10多名。

  在湘江戰役中,擔任掩護任務的紅5軍團第34師被阻於湘江東岸,陷入數十倍於己的敵人包圍之中。5000多名指戰員英勇拼殺,浴血奮戰,最後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血染湘江。師長陳樹湘身負重傷,不幸被俘,敵人企圖把他送往長沙邀功。途中,陳樹湘用手絞斷受傷流出體外的腸子,壯烈犧牲,用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實現了他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的誓言。

  長徵路上,一批批戰友倒下了,後面的紅軍指戰員掩埋好戰友的遺體,擦乾身上的血跡,又義無反顧地衝上去。是什麼力量在激勵、推動他們?是理想與信念的神奇力量在激勵他們奮鬥、前進,他們憑著永遠跟共產黨走、甘願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英勇奮戰,直至長徵的勝利。

  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紅軍廣大指戰員在長徵中不畏艱難困苦,徵服無數自然險阻和饑寒傷病種種磨難的重要精神支柱

  長徵途中,紅軍廣大指戰員不僅要突破國民黨軍隊重兵的圍追堵截,還要徵服和戰勝來自大自然的各種艱難險阻,經受饑寒傷病的種種磨難。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山高谷深,氣候變化無常。經過長途跋涉和連續作戰的紅軍指戰員雖然疲憊不堪、缺衣少糧,但他們懷著革命必勝的信念,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冒風雪,戰嚴寒,在雪山上艱難地前行。許多戰士累倒、凍僵,長眠在雪山上。紅軍戰士劉志海凍死在雪山上,但他臨死前還從雪堆裡高舉起一隻手,緊握著黨證和向黨交納的最後的黨費——一塊銀元,表現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革命的堅定信念。紅軍指戰員就是憑著這種信念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徵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紅軍翻過雪山後進入水草地。草地沼澤密布、河溝交錯,稍有不慎就會被泥潭吞沒。草地的氣候惡劣,雨雪、冰雹來去無常。過草地,沒有糧食吃,紅軍指戰員不得不吃野菜、草根,甚至煮皮帶充飢。許多紅軍指戰員犧牲在草地上,有的病餓而死,有的是吃野菜中毒身亡,還有的因陷入泥潭而失去生命。僅營以上幹部就犧牲了50名,為長徵以來犧牲幹部之最。

  紅3軍團某部炊事班為保證全連不因飢餓而減員,9個炊事員先後犧牲在草地上。紅四方面軍一位幹部的皮包,是經過黨小組討論後才沒被吃掉,得以保存下來。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紅軍指戰員以「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終於徵服種種困難,走出了渺無人煙的茫茫水草地。正是由於有這種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軍指戰員以常人不可想像的勇氣和毅力,與大自然進行了一次次人力與天力的較量,並徵服了大自然。這種理想信念的力量,正如美國著名作家哈裡森·索爾茲伯裡所說:「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

  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徵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已經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成為人類共有的巨大精神財富,引起了全世界人們的稱頌。

  今天,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徵精神,緬懷先烈,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堅定革命理想信念,走新的長徵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作者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輯:許敏

