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95後青年志願者、信陽師範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大四學生孔令龍,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成立了心理疏導志願服務隊。他尤其關注家隔壁近90歲的一對老夫婦,在多次「文火慢燉」的心理疏導後,老人全家用視頻實現「大團圓」。
在孔令龍看來:疫情所引發的心理問題,是更為隱形、甚至更具破壞性的。受河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委託,他聯合學校6名博士和23位志願者編輯「防疫心理指導手冊」在各大權威平臺轉載,為人們戴上「心理口罩」。
2月20日上午10時,孔令龍來到魯山縣滾子營鄉新孔莊村,再一次叩響了鄰居老人家的門,「封村」後,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對90歲的老兩口。
疫情讓許多渴望團圓的家庭被迫分隔兩地,老兩口特別思念孩子。「俺家隔壁老爺爺89歲了,老太太85歲了,人年紀大了,就想著過年一家子能聚聚,現在疫情嚴重,女兒在外村進不來,兒子兒媳一家在外回不來,老太太可不是個味兒,天天抹淚兒。」回想起大年三十見到老兩口時的情形,孔令龍敏銳的意識到情緒障礙。
怎樣能夠幫助他們?孔令龍和同伴們開始利用專業所學,除了親自走進社區村組,還開展線上心理疏導工作。孔令龍陪著他們拉家常,送菜跑腿兒,將政策講給老人聽,在多次「文火慢燉」的疏導下,漸漸地,老人臉上有了笑容。
「老人心裡掛念兒子媳婦和孫子,一大長年也沒見過,讓他們視頻連個線,大屏幕雲視頻裡聚聚。」一家人見屏如面,春節想要團聚的心願得以實現,屏幕兩端,雙方都忍不住哭了。孔令龍像一名「知心小哥」,不停地兩頭安慰。兒媳表示,待疫情過去,一定立馬回家。
信陽防疫物資告急,這令孔令龍心急如焚。1月29日,他發起「華灝行動——信陽戰『疫』自願募捐活動」,一天之內共向社會募捐18805.28元。接下來的十餘天,他在家鄉魯山先後聯絡了117家防疫物資銷售廠商,湊齊了1200瓶消毒液,爭取到醫用防護服80套,並在第一時間將醫療物資送達母校信陽師院。
「今天是我抗疫的第40天,我1月26日正式加入戰鬥。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也聽了太多的冷暖故事。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危機,幸而有師長和志願者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堅持如初。」孔令龍感慨地說。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雖未親赴抗疫最前線,但堅守「心理一線」,以孔令龍為代表的心理志願者,用肩膀扛起社會責任,用志願服務築牢公眾的心理防線。