相關焦點

  • 紅軍長徵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這種長徵精神就是對革命理想和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充滿決心和信心,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就是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無私奉獻的崇高思想。
  • 中央紅軍長徵在雲南的英勇戰鬥:絕境重生創奇蹟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于都縣參觀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時指出:「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中央蘇區和長徵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後取得了勝利,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蹟。」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關於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要求,必須加強學習黨史國史,特別是長徵歷史的回顧學習,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讓長徵精神成為新時代長徵路上的「靈魂」
    在新的長徵路上,依然有不少艱難阻礙、風險挑戰,需要從長徵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豐富滋養和前進動力。既然被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所進行的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略大轉移自然有許多「奇」的地方。拿紅一方面軍來說,一支區區數萬人的隊伍,在數十萬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下,縱橫11省行程2.5萬裡,硬是從「夾縫」中到達陝北。
  • 「「精神的力量 新時代之魂」」理想信念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從紅船精神、焦裕祿精神、紅巖精神、改革開放精神到長徵精神,從浙江嘉興、開封蘭考、重慶紅巖、深圳前海到江西南昌於都,從革命老區到改革開放最前沿,可謂線長點多,活動緊湊,時間充分利用。五是各地各部門高效運作,配合默契;各媒體記者白天採訪,晚上寫作,不辭辛勞,稿件刊發眾多。可以說安全、高效、圓滿地完成了這次活動。不過,要說其中最深的感悟之一,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 評論:脫貧攻堅是弘揚長徵精神的具體化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脫貧攻堅時強調長徵精神,旨在發揮長徵精神在脫貧攻堅中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的作用,用長徵精神凝聚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並最終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徹底勝利。紅軍能長驅二萬餘裡,縱橫十一個省,這樣的人類「大遷徙」首先依靠的是將士們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北上抗日,救亡圖存。
  • 紅軍長徵過廣西的深遠影響
    原標題:紅軍長徵過廣西的深遠影響   ■開欄語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史詩,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紅軍長徵過廣西,經歷了長徵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湘江戰役,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暴露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嚴重危害,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發生的第一次偉大轉折提供了契機。
  • 習近平: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
    此後,還將梳理「習近平談擔當精神」「習近平談務實作風」「習近平談科學方法論」,等等。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 共產主義理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辛向陽 陶利江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  1.共產主義理想培育了生機盎然的革命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使中國革命充滿了勃勃生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的28 年歷史進程中,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革命精神,即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就像人體裡的鈣是生命元素一樣,理想信念能夠決定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向,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與學習結合產生智慧,與勞動結合產生財富,與創新結合產生發明,在饑寒的年代裡創造溫飽,在溫飽的年代裡創造文明,在離亂的年代裡創造安定,在安定的年代裡創造繁榮。因此,必須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去認識,去加強,去珍惜。 第二,形象地說明了信仰缺失的現實危險。
  • 革命理想閃耀兩萬五千裡 習近平領跑新長徵助推中國夢
    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觀了「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強調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徵精神。   兩萬五千裡路留下的珍寶   習近平在參觀中說,紅軍長徵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現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
  • 重溫長徵精神:卓尼土司開倉放糧助紅軍攻下臘子口
    79周年暨「紅色火炬、綠色長徵」火炬傳遞活動到達該州卓尼縣,傳遞儀式在楊土司故居博峪村舉行。在火炬傳遞儀式上,卓尼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衛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不僅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還形成了偉大的長徵精神。此次火炬傳遞,不僅弘揚長徵精神,而且還追憶紅色經典。他的講話回顧了卓尼第19代土司楊積慶開倉放糧接濟紅軍,助紅軍順利攻下天險臘子口的歷史。
  • 凝聚起救亡圖存的磅礴力量——追記紅軍長徵大會師
    1936年10月,中國的西北角,見證了中國工農紅軍在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之後,完成一場彪炳人類歷史的軍事奇蹟。紅軍三大主力先後在甘肅會寧和寧夏將臺堡會師,標誌著歷時兩年之久的紅軍長徵勝利結束。而今邁步從頭越。
  • 「全省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通江揭牌
    四川新聞網巴中12月2日訊 12月1日,「全省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通江縣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舉行。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孫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溫奇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工商聯主席任小娟,縣委書記孫輝出席儀式並揭牌。
  • 長徵:蟄龍已驚眠 一嘯動千山
    因此,在中國這片曾經孕育了紅色政權的土地上,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尋覓遺落在記憶深處的英魂,踏訪共和國的過去與現在……    漫漫徵途,在漫漫長徵路途上,工農紅軍創造了同強大的敵人、嚴酷的自然環境、黨內錯誤路線英勇鬥爭並取得輝煌勝利的奇蹟
  • 堅定理想信念 帶頭對黨忠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總書記把理想信念比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就是告訴我們,像人體中長期缺鈣會出現各種病症一樣,一個黨員幹部如果不注意加強世界觀改造,不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忘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會患精神上的「軟骨病」。
  • 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 紅色基因光耀時代
    7月19日上午,由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延安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徵到達甘肅85周年調研採訪活動成員,來到會寧紅軍會師遺址園和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追尋當年紅軍足跡。甘肅會寧,素有「隴秦鎖鑰」之稱,是隴東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作為長徵的會合點,與出發點瑞金、轉折點遵義一道,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的紅色聖地。
  • ——中央紅軍長徵過粵北啟示
    ——中央紅軍長徵過粵北啟示這是一種力量,20多天晝夜急行軍,一往無前。1934年10月25日起,中央紅軍長徵主力部隊先後經過粵北的南雄、仁化、樂昌、連縣(今連州)、乳源梅花鄉(今樂昌梅花鎮),成功突破國民黨設置的封鎖線,順利通過廣東,向湖南方向挺進。這是一束光,二萬五千裡志之所向,不可阻擋。
  • 尋找最後的女紅軍
    尋找最後的女紅軍    【編者按】  長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在黨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長徵途中的女紅軍,是一個特殊而偉大的群體,她們理想信念堅定、英勇頑強。  長徵途中的川籍女紅軍,共約8000人,佔了整個長徵女紅軍的90%以上。  在我們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封面新聞從四川出發,尋找最後的女紅軍。  經過史料收集與縝密考證,我們獲悉長徵途中的川籍女紅軍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她們絕大部分都壯烈犧牲或流落失散各地。
  • 淺談對「堅定理想信念」的認識感悟
    首先來講講為什麼要堅定理想信念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若身體缺鈣,就容易骨質疏鬆,患上軟骨病,立不起來。同樣,一個人若精神沒有支柱,就會導致思想迷茫、萎靡頹廢,甚至是誤入歧途。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
  • 紅軍長徵隊伍中,到底有多少女紅軍?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那麼,你知道究竟有多少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嗎?關於長徵中的女紅軍的總的人數,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至少有兩千多人參加了長徵。這個數字是確定無疑的。在參加長徵的四路紅軍當中,女同志的數量差別比較大,最少的是紅二十五軍,只有七名女戰士參加了長徵。這七名女戰士能夠參加長徵也並不是容易,經歷了一番風波。在部隊出發之前,要求女同志一律不得隨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